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微滤膜过滤生酱油的污染阻力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谭佩毅 黄秀锦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0-64,共5页
在系列阻力模型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用陶瓷微滤膜过滤生酱油的过程中操作条件、环境和膜结构等对各部分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t和Rcp随孔径增加而增大,而Rc和Rif却有稍稍减小的趋势;ZrO2的Rt远远大于-αAl2O3的;ZrO2膜的污染阻力中... 在系列阻力模型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用陶瓷微滤膜过滤生酱油的过程中操作条件、环境和膜结构等对各部分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t和Rcp随孔径增加而增大,而Rc和Rif却有稍稍减小的趋势;ZrO2的Rt远远大于-αAl2O3的;ZrO2膜的污染阻力中Rcp是主导部分,而-αAl2O3膜的Rc和Rcp共同主导微滤过程的污染阻力;由于Rcp的作用,0.2μm-αAl2O3膜的渗透通量迅速下降,Rcp是主导的污染阻力;最后给出了不同的污染阻力与操作条件的纯经验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酱油 陶瓷微滤膜 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流微滤处理葡萄酒及微滤膜的污染阻力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雪春 高以? +3 位作者 岳春娟 姚仕仲 刘淑秀 钱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2-15,共4页
研究了国产平板式微滤膜及错流微滤膜组件和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的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处理半干红葡萄酒的效果。考察了不同膜材料、不同孔径的平板式微滤膜组件及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的透水性能、抗污染性能及其膜的清洗效果,并... 研究了国产平板式微滤膜及错流微滤膜组件和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的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处理半干红葡萄酒的效果。考察了不同膜材料、不同孔径的平板式微滤膜组件及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的透水性能、抗污染性能及其膜的清洗效果,并对平板式错流微滤膜组件和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处理葡萄酒的浊度、色度及主要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证实了采用错流微滤膜处理半干红葡萄酒的可行性。同时采用Darcy定律对膜污染阻力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确定了膜污染阻力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微滤膜 处理 葡萄酒 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过滤牛初乳过程的污染阻力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志高 邢卫红 徐南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1,37,共5页
考察了孔径对膜过滤牛初乳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孔径为0.2、0.5、0.8μm膜过滤阻力的形成及其对渗透通量和蛋白截留率的影响,认为对孔径为0.2μm膜,其污染是由浓差极化阻力和凝胶层阻力共同作用所致,而对于0.5、0.8μm两种孔径的陶瓷膜则... 考察了孔径对膜过滤牛初乳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孔径为0.2、0.5、0.8μm膜过滤阻力的形成及其对渗透通量和蛋白截留率的影响,认为对孔径为0.2μm膜,其污染是由浓差极化阻力和凝胶层阻力共同作用所致,而对于0.5、0.8μm两种孔径的陶瓷膜则是浓差极化阻力占主导地位的污染.对蛋白截留率进行模型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一致.实验过程中3种孔径的膜对细菌的截留率都几乎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牛初乳 孔径 污染阻力 蛋白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孔支撑膜的次临界通量运行特征及膜污染阻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蕾 汪正霞 +1 位作者 马春燕 杨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5,共5页
以自制的五孔支撑中空纤维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孔和单孔膜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在次临界通量的运行下考察膜污染特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h,MLSS为4g/L,曝气量为200L/h的操作条件下,采用通量阶式递增法测得五孔膜和单... 以自制的五孔支撑中空纤维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孔和单孔膜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在次临界通量的运行下考察膜污染特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h,MLSS为4g/L,曝气量为200L/h的操作条件下,采用通量阶式递增法测得五孔膜和单孔膜的临界涵量区域分别为18~21L/(m^2·h)和15~18L/(m^2·h);在10L/(m^2·h)的次临界通量下运行两组膜组件,五孔膜和单孔膜的稳定运行时间分别为13d和9d;通过对膜阻力的计算分析,发现五孔膜和单孔膜的总阻力值分别为57.04×10^11m^-1和68.45×10^11m^-1。膜阻力主要由浓差极化阻力和滤饼层阻力造成,且五孔膜的浓差极化阻力所占的比例大于单孔膜,而滤饼层阻力的比例小于单孔膜,因此五孔膜较单孔膜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孔支撑中空纤维膜 次临界通量 污染阻力 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形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高浓度废水时Dean旋流对膜污染阻力的削弱作用
5
作者 孙余凭 霍彦强 顾瑾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共6页
