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夏季典型时段臭氧污染时空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贾佳 张心雨 +5 位作者 杨静静 王锦 张诗青 丁洁然 邢昱 龚山陵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8-560,共13页
随着臭氧(O_(3))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深入了解O_(3)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有效治理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2023年6月郑州市两次O_(3)污染事件,分析O_(3)及其前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后向轨迹、潜在源贡献(PSCF)... 随着臭氧(O_(3))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深入了解O_(3)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有效治理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2023年6月郑州市两次O_(3)污染事件,分析O_(3)及其前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后向轨迹、潜在源贡献(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探讨气象因素对不同时段污染传输的影响,通过化学组分特性和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O_(3)生成中的关键作用,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提取VOCs的潜在来源。结果表明:①2023年6月郑州市O_(3)平均浓度为123.3μg/m^(3),显著高于其他夏季月份(5月、7月和8月)。2023年6月6−17日(过程Ⅰ)和6月20−27日(过程Ⅱ)期间发生了两次持续性O_(3)污染事件。过程Ⅱ的O_(3)峰值浓度(197.0μg/m^(3))显著高于过程Ⅰ(179.8μg/m^(3)),归因于高温和强光照条件下NO2的快速转化。②过程Ⅰ主要受西北和北部气团影响,而过程Ⅱ东部和南部气团作用更为突出,尤其是东部气团的局部污染积累导致O_(3)浓度增加。③烯烃和挥发性含氧有机物(OVOCs)在O_(3)生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过程Ⅱ期间,烯烃类VOCs的O_(3)生成潜势(12.7%,过程Ⅰ中为9.4%)显著增加。④机动车尾气源在两次污染过程中均占主导地位(贡献率分别为32.9%和36.0%),过程Ⅱ因假期交通量的增加,其贡献更为突出。研究显示,郑州市2023年6月的两次典型O_(3)污染过程充分反映出夏季O_(3)污染在“气象-源汇”方面的共性特征,期间O_(3)的生成以及浓度变化受到气象条件、气团传输、排放源结构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气象因素 污染传输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中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2
作者 杨婧 郭晓爽 +2 位作者 滕曼 姚雅伟 付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4-1521,共8页
以PM2.5中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综述了2000—2012年我国在PM2.5中金属的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来源解析方法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目前我国普遍面临严重的PM2.5污染,作者提出应系统开展我国PM2.5中金属污染研究,特别要加强针对... 以PM2.5中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综述了2000—2012年我国在PM2.5中金属的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来源解析方法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目前我国普遍面临严重的PM2.5污染,作者提出应系统开展我国PM2.5中金属污染研究,特别要加强针对农村及背景地区的研究;开展PM2.5中金属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加快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单;加强区域污染传输特征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PM2.5的来源解析,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大气重金属污染控制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金属 时空分布特征 污染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磊 熊黑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126,共6页
重金属是影响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阜康地区东部的准东矿区为研究区,在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层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FA-MLR)分析重金属的来源和各来源的贡献比率。结果... 重金属是影响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阜康地区东部的准东矿区为研究区,在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层的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FA-MLR)分析重金属的来源和各来源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准东矿区土壤重金属Cu和Zn元素未出现重金属污染且发生亏损现象;Cr和Pb元素存在轻微重金属污染且有轻微富集;As和Hg元素出现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发生重度富集。FA-MLR分析表明,准东矿区90.31%的Hg来源于煤炭燃烧,43.5%的Pb来源于交通运输,21.69%的As来源于大气降尘,Cu和Cr的主要来源为煤尘,其贡献率分别为63.29%和83.67%,其中30.67%的Cu来源于土壤母质,76.01%的Zn来源于土壤母质。准东矿区主要重金属元素贡献率由高到低的来源依次是煤炭燃烧、煤尘、土壤母质、交通运输和大气降尘。除Zn以外的土壤重金属还存在未知来源。FA-MLR成功地模拟了准东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并给出各来源的贡献率,能为准东矿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矿区 重金属 污染分析 污染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和ICP-AES用于北京雾霾天气PM_(2.5)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曦 杜鹏 +3 位作者 关清 冯旭 徐东群 林少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4-1729,共6页
