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光伏项目环境污染源分析研究
1
作者 钱晓春 王超 +2 位作者 白岗 胡瑶 高巧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6-50,共5页
海上光伏项目的发展可推动海上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化、规模化开发。在潮汐、波浪、海水、海流、腐蚀、台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研究海上光伏项目对海洋环境污染以及海洋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分析了海上光伏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产... 海上光伏项目的发展可推动海上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化、规模化开发。在潮汐、波浪、海水、海流、腐蚀、台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研究海上光伏项目对海洋环境污染以及海洋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分析了海上光伏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产污过程,并从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污染因子源强估算方面分析了工程各阶段环境污染影响,同时开展了非污染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期主要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运营期主要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包括声环境、电磁辐射及无线电干扰、废水废气固废。项目各阶段非污染环境影响包括项目建设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造成海底地形地貌及冲淤变化、光伏阵列光反射对鸟类的影响、通航影响、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光伏项目 环境污染源分析 海洋环境 海洋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农排渠水质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洋 巴图那生 +2 位作者 蔡舰 白承荣 高光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54-158,176,共6页
选取8项水质指标,对2005—2013年焉耆盆地内的7条主要农田排渠的水质进行评价,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寻找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2005—2013年7条主要农田排渠的水质基本处于Ⅴ类水状态,并以微咸水和咸水为主;各排渠水体中以TN和NH+4-N为主... 选取8项水质指标,对2005—2013年焉耆盆地内的7条主要农田排渠的水质进行评价,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寻找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2005—2013年7条主要农田排渠的水质基本处于Ⅴ类水状态,并以微咸水和咸水为主;各排渠水体中以TN和NH+4-N为主要污染物,CODMn和BOD是农排渠水体中第二污染物,TDS是农田排渠水体中第三污染物。农业活动和工业废水以及博斯腾流域气候是造成农排渠水体中矿化度成为污染物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农排渠 污染源分析 主成分分析 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汶河水质状况评价和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申洪鑫 牛蓓蓓 +2 位作者 李富强 王英 李新举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6-185,195,共11页
河流水质评价和污染源分析对河流污染治理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9年6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大汶河干流和主要支流21个监测断面1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大汶河... 河流水质评价和污染源分析对河流污染治理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9年6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大汶河干流和主要支流21个监测断面16项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大汶河流域水质状况和污染来源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水体整体水质较差,以Ⅴ类水为主,21个断面枯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66.7%,丰水期Ⅴ类水质断面占比为81%;枯水期大汶河水质明显优于丰水期,且从大汶河上游至下游其水质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大汶河流域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TN、NH+4-N、Hg和Se等,属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类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流域耕地面源性污染和冶金、化工、纺织等工业企业工业废水的排放。该研究结果可为大汶河流域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河 水质评价 污染源分析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指数法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典型城市地区水质评价及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袈檬 潘兴瑶 +3 位作者 苏遥 鞠琴 张宇航 张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78-84,共7页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水质污染情况愈加严重。为有效诊断北方典型城市地区的水质问题并提出适用于北方城市地区的水质污染治理对策,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模糊数学法研究分析了北京市丰台区河流地表水及...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水质污染情况愈加严重。为有效诊断北方典型城市地区的水质问题并提出适用于北方城市地区的水质污染治理对策,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模糊数学法研究分析了北京市丰台区河流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类别、超标情况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整体地表水水质属于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河流集中在中东部已建区,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超标水质指标主要为NH3—N、COD、CODMn、BOD5及TP等有机污染因子;地下水超标水质指标主要有总硬度、细菌总数、硝酸盐氮、总大肠杆菌群、溶解性固体及硫酸盐,研究区东部建成区主要为总硬度、硝酸盐氮及溶解性总固体,西部山区和农村地区主要为细菌总数及总大肠杆菌群。由现状评价结果可得,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污染指标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区污染源主要为工业、生活废水点源污染及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对此提出了将海绵设施对污染物的削减、净化作用应用到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污染治理方面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污染源分析 地表水 地下水 单指标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模糊数学法 北方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新区地表水水质评价与污染源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尚玉 郑小慎 叶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滨海新区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面临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基于2020年至2021年滨海新区内15个监测站位的丰水期、枯水期实测数据,通过改进型加拿大水质指数模型对滨海新区地表水进行水质评价,在水质评价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性分... 