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染场地修复义务的继受
1
作者 刘静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7,共9页
研究目的:研究污染场地修复义务的继受问题,以期定分止争,对未来的土地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引。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我国立法未能全面回答责任主体变更和土地权利转移时,修复义务人的认定这一难题... 研究目的:研究污染场地修复义务的继受问题,以期定分止争,对未来的土地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指引。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我国立法未能全面回答责任主体变更和土地权利转移时,修复义务人的认定这一难题。(2)在主体变更情形下,应由继受者承担修复的行为义务和财务负担,企业组织形态或出资人的变动不影响修复义务的承担。(3)在个别继受方面,对于发生在《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效后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或收购,受让人同时承担修复的行为义务和财务负担;此前的土地使用权转移,受让人承担默示的修复义务后,可向土壤污染责任人或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求偿;(4)在政府征收土地或收回土地使用权情形下,不论其发生时间,都应由政府承担修复义务和费用。研究结论:应综合考虑修复的有效性、合比例性,以及对潜在义务主体的行为激励效果,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完善土壤污染修复义务人的认定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修复 行为责任 状态责任 概括继受 个别继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热处理技术修复重质非水相液体污染场地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缪周伟 吕树光 +3 位作者 邱兆富 隋倩 林匡飞 刘勇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68,共6页
重质非水相液体(DNAPLs)是土壤及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原位热处理技术是目前修复受DNAPLs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常用原位热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相关现场应用实例,并展望了该... 重质非水相液体(DNAPLs)是土壤及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原位热处理技术是目前修复受DNAPLs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常用原位热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相关现场应用实例,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非水相液体 土壤 地下水 原位热处理 污染场地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小平 程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78,共6页
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以消除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为主要目标的工程修复,第2阶段是以消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要目标的自然修复/恢复。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和强化自然修复/恢复技术具有成... 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以消除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为主要目标的工程修复,第2阶段是以消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要目标的自然修复/恢复。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和强化自然修复/恢复技术具有成本低廉、修复作用持续等优点,在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其在消除生态影响和规避修复工程风险方面的作用是工程修复无法取代的。介绍了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的4种主要途径及其在欧美国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的方法步骤,以及这项技术在中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中国在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上的科学研究和修复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监控的自然修复 恢复技术 场地污染修复 土壤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场地调查评估现状及市场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鞠凤萍 郭密文 +1 位作者 李旭 赵肖冰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6期68-70,共3页
指出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时期,污染场地所引发的环境损害和民事纠纷等受到广泛关注,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刻不容缓。分析了我国污染场地修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起步较晚,相应的管理体系尚... 指出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时期,污染场地所引发的环境损害和民事纠纷等受到广泛关注,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刻不容缓。分析了我国污染场地修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起步较晚,相应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当前污染场地的调查与修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场地修复资金落实困难、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经验不足、场地资料整合困难等。在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背景下,提出了只有深刻认识到问题现状并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才能更好地推动土壤修复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修复 土壤修复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NAPL plume快速评估场地DNAPL污染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科 吴吉春 +1 位作者 施小清 姜月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97,共6页
