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技术在污泥无害化处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海春 崔沐 陆金忠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6期26-30,共5页
目前我国污泥处置的主要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干化焚烧等,存在土地占用量大和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中国恩菲首次将冶金行业的侧吹浸没燃烧熔炼技术应用于污泥无害化处置,并顺利投产且运行稳定。该技术具有流程短、处理能力大、原料适... 目前我国污泥处置的主要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干化焚烧等,存在土地占用量大和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中国恩菲首次将冶金行业的侧吹浸没燃烧熔炼技术应用于污泥无害化处置,并顺利投产且运行稳定。该技术具有流程短、处理能力大、原料适应性强等的显著特点,实现了危险废物稳定化、无害化处置,可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元素,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是国家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对该技术的工艺、关键设备、冶炼机理等进行介绍,并结合高镁高铝污泥熔融无害化处置实践,对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技术 污泥无害化处置 高镁高铝污泥 渣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设计
2
作者 郑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2,共1页
万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核准文号:万发改招投标【2016】39号,现招标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对本工程设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定中标单位。项目所在地:张家口市万全区孔家庄镇马家房村南万全区清源污水净... 万全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核准文号:万发改招投标【2016】39号,现招标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对本工程设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定中标单位。项目所在地:张家口市万全区孔家庄镇马家房村南万全区清源污水净化研究中心院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无害化 污水处理厂 工程项目设计 污水净化 孔家庄镇 开标时间 投标文件 中标单位 清源 项目所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害化污泥堆肥施用量对沙质潮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康莉 冀拯宇 +5 位作者 刘晓 朱兴娟 姜慧敏 杨俊诚 李桂花 张建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3,共9页
无害化污泥堆肥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并经无害化处理最终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土地利用标准的堆肥产品(以下简称为污泥堆肥)。以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沙质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 无害化污泥堆肥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并经无害化处理最终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土地利用标准的堆肥产品(以下简称为污泥堆肥)。以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沙质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3—2016年田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了污泥堆肥不同施用梯度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在土壤有机碳(SOC)中分配比例的影响,试验处理设置为不施污泥堆肥(CK)、15 t·hm^(-2)污泥堆肥(SW1)、30 t·hm^(-2)污泥堆肥(SW2)和45 t·hm^(-2)污泥堆肥(SW3)。结果表明,较CK处理,施用污泥堆肥处理土壤SOC、全氮(TN)含量和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均显著升高,尤其是施用量为45 t·hm^(-2)时效果最显著(P<0.05),分别增加了265.83%、284.31%和55.51%。施用污泥堆肥处理各活性碳组分含量均显著提高,且与其施用量呈正比,施用污泥堆肥处理中活性碳库各组分含量呈现:颗粒态有机碳(POC)>轻组有机碳(LFOC)>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SMBC)。施用污泥堆肥处理促进微生物量碳分配比例(SMBC/SOC),其中SW3处理促进效果最为显著,较CK增加了256.84%(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与以上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污泥堆肥主要是通过施入量的不同影响土壤中活性碳组分及其分配比例。冗余分析结果进一步发现,土壤肥力水平、速效养分、pH和土壤水分对土壤活性碳组分含量及其分配产生影响,其中土壤综合肥力IFI指数显著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分配率(P<0.05),解释率达64.3%。综上可知,连续施用4年污泥堆肥能提高沙质潮土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施入量为45 t·hm^(-2)时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害化污泥堆肥 沙质潮土 土壤培肥 肥力因子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害化污泥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恋 张建峰 +7 位作者 姜慧敏 杨俊诚 邓仕槐 郭俊娒 谢义琴 张水勤 王峰源 李玲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8-984,共7页
合理施用无害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泥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小麦、玉米轮作的田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的无害化污泥对华北沙化潮土土壤中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无害化污泥0 t... 合理施用无害化处理后的城市污泥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采用小麦、玉米轮作的田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的无害化污泥对华北沙化潮土土壤中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无害化污泥0 t·hm-2(CK)、15 t·hm-2(A1)、30 t·hm-2(A2)和45 t·hm-2(A3)4种处理下,与CK相比,A3处理在小麦季和玉米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其中小麦季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17.45 g·kg-1,增加了30.91%;玉米季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6.52 g·kg-1,增加了80.53%。