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财务影响信息披露与审计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雅丽 杨昭铭 王鹏程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33,共11页
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FRS S1和IFRS S2)与欧盟首批12个欧洲可持续报告准则(ESRS)的正式颁布,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教育材料的更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财务影响信息披露已经进入规范披露时代。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 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FRS S1和IFRS S2)与欧盟首批12个欧洲可持续报告准则(ESRS)的正式颁布,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教育材料的更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财务影响信息披露已经进入规范披露时代。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财务影响信息披露实践与准则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众多调查发现,上市公司在近三年的信息披露中提供的气候相关信息非常有限,且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严重不足。大多数披露了气候相关信息的公司只是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管理报告中描述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考虑,而在财务报告中很少提供相应的信息,缺乏定量信息及详细解释,仅有几家公司的信息披露符合准则要求。审计师对气候相关风险的关注则更少,很少有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和其他报告的不一致性发表评论,也很少有审计报告在关键审计事项中提到气候相关风险。为加快推进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财务影响信息披露,一方面需要鼓励企业积极采纳可持续披露准则和IASB发布的教育材料,尽快为提供高质量的可持续信息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监管干预来确保企业遵守并有效执行准则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 当期财务影响 预期财务影响 可持续披露准则 政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中氟的人体胃肠吸收可给性影响因素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卉 韩占涛 +3 位作者 刘心哺 王妍妍 张威 马丽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1-958,共8页
于太原某氟污染场地采集16个土壤样品,通过体外模拟(in vitro)胃肠消化的方法,利用配制的模拟胃、肠液提取土壤中氟,研究其人体可给性,并分析人体可给性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中氟在胃、肠提取阶段的可给性分别为2.59%~6.... 于太原某氟污染场地采集16个土壤样品,通过体外模拟(in vitro)胃肠消化的方法,利用配制的模拟胃、肠液提取土壤中氟,研究其人体可给性,并分析人体可给性对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中氟在胃、肠提取阶段的可给性分别为2.59%~6.57%和1.09%~2.52%,平均值分别为3.53%和1.44%.胃提取阶段氟的人体可给性浓度与土壤水溶性氟含量(P<0.01,n=16)、TFe(P<0.01,n=16)和TAl(P<0.01,n=16)呈显著正相关,肠提取阶段氟的人体可给性浓度与胃阶段氟的可给浓度(P<0.01,n=16)呈显著正相关.基于土壤水溶性氟和总铝含量能较好地预测氟在胃阶段的人体可给性浓度,基于氟在胃提取阶段的人体可给性浓度能较好地预测其在肠提取阶段的人体可给性浓度,模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和0.98.以土壤样品中总氟浓度为暴露浓度计算的健康风险分别是考虑氟在胃及肠提取阶段人体可给性的15.23~37.01倍和39.76~86.6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人体可给性 影响因素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海川 曹文成 +4 位作者 刘小方 刘潇 程青云 周妍 闻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 为探究母乳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污染水平及婴儿暴露风险,本研究依托2018-2021年湖北应城的出生队列,采用同位素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324名产妇母乳中23种PFASs的含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对产妇母乳PFASs含量的影响,估算婴儿经母乳的PFASs每日摄入量并评估其暴露风险。结果表明,母乳中23种PFASs在0.2~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检出限为5~42 pg/mL,定量限为15~126 pg/mL,回收率为65.6%~108.1%,相对标准偏差为1.6%~12.8%。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己烷磺酸(PFHxS)为主要污染物,检出率均高于80%,中位数分别为200.7、63.5和25.2 pg/mL,其余化合物检出率均低于4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产妇年龄大、腌制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增高有关,豆类食品摄入频率高可能与母乳PFASs暴露水平降低有关。婴儿经母乳PFOS、PFOA和PFHxS的每日估计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5.1、7.9和3.2 ng/(kg5d),表明部分婴儿经母乳摄入的PFASs健康风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母乳 污染水平 影响因素 婴儿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规则对西部开发的影响、风险及机遇浅析
4
作者 安艳玲 陆根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65,共3页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依法治国无疑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西部开发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根据WTO基本原则与法制经济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深入浅出地论述了WTO对西部开发的影响、风险及机遇 。
关键词 WTO原则 西部开发 影响 风险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非露天煤矿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斯林 王贺封 +3 位作者 刘佳 张安兵 魏凯濠 李斌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9-782,共14页
