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碳排放视角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检验 被引量:8
1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钟根元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38,共7页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影响了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吗?运用引力模型和2000-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了CO2,排放强度衡量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如下:中国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有...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影响了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吗?运用引力模型和2000-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了CO2,排放强度衡量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如下:中国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有着明显的负影响,中国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从单个行业看,除石油加工业外,金属冶炼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实行适度严格的环境规制,不能轻易对外承诺较大幅度的碳减排责任;而各行业必须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碳密集型行业 出口贸易 污染避难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产业转移与污染避难所效应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舵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136,共7页
国内垂直化分工推动省际间产业转移升级,同时促进污染产业集聚,"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环境规制的差异是引发污染产业转移的诱因。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省际间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进行检... 国内垂直化分工推动省际间产业转移升级,同时促进污染产业集聚,"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环境规制的差异是引发污染产业转移的诱因。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省际间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省份产业之间的规制强度差异及特定产业在不同省份之间的规制强度差异较为显著;在同一国或同一经济区域内,由于发展不平衡和环境规制强度存在差异,污染避难所效应是存在的;西部省份和净转入省份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比中部省份更强,均宜适当增加规制强度来抑制污染避难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定量核算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欧盟出口比较优势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基于中国“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再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邓荣荣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99,共11页
运用2005—2016年中国对欧盟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比较优势对一国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的引擎作用,从两个维度验证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具有出口比较优势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均不高,... 运用2005—2016年中国对欧盟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比较优势对一国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的引擎作用,从两个维度验证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具有出口比较优势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均不高,"污染避难所效应"尚未在中国实际凸显,但工业行业碳密集型程度与环境规制强度变量分别对其出口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与负向影响,故在中国工业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下,即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目前尚未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也面临"污染避难所效应"的潜在威胁,须引起重视。为避免"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产生,一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推进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培育低碳导向的产业共生系统,以降低各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二要改革政绩考评导向、优化政府环境规制结构,协调消费、生产与碳减排的关系,以进一步加大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并强化执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比较优势 碳密集型行业 污染避难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新建企业“污染避难所效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博文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通过构建包含中央、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内的三主体演化博弈模型,从多主体博弈的视角探讨行业维度新建企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演化稳定机制,并以历年环保部出台的清洁生产标准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对相关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清洁生... 通过构建包含中央、地方政府与企业在内的三主体演化博弈模型,从多主体博弈的视角探讨行业维度新建企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演化稳定机制,并以历年环保部出台的清洁生产标准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对相关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清洁生产标准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行业内企业新建概率和新建企业数量,证实了行业维度“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存在性,且中央与地方策略互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一效应的发挥;新建企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具有显著的污染密集型、企业效率以及所有制异质性特征,环境规制对低污染企业、低效率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更显著。未来,可以从推进工业环境治理从末端治理向过程管理转型,促进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强化环境治理垂直监管,弱化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不完全执行激励,保障地方环境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高环境规制政策的行业和区域针对性,优化行业与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加快编制清洁生产规划,不断建立健全清洁生产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清洁生产标准 多期DID 行业污染避难所效应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规制与污染避难所区域效应——以大宗农产品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彭可茂 席利卿 彭开丽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96,共29页
本文利用综合指数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环境规制强度相对水平指标,援引2000—2011年31个地区的农业相关数据,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国内各地区的农业环境规制相对差异对主要农业部门投资强度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稳健性检验验证了研究结论。结果发现... 本文利用综合指数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环境规制强度相对水平指标,援引2000—2011年31个地区的农业相关数据,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国内各地区的农业环境规制相对差异对主要农业部门投资强度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稳健性检验验证了研究结论。结果发现:国内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都存在长期递增的稳健的污染避难所效应,饲养业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强于种植业,且主要部门的效应强弱依次为:肉类产品>奶类产品>蔬菜>油料>糖料。最后在分地区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各产业未来发展的区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避难所效应 大宗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来自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的证据 被引量:55
6
作者 周浩 郑越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6,共15页
利用城市一级数据,本文运用泊松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影响,基于增量变化的视角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在全国范围内环境规制对新建企业的迁入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 利用城市一级数据,本文运用泊松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影响,基于增量变化的视角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在全国范围内环境规制对新建企业的迁入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环境约束越放松的地方越容易吸引污染型企业,即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通过对东中西三个地区进行的比较研究,本文进一步发现,"污染避难所"效应无论是在东部地区内部,还是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都十分显著,环境规制对新建企业的迁入有显著的约束作用;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内部则没有显著的表现。以上结果表明,"污染避难所"效应呈现一定的梯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企业选址 污染避难所效应 泊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演化博弈视角的环境规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再检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田丹 白欣灵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86,共17页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实现:环境规制水平增加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优势,即“成本效应”;环境规制水平增加会促进企业推行研发创新等节能减排措施,即“创新效应”;企业会将生产从高环境规制水平地... 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实现:环境规制水平增加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竞争优势,即“成本效应”;环境规制水平增加会促进企业推行研发创新等节能减排措施,即“创新效应”;企业会将生产从高环境规制水平地区转移到低环境规制水平地区,即“污染避难所效应”。三种效应存在区别与联系,对它们的单独研究,在结论上可能会导致较大偏差,对实践的价值意义也可能会大打折扣,因而有必要综合考量三种效应。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将环境规制的三种效应纳入统一理论框架中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开放经济条件下多角度环境规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进而得出差异化结论。地方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和政策时,需充分考虑各行业对环境规制的响应程度,以兼顾环境规制及政策实施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国际竞争力 动态演化博弈 污染避难所效应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