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干流寸滩断面污染负荷核算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乔飞 孟伟 +2 位作者 郑丙辉 雷坤 张慧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9-986,共8页
将长江干流寸滩断面以上区域划分为39个排污单元,将河道划分为63个纳污河段,建立排污单元与纳污河段之间的排污-纳污拓扑关系,并基于污染物的产生-入河-降减过程进行断面污染物通量核算.采用输出系数法核算排污单元内各类污染源的产生量... 将长江干流寸滩断面以上区域划分为39个排污单元,将河道划分为63个纳污河段,建立排污单元与纳污河段之间的排污-纳污拓扑关系,并基于污染物的产生-入河-降减过程进行断面污染物通量核算.采用输出系数法核算排污单元内各类污染源的产生量,并考虑降水作用,建立污染源入河系数公式,核算排污单元点源与非点源的入河量;考虑污染物在河道内的综合降解过程,核算各纳污节点到输出断面的流达率,分析各纳污节点各类污染源对下游断面的贡献率.通过以上模式对长江干流寸滩断面2004与2005年的污染物通量进行核算,并进行各支流的贡献率分析.核算结果显示:寸滩断面CODMn和TP月通量模拟值与实测值曲线基本吻合,TN月通量模拟值与实测值曲线拟合稍差,整体偏低,可能是忽略了大气沉降的影响所致.从CODMn的贡献率核定结果可以看出,嘉陵江对寸滩断面的贡献率最小,综合贡献率为14%左右,其中点源贡献率为6%左右,非点源贡献率为8%左右,非点源与点源的比率仅为1.3;金沙江对寸滩断面的贡献率最大,综合贡献率达到49%左右,其中点源贡献率为14%左右,非点源贡献率为35%左右,非点源与点源的比率达到2.5,是流域污染控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负荷核算 输出系数 入河系数 污染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污染负荷核算方法研究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丽芬 徐云强 +3 位作者 苏保林 乔飞 雷坤 何璟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74-2183,共10页
为科学、准确和定量地分析池塘养殖水管理过程及污染负荷,实现水产养殖的控污减排,对现有污染负荷核算方法进行调研,对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和实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化学分析法进行了优化改进。结果表明:不同方法下污染负荷核算结果为... 为科学、准确和定量地分析池塘养殖水管理过程及污染负荷,实现水产养殖的控污减排,对现有污染负荷核算方法进行调研,对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和实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化学分析法进行了优化改进。结果表明:不同方法下污染负荷核算结果为污染负荷率法>竹内俊朗法>物料平衡法>排污系数法>化学分析法;基于物质守恒的3种方法计算结果远高于化学分析法和排污系数法,表明池塘底泥对养殖期间所产生的污染负荷贡献较大;改进化学分析法计算结果显示饵料是池塘养殖中产生污染的主要来源,在试验池塘养殖生产中底泥在TN排污中占比约60%,TP占比高达85%左右。研究表明,池塘水管理及底泥对污染负荷核算结果影响较大,且改进化学分析法可定量反映池塘养殖总产污量及水体和底泥排放分别对外界环境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殖 污染负荷核算 适应性评价 改进的化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流域面源污染输出特征及污染负荷分类核算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明睿 郑俊 +2 位作者 徐力刚 范宏翔 张德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1年第4期25-29,共5页
以南京市上秦淮片区二横沟小流域为例,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分类法,利用改进后的污染输出系数模型进行流域污染负荷核算,得到外源污染物入河负荷量及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上秦淮片区二横沟流域内污染物排放负荷总量为CO... 以南京市上秦淮片区二横沟小流域为例,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分类法,利用改进后的污染输出系数模型进行流域污染负荷核算,得到外源污染物入河负荷量及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上秦淮片区二横沟流域内污染物排放负荷总量为COD 229.9 t/a、TN 25.8 t/a、NH_(3)-N 22.4 t/a、TP 1.7 t/a,入河负荷量为COD 47.1 t/a、TN 5.5 t/a、NH_(3)-N 4.6 t/a、TP 0.36 t/a,主要来自面源污染,点源污染较小。其中,生活面源污染年入河贡献率最高,为44.5%,林地面源污染贡献率最低,为0.1%,水产面源、道路面源、水田面源和旱地面源贡献率分别为31.6%、16.2%、6.2%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污染负荷核算 贡献率 上秦淮二横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江飞来峡库区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分析及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国如 陈晓丽 任秀文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6,62,共9页
为分析飞来峡库区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状况,开展社岗流域场次降雨径流水量水质监测试验,采用平均浓度法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分析各场次降雨径流污染物特征并计算非点源污染贡献率,应用SWAT模型进行径流及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表明,径... 为分析飞来峡库区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状况,开展社岗流域场次降雨径流水量水质监测试验,采用平均浓度法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分析各场次降雨径流污染物特征并计算非点源污染贡献率,应用SWAT模型进行径流及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表明,径流量对SS、BOD5等浓度和负荷量均有较强的主导作用,TN、NH3-N等初期冲刷效应较为明显,污染物负荷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好于污染物浓度与径流量的相关性,各污染物的非点源污染贡献率均达到80%以上。SWAT模型径流模拟的率定期和验证期效率系数分别为0.85和0.73,表明所构建的SWAT模型精度良好。在污染物率定期,雨强较大的典型日污染物模拟效果最佳,污染物相对误差基本在10%以内,而在雨强较小时,TN、TP等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低估现象;在污染物验证期,由于该时期正处于春耕施肥期,TN、TP模拟结果相对误差较大,且均为低估。总体而言,SWAT模型模拟精度良好,基本能反映该流域非点源污染状况,可为飞来峡库区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SWAT模型 污染负荷核算 飞来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