非露天煤矿开采是获取煤炭资源的重要手段,研究非露天煤矿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至关重要。当前冀南非露天煤矿——峰峰煤矿土壤重金属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对局部区域土壤污染程度的评估以及对影响因... 非露天煤矿开采是获取煤炭资源的重要手段,研究非露天煤矿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至关重要。当前冀南非露天煤矿——峰峰煤矿土壤重金属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对局部区域土壤污染程度的评估以及对影响因素的线性作用分析,难以为整个区域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综合评价整个峰峰煤矿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并深入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及非线性作用机制,本文在峰峰煤矿采集49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7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Zn含量;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矿区内土壤7种重金属含量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总体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样品中仅有Cd元素平均含量超过国家自然背景值。土壤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为45.70~132.77,处于轻度到中度风险等级之间,其中各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呈现Cd(1.818)>Pb(0.744)>Cu(0.715)>Ni(0.714)>Cr(0.701)>Zn(0.684)>As(0.656)。矿山开采、矸石山等人为因素及降水、土壤湿度等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着峰峰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格局,其中企业分布和交通运输活动是Ni空间分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矿山开采是Cu、Cd、Cr、Pb和Zn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侵蚀和土壤湿度是As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土壤污染 地理探测器 生态风险评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环境风险因素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孝民 李伟 黄胜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5,共10页
为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环境风险防治,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利用大气污染、水污染、碳排放表征黄河流域环境风险因素,采用空间核密度方法构建核函数进行密度平滑处理,分析环境风险因素空间集聚态势及演化特征;采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空间... 为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环境风险防治,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利用大气污染、水污染、碳排放表征黄河流域环境风险因素,采用空间核密度方法构建核函数进行密度平滑处理,分析环境风险因素空间集聚态势及演化特征;采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剖析多维因素对环境风险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污染、水污染、碳排放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城市,环境风险防治区域明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降低环境风险因素,但节能环保支出不合理会导致环境风险因素升高;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与风险因素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从长远发展战略看,应该以区域协同治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战略主导,加强中下游城市协作,优化产业结构,加大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环境风险因素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 污染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污染》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世忠 叶丰滢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共5页
欧盟委员会(EC)2023年7月31日发布了第一批12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包括2个跨领域交叉准则和10个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准则。这是继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理事会(ISSB)2023年6月26日发布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可持续... 欧盟委员会(EC)2023年7月31日发布了第一批12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包括2个跨领域交叉准则和10个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准则。这是继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理事会(ISSB)2023年6月26日发布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可持续报告准则发展进程中将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事件,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ESRS,笔者对这12个ESRS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读。本文从准则目标、与其他准则的关系、核心内容(治理、战略、影响与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披露要求等三个方面,对《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第E2号——污染》(ESRS E2)进行解读,并提出对我国制定和执行污染准则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空气污染 污染 土壤污染 污染影响、风险和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煤焦化企业无组织废气环境与健康影响评价