A2和A3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提升也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麦季A2和A3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达到225.91 mg·kg-1和321.18 mg·kg-1,比CK处理分别增加144.20%和247.18%;玉米季A2和A3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达到154.41 mg·kg-1和190.75 mg·kg-1,分别增加29.19%和59.60%;小麦季A2和A3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达13.53 mg·kg-1和23.92 mg·kg-1,比CK处理分别增加95.52%和245.66%;玉米季A2和A3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达29.50 mg·kg-1和30.71 mg·kg-1,比CK处理分别增加40.08%和45.82%。在小麦和玉米轮作周期,随无害化污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均得到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含量分别与无害化污泥的不同施用量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害化污泥资源化利用 土壤有机质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害化污泥与钼尾矿配施对沙化潮土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晓 黄林 +4 位作者 郭康莉 张雪凌 杨俊诚 姜慧敏 张建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85-2396,共12页
以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的沙化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2015年3年5季田间定位试验,选用经过无害化处理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商业化污泥和钼尾矿产品,研究无害化污泥与钼尾矿施用对我国典型沙化潮土土壤质量指标的影响,为无害化污泥与... 以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的沙化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2—2015年3年5季田间定位试验,选用经过无害化处理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商业化污泥和钼尾矿产品,研究无害化污泥与钼尾矿施用对我国典型沙化潮土土壤质量指标的影响,为无害化污泥与钼尾矿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45 t·hm^(-2)污泥(W3)与钼尾矿配施对沙化潮土有机质(SOM)的提升效果最明显,SOM在玉米季W3+75 t·hm^(-2)(M1)处理显著增加了165.10%,在小麦季W3+M2处理显著增加了106.10%(P<0.05);相比单施同一水平污泥,污泥与75 t·hm^(-2)钼尾矿配施下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WR0.25)含量,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显著升高了38.04%~60.24%,28.45%~45.27%和41.34%~67.77%(P<0.05),对促进土壤形成水稳性团聚体以及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作用更为突出;45 t·hm^(-2)污泥与75 t·hm^(-2)钼尾矿配施对沙化潮土微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量氮(SMBN)提升效果最明显,在玉米季分别显著提高了235.52%和156.79%(P<0.05),在小麦季分别显著提高了249.24%和128.32%(P<0.05);单施污泥和污泥配施75 t·hm^(-2)钼尾矿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熵(q MB)在玉米季和小麦季分别显著提高了21.95%~46.25%和36.38%~71.17%(P<0.05)。但污泥与高量钼尾矿配施,SMBC、SMBN和q MB较单施同一水平污泥和与75 t·hm^(-2)钼尾矿配施的处理在玉米季分别下降了3.89%~19.85%、4.31%~17.86%和6.95%~33.47%,在小麦季分别下降了5.34%~23.24%、4.33%~28.08%和3.09%~32.33%,表明钼尾矿高量施用时会降低微生物活性。由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出,45 t·hm^(-2)无害化污泥与75 t·hm^(-2)钼尾矿配施(W3+M1)能显著提高沙化潮土SOM、SMBC、SMBN和q MB,并提高土壤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有效改善沙化潮土质量,在3年5季试验期间也未发现土壤和作物籽粒受到重金属污染。同时,W3+M1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肥力等级至Ⅰ级,在此基础上,可以酌情不再施用污泥和钼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潮土 无害化污泥 钼尾矿 有机质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微生物量碳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即时团聚体稳定性及黏聚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德刚 叶羽 孟凡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81-2788,共8页
为了解决我国土壤沙化严重以及大量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比例的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通过将堆肥污泥(CSS)、干化污泥(DSS)、炭化污泥(BSS)分别以质量分数为5%、10%、15%、20%、25%和30%... 为了解决我国土壤沙化严重以及大量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比例的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通过将堆肥污泥(CSS)、干化污泥(DSS)、炭化污泥(BSS)分别以质量分数为5%、10%、15%、20%、25%和30%的添加量与沙性土复配,并测定土壤的pH值、电导率、有机质、水稳性大团聚体和抗剪强度,来探究3种无害化污泥对沙性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土壤黏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害化污泥的颗粒粒径分布和保水性为改善沙性土的结构与持水性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即随污泥添加量增加,土壤pH值降低,电导率、有机质增加;添加污泥使得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加,水稳性来自于稳固的颗粒大小和污泥的团聚作用;添加污泥使得土样黏聚力增加,污泥添加质量分数为30%时,CSS复配土黏聚力为10.97 kPa,改良效果最佳。综上,添加无害化污泥能有效改善沙性土的团聚体稳定性与黏聚力,其中CSS复配土最接近种植土的水平,改良效果显著。无害化污泥的投加比例要根据目标土壤的需求来进行优化,其有效性和对土壤可能造成的其他影响需要通过长期试验来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无害化污泥 沙性土 土壤团聚体 土壤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对沙质潮土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冀拯宇 周吉祥 +6 位作者 郭康莉 刘晓 朱兴娟 姜慧敏 杨俊诚 李桂花 张建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6-1284,共9页