研究北京市冬季雾霾天气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中化学组成及来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2013年1—2月北京某城区采集获得的PM2.5样品,通过测试其中40种元素的总量分析了PM2.5... 研究北京市冬季雾霾天气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中化学组成及来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2013年1—2月北京某城区采集获得的PM2.5样品,通过测试其中40种元素的总量分析了PM2.5元素污染特征,并辅以绝对主因子分析法对雾霾天气PM2.5的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研究观察期间,Li,Mn,Pb,S等23元素体积浓度近似正态分布,参考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s含量几何均值超过参考限值的2倍,部分PM2.5样品Pb的24h浓度均值超过参考年均限值。从各元素含量所占颗粒物的质量分数来看,Fe,Zn,Pb,Ti等含量超过0.1%,是PM2.5中的主要重金属离子,Mn,Cu,As,Se等含量超过颗粒物质量分数0.01%,是PM2.5中的重要的无机金属污染物,这些金属成分来源及健康影响值得重视。本研究应用ICP-MS和ICP-AES测试结果进行PM2.5来源解析,因子分析法选定了6个主要污染源类型,分别为"工业粉尘与人为活动污染源"、"生物质燃烧和建筑尘污染源"、"土壤及风沙扬尘源"、"化石燃料污染源"、"电子废弃物污染源"和"区域性迁移污染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0.3%,27.0%,9.1%,4.9%,4.8%和4.6%。ICP-MS和ICP-AES用于PM2.5中多元素准确、快速分析及获得多组分有效监测数据具有明显优势,可用于PM2.5污染来源解析。本研究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减排控污和人群健康影响的预防控制政策时,解析相应污染成分的来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提示应重视雾霾污染源区域性迁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ICP-AES 雾霾PM2.5 污染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南京典型农业面源氮定量溯源
5
作者 谢馨 夏成红 +1 位作者 张守斌 吴礼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8,共5页
选取太湖流域南京高淳松溪河汇水区域为典型农业面源研究区,基于野外调研、常规监测及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阐明了研究区水化学及不同形态氮的分布特征,定量解析了研究区不同污染源对重点断面的NO_(3)^(-)贡献比例。结果表明:平水期研... 选取太湖流域南京高淳松溪河汇水区域为典型农业面源研究区,基于野外调研、常规监测及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阐明了研究区水化学及不同形态氮的分布特征,定量解析了研究区不同污染源对重点断面的NO_(3)^(-)贡献比例。结果表明:平水期研究区地表水中TN质量浓度范围为2.37 mg/L~6.89 mg/L,以NO_(3)^(-)为主,占TN的38.8%~94.6%。氮污染主要受内污染源影响,贡献占比达67.6%,其中来自生活源的NO_(3)^(-)对松溪河汇水区域贡献最大,占比为29.9%,农田径流次之,贡献占比为20.0%;外污染源中上游进水对区域内NO_(3)^(-)贡献占比为25.1%,大气沉降贡献占比为7.3%。落蓬湾国考断面氮污染主要来源于上游汇水范围内的农田径流,贡献占比为27.4%,其次为水产养殖,贡献占比为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农业面源 硝酸盐 污染来源解析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梅键民 杨俊 +2 位作者 赵远昭 闻昌成 布多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6期99-103,共5页
近年来在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同时,其含有重金属还带来空气质量问题,大气中重金属通过大气传输、干湿沉降的方式给农田,河流生态系统带来风险,进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因此重金属污染研究已然变成环境、环保工作的研究重点。对国内... 近年来在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同时,其含有重金属还带来空气质量问题,大气中重金属通过大气传输、干湿沉降的方式给农田,河流生态系统带来风险,进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因此重金属污染研究已然变成环境、环保工作的研究重点。对国内外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进行了梳理,围绕着大气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污染现状影响、监测方法及源解析3个方面展开,在现主要的高精确度ICP-MS等颗粒物重金属监测方法下,发现重金属分布差异视季节性主导风向及局部污染物扩散而定,整体重金属Mn、Pb、Cd、As含量南方高于北方;Cr、Ni在北方污染较重。CMB、PMF作为大气污染源常用模型评估源贡献率,进而对未来重金属颗粒物污染类型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污染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龙湖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巍 王军亮 +3 位作者 王云飞 毛宗波 金超 秦银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7-449,共13页
异龙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流域面积最小、湖泊水量最少、水质污染程度相对最重、最易受人类活动干扰和近年来唯一干涸过的高原浅水型湖泊,受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影响,近年来异龙湖水质演变过程十分复杂、水质污染问题日益... 异龙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流域面积最小、湖泊水量最少、水质污染程度相对最重、最易受人类活动干扰和近年来唯一干涸过的高原浅水型湖泊,受自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影响,近年来异龙湖水质演变过程十分复杂、水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湖泊水动力与水质模型为主要技术手段,并结合湖流原位观测,深入研究了异龙湖的水动力特性及入湖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初步揭示了异龙湖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表明,水资源总量不足是影响异龙湖水质年际波动变化并逐步向封闭性湖泊转变的最主要因子,不利的湖流形态与不同特征污染物的来源组成是驱动异龙湖水质时空分布差异性的关键因素,随降雨径流输入的外源负荷、湖区浮游植物异常增殖合成的大量有机物和湖泊底泥释放的大量内源负荷是异龙湖2021年水质变差与快速返劣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增加流域内清洁水资源量和入出湖水量、加快湖泊内源与陆域污染物输入治理、强化对雨季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浓度的管控,是实现近期湖区水质快速脱劣并持续性改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特性 时空演变特征 污染来源解析 驱动力因素 内源释放 异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