8
作者 孟洁 王静 +9 位作者 肖咸德 荆博宇 马波 张志扬 王健壮 刘英会 李玮 耿静 翟增秀 韩萌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91,共13页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焦炭生产国,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排名第二,且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无组织排放控制压力大。分析行业无组织废气成分与来源及环境、健康评价可为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依据。该文选取华北地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焦炭生产国,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排名第二,且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无组织排放控制压力大。分析行业无组织废气成分与来源及环境、健康评价可为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依据。该文选取华北地区的典型焦化企业为研究对象,采集128组无组织排放样点,利用静电场轨道高分辨质谱、离子色谱和离子迁移谱技术进行无机和有机组分测定,分析行业工艺段的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基于US EPA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计算物质毒理学指标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采用气味强度分析、臭气浓度测定与韦伯费希纳定律,评价无组织排放异味污染水平、建立气味轮廓图和强度-浓度关系曲线,利用理论臭气浓度分析及SPSS相关性分析以获得厂区主要气味组分。结果表明:(1)调研企业排放总浓度范围0.351~73.376 mg/m^(3),污染物种类主要包括芳香化合物、卤代物、烷烯烃和硫化物等,氨和硫化氢是行业企业排放的重要无机物;(2)臭氧生成潜势范围14.72~20.09 mg/m^(3),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范围4.92~10.74 mg/m^(3),贡献较大包括芳香化合物、烷烯烃和醛类;(3)致癌和非致癌风险较大,萘、溴甲烷、苯、乙醛、四氯乙烯、1,3-丁二烯和乙腈的非致癌风险不可接受,而苯、二氯甲烷、氯乙烯是引起致癌风险的主要因子;(4)工艺段气味轮廓图的气味词包括焦油气味、臭鸡蛋味、烂白菜气味、燃烧气味、焦糊气味、煤气味和橡胶气味;(5)厂内臭气浓度排放水平12~724,建立厂内无组织污染的气味强度与臭气浓度的拟合曲线,确定“厂内无明显异味”量化指标及指标值为臭气浓度值不超过70;(6)主要气味组分包括硫化氢、异丁醛、甲基萘、苯并异噻唑、乙酸甲酯、呋喃和氯化苦等。研究显示,焦化企业无组织污染排放水平较高,对环境和健康影响较大,厂内异味明显,为保障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应优先控制推焦过程无组织排放,重点关注管道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化行业 排放特征 环境影响 健康风险 异味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在核设施退役中加强土壤污染监管与防治工作的思考
9
作者 彭浩 孙宏图 +3 位作者 滕柯延 张爱玲 吴迪 朱培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3-1211,共9页
《土壤污染防治法》已于2018年颁布实施,该法基于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推动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理念,提出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为推动土壤修复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核设施退役涉及大量土壤修复和... 《土壤污染防治法》已于2018年颁布实施,该法基于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推动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理念,提出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为推动土壤修复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核设施退役涉及大量土壤修复和土地资源再利用等问题,相关工作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指导下,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管理,由于相关文件制定时间较早,与当前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的管理理念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该文通过系统调研中国现行土壤环境监管体系和土壤放射性污染防治监管现状,并从法规标准体系、监督管理程序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等三方面逐一进行比对,提出和论证了在核设施退役中引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在不改变现有行政审批制度情况下的具体实施建议。结果表明:1)核设施退役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在服务目标和管理理念方面存在一致性,在核设施退役中引入该制度是必要且可行的;2)可借鉴中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法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有针对性地快速健全核设施退役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法规标准体系,包括制定部门规章及相关技术标准;3)部门规章的制定旨在建立管理程序,并需要配合项目试点予以优化;4)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应重点聚焦于明确剂量准则、明确风险筛选值、明确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推导模式及相关参数选取,以及明确土壤放射性污染源项调查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设施退役 土壤污染防治 环境影响评价 风险管控 土壤修复 剩余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地规划的大型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丽娜 姜林 +3 位作者 钟茂生 张志杰 夏天翔 朱笑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795,共8页
