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宁 赵修华 +2 位作者 王华 李光明 赵建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介绍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MSBR1)系统及其运行和特点,并对脱氮除磷机理进行分析。MSBR系统综合了 SBR技术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对现有脱氮除磷技术A2/O、Bardenpho、Phoredox等工艺的总结和提高。该系统不需设初沉池和二沉池,... 介绍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MSBR1)系统及其运行和特点,并对脱氮除磷机理进行分析。MSBR系统综合了 SBR技术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对现有脱氮除磷技术A2/O、Bardenpho、Phoredox等工艺的总结和提高。该系统不需设初沉池和二沉池,能在恒水位条件下连续进水和出水,具有处理效率高、一体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造价和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点,是国内外一种先进的去除营养(BNR)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反应器 序批式 MSBR 脱氮除磷 A^2/O 二沉池 SBR技术 改良型 工艺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章文菁 张朝升 方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2,共5页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废水,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进行污泥的驯化和培养,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SBR内成功实现了NO2--N的积累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NO2--N积累阶段,控制温度(31±1)℃...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种泥,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废水,在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内进行污泥的驯化和培养,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在SBR内成功实现了NO2--N的积累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结果表明,NO2--N积累阶段,控制温度(31±1)℃、曝气量40~45L/h、污泥泥龄9~15d,SBR内NO2--N积累率可达95%~96%。培养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3~5mm,用其进行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实验,一个反应周期5h结束后SBR出水的COD,NH4+-N,TN去除率分别达92%,9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 污泥泥龄 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驯化 好氧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化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工艺处理化粪池污水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洋 杨昌柱 +2 位作者 濮文虹 刘宏波 毛羽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5-67,98,共4页
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适应化粪池污水水质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将其应用于化粪池污水的处理。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第15天左右,SBR中开始出现细小的颗粒,然后微生物在其上繁殖生长使颗粒逐渐增大而成熟;在第24天时,... 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培养出适应化粪池污水水质的好氧颗粒污泥,并将其应用于化粪池污水的处理。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第15天左右,SBR中开始出现细小的颗粒,然后微生物在其上繁殖生长使颗粒逐渐增大而成熟;在第24天时,SBR中絮状活性污泥已基本实现了颗粒化。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化粪池污水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在进水完全为化粪池污水时,COD、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61%、47%。但是,由于化粪池污水COD较低,因此无法维持较高的生物量,在后期的稳定运行过程中MLSS始终维持在2500mg/L左右。好氧颗粒污泥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其稳定脱氮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同步硝化反 硝化化粪池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慧莉 宋泽洋 罗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18,共4页
简述了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处理效果、适用水质及运行参数,如有机负荷、水力剪切力、溶解氧、反应器结构等,并对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 控制参数 研究现状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反应器流态研究中示踪剂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庞纪元 吴俊奇 +3 位作者 宋永会 向连城 刘佳 王思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针对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流态研究需要,通过备选示踪剂氯化锂、亚甲蓝和氯化钠的污泥吸附试验以及曝气静沉试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这3种示踪剂的吸附作用,以及示踪剂浓度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蓝易被污泥吸附,对试验数据干... 针对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流态研究需要,通过备选示踪剂氯化锂、亚甲蓝和氯化钠的污泥吸附试验以及曝气静沉试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这3种示踪剂的吸附作用,以及示踪剂浓度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蓝易被污泥吸附,对试验数据干扰较大,且吸附亚甲蓝后,水样中污泥对CODCr的处理效率降幅达50%以上;氯化锂和氯化钠是离子型示踪剂,本身不易被吸附,投加后的活性污泥对CODCr的处理效率基本不变,保持在70%以上。从示踪剂投加量以及出水水质控制方面考虑,确定氯化锂为3种示踪剂中的最佳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流态 亚甲蓝 氯化锂 氯化钠 活性污泥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冰洁 朱晓桐 +3 位作者 栾亚萍 林久淑 姚晨 季军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06,共10页