地下水污染中DNAPL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且难以修复,所以对DNAPL污染的评估很重要。文章介绍了一种模拟DNAPL污染物运移的软件——DNAPL plume,并基于该软件快速评估场地DNAPL污染。针对长期污染泄漏场地的调查问题,本文简化了DNAPL plume... 地下水污染中DNAPL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且难以修复,所以对DNAPL污染的评估很重要。文章介绍了一种模拟DNAPL污染物运移的软件——DNAPL plume,并基于该软件快速评估场地DNAPL污染。针对长期污染泄漏场地的调查问题,本文简化了DNAPL plume模型,并用它快速评估燕子矶污染场地DNAPL污染,提出了修复建议。针对突发性污染泄漏场地的调查问题,本文模拟了一次假想的槽罐车泄漏事故,评估了这次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并模拟了几种可行的修复方案,对比并选择了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评估 DNAPL PLUME 地下水污染 污染场地修复 燕子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热解吸技术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38
6
作者 杨勇 黄海 +7 位作者 陈美平 李鹏 牛静 张文 徐峰 何云飞 田立斌 杜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59-570,共12页
热解吸技术以其高效、快速、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国外污染场地的修复项目中得以广泛应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相关的研究工作与工程应用发展迅速。介绍了热解吸技术原理、适用范围、分类及影响因素,国外热解吸技术与装备的发... 热解吸技术以其高效、快速、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国外污染场地的修复项目中得以广泛应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国内相关的研究工作与工程应用发展迅速。介绍了热解吸技术原理、适用范围、分类及影响因素,国外热解吸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热解吸技术在国内发展及应用特点和自主研发的装备工程化应用的现状;总结了该技术在国内工程应用过程中暴露的技术瓶颈与产业化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吸技术 污染场地修复 影响因素 工程应用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构建新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修复方法筛选机制框架
7
《蔬菜》 2021年第3期18-18,共1页
2021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团队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修复方法筛选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通过耦合非线性源解析和人工智能机器筛选模型,对城市河流及其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 2021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团队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及修复方法筛选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通过耦合非线性源解析和人工智能机器筛选模型,对城市河流及其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源特征进行解析,提出了适用于农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的新方法;并在对污染场地评估调查的基础上,率先构建了适用于农田周边污染场地修复的方法筛选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连续在线发表在2021年《危险材料学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4月刊和6月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区划研究所 筛选模型 人工智能机器 修复方法 污染场地修复 筛选机制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与TMVOC联用的多相抽提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8
作者 杨逸文 金嘉路 +3 位作者 崔长征 李敏 张婉莹 杨洁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6-375,共10页
TMVOC作为一款能模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非均质介质中三相流动的软件,在土壤与地下水修复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优化实际工程中多相抽提(MPE)的修复方案,本研究借助TMVOC软件对某1,4-二氯苯污染场地进行三维模型概化,再现1,4-二氯苯在非均... TMVOC作为一款能模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非均质介质中三相流动的软件,在土壤与地下水修复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优化实际工程中多相抽提(MPE)的修复方案,本研究借助TMVOC软件对某1,4-二氯苯污染场地进行三维模型概化,再现1,4-二氯苯在非均质介质中的污染分布,并模拟MPE修复的过程;通过编写的MATLAB优化算法与TMVOC软件联用,在三维空间内对抽提井的布设方案和负压参数进行了优化,探究布设方案、负压参数对污染物去除率和修复成本的影响;此外,使用编写的MPE运行参数分工段优化算法进一步优化了多个修复工段的负压参数。结果表明:相较于抽提井间距为3 m时均匀布井方案下1,4-二氯苯的去除率为57.1%,经优化后的三维布井开筛方案不仅在同等修复时间内将污染物去除率提高了45.5%,还在去除机制上促进了NAPL相污染物向气相、液相的转化,且向气相转化的趋势更明显。抽提负压参数优化后的方案能进一步缩短25.0%的修复时间并节省13.5%的修复总成本,抽提井负压的增加在修复前期能更大程度加快液相污染物的去除并促进液相、NAPL相污染物向气相的转化。最后,经运行参数分工段优化算法求解所得的最优方案,进一步缩短了4.1%的修复时间并节省8.4%的修复总成本。研究显示,基于MATLAB与TMVOC开发的优化算法能与场地污染羽的浓度和位置分布相结合,为实际工程中MPE修复的布井方案、负压参数和运行参数的优化提供指导,实现场地修复工程的降本增效与低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抽提 污染场地修复 优化算法 MATLAB TMV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μC/OS-Ⅱ的移动式有毒气体检测终端集成化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宝峰 从宇 +2 位作者 朱均超 邢云龙 庞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0,共4页
为解决高危污染环境中有毒气体分布的全方位安全检测,以制定现场修复工作的决策及保障现场工作人员安全,结合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IoT)技术,设计了基于μC/OS-Ⅱ的移动式集成化有毒气体检测系统。系统对环境中诸如一氧化碳(CO)等多种有... 为解决高危污染环境中有毒气体分布的全方位安全检测,以制定现场修复工作的决策及保障现场工作人员安全,结合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IoT)技术,设计了基于μC/OS-Ⅱ的移动式集成化有毒气体检测系统。系统对环境中诸如一氧化碳(CO)等多种有毒气体含量及采样点坐标进行实时检测,利用无线传输单元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以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性能稳定、误差较小,检测数据浓度与实际数据浓度偏差均小于5%,系统集成化程度高,摆脱了固定检测的限制,利用移动平台搭载对高危污染现场气体分布进行全方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修复 有毒气体 物联网 嵌入式系统 μC/OS-Ⅱ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