以某焦化类大型污染场地苯污染土壤为例,针对S1(单一用地)、S2(多种用地)、S3(考虑建筑设计)3种暴露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场地土壤中苯污染的暴露途径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S1情景下的苯致癌风险为9.2×10-5.在S2情景下,规划的5个分区... 以某焦化类大型污染场地苯污染土壤为例,针对S1(单一用地)、S2(多种用地)、S3(考虑建筑设计)3种暴露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场地土壤中苯污染的暴露途径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S1情景下的苯致癌风险为9.2×10-5.在S2情景下,规划的5个分区中仅E区(居住用地)苯的致癌风险(4.3×10-4)高于可接受水平(1.0×10-6),考虑到各功能区累积致癌风险,则E区高污染可导致其他4个功能区〔A区(商业用地)、B区(城市绿地)、C区(居住用地)、D区(商业用地)〕的累积致癌风险(分别为6.5×10-6、2.2×10-6、7.3×10-6、2.2×10-5)均高于可接受水平,表明单一用地会低估污染物聚集区的风险.在S3情景下,A、B、C区土壤中苯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2×10-7、2.7×10-7、2.5×10-7)均未超过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D区由于污染土壤被完全清除,不存在健康风险;E区开发后由剩余土壤产生的苯致癌风险为2.7×10-5,D区受E区影响产生的累积致癌风险(1.5×10-6)高于可接受水平.进一步分析表明,场地的用地规划与建筑设计等因素将影响风险评估中关键参数(包括污染源浓度、水文地质参数、暴露参数、受体参数等)的取值,从而影响风险评估结果;此外,各功能区之间的风险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于大型污染场地,结合用地规划进行暴露情景分析与风险评估更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健康风险评估 用地规划 功能区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消落带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释放风险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志斌 徐国栋 +7 位作者 张晓蕊 鞠颂 林建伟 张彦浩 孙杰 王书义 张向阳 时延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2-1922,共11页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最大的调蓄湖泊,周期性水位涨落会形成大面积消落带,认知消落带底泥磷形态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释放潜能,对于保障东线调水水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南四湖消落带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探讨了各形态磷与...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最大的调蓄湖泊,周期性水位涨落会形成大面积消落带,认知消落带底泥磷形态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释放潜能,对于保障东线调水水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南四湖消落带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探讨了各形态磷与土地利用、母质类型及底泥理化因素之间的关系,评价了南四湖消落带底泥磷的污染程度并分析了其释放风险.结果发现,消落带底泥中总磷(TP)、无机磷(IP)、NaOH提取态磷(NaOH-P)、HCl提取态磷(HCl-P)和有机磷(O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745.37、510.51、50.42、460.09和234.86 mg/kg,以HCl-P为主的IP占比较高.南四湖消落带底泥各形态磷含量具有较高的空间异质性,TP、IP、OP、HCl-P和NaOH-P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7%、36.9%、29.6%、37.6%和51.2%.自然湿地、乔木林地和水浇地等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底泥NaOH-P、HCl-P、IP、OP和TP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类型对消落带底泥OP含量影响明显,但对TP、IP、NaOH-P和HCl-P含量则影响不大.NaOH-P含量与HCl-P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与OP含量则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南四湖周边30多km^(2)消落带底泥磷污染程度相对较高,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底泥分别占5.9%、76.5%和17.6%,部分区域底泥磷释放潜能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南四湖消落带内源磷释放控制以及水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消落带 底泥 磷形态 影响因素 污染评价 释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水污染风险成因、争议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9
12
作者 夏良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39,共9页
国内一些文献在讨论美国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问题时,选择了这样的预设立场,即认为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危害显著高于常规油气开发。事实上,无论在美国的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层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充满了争议,争议的源头和焦点是页岩气开发... 国内一些文献在讨论美国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问题时,选择了这样的预设立场,即认为页岩气开发的环境危害显著高于常规油气开发。事实上,无论在美国的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层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充满了争议,争议的源头和焦点是页岩气开发的潜在水污染风险。为了客观认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水污染风险问题,本文从污染成因入手,聚焦争议的关键点和产生来源,并在梳理各方观点和证据的基础上得出几点认识:①关于地表泄露,并没有证据表明与水力压裂相关的泄露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高于其他作业环节,也不能判定页岩气开发的水污染风险高于常规油气;②关于地下泄露,目前能够认定甲烷气是潜在的地下污染源,产生的原因是完井缺陷和特殊地质条件,而源自压裂液和深层含盐地层水的污染尚未得到证实;③尽管来自液体污染物的地下水污染尚未在页岩气采区得到证实,但当地下水层和压裂作业层距离过近时,存在水污染的可能。在中国页岩气开发环境影响防治过程中,除了要借鉴美国经验,还要注意到两国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让相似根源的问题产生相异的结果。建议考虑以下几方面差异:首先,要认识到规制强度的差异,上述认识是在美国各州普遍进行严格监管的条件下得到的,如果监管放松,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确实高于常规(非水力压裂)油气开发;其次,要重视中国特殊地质条件可能引发的新问题,如天然裂缝滑动导致生产套管变形甚至破裂、地下溶洞发育等会增大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最后,与美国不同,中国页岩气井场多位于丘陵或山地,还有一些气田临近人口稠密的村镇,这些将增加地表泄露风险和泄露发生后的补救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环境影响 污染风险 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状态车内VOCs污染特征与呼吸暴露风险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现宝 勾润玲 +3 位作者 曹鑫悦 郝雪薇 毋波波 姚志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173,共8页