根据Dean旋流原理,以洗毛废水为高浓度废水,用螺旋形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透膜压差、膜面流速、料液浓度、Dean参数等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透膜压差△P为80kPa,膜面流速V为0.68m/s,螺距b为5mm,螺径dc为25mm,处... 根据Dean旋流原理,以洗毛废水为高浓度废水,用螺旋形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透膜压差、膜面流速、料液浓度、Dean参数等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透膜压差△P为80kPa,膜面流速V为0.68m/s,螺距b为5mm,螺径dc为25mm,处理水质为CODcr46365mg/L、羊毛脂12g/L、pH=8.0、总固体浓度20158mg/L时,螺旋形膜透过液通量J是直形膜的1.6~1.96倍,阻力Rf比直形膜降低60%以上.在Dean参数的构成中,提高试验温度和减小螺距对膜污染阻力的削弱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形膜 Dean旋流 高浓度废水 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沸石对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金玉兰 吴志超 顾国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0,36,共3页
在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过程中,通过投加不同浓度沸石粉可以实现对膜污染的控制。主要考察在清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膜污染阻力随沸石投加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一定量沸石的投加使膜污染阻力随时... 在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过程中,通过投加不同浓度沸石粉可以实现对膜污染的控制。主要考察在清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膜污染阻力随沸石投加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一定量沸石的投加使膜污染阻力随时间的增长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同时探讨了沸石最佳投加量和沸石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一体式平板膜 沸石 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UF处理含蛋白质类溶液过程中的膜污染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丽华 段茜 +2 位作者 俞天敏 田海龙 张雅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8,共4页
使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组合工艺处理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研究了不同PAC投量下组合工艺的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PAC本身对膜污染无明显贡献,PAC吸附BSA后使得膜通量急剧下降;PAC对改善BSA溶液通过超滤的膜通量和膜污染阻力均... 使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组合工艺处理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研究了不同PAC投量下组合工艺的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PAC本身对膜污染无明显贡献,PAC吸附BSA后使得膜通量急剧下降;PAC对改善BSA溶液通过超滤的膜通量和膜污染阻力均有一个最佳投加值;PAC在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对膜通量改善作用明显;PAC滤饼层主要形成可逆污染,而水中BSA则是不可逆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超滤 蛋白质 膜通量 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强度及间歇方式对SMBR膜阻力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珂 高小波 杨永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5,119,共5页
实验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对某石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曝气强度和间歇方式对SMBR膜阻力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7.5、15、30 m3/(m3·h)时,跨膜压差(TMP)达到TMPmax(12 k Pa)的时间分别为12.17、15.67、... 实验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对某石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曝气强度和间歇方式对SMBR膜阻力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7.5、15、30 m3/(m3·h)时,跨膜压差(TMP)达到TMPmax(12 k Pa)的时间分别为12.17、15.67、29.33 h;TMP变化速率K分别由2.55、2.45、2.13 Pa/s上升到5.47、5.06、3.87 Pa/s;不可逆污染的阻力分别为41.0×109、52.4×109、100×109 m-1。采用3种不同运行方式(运行-间歇9 min-1 min、8 min-2 min、7min-3 min)时,达到TMPmax的时间分别为11.67、24.67、29.33 h,K分别由0.79、2.55、2.14 Pa/s上升到2.12、3.14、3.87Pa/s,总处理水量分别为17.33、33.66、33.87 L。因此,曝气强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膜污染速率,但会引起膜阻力构成特征的变化。延长间歇时间可以缓解膜污染速率并提升系统的总处理水量,但是间歇时间过长,对总处理水量的提升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间歇方式 曝气强度 污染阻力 跨膜压差变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吸附对超滤膜处理再生水膜污染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丽华 阳兵兵 +2 位作者 段茜 贺宁 俞天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5-270,共6页
利用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腐殖酸(humic acid,HA)溶液,主要考察在不同的PAC投加量工况下对膜通量的影响、膜污染阻力变化、Hermia经典过滤堵塞模型拟合和膜污染趋势分析情况。结果表明,PAC颗粒本身几乎... 利用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腐殖酸(humic acid,HA)溶液,主要考察在不同的PAC投加量工况下对膜通量的影响、膜污染阻力变化、Hermia经典过滤堵塞模型拟合和膜污染趋势分析情况。结果表明,PAC颗粒本身几乎不会影响膜通量的下降,处理腐殖酸类有机溶液的PAC最佳投加量为20mg/L;腐殖酸导致的膜污染以不可逆膜污染为主,其与滤饼层污染模型的拟合度最好;将超滤阶段分为初期黏附阶段与后期黏聚阶段,初期阶段导致的膜通量下降更加剧烈,后期阶段形成的滤饼层有效的拦截有机物避免直接接触超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粉末活性炭 污染阻力 污染模型 污染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孔反洗流剪切力表征膜污染变化规律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涛 王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3,79,共10页
