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脱水污泥的热干化特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汪家兴 刘欢 +4 位作者 刘鹏 张强 卢更 胡红云 姚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91-2500,共10页
深度脱水污泥中调理剂对其干化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实验采用4种典型复合调理剂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制得脱水污泥,在N_2气氛、473 K条件下,探究调理剂对污泥干化过程中水分和污染物释放以及干化气、液、固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复... 深度脱水污泥中调理剂对其干化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实验采用4种典型复合调理剂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制得脱水污泥,在N_2气氛、473 K条件下,探究调理剂对污泥干化过程中水分和污染物释放以及干化气、液、固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复合调理剂均可以有效降低脱水污泥含水率,加快干化阶段水分释放速率;调理过程中的酸碱及强氧化环境能破坏污泥中的有机结构,使污泥中的芳香族或噻吩S转化为更加稳定的磺酸或砜类S,且调理后的碱性环境让溶解的酸性含硫气体固定,从而使得干化时含硫气体释放量减少,但会加速氨气的释放。干化时复杂的气相产物溶解于冷凝液使其具有较高的pH以及COD并伴有恶臭,需进行进一步处理;污泥热干化后样品热值降低量在3.63%以内,不影响其能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深度脱水 干化 污染性气体 冷凝液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TIR的印染污泥与烟煤掺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廖艳芬 曹亚文 +1 位作者 吴淑梅 马晓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共9页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仪研究了印染污泥与烟煤的掺混燃烧过程.结果表明:污泥燃烧存在3个主要阶段,分别对应于150-350℃区间纤维类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350-500℃区间细菌蛋白质等高分子有机质的燃烧以及500℃后无机染料矿物质的煅烧;烟煤...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仪研究了印染污泥与烟煤的掺混燃烧过程.结果表明:污泥燃烧存在3个主要阶段,分别对应于150-350℃区间纤维类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350-500℃区间细菌蛋白质等高分子有机质的燃烧以及500℃后无机染料矿物质的煅烧;烟煤中掺入印染污泥可提高着火特性,30%掺混时可降低着火点约20℃,同时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下降;印染污泥燃烧初期活化能仅为70 k J/mol,燃烧后期活化能升至130-160 k J/mol;随烟煤中污泥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物初始阶段的活化能减小而后续燃烧阶段的活化能增大.综合分析发现,当污泥量低于20%时,对整体燃烧特性的影响较小.热重红外曲线表明:污泥与烟煤混合后,矿物质之间通过反应对污染物的行程产生影响;污泥灰分中的碱性氧化物以及起固硫催化作用的Fe2O3有利于将混合物中的硫固定在灰渣中;NOx主要来源于燃料型NOx的释放;由于污泥易于脱挥,析出小分子的可燃气体形成还原性气氛,有利于降低混合物燃烧前期NOx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污泥 烟煤 掺烧 热重红外联用 动力学 污染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二科 曹军骥 +4 位作者 王旭东 张国彬 张正模 杜娜 沈振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12-618,共7页
选择200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结合"五一"长假前后参观游客数量的变化,对莫高窟室内外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污染气体进行了为期2周的加强连续观测,获得了莫高窟室内外大气环境污染的初步数据.在观测期内,室外、非开放洞窟[320窟... 选择200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结合"五一"长假前后参观游客数量的变化,对莫高窟室内外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污染气体进行了为期2周的加强连续观测,获得了莫高窟室内外大气环境污染的初步数据.在观测期内,室外、非开放洞窟[320窟]和开放洞窟[257窟]大气TSP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38.4μg.m-3、228.5μg.m-3和286.4μg.m-3.TSP中水溶性离子分析表明,Ca2+、SO42-、Na+和Cl-是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组分,且室外水溶性离子浓度高于窟内水平,长假前后水溶性组分浓度有明显变化.碳气溶胶分析显示,开放洞窟相对于室外和非开放洞窟具有较高的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获得了研究区NH3和气态HNO3的浓度水平.游客数量对TSP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浓度,碳气溶胶浓度和污染气体均有显著影响,旅游高峰期污染物质浓度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总悬浮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碳气溶胶 污染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化对改善大气环境综合作用的概述与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耿土锁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6-378,共3页
本文阐述了绿化在防治各类大气环境问题中的综合作用,如吸收温室气体、吸收污染气体、防治沙尘、调节气候等,并对其综合作用进行详细探讨,提出加强绿化的重点在农村。
关键词 绿化 二氧化碳 污染性气体 大气颗粒物 调节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八种主要乔木燃烧释放烟气及颗粒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郭雨萱 魏帽 +4 位作者 田明月 孙馨宇 郑文霞 马远帆 郭福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95-2305,共11页
为探究乔木燃烧释放烟气及颗粒物特性,运用自主研发的可燃物燃烧烟气分析系统,对云南省主要乔木树种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光叶石栎(Lithocarpus mairei)、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金合欢(Ac... 为探究乔木燃烧释放烟气及颗粒物特性,运用自主研发的可燃物燃烧烟气分析系统,对云南省主要乔木树种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光叶石栎(Lithocarpus mairei)、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的不同器官(枝、叶、皮)分别进行模拟燃烧,实测其在不同燃烧状态(阴燃明燃)下释放的CO、CO_(2)、C_(x)H_(y)、NO_(x)及PM_(2.5)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①乔木树种不同器官燃烧释放的烟气中颗粒物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其中,在不同燃烧状态下CO、PM_(2.5)、C_(x)H_(y)、NO_(x)的排放因子表现为叶>枝>皮,CO_(2)排放因子表现为叶>皮>枝.②8种乔木明燃下CO、CO_(2)、C_(x)H_(y)、NO_(x)、PM_(2.5)的排放因子平均值分别为(176.52±25.40)(1250.32±168.04)(32.82±8.68)(2.53±0.71)(15.59±5.36)g kg,阴燃下分别为(250.44±37.43)(1062.11±145.95)(44.82±9.97)(1.92±0.57)(22.56±7.28)g kg.CO、C_(x)H_(y)、PM_(2.5)的排放因子呈阴燃>明燃的排放特征,且大部分乔木树种的CO、C_(x)H_(y)、PM_(2.5)排放因子在不同燃烧状态下差异显著.③不同乔木树种燃烧烟气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存在差异,其中CO、CO_(2)、C_(x)H_(y)、PM_(2.5)的排放因子均呈针叶树种>阔叶树种的特征,NO_(x)排放因子表现为阔叶树种>针叶树种的特征,但针、阔叶树种之间差异不显著.④不同燃烧状态下,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浓度与其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阴燃状态下3种器官的CO排放因子均与自身碳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不同可燃物类型和燃烧状态对乔木燃烧释放烟气及颗粒物均有影响,不同器官之间燃烧排放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且乔木元素含量对其燃烧释放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燃烧状态 排放特性 污染性气体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