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1.5%盐度对厌氧反硝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DN-UASB)脱氮效能及工艺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NO_(3)^(-)-N浓度为1000 mg/L,C/N为4.5时,1.5%盐度下DN-UASB反应器最高氮去除速率(NRR)可达35.52 kg/(m^(3)... 采用模拟废水研究了1.5%盐度对厌氧反硝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DN-UASB)脱氮效能及工艺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NO_(3)^(-)-N浓度为1000 mg/L,C/N为4.5时,1.5%盐度下DN-UASB反应器最高氮去除速率(NRR)可达35.52 kg/(m^(3)·d),最高COD去除速率(CRR)可达127.8 kg/(m^(3)·d),高于无盐下DN-UASB反应器最高NRR与CRR(分别为28.61和94.5 kg/(m^(3)·d))。1.5%盐度可提高DN-UASB脱氮效能,且无明显NO_(2)^(-)-N积累。1.5%盐度、无盐条件下DN-UASB反应器C/N均随氮容积负荷(NLR)提升而降低,高负荷工况下1.5%盐度环境下C/N降幅达21.4%,高于无盐环境下的C/N降幅(4.7%)。1.5%盐度、无盐环境下,高负荷工况出水TN、COD浓度均较常负荷工况呈现明显波动。1.5%盐度可减缓出水水质波动,使出水水质更稳定,出水TN的变异系数比和极差系数比较无盐条件分别降低40.1%与32.8%,出水COD的变异系数比和极差系数比较无盐条件分别降低58.7%与44.3%,更有利于反应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硝化 盐度 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混合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的研究
7
作者 朱建湘 《农村能源》 1994年第2期21-22,共2页
全混合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的研究湖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朱建湘引言目前,国内外用于厌氧处理有机废水的高效发酵装置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和上流式厌氧过滤器(AF)等,这些装置的有机负荷率是一般常规发酵装置... 全混合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的研究湖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朱建湘引言目前,国内外用于厌氧处理有机废水的高效发酵装置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和上流式厌氧过滤器(AF)等,这些装置的有机负荷率是一般常规发酵装置的几倍。但是用于直接处理粪便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 厌氧处理 污泥反应器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国富 王成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2,共5页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分别在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BAR)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地培养出了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SBAR和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都具有稳定的基本形态结构,其微生物主要由杆菌和球...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分别在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BAR)和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成功地培养出了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SBAR和SBR中的好氧颗粒污泥都具有稳定的基本形态结构,其微生物主要由杆菌和球菌组成,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93%左右,对NH4+-N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SBA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分布、污泥体积指数(SVI)、比耗氧速率(SOUR)、TN去除率和TP去除率分别为0.45~2.00mm、19.97mL/g、47.68g/(kg.h)、82%和65%;而SBR中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分布、SVI、SOUR、TN去除率和TP去除率分别为0.18~1.00mm、29.12mL/g、43.21g/(kg·h)、58%和50%。相对而言,SBAR更有利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气提式序批反应器 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离装置对小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流场的影响
9
作者 张泽宇 吴璇 +3 位作者 王亚超 范显赫 李雪琴 来鈃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1期13-17,共5页
【目的】通过对四种不同结构的分离装置进行流场分析,探讨它们对小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内部气液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气液两相流模拟方法,对UASB反应器中的三相分离区域进行详细的流场模拟。通过比较不同分离装置结构... 【目的】通过对四种不同结构的分离装置进行流场分析,探讨它们对小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内部气液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气液两相流模拟方法,对UASB反应器中的三相分离区域进行详细的流场模拟。通过比较不同分离装置结构下,分离区的涡旋分布、液体的流速与流向、气体体积分数分布、气体收集率的变化,深入分析它们对实验室规模UASB内部气液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四种分离装置的涡旋分布存在差异性。1)直筒型装置的沉降区存在较大涡旋,而插口型装置的沉降区无涡旋分布。锥口型与挡板型装置的差异在于后者的斜板与集气罩间存在小涡旋。2)锥口型、挡板型、直筒型分离装置在截面(Y=0.09 m、Y=0.125 m)上均呈现为下降流,插口型为上升流。3)四种分离装置在相同截面的液体垂直方向流速大小表现为插口型>直筒型>锥口型>挡板型。对于气体体积分布而言,锥口型和挡板型装置在集气罩内出现了气体聚集,这意味着气体更易从出口处释出。4)四种分离装置的气体收集率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挡板型>锥口型>直筒型>插口型。【结论】分离装置的结构对反应器内涡旋分布、液体的流速与流向、气体体积分数分布、气体收集率均具有显著影响。挡板型分离装置可有效改善液体流动,并显著提高气体收集率。这一发现对于实验室规模UASB的进一步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装置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气体收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向心怡 陈小光 +3 位作者 戴若彬 王玉 周伟竹 徐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5,共8页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相比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容积负荷和抗冲击性能,且其还有占地小以及可产生沼气能源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高...