滨海新区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面临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基于2020年至2021年滨海新区内15个监测站位的丰水期、枯水期实测数据,通过改进型加拿大水质指数模型对滨海新区地表水进行水质评价,在水质评价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性分析与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地表水水质状况的污染源。15个水质监测站位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水质指数为32.27~82.80,良好水质站位1个,中等水质站位6个,较差水质站位7个,差等水质站位1个;枯水期水质指数为47.28~81.36,良好水质站位1个,中等水质站位12个,较差水质站位2个。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中,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养殖尾水点源污染;枯水期中,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尾水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新区 地表水 水质评价 污染源分析 APCS-M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邻近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其污染源的识别研究
6
作者 李磊 魏天琦 +3 位作者 马继坤 信朝忠 蒋玫 陈新军 《海洋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根据2022年3月和10月对长江口邻近水域14个调查站位的监测结果,研究了表层沉积物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污染现状,分析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及来源。结果显示,2022年3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 根据2022年3月和10月对长江口邻近水域14个调查站位的监测结果,研究了表层沉积物6种重金属(Cu、Zn、Pb、Cd、Hg、As)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污染现状,分析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及来源。结果显示,2022年3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Cu(28.23±6.04)mg·kg^(-1),Zn(52.21±17.59)mg·kg^(-1),Pb(25.34±7.56)mg·kg^(-1),Cd(0.67±0.25)mg·kg^(-1),Hg(0.073±0.066)mg·kg^(-1),As(10.79±4.20)mg·kg^(-1);2022年10月,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Cu(27.52±6.15)mg·kg^(-1),Zn(50.59±18.52)mg·kg^(-1),Pb(19.71±8.56)mg·kg^(-1),Cd(0.64±0.24)mg·kg^(-1),Hg(0.081±0.046)mg·kg^(-1),As(10.97±4.48)mg·kg^(-1)。从时间上看,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含量的季节差异较小;从空间上看,6种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递减的趋势。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整体较轻,Pb、Cd、As在部分调查站位存在一定的污染。水动力学过程是决定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因素,陆源输运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表层沉积物 污染评价 污染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流分段水环境容量分析的污染研究及水质分析
7
作者 张维嘉 袁云霏 +2 位作者 汪丽 任军俊 黄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鉴于水环境容量核算能够为河道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采用河流一维模型对研究河道进行水环境容量核算,结合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对研究河道水质进行预测,分段分析了研究河道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量,并将分河段水质预测结果... 鉴于水环境容量核算能够为河道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采用河流一维模型对研究河道进行水环境容量核算,结合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对研究河道水质进行预测,分段分析了研究河道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量,并将分河段水质预测结果与实测水质进行对比,分析主要污染超标因子。结果表明,研究河道A污水厂排口-B中水厂排口上游河段在地表Ⅳ类水标准下水环境容量大于污染物排放量,实测水质为地表Ⅳ类水;研究河道其余河段在地表Ⅴ类水标准下水环境容量大于污染物排放量,实测水质基本为地表Ⅴ类水。因此可从源头削减污染量,如提升支流水质、减少尾水排河等;Ⅳ类水河段在河岸布设植草沟,构建立体水域生态系统;V类水河段在排口周围布设浮动湿地,构建多层级的立体水域生态系统。该方法在河流水质预测方面精准,且对水体超标因子种类预测准确,可用于指导河流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水质预测 污染源分析 河道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茶饮料污染源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洋 周帼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0-233,共4页
某企业生产的一批茶饮料中发现某些产品变质,3份样品出现pH值下降,或产气胀罐现象,或有肉眼可观察到浑浊、变色等感官指标的变化。检测发现引起腐败变质的主要是细菌,其数量≥104 CFU/mL,4株主要污染菌菌株经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为假... 某企业生产的一批茶饮料中发现某些产品变质,3份样品出现pH值下降,或产气胀罐现象,或有肉眼可观察到浑浊、变色等感官指标的变化。检测发现引起腐败变质的主要是细菌,其数量≥104 CFU/mL,4株主要污染菌菌株经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和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sp.)。样品中还有数量很低(101~102 CFU/mL左右)的霉菌检出,经形态观察初步鉴定为交链孢霉(Alternaria spp.)、枝孢霉(Cladosporium spp.)、曲霉(Aspergillus spp.)和青霉(Penicillium spp.)。该案例中霉菌虽然不是主要的腐败变质菌,但是其菌相组成与空气中主要的霉菌菌相一致,显示该污染的源头可能是空气,细菌的组成也能支持这个推论。实践中,通过更换无菌空气过滤器,确实解决了污染问题,证实了该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饮料 污染源分析 细菌 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生产中污染源强分析
9
作者 徐根良 滕华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30,共4页
根据生产数据和实测参数,通过工程分析和物料平衡,计算确定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向和污染源强,为清洁生产审计、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化工生产 污染源分析 控制对策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氮、氧同位素技术判别常州地区地下水氮污染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吴登定 姜月华 +1 位作者 贾军远 蔡鹤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5,共5页