采用孔径为0.2μm的PVDF平板微滤膜对酵母悬浮液进行了错流过滤与反洗.研究了在反洗过程中污染层平均孔径(d f)、膜孔内剪切力(τ)和可逆污染阻力(R r)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有无反洗情况下的d f变化.结果表明,d f、τ和R r均随着反洗周... 采用孔径为0.2μm的PVDF平板微滤膜对酵母悬浮液进行了错流过滤与反洗.研究了在反洗过程中污染层平均孔径(d f)、膜孔内剪切力(τ)和可逆污染阻力(R r)的变化规律,并对比了有无反洗情况下的d f变化.结果表明,d f、τ和R r均随着反洗周期的增加而减小.d f随着过滤压力(TMP)、流速、反洗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进料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1700<Re<4200时,增加流速能有效提升d f;当Re>4200时,增加流速d f并未明显改善.τ随着TMP、流速、反洗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进料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R r随着TMP、浓度、反洗时间和反洗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周期反洗能有效提升d f,且2~10反洗周期的d f均大于未反洗的d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微滤反洗 污染层平均孔径 膜孔内剪切力 可逆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残留物对反渗透膜污染的贡献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中权 毛维东 +2 位作者 肖艳 郑彭生 马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86-992,共7页
矿井水预处理单元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工艺去除悬浮物,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矿井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但PAM反应后残余的丙烯酰胺单体(AM)对人体有害,还会造成后续膜分离工艺的膜污染。矿井水深... 矿井水预处理单元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工艺去除悬浮物,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矿井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但PAM反应后残余的丙烯酰胺单体(AM)对人体有害,还会造成后续膜分离工艺的膜污染。矿井水深度处理单元常采用机械过滤(或超滤)+反渗透(RO)工艺除盐,而二次机械过滤对AM去除率较低(<15%),对后续反渗透膜污染风险较大。为了探求矿井水预处理单元PAM残留物AM对后续膜分离单元RO膜污染的贡献,采用L9(34)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矿井水RO膜污染影响因素和AM质量浓度对反渗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M质量浓度在0.005~0.050 mg/L、硬度1.02~5.44 mmol/L、电导率1320~3560μS/cm的因素取值内,对RO膜污染阻力影响的显著性关系为硬度>AM>电导率,硬度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特别显著,AM质量浓度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显著,AM质量浓度是引发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AM质量浓度为0.005~0.050 mg/L,随着AM质量浓度的增加,部分AM附着于膜表面并加剧膜污染,RO膜通量减小,由12.02 L/(m2·h)下降至8.18 L/(m2·h),衰减率为31.9%;膜污染阻力增大,由1.96×1012 m-1增加到3.43×1012 m-1,增长率达75%;AM质量浓度对RO脱盐率的影响较小。含有AM的污染膜面表观凹凸感强,膜表面有颗粒物堆积,主要为钙盐结垢,AM对RO膜的污染与化学污染耦合进行,采用质量分数为2%柠檬酸进行化学清洗可有效恢复膜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处理 聚丙烯酰胺(PAM) 丙烯酰胺(AM) 反渗透 超滤 污染 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心碱与叶绿素膜分离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静 刘青山 钱树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研究了用膜分离技术进行莲心碱的提取。将待分离的料液进行了必要的预处理,重点考察了料液pH值和稀释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比较了4种不同材质膜过滤料液时的稳定渗透通量、莲心碱回收率和叶绿素截留率情况,并利用膜阻力分析法得出污... 研究了用膜分离技术进行莲心碱的提取。将待分离的料液进行了必要的预处理,重点考察了料液pH值和稀释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比较了4种不同材质膜过滤料液时的稳定渗透通量、莲心碱回收率和叶绿素截留率情况,并利用膜阻力分析法得出污染膜的各阻力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3.0左右、叶绿素浓度在1.68~2.52 g/L时,莲心碱的分离效果最佳;由于聚醚砜膜有高通量、高分离效果,因此选择聚醚砜膜分离料液;阻力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层阻力Rc(38.6%)、膜阻力增加△Rm(26.9%)及浓差极化阻力Rp(22.8%)都是过滤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莲心碱醇提取液 膜的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自催化乙醇法制浆蒸煮废液的超滤处理
13
作者 杨瑞丰 崔鑫 周景辉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3-57,共5页