为评估机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和暴露风险,文章使用预浓缩仪结合气相色谱单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测定了不同状态车辆车内VOCs样品,分析了车内VOCs的影响因素,评估了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1)车内TVOC污染程度排序:私... 为评估机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和暴露风险,文章使用预浓缩仪结合气相色谱单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测定了不同状态车辆车内VOCs样品,分析了车内VOCs的影响因素,评估了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1)车内TVOC污染程度排序:私家车静止状态>出租车行驶状态>私家车行驶状态。(2)车内VOCs浓度随着温度、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车龄、行驶里程的增大而减少,汽油车、皮革内饰的车辆车内VOCs污染更为严重。(3)出租车通勤所带来的致癌风险高于私家车通勤的风险;出租车司机的暴露风险远高于限值,男性司机的暴露风险高于女性司机。(4)出租车司机面临的危害商数值(0.27)略高于出租车通勤数值(0.26),高于私家车通勤数值(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 挥发性有机物 影响因素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受影响的社区》解读
14
作者 叶丰滢 黄世忠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共6页
欧盟委员会(EC)于2023年7月31日发布了第一批12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包括2个跨领域交叉准则和10个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准则。这是继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于2023年6月26日发布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可持续... 欧盟委员会(EC)于2023年7月31日发布了第一批12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包括2个跨领域交叉准则和10个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准则。这是继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于2023年6月26日发布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可持续报告准则发展进程中将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事件,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ESRS,笔者对这12个ESRS进行系统分析和解读。本文从准则目标、与其他准则的关系、核心内容(战略、影响与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披露要求等三个方面,对《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第S3号——受影响的社区》(ESRSS3)进行解读,并总结对我国准则制定的三点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的社区 社会和人力资本 影响和依赖 风险和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市李子园水源地有机污染及其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俊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49,共2页
对濮阳市李子园水源地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37种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并参照检出限和饮用水标准值,采用污染指数法和环境影响度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有机物污染及其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中检出的... 对濮阳市李子园水源地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37种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并参照检出限和饮用水标准值,采用污染指数法和环境影响度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有机物污染及其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并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中检出的挥发性有机物为单环芳烃,其他为部分检出;未检出半挥发性有机物;地下水中有机污染总环境影响度远小于1,对人和环境的潜在危害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有机物污染 环境影响 风险评估 李子园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环境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闵梓琴 黄碧捷 +1 位作者 陈莎 姜敏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1期200-201,共2页
指出了室内空气污染现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室内污染源的污染特性及其传播、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价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方向。综述了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因子及其特征、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指出了现阶... 指出了室内空气污染现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室内污染源的污染特性及其传播、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价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等方向。综述了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的因子及其特征、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指出了现阶段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降低室内环境风险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及室内环境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污染 影响因素 环境风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矩阵分片影响模型的城市重金属污染评估