本文运用氮、氧同位素技术对常州地区地下水氮的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潜水和微承压水中NO3-含量高,平均含量为38.32 mg/L,δ15N为4.818‰~32.834‰,δ18O为12.502‰~20.757‰,反映了多数潜水和微承压水受到了厩肥和污水的污染... 本文运用氮、氧同位素技术对常州地区地下水氮的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潜水和微承压水中NO3-含量高,平均含量为38.32 mg/L,δ15N为4.818‰~32.834‰,δ18O为12.502‰~20.757‰,反映了多数潜水和微承压水受到了厩肥和污水的污染;中深层承压水(第1承压水、第2承压水、第3承压水)中NO3-含量低,NO3-平均含量为0.52 mg/L,未受到氮污染,δ15N为2.163‰~6.208‰,δ18O为17.051‰~23.201‰,NO3-应主要来源于早期形成时的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氧同位素 地下水 污染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湖水质时空特征及污染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帅 莫彩芬 +3 位作者 李艳蔷 吴丹妮 钟瑜 李兆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5,共5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6年洪湖8个常规监测点的8项水质指标进行数据分析,识别洪湖主要污染因子,判别洪湖水质的时空差异性,揭示洪湖水质与污染源的内在联系,分析污染成因。结果表明,2016年洪湖8个监测点均出现超标现象,且...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6年洪湖8个常规监测点的8项水质指标进行数据分析,识别洪湖主要污染因子,判别洪湖水质的时空差异性,揭示洪湖水质与污染源的内在联系,分析污染成因。结果表明,2016年洪湖8个监测点均出现超标现象,且入湖断面水质浓度大于出湖断面水质浓度,超标因子主要为COD、TP、TN、氨氮,超标最严重的监测点位为蓝田。丰水期有机污染严重,污染源主要为洪湖内水产围网养殖;枯水期氮磷超标严重,污染主要来源于洪湖流域农业种植及畜禽养殖等;平水期湖体内外源污染都占较大比重。因此,为提高洪湖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应拆除洪湖内围网,并加强对外源污染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湖 水质 时空分布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污染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江市九十九溪流域河道底泥污染特征分析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郦建锋 马骏超 +4 位作者 李华斌 崔喜博 盛晟 陈奋飞 叶更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0-1015,共6页
以晋江市九十九溪流域4条主要河道23处典型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分上、中、下3层对底泥进行检测和分析,总结其污染特征,探讨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污染程度进行风险评价,为后续底泥污染综合防治和处置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重金... 以晋江市九十九溪流域4条主要河道23处典型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分上、中、下3层对底泥进行检测和分析,总结其污染特征,探讨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污染程度进行风险评价,为后续底泥污染综合防治和处置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重金属污染时空分布不均,位于下游河道的底泥重金属富集较严重;除九十九溪老河道因上游来水削减导致底泥中层重金属污染最严重之外,其余3条河道重金属含量均随底泥深度增加而降低;(2)营养盐均呈重度污染态势,上、中层底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接近且明显高于下层,同时九十九溪干流和潘湖支流的下层底泥污染程度显著偏高;(3)重金属主要源于周边工农业废水废气;(4)九十九溪老河道和潘湖支流底泥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总体为中风险,应重视底泥处理,同时针对底栖动物存在危害的重金属(Zn和Pb),应加强河道周边废水废气排放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污染特征 时空分布特征 污染源分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洲镇土壤、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来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赖新云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2期69-71,共3页
通过抽测扬子洲镇5个样点村的灌溉水、土壤、农作物及使用的化肥,进行了重金属检测,根据检测数据结果,分析了扬子洲镇的土壤和农作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来源情况。
关键词 土壤 农作物 重金属 污染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现代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鲍瑞雪 陈松 吴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5,共7页
为了给研究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提供指导性的方法和步骤,力求总结出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一般性研究方法。以尾矿库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采用事故树和鱼刺图对尾矿库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污染源,建立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系统... 为了给研究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提供指导性的方法和步骤,力求总结出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一般性研究方法。以尾矿库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采用事故树和鱼刺图对尾矿库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污染源,建立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系统地归纳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数值模拟软件,对主要污染源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表明各种研究手段之间存在步步深入,前后承接的联系,由此建立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现代数值模拟方法,提出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数值模拟方法的一般操作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重金属污染 污染物迁移 数值模拟 污染源分析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形水系中心区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冲 胡翔 +3 位作者 李安峰 徐文江 刘建平 吴呈西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0-54,共5页