【目的】研究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对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无害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2013—2015年田间定位试验,每年按照当地农民施肥量在小麦和玉米季分别施用N 225 kg/hm^2、P_2O_5 86 kg/h... 【目的】研究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对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为无害化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通过2013—2015年田间定位试验,每年按照当地农民施肥量在小麦和玉米季分别施用N 225 kg/hm^2、P_2O_5 86 kg/hm^2和K_2O 113 kg/hm^2 (CK)基础上,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15 t/hm^2 (W1)、30t/hm^2 (W2)和45 t/hm^2 (W3),共四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麦、玉米收获后,采集0—20 cm土层样品,测定常规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以及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肥力系数IFIi,以及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结果】1)施用污泥堆肥处理IFI在试验的第三年(2015年)玉米季达到最大值,与CK相比,W1、W2和W3处理IFI分别显著提升了57.3%、95.2%和127.5%(P <0.05),说明连续施用污泥堆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其中W3处理效果最明显。2) SMBC和SMBN含量随污泥堆肥施用时间增加而增加。相同作物同一污泥堆肥施用量处理,第三年(2015年)的SMBC和SMBN含量均显著高于第一年(2013年)。W1、W2和W3处理SMBC含量在2015年小麦季达到最大值,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109.9%、176.2%和216.8%(P <0.05);W1、W2和W3处理SMBN含量在2015年玉米季达到最大值,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55.6%、100.5%和162.3%(P <0.05)。3)施污泥堆肥处理的土壤和植物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分别低于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的限量值。根据土壤肥力分级参考标准(NY/T 391—2000),2015年玉米季W2和W3处理的土壤肥力已经达到I级,培肥作用显著,但长期大量施用导致的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还需长期监测。【结论】施用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无害化污泥堆肥,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提升沙质潮土的土壤肥力质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本试验条件下,连续施用45 t/hm^2污泥堆肥效果最显著,沙质潮土的土壤肥力质量在第三年就达到I级,此时土壤和作物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长期大量施用是否会带来重金属累积还需继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潮土 无害化污泥堆肥 综合肥力指数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土壤和植物籽粒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预热式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处理剩余活性污泥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峥嵘 黄少斌 +1 位作者 蒋然 张永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98-1803,共6页
用自行设计的单级预热式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系统处理浓缩池中的剩余活性污泥,采用间歇式操作方式,研究了进泥浓度、搅拌速率、曝气量、固体停留时间对污泥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消化后污... 用自行设计的单级预热式自动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系统处理浓缩池中的剩余活性污泥,采用间歇式操作方式,研究了进泥浓度、搅拌速率、曝气量、固体停留时间对污泥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污泥稳定化和无害化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消化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和pH值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泥含固率为4.3%~6.4%、进泥挥发性有机物(VSS)质量浓度为33.4~44.1 g/L、搅拌速率为100~110 r/min、曝气量为0.10~0.12 m3/h、固体停留时间为10天时,污泥稳定化效果最好,反应器内温度可维持在54.5~56.8℃,对VSS的去除率平均达到53.2%,脱氢酶活性(DHA)下降74%,此时,病原菌的灭活率达到100%,出泥达到了美国环保局规定的A级生物固体(污泥)的标准;在此工艺条件下发现消化后的污泥脱水性能变差,而pH值升高,这是由于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溶胞现象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稳定化 污泥无害化 自热高温好氧消化工艺 间歇式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改性制备污泥水煤浆的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国房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解决污泥与煤掺混制浆时存在配入量少、污泥水煤浆浓度过低、添加剂用量大、成本高等问题,在实验室开发了污泥复合改性剂与高效改性机相结合的新型污泥改性制备高浓度污泥水煤浆的工艺,并进行了中试制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改性... 为解决污泥与煤掺混制浆时存在配入量少、污泥水煤浆浓度过低、添加剂用量大、成本高等问题,在实验室开发了污泥复合改性剂与高效改性机相结合的新型污泥改性制备高浓度污泥水煤浆的工艺,并进行了中试制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改性剂与高效改性机对污泥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污泥黏度比单纯用改性剂得到的改性污泥黏度降低30%以上,这种改性方法完全可以替代流体激波工艺处理污泥。污泥添加量为15%时,污泥水煤浆浓度比不添加改性污泥的普通水煤浆低3%左右,而采用同样污泥改性工艺和优化粒度级配,污泥水煤浆的浓度与普通水煤浆浓度相当,说明采用污泥改性和优化粒度级配可以解决污泥水煤浆浓度低的问题。中试生产线制浆试验结果验证了小试结果和中试装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改性 水煤浆 黏度 污泥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