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块尺度农田重金属污染程度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寅 谢荣焕 +1 位作者 李伟平 江红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9-1992,共14页
为查明受污染农田的污染范围、污染程度,采取有效阻控手段,避免危害产生或扩大,在安徽省南部某县采集了不同深度的土壤、地表水、底泥以及地下水样品,测定不同环境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其他特征参数,分析不同环境样品的污染程度,并通过同... 为查明受污染农田的污染范围、污染程度,采取有效阻控手段,避免危害产生或扩大,在安徽省南部某县采集了不同深度的土壤、地表水、底泥以及地下水样品,测定不同环境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其他特征参数,分析不同环境样品的污染程度,并通过同源性分析、聚类分析、空间变异分析等方法解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分析农田土壤的污染程度和范围。结果表明:调查区域部分农用地和林地土壤样品中镉、镍、铬、铜、铅和锌的含量超过其pH范围对应的风险筛选值,农用地和林地土壤样品中总镉超标率分别为16.9%和6.0%,总镍超标率分别为72.9%和88.0%,总铬超标率分别为62.7%和68.0%,总锌超标率分别为5.1%和6.0%;部分底泥样品中镍含量超过相应的风险筛选值限值,超标率为80%;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均符合相应水质标准要求。调查范围内林地和农用地土壤中重金属铜、锌、铬、镍、铅、镉之间存在同源性,来自同一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空间分布 污染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阅兵期间协同减排措施对北京市大气PM2.5质量浓度及其来源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曹天慧 王哲 +4 位作者 张晶 陈学舜 王辉 张玉洽 王自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1-207,共7页
本文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模拟研究了"9·3"阅兵期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和大气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基准和减排情景下各周边源... 本文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AQPMS),模拟研究了"9·3"阅兵期间北京市及周边地区主要气象要素和大气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污染物源解析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基准和减排情景下各周边源地对北京市近地面层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1)NAQPMS模式系统能较好地模拟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2)协同减排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首都地区PM_(2.5)质量浓度,阅兵活动当天PM_(2.5)质量浓度削减率高达31%;一次PM_(2.5)排放量大,下风向特别是风场辐合区等污染物易累积的地区减排后的削减程度大;3)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最主要的贡献来源于本地排放,日平均贡献率最高达48.6%,河北东南部、中部及河南等地是其主要的外来源地,日平均贡献率最高分别为21.1%、17.6%和16.4%;4)相比于基准情景,减排情景下北京及周边减排力度较大的源地贡献率显著降低,其中北京降幅最大,达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阅兵 PM2.5 污染来源分析 NAQPMS 协同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团对广东鹤山大气超级监测站单颗粒气溶胶理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多宏 何俊杰 +8 位作者 张国华 王伯光 李梅 沈劲 张涛 毕新慧 钟流举 张干 吕小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9,共7页
大气气溶胶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理化特征能阐明灰霾的成因及机理,对科学调控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江门鹤山大气超级监测站为观测平台,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和气团后向轨迹综合分析了单颗粒气溶胶的... 大气气溶胶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其理化特征能阐明灰霾的成因及机理,对科学调控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江门鹤山大气超级监测站为观测平台,使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和气团后向轨迹综合分析了单颗粒气溶胶的理化特征,揭示了气团轨迹对颗粒物浓度、类型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2012年5月11日至7月31日,共采集了约600万个同时含有粒径和质谱信息的颗粒,它们主要可分为8类:有机碳颗粒(OC)、元素碳颗粒(EC)、元素-有机碳混合颗粒(ECOC)、富钾颗粒(K-rich)、大分子有机碳颗粒(HMOC)、海盐颗粒(Na-K)、金属颗粒(Metal)和富硅颗粒(Si-rich)。各类颗粒的质谱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颗粒的来源:EC颗粒来自一次污染源;K-rich颗粒主要来自与生物质燃烧有关的过程;Na-K颗粒来自于海盐碎沫;Metal颗粒主要来自工业源或火力发电;Si-rich颗粒则主要来自扬尘。8类颗粒中普遍存在的二次成分表明它们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大气老化过程。采样期间每隔6 h绘制一条气团后向轨迹图,聚类分析发现这些气团后向轨迹主要有5类:第1类占总轨迹数的14.1%,它代表由内陆经广州、佛山到达采样点的气团;第2类占总轨迹数的10.2%,它代表沿东南部大陆海岸线到达采样点的气团;第3类和第5类在气团后向轨迹中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0.0%和36.8%,它们都来自南海海面,但第3类气团经珠海、澳门到达采样点,而第5类则经阳江到达采样点;第4类占总轨迹数的8.8%,这类气团途经深圳、东莞到达采样点。单颗粒数据结合气团后向轨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经广州、佛山到达采样点的气团会带来高浓度的颗粒物污染,且颗粒的老化程度较高,而发源于南海海面的气团能带来新鲜海风,对鹤山的大气污染起稀释作用;在颗粒类别上,途经广州、佛山、东莞、深圳这些重污染城市的气团中EC颗粒和ECOC颗粒的含量更高,而途经珠三角南部区域的气团则含有更多的OC颗粒和Metal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气溶胶 污染来源分析 后向轨迹 SP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