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在成都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雨婷
向卫国
+2 位作者
钱骏
张小玲
陈军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07-214,共8页
文章利用2014-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种再分析资料以及空气污染资料,对成都市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描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扩散条件的滞留指数、通风系数、综合二者构建的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以及基于后向轨迹模拟PSCF...
文章利用2014-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种再分析资料以及空气污染资料,对成都市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描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扩散条件的滞留指数、通风系数、综合二者构建的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以及基于后向轨迹模拟PSCF贡献因子构建的描述污染物输送的空气污染输送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论如下:成都冬半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尤其在冬季的1月、2月和12月,冬半年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滞留指数、通风系数以及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与PM2.5浓度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与PM2.5浓度相关系数为0.3031,高于滞留指数和通风系数的相关系数。四川盆地内部的气团对成都空气污染物的贡献较大,输送指数与成都PM2.5浓度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对成都地区的污染预报预警业务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污染
滞留
指数
通风系数
后向轨迹模拟
污染
扩散
指数
污染输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瞿元昊
马井会
+3 位作者
许建明
余钟奇
毛卓成
周婉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4-712,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逐小时PM_2.5浓度实况数据,对上海近3年污染天气过程分析后发现,导致上海重污染的天气类型主要为冷空气输送型和静稳累积型。为更好地表征及描述两种导致污染的天气类型,并在业务预报中起到指示作用,本文在反映...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逐小时PM_2.5浓度实况数据,对上海近3年污染天气过程分析后发现,导致上海重污染的天气类型主要为冷空气输送型和静稳累积型。为更好地表征及描述两种导致污染的天气类型,并在业务预报中起到指示作用,本文在反映大气垂直扩散条件的通风系数和反映水平扩散条件的滞留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空气污染扩散指数,通过检验发现,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与PM_2.5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25,并优于单一的通风系数和滞留指数对空气污染的指示作用。针对冷空气导致的区域输送型,结合历史个例分析改进了输送强度指数,将公式中排放源参数改为上游PM_2.5浓度实况,回算检验表明改进后输送强度指数和上海市PM_2.5浓度呈指数正相关,对区域输送性污染具有明显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通风系数
滞留
指数
污染
扩散
指数
污染
输送
强度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冬一次冷锋输送过程对中国东部霾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丽娟
刘晓慧
+3 位作者
卢文
张晨
唐卫亚
朱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04-2013,共10页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_(2.5)浓度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空气污染输送指数和传输通量分析,针对2019年12月10~11日一次冷锋输送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霾期间高...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_(2.5)浓度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空气污染输送指数和传输通量分析,针对2019年12月10~11日一次冷锋输送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霾期间高空500hPa以经向环流为主,伴随着高空低压槽引导地面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污染物浓度大值区也依次由华北地区移至黄淮、江淮地区.(2)冷锋过境前,华北至长江三角洲区域PM_(2.5)浓度均有明显增涨;北京以偏南方向的污染物输入为主,济南以西北和偏东方向输入为主,南京则主要是偏北和偏西方向的输入.(3)冷锋过境时,冷空气迅速将北京站的污染物清除;而济南站则受高压底部偏东风回流的影响,PM_(2.5)浓度维持在50μg/m^(3)左右;冷锋推进至南京站时西北风已较小,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不明显.以江苏省为例,整个过程中,江苏本地污染物贡献占25.8%,江苏以外的污染物贡献占74.2%,以输送为主.(4)冷锋过境后,3站的边界层结构也略有不同,北京站的逆温层迅速被打破;济南站由于受海上暖湿平流影响,近地面由等温层变成逆温层;而南京站的近地面则由逆温层变为等温层.本研究揭示了在冷锋南下过程中,上游污染物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南北方站点表现出不同的污染物变化和清除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锋
霾
空气
污染输送指数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在成都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雨婷
向卫国
钱骏
张小玲
陈军辉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07-21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0214002)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Y0011,2018SZDZX0023).