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相比于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具有更高的容积负荷和抗冲击性能,且其还有占地小以及可产生沼气能源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本文介绍了EGSB反应器的结构原理与运行流程;统计分析了近些年国内EGSB反应器的相关文献及其由小试到工程化的发展历程;概述了EGSB反应器在甲烷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制氢、同步脱氮除硫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产甲烷EGSB反应器与生物膜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等工艺联用的工程应用现状,指出这些工艺均表现出良好的单体去除效果和较理想的整体去除效果,且EGSB反应器在与新兴技术的耦合上也表现出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反应器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废水 甲烷化 工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景峰 王暄 +2 位作者 季民 卢姗 杨造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在本实验条件下,厌氧-好氧序批式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处理人工配水,结果表明,GMBR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脱氮效果,当进水TOC及氨氮分别为160.9~308.4mg/L、29.8~83.6mg/L时,GMBR的TOC、氨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5... 在本实验条件下,厌氧-好氧序批式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处理人工配水,结果表明,GMBR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脱氮效果,当进水TOC及氨氮分别为160.9~308.4mg/L、29.8~83.6mg/L时,GMBR的TOC、氨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5.7%~98.6%、85.4%~98.9%及66.1%~95.1%.对于GMBR典型周期TOC、胞内聚口羟基丁酸(PHB)、氨氮、硝酸盐氮及亚硝酸盐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物主要在厌氧阶段去除并以胞内多聚物PHB形式储存,氨氮在好氧阶段经由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去除,并且反硝化碳源主要来自胞内储存物质PHB.以外源溶解性基质及胞内储存物质为碳源的批式实验表明,以外源基质为碳源的缺氧反硝化速率为胞内储存物质的4.2倍;以外源基质及胞内PHB为碳源的好氧SND效率分别为49.9%、82.5%.胞内储存物质PHB的慢速降解特性使得硝化与反硝化过程能够同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 胞内储存物质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用于黑水预处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洪斌 陈伟华 +1 位作者 李辰 戴晓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0-905,共6页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对黑水进行厌氧预处理,探讨了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条件对黑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转化规律和产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预处理对黑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良好,总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在80%左右,...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对黑水进行厌氧预处理,探讨了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条件对黑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转化规律和产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预处理对黑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良好,总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在80%左右,悬浮性化学需氧量、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均分别在90%和40%以上.在HRT为10~30 h,总化学需氧量容积负荷率为1.0~2.4 kg· m-3 ·d-1条件下,水温主要影响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除温度外,截留悬浮物水解酸化的另一限制因素是进水溶解性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研究认为,采用UASB反应器厌氧预处理黑水的HRT不应低于30 h、水温为30℃左右,该条件下总化学需氧量、悬浮性化学需氧量、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1%、91.6%和42.1%,厌氧预处理的出水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质量浓度比提高到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水温 容积负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值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为底物制取高纯度氢气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永峰 吕云汉 +1 位作者 李巧燕 陈思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0-816,共7页
采用由有机玻璃制成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投加适量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研究在低p H值下系统的产氢性能.在系统启动初期,投加碳酸氢钠控制进水p H=6.75—7.15,使系统处于中性厌氧发酵,固定进水COD为4000... 采用由有机玻璃制成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以糖蜜废水为发酵底物,投加适量氯化铵和磷酸二氢钾,研究在低p H值下系统的产氢性能.在系统启动初期,投加碳酸氢钠控制进水p H=6.75—7.15,使系统处于中性厌氧发酵,固定进水COD为4000 mg·L^(-1),HRT=8 h.系统运行20 d后,系统处于混合型发酵类型,随后停止投加碳酸氢钠.系统经过45 d的运行,乙醇和乙酸浓度占总浓度的79.39%,而丙酸的浓度只占总浓度的10.89%,形成了稳定的典型乙醇型发酵.第65天,乙醇和乙酸的浓度分别为840.56 mg·L^(-1)、403.12 mg·L^(-1),乙醇与乙酸浓度占总浓度的93.2%,氢气含量为86.97%.在出水p H=2.81时,系统产氢性能最佳.氢气产率为2.079 mmol·L^(-1)·h^(-1),氢气产量1.12 m3·m-3·d^(-1),氢气含量91.46%,是稳定期氢气含量的1.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 pH 乙醇型发酵 生物制氢 糖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厌氧处理工艺——厌氧迁移式污泥床反应器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勇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晓莲 王淑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7-20,共4页
介绍了新型厌氧处理工艺———厌氧迁移式污泥床反应器(AMBR)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和颗粒污泥的培养。AMBR工艺是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两种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因而它具有运行方式灵活、结构简... 介绍了新型厌氧处理工艺———厌氧迁移式污泥床反应器(AMBR)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和颗粒污泥的培养。AMBR工艺是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两种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因而它具有运行方式灵活、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和甲烷产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处理工艺 厌氧迁移式 污泥反应器 升流式厌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处理高含量乙二醇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华文强 蒋萍萍 +3 位作者 侯宛冰 吴卢汉 张红伟 张文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7-90,共4页