龙形水系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主要景观水体,以再生水为主要补水水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龙形水系中心区(简称中心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中心区水体全部为富营养状态,汛期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总体呈逐渐降... 龙形水系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主要景观水体,以再生水为主要补水水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龙形水系中心区(简称中心区)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中心区水体全部为富营养状态,汛期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即水体在汛期初期至中期为中度富营养,后期为轻度富营养;汛期结束后水质较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上升,中心区水体达到重度富营养化状态。(2)再生水为中心区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其TN、TP、COD和NH4+-N年输入量占各类污染物年总输入量的85%以上;在汛期,其主要污染物输入量占总输入量的70%以上。中心区水体在汛期没有明显的污染物集中输入现象。(3)中心区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成因为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出量小于输入量,造成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累积。(4)在汛期,外界的适宜温度、饱和光照、水体的弱碱性和缓慢流速加大了中心区水体水华暴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形水系 富营养化 污染源分析 底泥释放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城郊空气污染特征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爽 段玉森 修光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153,共9页
为比较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城郊地区环境空气污染特征,文章对闵行区与奉贤区2个观测点的主要空气污染物进行了研究。基于2019-2021年疫情防控同期,分析4种主要污染物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NO_(2)受防控措施影响... 为比较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城郊地区环境空气污染特征,文章对闵行区与奉贤区2个观测点的主要空气污染物进行了研究。基于2019-2021年疫情防控同期,分析4种主要污染物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NO_(2)受防控措施影响最显著,城郊差异最小。O_(3)平均浓度比防控前分别上升65%(城区)、21.26%(郊区),城郊差异最明显。2020年防控期相较2019、2021年同期NO_(x)、PM_(2.5)、O_(3)显著下降。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城区相较于郊区有更多的静稳天气,从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_(3)在城区与郊区都属于VOCs控制区,且在城区关系更加显著。采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对比分析O_(3)污染区域输送的差异,上海城区O_(3)污染受上海本地生成贡献、杭州湾地区的气团中距离输送以及浙江沿海城市气团长距离输送综合作用。疫情防控措施导致上海市城郊两地污染物不同程度的减排,有效改善了上海市短期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防控 城郊特征 污染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西河的污染与防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德泉 《水资源保护》 CAS 1992年第1期37-42,共6页
西河为嘉陵江中游西岸的一级支流,发源子西充境内,流经西充县、南充县、南充市的部份区乡后在恒子河口处汇入嘉陵江,全长约110km,流域面积约1000km^2。南充市位于嘉陵江中游西岸,西河下游的东岸。 长期以来,南充市区嘉陵江——西河流域... 西河为嘉陵江中游西岸的一级支流,发源子西充境内,流经西充县、南充县、南充市的部份区乡后在恒子河口处汇入嘉陵江,全长约110km,流域面积约1000km^2。南充市位于嘉陵江中游西岸,西河下游的东岸。 长期以来,南充市区嘉陵江——西河流域工业布局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中游 西充县 东岸 生活废水 河水污染 工业企业 污染负荷 污染源分析 氧化塘 工业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水水库富营养化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志强 邵淑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75-77,共3页
陆水水库是赤壁市人民生活的唯一饮用水水源,同时,担负着全市工业、农业、娱乐景观的供水任务,水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根据陆水水库入库水文站、坝前水文站的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流域内工业、农业、水产养殖等生产状况,分析了陆水水库的... 陆水水库是赤壁市人民生活的唯一饮用水水源,同时,担负着全市工业、农业、娱乐景观的供水任务,水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根据陆水水库入库水文站、坝前水文站的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流域内工业、农业、水产养殖等生产状况,分析了陆水水库的水质变化情况,以及点源、面源、库底底泥污染比重及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陆水水库水质受区内工农业生产排污的影响较大,"水华"现象频发,对赤壁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针对陆水水库污染现状及污染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析 污染源分析 水环境保护措施 陆水水库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县水环境现状及综合治理方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胜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2期84-87,90,共5页
指出了巫山县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的结合部,在巫山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通过研究巫山常规监测水质数据和2019年临时增设监测点位的水质数据,分析得出了巫山各流域不同节点存在的水环境问题。通... 指出了巫山县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的结合部,在巫山开展长江大保护工作,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通过研究巫山常规监测水质数据和2019年临时增设监测点位的水质数据,分析得出了巫山各流域不同节点存在的水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各流域污染源特征,揭示了水环境现状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成因。针对水环境现状问题的不同成因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治理,对工程措施的实施时间、实施区域、实施规模提出了精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全部实施后,与现状入河污染负荷总量相比,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分别被削减38.3%、45.7%、37.6%,各流域污染物入河量均将小于对应限排量,水质可稳定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现状 污染源分析 治理方案 目标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方案布点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颖 王丽霞 +2 位作者 李中和 刘小江 范建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5年第3期61-65,共5页
根据油田建设工程的特点,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工程影响环境的途径,对环保验收工作中污染源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方法进行探讨。以长庆油田某产能建设项目为例,分析其项目运营期污染源,并给出相应监测布点方案。
关键词 油田产能建设项目 环保验收 污染源分析 监测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