研究了利用PES超滤膜处理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时,膜通量及膜滤阻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超滤过程中的膜截留分子质量、温度、乙醇浓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超滤过程的影响,确定超滤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PES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 研究了利用PES超滤膜处理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时,膜通量及膜滤阻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超滤过程中的膜截留分子质量、温度、乙醇浓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超滤过程的影响,确定超滤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PES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104,压力0.20 MPa,搅拌速度600 r/min,温度30℃;研究结果表明膜污染主要是由膜面颗粒沉积层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催化乙醇法 超滤 膜通量 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馏-超滤法处理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鑫 周景辉 杨瑞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3-98,共6页
针对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成分复杂,副产物价值高等特点,采用蒸馏-超滤法分离回收废液中的乙醇和木质素副产物,降低废液污染程度。实验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分离回收过程的作用规律,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浓缩体积比值0.5... 针对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成分复杂,副产物价值高等特点,采用蒸馏-超滤法分离回收废液中的乙醇和木质素副产物,降低废液污染程度。实验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分离回收过程的作用规律,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浓缩体积比值0.5、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r)10000、压力0.20MPa、搅拌速度600r/min、温度30℃的最优条件下,该法能有效回收废液中有用组分,并能显著降低废液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自催化乙醇法 超滤 污染阻力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管式MBR特性及其膜过程
15
作者 朱春瓶 张春芳 +2 位作者 白云翔 孙余凭 顾瑾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9,共6页
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管式MBR膜过滤过程特性.结果表明,单管膜的圆柱形形体特征造成边界层的变化,湍动增强,较一般的平板膜面更有利于抑制膜面污染层的形成;而组件内膜管间的边界层相互干扰效应改变了单管膜的边界层形态,扰动加剧,有效... 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管式MBR膜过滤过程特性.结果表明,单管膜的圆柱形形体特征造成边界层的变化,湍动增强,较一般的平板膜面更有利于抑制膜面污染层的形成;而组件内膜管间的边界层相互干扰效应改变了单管膜的边界层形态,扰动加剧,有效弱化了污染层的形成.管式MBR正三角形错排结构由于其规整的几何形状能获得较好的水力学特性,膜通量最高;等腰三角形错排结构次之,顺排结构表现相对弱些;同时,适当提高曝气强度能增强气液混合流在膜管间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膜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MBR 污染阻力 组件结构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alysis of lateral resistance of fouled ballast bed 被引量:3
16
作者 XU 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373-2381,共9页
The lateral resistance of sleep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a railway track, which may change in the operation of railway, due to the fouling in the ballast bed. In this work, discrete eleme... The lateral resistance of sleep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a railway track, which may change in the operation of railway, due to the fouling in the ballast bed. In this work,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ouling on the lateral resistance of sleeper. The shape information of ballast was captured by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vision r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alibrate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verify the models, a lateral resistance field test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a custom-made device. The contact force distributions in the different parts of sleeper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allast and sleeper were discussed in dep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uling of ballast bed evidently reduces the lateral resistance of sleeper and the decreasing degree is also related to the fouled position of ballast bed, in the order of shoulder > bottom > side.Therefore, the effect of fouling, especially the fouling in the ballast shoulder, on the lateral resistance of sleeper,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ballast track maintenance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element modelling three-dimensional vision reconstruction BALLAST lateral resistance of sleeper ballast fou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