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沈劲
刘瑀菲
+3 位作者
晏平仲
汪宇
潘泽凯
陈多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臭氧(O3)污染事件,全省共出现111个城次空气质量轻度污染、8城次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珠三角西南部的江门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共出现3天中度污染。采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的综合过程分析模块,分析了不...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臭氧(O3)污染事件,全省共出现111个城次空气质量轻度污染、8城次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珠三角西南部的江门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共出现3天中度污染。采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的综合过程分析模块,分析了不同物理化学过程对本次O3污染事件污染过程的影响与贡献。结果表明:本次O3污染事件中,在持续偏东北气流的影响下,江门等珠三角西南部城市处于下风向,其较严重的近地面层O3污染主要是由水平输送导致;上边界O3往下输送主要对下午和夜间的O3有正贡献,但化学过程对近地面O3有净消耗作用,几十米以上的高空化学过程在白天则主要表现为O3净生成;O3的城市间输送导致下风向地区出现较严重的O3污染,秋季是珠三角地区的O3污染季节,建议加强珠三角中东部等地的O3前体物控制,以减轻下风向城市的O3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污染
事件
污染过程分析
广东省
国庆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地区秋季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旭辉
童欢欢
+1 位作者
王含月
耿天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4,共11页
结合2018年10月15—20日国控站点监测数据、气象资料及激光雷达走航观测结果,对江淮地区一次重度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和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型定性分析了区域污染来源,分别基于激光雷达和空气站实测数据...
结合2018年10月15—20日国控站点监测数据、气象资料及激光雷达走航观测结果,对江淮地区一次重度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和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型定性分析了区域污染来源,分别基于激光雷达和空气站实测数据提出了外来源占比的估算方法,结合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的源解析结果,对比分析了外来源占比。以淮北市为例,结合NAQPMS和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的PM2.5在线源解析结果,对比分析此次污染过程的行业来源。结果表明,本地污染累积时段,主要以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混合源为主(占比>70%);受北方污染输送时段,机动尾气占比显著升高,从19.4%(16日00:00)升至66.7%(17日11:00),淮北市、蚌埠市、合肥市3个城市污染物外来输送占比分别为52.2%~70.6%、48.8%~58.8%、41.5%~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过程分析
数值模式
激光雷达走航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家庄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对比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珊珊
陈静
+3 位作者
王瑞洁
沈梦宇
王帅
马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79-1483,共5页
为探索石家庄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PM_(2.5))碳组分的异同,2019年1、4、7、10月在石家庄市城区、郊区采集大气PM_(2.5)样品,并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城区、郊区年平均OC在总碳组分中占比分别为...
为探索石家庄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PM_(2.5))碳组分的异同,2019年1、4、7、10月在石家庄市城区、郊区采集大气PM_(2.5)样品,并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城区、郊区年平均OC在总碳组分中占比分别为83.9%(质量分数,下同)、85.7%,明显大于EC,表明OC为石家庄市PM_(2.5)的主要碳组分。城区二次OC(SOC)年平均质量浓度(5.42μg/m^(3))高于郊区(5.09μg/m^(3)),说明城区二次污染高于郊区。(2)城区和郊区各季节OC、EC相关性均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3)城区、郊区四季碳组分中均为裂解碳(OPC)、EC1(含2%(体积分数)氧气的氦气环境下升温至580℃得到)占比较大。冬季OC2(无氧纯氦气的环境下升温至280℃得到)浓度均高于其他季节,秋冬OC3(无氧纯氦气的环境下升温至480℃得到)浓度高于春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组分
城区和郊区
差异
来源解析
污染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沈劲
刘瑀菲
晏平仲
汪宇
潘泽凯
陈多宏
机构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2806、2018YFC0213903)
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基金项目(2017B020216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4215)。
文摘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臭氧(O3)污染事件,全省共出现111个城次空气质量轻度污染、8城次空气质量中度污染,珠三角西南部的江门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共出现3天中度污染。采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的综合过程分析模块,分析了不同物理化学过程对本次O3污染事件污染过程的影响与贡献。结果表明:本次O3污染事件中,在持续偏东北气流的影响下,江门等珠三角西南部城市处于下风向,其较严重的近地面层O3污染主要是由水平输送导致;上边界O3往下输送主要对下午和夜间的O3有正贡献,但化学过程对近地面O3有净消耗作用,几十米以上的高空化学过程在白天则主要表现为O3净生成;O3的城市间输送导致下风向地区出现较严重的O3污染,秋季是珠三角地区的O3污染季节,建议加强珠三角中东部等地的O3前体物控制,以减轻下风向城市的O3污染。
关键词
臭氧
污染
事件
污染过程分析
广东省
国庆期间
Keywords
ozone pollution incident
pollution process analysis
Guangdong Province
National Day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地区秋季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旭辉
童欢欢
王含月
耿天召
机构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4,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213800)
安徽省公益性研究联动计划项目(1704f0804056)
文摘
结合2018年10月15—20日国控站点监测数据、气象资料及激光雷达走航观测结果,对江淮地区一次重度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和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型定性分析了区域污染来源,分别基于激光雷达和空气站实测数据提出了外来源占比的估算方法,结合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NAQPMS)的源解析结果,对比分析了外来源占比。以淮北市为例,结合NAQPMS和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的PM2.5在线源解析结果,对比分析此次污染过程的行业来源。结果表明,本地污染累积时段,主要以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混合源为主(占比>70%);受北方污染输送时段,机动尾气占比显著升高,从19.4%(16日00:00)升至66.7%(17日11:00),淮北市、蚌埠市、合肥市3个城市污染物外来输送占比分别为52.2%~70.6%、48.8%~58.8%、41.5%~59.0%。
关键词
污染过程分析
数值模式
激光雷达走航
源解析
Keywords
pollution processes
numerical models
lidar on-car observation
source apportionment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家庄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对比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杨珊珊
陈静
王瑞洁
沈梦宇
王帅
马骁
机构
石家庄市气象局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河北煜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79-1483,共5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19273703D)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No.211240233A)
河北省气象局科研项目(No.21kyd02、No.21ky29)。
文摘
为探索石家庄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PM_(2.5))碳组分的异同,2019年1、4、7、10月在石家庄市城区、郊区采集大气PM_(2.5)样品,并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浓度。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城区、郊区年平均OC在总碳组分中占比分别为83.9%(质量分数,下同)、85.7%,明显大于EC,表明OC为石家庄市PM_(2.5)的主要碳组分。城区二次OC(SOC)年平均质量浓度(5.42μg/m^(3))高于郊区(5.09μg/m^(3)),说明城区二次污染高于郊区。(2)城区和郊区各季节OC、EC相关性均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3)城区、郊区四季碳组分中均为裂解碳(OPC)、EC1(含2%(体积分数)氧气的氦气环境下升温至580℃得到)占比较大。冬季OC2(无氧纯氦气的环境下升温至280℃得到)浓度均高于其他季节,秋冬OC3(无氧纯氦气的环境下升温至480℃得到)浓度高于春夏。
关键词
碳组分
城区和郊区
差异
来源解析
污染过程分析
Keywords
carbon component
urban areas and suburbs
differences
source analysis
pollution process analysis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8年国庆前后广东省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沈劲
刘瑀菲
晏平仲
汪宇
潘泽凯
陈多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淮地区秋季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
赵旭辉
童欢欢
王含月
耿天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石家庄市城区和郊区细颗粒物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对比分析
杨珊珊
陈静
王瑞洁
沈梦宇
王帅
马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