17
作者 蒲济林 毛惠中 +2 位作者 陈曦 徐明 毛进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63,共5页
建立了自适应矩阵分片影响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污染物进行分析,进而评估城市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某城市环境生态风险的危害程度从重到轻依次是工业区、主干道区、生活区、公园绿地区、山区。
关键词 自适应矩阵分片影响模型 重金属 污染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生态风险及其管控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程 程志鹏 +2 位作者 刘育金 姚义鸣 李春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0-996,共17页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及生物介质中广泛存在,其潜在的毒性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因而近年来备受关注,已成为需要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为完善中国PFAS管控...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作为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及生物介质中广泛存在,其潜在的毒性严重威胁着生态安全,因而近年来备受关注,已成为需要重点管控的新污染物。为完善中国PFAS管控体系,及时应对PFAS环境危害事件,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首先论述了PFASs的种类、化合物特性,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了PFAS在工业区、非工业区和两极地区大气、地表水、自来水、饮用水、场地土和农田土等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现状以及在人体组织、哺乳动物等生物介质中的存在情况,并利用风险商值法(risk quotients,RQs),依据国内部分地区水环境与土壤环境中PFASs的污染现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评估发现部分水域以及氟化工业园区周边环境中PFASs的生态风险较高,这给国家的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其次,综合文献总结了PFASs毒性,它主要体现为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肝肾毒性、肺毒性和内分泌干扰等,毒性机制包括细胞钙稳态变化、细胞信号通路调节以及PFASs与核受体相互作用等;最后总结了近年来美国、欧盟和日本管控PFASs的政策以及部分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其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并与中国现有政策进行对比,从科技、经济和政策等三方面分析PFASs管控与治理机制,为今后对关于PFASs等新污染物治理的研究提供了意见与建议。总体上,该文梳理了PFASs的物质特性、相关毒性、生态风险和管控政策,强调了管控PFASs的重要性,为今后对关于PFASs等新污染物治理和管控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全(多)氟烷基化合物 生态风险 标准 管控政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污染急性健康风险研究启动
19
《绿色中国》 2016年第24期6-6,共1页
“我国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举行。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旨在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暴露一反应关系。研究内容包括:针对我国大气污... “我国大气污染的急性健康风险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举行。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旨在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大气污染急性健康效应暴露一反应关系。研究内容包括:针对我国大气污染暴露水平高、组分和来源复杂的特点,研究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我国典型区域居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健康影响的暴露一反应关系。项目实施周期为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健康风险 急性 控制技术 污染成因 健康效应 暴露水平 健康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岩Pb/Zn尾矿对农田污染及食品安全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高建锋 张秀艳 《河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15-19,共5页
尾矿对周围农田重金属污染以及居民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选择黄岩铅锌尾矿为研究对象,对下游不同距离(由近到远为Ⅰ、Ⅱ、Ⅲ、Ⅳ和Ⅴ采样区)农田中土壤、农产品和土壤动物进行污染影响评价,并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风险进行... 尾矿对周围农田重金属污染以及居民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选择黄岩铅锌尾矿为研究对象,对下游不同距离(由近到远为Ⅰ、Ⅱ、Ⅲ、Ⅳ和Ⅴ采样区)农田中土壤、农产品和土壤动物进行污染影响评价,并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采样区域远离尾矿,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下降。农田中Cd污染较严重,在I、II和Ⅲ区达到中度以上污染。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同样随着采样区域远离尾矿而明显减轻。农产品中Cd和Pb污染较严重,Cd基本在中等污染等级以上,Pb均在重度污染等级以上,而且,Cd和Pb对居民具有较大的健康风险(THQ>1)。土壤中动物数量随着采样区域远离尾矿,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并且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距离增加,农田污染显著减轻,但是尾矿下游地区暂时不适合农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重金属 农田 污染影响评价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