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生态系统中铅累积的历史记录
1
作者
杨丹荔
罗辑
+1 位作者
贾龙玉
陈云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93-2402,共10页
为探究铅在中低纬高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累积分配过程及百年时间尺度上的污染记录,以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完整且连续的原生演替序列为载体,通过调查植被生物量、土壤容重和厚度,测定铅在植被和土壤中的含量,系统地研究1890—2017年来...
为探究铅在中低纬高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累积分配过程及百年时间尺度上的污染记录,以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完整且连续的原生演替序列为载体,通过调查植被生物量、土壤容重和厚度,测定铅在植被和土壤中的含量,系统地研究1890—2017年来铅在该原生演替序列生态系统中的贮量变化及分配格局并反演该时期铅的污染历史。结果表明:(1)各冰川退缩时期土壤中铅的含量高于背景值并表现出明显的表层富集,且表层土壤的富集系数表明土壤O层中铅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外源性因素的影响而非成土母质;(2)各优势乔木不同部位铅的含量均表现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且地上部分的运移能力较低,而地下部分的富集程度均高于地上部分,使得根系所吸收的铅可能大部分被存留在根系组织中,导致细根中铅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3)在林下植被中,地被层(苔藓)的铅含量明显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具有较强的铅富集能力;(4)乔木层生物量在植被中占比最高,使其成为活体植被中最大的铅贮存单元,但地被层(苔藓)的生物量对总生物量贡献不足5%,其对植被铅的积累贡献最大可达36%,这对高山高寒地区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潜在的铅污染;(5)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生态系统铅的贮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从64.64 kg·hm^(-2)增长到227.16 kg·hm^(-2),且土壤是生态系统铅的主要贮存单元;(6)生态系统铅的积累速率在1958—1970年和1980—2000年较快,并与贡嘎山东坡树轮中铅含量的变化相对应,说明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序列生态系统铅的积累过程能反演近百年来铅的污染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演替
生态系统
重金属铅
积累过程
污染历史记录
冰川退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生态系统中铅累积的历史记录
1
作者
杨丹荔
罗辑
贾龙玉
陈云飞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93-240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06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项目专题(2019QZKK0307)
内江师范学院2022年校级课题青年项目(2022QN28)。
文摘
为探究铅在中低纬高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累积分配过程及百年时间尺度上的污染记录,以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完整且连续的原生演替序列为载体,通过调查植被生物量、土壤容重和厚度,测定铅在植被和土壤中的含量,系统地研究1890—2017年来铅在该原生演替序列生态系统中的贮量变化及分配格局并反演该时期铅的污染历史。结果表明:(1)各冰川退缩时期土壤中铅的含量高于背景值并表现出明显的表层富集,且表层土壤的富集系数表明土壤O层中铅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外源性因素的影响而非成土母质;(2)各优势乔木不同部位铅的含量均表现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且地上部分的运移能力较低,而地下部分的富集程度均高于地上部分,使得根系所吸收的铅可能大部分被存留在根系组织中,导致细根中铅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3)在林下植被中,地被层(苔藓)的铅含量明显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具有较强的铅富集能力;(4)乔木层生物量在植被中占比最高,使其成为活体植被中最大的铅贮存单元,但地被层(苔藓)的生物量对总生物量贡献不足5%,其对植被铅的积累贡献最大可达36%,这对高山高寒地区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潜在的铅污染;(5)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生态系统铅的贮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从64.64 kg·hm^(-2)增长到227.16 kg·hm^(-2),且土壤是生态系统铅的主要贮存单元;(6)生态系统铅的积累速率在1958—1970年和1980—2000年较快,并与贡嘎山东坡树轮中铅含量的变化相对应,说明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序列生态系统铅的积累过程能反演近百年来铅的污染历史。
关键词
原生演替
生态系统
重金属铅
积累过程
污染历史记录
冰川退缩区
Keywords
primary succession
ecosystem
heavy metal of Pb
accumulation process
pollution history
glacier retreat area
分类号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生态系统中铅累积的历史记录
杨丹荔
罗辑
贾龙玉
陈云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