在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PSB)内添加聚乙烯醇(PVA)凝胶颗粒作为载体,进行厌氧处理乙二醇废水实验研究,合计进行168d。保持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在12~15kg/(m^3·d),分别对循环流量、微量元素以及碳酸氢钠的投加量等运行参... 在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PSB)内添加聚乙烯醇(PVA)凝胶颗粒作为载体,进行厌氧处理乙二醇废水实验研究,合计进行168d。保持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在12~15kg/(m^3·d),分别对循环流量、微量元素以及碳酸氢钠的投加量等运行参数进行了确认。结果表明,控制循环体积流量为15L/h,微量元素含量减少至0以及NaHCO3的质量浓度减小至400mg/L,反应器COD去除率仍可以保持在95%以上。同时,随着实验的进行,PVA凝胶颗粒的颜色从实验开始的白色变为黄色、最后变为黑色;电子扫描显微镜的扫描图像显示PVA凝胶颗粒表面附着有大量微生物,证明EPSB反应器具有较高的生物含量,从而解释了其高负荷运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 高含量 乙二醇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在低温低浓度下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春娟 吕炳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在考虑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的反应动力学、水力动力学和热动力学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EGSB反应器在低浓度下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求出EGSB反应器在进水COD450m g/L、35,15℃(与35℃同样的液体上升流速)和15℃(提高液体上升流速... 在考虑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的反应动力学、水力动力学和热动力学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EGSB反应器在低浓度下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求出EGSB反应器在进水COD450m g/L、35,15℃(与35℃同样的液体上升流速)和15℃(提高液体上升流速至最佳)3种运行条件时的速率常数分别为3.91×102,1.07×102,2.54×102d-1。用A rrhenius方程分析了温度对速率常数的影响,计算出EGSB反应器在提高液体上升流速前后的活化能分别为4.897×104J/m o l和1.197×104J/m o。l低温使速率常数明显降低,但液体上升流速的提高却能显著提高速率常数,降低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颗粒污泥反应器 低温 低浓度 速率常数 活化能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反应器原废水循环启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健峰 王强 +7 位作者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d),甲烷体积分数达到61%,颗粒污泥粒径达到2~4mm。因此,EGSB厌氧反应器的原废水循环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对水葫芦汁液的降解是高效的,为EGSB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方式,也为水葫芦汁液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套高效、节能的厌氧发酵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反应器 水葫芦汁液 原废水循环启动 厌氧消化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的工艺运行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晓燕 张振家 黄广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6-337,368,共3页
从抗冲击负荷、变换水质和间断运行等三个方面来考察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 ( EGSB)反应器装置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启动成功后的 EGSB反应器装置耐冲击 ,对不同水质的适应能力强 。
关键词 厌氧 膨胀颗粒污泥反应器 EGSB反应器 抗冲击负荷 水质 装置 工艺 耐冲击 变换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卢刚 郑平 +1 位作者 胡宝兰 金仁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3-328,共6页
对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逃逸是氮损失的主要致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构建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氨逃逸的影响因子.该模型预测值与反应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测的氮损失量基本吻合.... 对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的氮损失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逃逸是氮损失的主要致因.基于双膜理论和热力学原理,构建了氨逃逸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氨逃逸的影响因子.该模型预测值与反应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测的氮损失量基本吻合.进一步对影响氨逃逸的因素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pH值对氨逃逸速率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流颗粒污泥床硝化反应器 氮损失 氨逃逸 动力学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迁移式污泥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薇 吴立波 李艳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共4页
介绍了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厌氧迁移式污泥床反应器的基本构造、特点、颗粒污泥的培养、运行性能以及研究现状。厌氧移动式污泥床反应器工艺是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两种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厌氧处理工艺,具有结... 介绍了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厌氧迁移式污泥床反应器的基本构造、特点、颗粒污泥的培养、运行性能以及研究现状。厌氧移动式污泥床反应器工艺是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两种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厌氧处理工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灵活、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处理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应用潜力,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迁移式污泥反应器 厌氧处理: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