文摘
文章利用2014-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种再分析资料以及空气污染资料,对成都市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描述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扩散条件的滞留指数、通风系数、综合二者构建的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以及基于后向轨迹模拟PSCF贡献因子构建的描述污染物输送的空气污染输送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论如下:成都冬半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尤其在冬季的1月、2月和12月,冬半年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滞留指数、通风系数以及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与PM2.5浓度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与PM2.5浓度相关系数为0.3031,高于滞留指数和通风系数的相关系数。四川盆地内部的气团对成都空气污染物的贡献较大,输送指数与成都PM2.5浓度存在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对成都地区的污染预报预警业务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空气
污染
滞留
指数
通风系数
后向轨迹模拟
污染
扩散
指数
污染输送指数
Keywords
air pollution
retention coefficient
ventilation index
backward trajectory simulation
pollution diffusion index
pollution transport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瞿元昊
马井会
许建明
余钟奇
毛卓成
周婉君
机构
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上海市气象局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4-71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1903和2016YFC02019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22B03)
+2 种基金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4-22)
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14DZ1202904)
上海市气象局科技开发项目(QM201617和QM201714)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逐小时PM_2.5浓度实况数据,对上海近3年污染天气过程分析后发现,导致上海重污染的天气类型主要为冷空气输送型和静稳累积型。为更好地表征及描述两种导致污染的天气类型,并在业务预报中起到指示作用,本文在反映大气垂直扩散条件的通风系数和反映水平扩散条件的滞留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空气污染扩散指数,通过检验发现,空气污染扩散指数与PM_2.5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525,并优于单一的通风系数和滞留指数对空气污染的指示作用。针对冷空气导致的区域输送型,结合历史个例分析改进了输送强度指数,将公式中排放源参数改为上游PM_2.5浓度实况,回算检验表明改进后输送强度指数和上海市PM_2.5浓度呈指数正相关,对区域输送性污染具有明显的指示性。
关键词
PM2.5
通风系数
滞留
指数
污染
扩散
指数
污染
输送
强度
指数
Keywords
PM2.5
ventilation index
retention index
pollution diffusion index
pollution transport intensity index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冬一次冷锋输送过程对中国东部霾天气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丽娟
刘晓慧
卢文
张晨
唐卫亚
朱彬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内蒙古通辽市气象局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04-201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544229)。
文摘
利用常规地面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PM_(2.5)浓度数据,并结合后向轨迹、空气污染输送指数和传输通量分析,针对2019年12月10~11日一次冷锋输送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范围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霾期间高空500hPa以经向环流为主,伴随着高空低压槽引导地面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污染物浓度大值区也依次由华北地区移至黄淮、江淮地区.(2)冷锋过境前,华北至长江三角洲区域PM_(2.5)浓度均有明显增涨;北京以偏南方向的污染物输入为主,济南以西北和偏东方向输入为主,南京则主要是偏北和偏西方向的输入.(3)冷锋过境时,冷空气迅速将北京站的污染物清除;而济南站则受高压底部偏东风回流的影响,PM_(2.5)浓度维持在50μg/m^(3)左右;冷锋推进至南京站时西北风已较小,对污染物的清除作用不明显.以江苏省为例,整个过程中,江苏本地污染物贡献占25.8%,江苏以外的污染物贡献占74.2%,以输送为主.(4)冷锋过境后,3站的边界层结构也略有不同,北京站的逆温层迅速被打破;济南站由于受海上暖湿平流影响,近地面由等温层变成逆温层;而南京站的近地面则由逆温层变为等温层.本研究揭示了在冷锋南下过程中,上游污染物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南北方站点表现出不同的污染物变化和清除特征.
关键词
冷锋
霾
空气
污染输送指数
PM_(2.5)
Keywords
cold front
haze
air pollution transport index
PM_(2.5)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在成都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陈雨婷
向卫国
钱骏
张小玲
陈军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空气污染气象指数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瞿元昊
马井会
许建明
余钟奇
毛卓成
周婉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初冬一次冷锋输送过程对中国东部霾天气的影响
王丽娟
刘晓慧
卢文
张晨
唐卫亚
朱彬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