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芬顿工艺降解有机污染物速率的研究
1
作者 于林堂 陈咚咚 +1 位作者 陶翠翠 朱腾义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94-4302,共9页
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LR)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算法,预测芬顿工艺中57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通过SHAP方法对模型进行机理解释,识别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LGB模型在预测精度上(R_(adj)^(2)=0.969, ... 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包括多元线性回归(MLR)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算法,预测芬顿工艺中57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通过SHAP方法对模型进行机理解释,识别了影响降解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LGB模型在预测精度上(R_(adj)^(2)=0.969, Q^(LOO)^(2)=0.925, R_(ext)^(2)=0.844)优于MLR模型(R_(adj)^(2)=0.831, Q_(LOO)^(2)=0.802, R_(ext)^(2)=0.861).SHAP分析揭示了温度、分子三维结构和原子电离能力是影响降解效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优化芬顿工艺的操作条件和提升降解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氧化工艺 污染物降解速率常数log K 有机污染物 机器学习模型 SHA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六烷光催化降解的羟自由基测定及其反应速率常数 被引量:3
2
作者 钟萍 孔令仁 +1 位作者 刘光明 眭云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13-2316,共4页
以 5 ,5 -二甲基 -1 -吡咯啉 -N-氧化物 ( DMPO)为自旋捕集剂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 ( EPR)方法 ,在光照的Ti O2 磷酸缓冲水溶液 ( p H=7.4 )中检测到羟自由基的自旋加合物 ( DMPO-OH) ,其强度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加大 .在 1 min时达到稳态 ,... 以 5 ,5 -二甲基 -1 -吡咯啉 -N-氧化物 ( DMPO)为自旋捕集剂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 ( EPR)方法 ,在光照的Ti O2 磷酸缓冲水溶液 ( p H=7.4 )中检测到羟自由基的自旋加合物 ( DMPO-OH) ,其强度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加大 .在 1 min时达到稳态 ,此时 DMPO-OH的产生和猝灭达到平衡 .根据已知的羟自由基 ( HO· )与 DMPO结合的速率常数 k0 ,推导出纳米级 Ti O2 光催化生成羟自由基氧化正十六烷 ( n-C1 6H3 4 )的速率常数 k=5 .0×1 0 1 1 mol- 1 · L· s-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六烷 测定 反应速率常数 光催化降解 羟自由基 电子顺磁共振 纳米TiO2 环境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沙量对水体耗氧有机污染物降解耗氧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文典 李嘉 吕平毓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7,72,共4页
在泥沙存在情况下,水体中的耗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耗氧规律与清水中有很大的差异。从水体耗氧有机物降解反应动力学和溶解氧反应动力学方程出发,考虑泥沙对耗氧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得出了耗氧有机物降解过程耗氧量随时间变化表达式。... 在泥沙存在情况下,水体中的耗氧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耗氧规律与清水中有很大的差异。从水体耗氧有机物降解反应动力学和溶解氧反应动力学方程出发,考虑泥沙对耗氧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得出了耗氧有机物降解过程耗氧量随时间变化表达式。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含沙量对耗氧有机污染物的耗氧规律的影响,利用耗氧量随时间表达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泥沙影响下的耗氧有机污染物耗氧速率常数与含沙量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泥沙对耗氧有机污染物降解耗氧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且耗氧速率常数随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由泥沙存在引起的溶解氧衰减速率常数与含沙量之间存在非线线的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沙量 耗氧有机污染物 溶解氧 降解 耗氧速率常数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版论文摘要
4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渗滤液 填埋场 声化学 化学反应 生物降解 生化反应 化学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絮凝剂产生菌 离子交换树脂法 高烟囱排放 烟气脱硫 EGSB 糖蜜废液 反应速率系数 反应速率常数 酸碱指示剂 甲基橙 湿式氧化 论文摘要 网络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