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叶片营养与重金属生态风险的栾树和金叶白蜡污泥产品施用阈值研究
1
作者 朱坤 彭祚登 +2 位作者 赵云 孙振军 刘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5年第4期789-799,共11页
【目的】北京山区面积大,有巨大的消纳污泥产品的潜力。我们研究了污泥产品对石质山地景观生态林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金叶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叶片中养分、渗透调节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适宜的施用量,为提高景... 【目的】北京山区面积大,有巨大的消纳污泥产品的潜力。我们研究了污泥产品对石质山地景观生态林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和金叶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叶片中养分、渗透调节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适宜的施用量,为提高景观生态林生长质量、防范可能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原位试验于2023年7月在北京市石质山地新造林地区开展,设置5个污泥产品施用量水平,分别为0、16、32、48、64 kg/株,依次记为CK、T1、T2、T3、T4,于2024年5月采集叶片样本,分析叶片养分、渗透调节物质及重金属含量,采用隶属函数−熵权法综合计算两种彩叶树的适宜污泥产品施用量。【结果】栾树和金叶白蜡4个污泥产品处理的叶片N含量均显著高于CK,随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N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T3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4.253、28.810 g/kg,而叶片P、K含量却无明显变化规律。栾树和金叶白蜡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大致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均低于CK或与CK无显著差异,T3处理下栾树和T2处理下金叶白蜡叶片脯氨酸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CK的2.50和4.62倍。随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栾树叶片Zn、Pb、Ni含量均有增加趋势,但与CK无显著差异,而Cu含量在T1、T2和T4处理下显著高于CK;金叶白蜡叶片的Cu、Zn、Pb、Ni含量均在T2处理下最低,Hg含量在T2处理下却是最高,其中Cu和Ni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b、Hg含量变化趋势与其相反,Zn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综合评价得出栾树叶片在T3处理下综合得分值最大(0.553),各项监测性状指标值较为均衡;金叶白蜡叶片在T2处理下综合得分值最大(0.620)。【结论】施用污泥产品没有造成栾树和金叶白蜡叶片重金属的积累,也没有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树种叶片的营养状况。综合考虑两树种叶片的养分、渗透调节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确定栾树和金叶白蜡的污泥产品最适施用量分别为48和32 kg/株,在该施用量下,两树种生长状况最佳,且重金属污染风险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产品 栾树 金叶白蜡 叶片 营养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育苗地施用污泥厌氧消化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海洋 孙文彦 +4 位作者 彭祚登 姚聪颖 曹吉鑫 张晓娟 彭玉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城镇排水污泥厌氧消化产品在油松育苗地施用后的重金属累积情况及其污染风险,为判定其应用的可行性及确定其施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现有18年生油松大苗育苗地,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0、1、2、3、4、5 kg/m^(2)设置6个施... [目的]探究城镇排水污泥厌氧消化产品在油松育苗地施用后的重金属累积情况及其污染风险,为判定其应用的可行性及确定其施用量提供依据。[方法]在现有18年生油松大苗育苗地,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0、1、2、3、4、5 kg/m^(2)设置6个施用量水平定株施入污泥产品,通过测定土壤中铜(Cu)、镍(Ni)、铬(Cr)、锌(Zn)、镉(Cd)、汞(Hg)、砷(As)、铅(Pb)8种重金属的含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铜、镍、铬、锌、铅5种重金属随着污泥产品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在污泥产品中含量较高的铜、锌在0~20和20~40 cm土层中对照组皆显著高于4 kg/m^(2)的处理(P<0.05),砷和汞含量变化幅度不大。不同土层重金属总量随施肥量增加的变化趋势类似,并在0~20 cm土层4 kg/m^(2)处理下出现最小值。重金属镉具有产生污染的潜在风险,且在4 kg/m^(2)处理下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最低。其他重金属单独作用或8种重金属共同作用均为低生态风险。[结论]综合考虑镉的生态风险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油松大规格苗木移植培育育苗地施用污泥产品可将用量控制在4 kg/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厌氧消化板框脱水 污泥产品 油松 重金属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生活污泥有机栽培基质对一串红和非洲凤仙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家云 董爱香 +5 位作者 崔超 马富亮 高始涛 熊建军 季翔宇 吴生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71-75,共5页
以高级厌氧消化(热水解+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产品为研究对象,设置污泥产品不同比例(体积比30%、40%、50%、60%、70%)与椰糠、珍珠岩、原土复配制得5种有机栽培基质,研究5种栽培基质对一串红和非洲凤仙植物株高、冠幅、生物量的影响,... 以高级厌氧消化(热水解+厌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产品为研究对象,设置污泥产品不同比例(体积比30%、40%、50%、60%、70%)与椰糠、珍珠岩、原土复配制得5种有机栽培基质,研究5种栽培基质对一串红和非洲凤仙植物株高、冠幅、生物量的影响,探讨不同种类原料何种配比组合下研发的有机栽培基质最有利于一串红和非洲凤仙植物的生长。结果显示:S_(3)处理(污泥∶椰糠∶珍珠岩∶原土=5∶3∶1∶1)的一串红和非洲凤仙植株在生长时期的冠幅、株高、生物量高于其他处理,表明S_(3)处理的配比基质最有利于这2种草花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产品 有机栽培基质 一串红 非洲凤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