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技术
1
作者 魏涛 吴敏 韦海涛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0期23-25,共3页
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是在池塘中集中或分散建设多组标准化养鱼流水槽,流水槽中高密度“圈养”吃食性鱼,通过提水增氧推水装置在流水槽中形成高溶氧水流,流水槽和外池塘成为一个微流水循环系统;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固体粪污在... 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是在池塘中集中或分散建设多组标准化养鱼流水槽,流水槽中高密度“圈养”吃食性鱼,通过提水增氧推水装置在流水槽中形成高溶氧水流,流水槽和外池塘成为一个微流水循环系统;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固体粪污在微流水的作用下慢慢沉积在流水槽下游的集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 循环系统 中高密度 标准化 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建设(14) 池塘循环流水槽养殖模式
2
作者 《湖南农业》 2025年第8期24-24,共1页
(续第7期第26页)邵东市九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邵东市两市塘街道云山村,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及销售。公司占地面积达700余亩,其中养殖水面500亩。2017年开始引进池塘循环流水槽养殖技术,是湖南省首个规模化池塘循环... (续第7期第26页)邵东市九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邵东市两市塘街道云山村,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及销售。公司占地面积达700余亩,其中养殖水面500亩。2017年开始引进池塘循环流水槽养殖技术,是湖南省首个规模化池塘循环流水槽养殖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邵东市九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池塘循环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单管多路风送式投饲控制系统优化试验
3
作者 马晓飞 沈楠楠 +1 位作者 贺艳辉 段金荣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7,共13页
针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用风送式投饲系统存在智能化程度低、能源消耗大、饲料破碎率高、投饲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技术(CFD-EDEM),对单管多路风送式投饲控制系统进行优化。首先,对池塘... 针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用风送式投饲系统存在智能化程度低、能源消耗大、饲料破碎率高、投饲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技术(CFD-EDEM),对单管多路风送式投饲控制系统进行优化。首先,对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单管多路风送式投饲系统进行分析,了解性能优化需求;其次,设计常用膨化饲料物性参数测定试验,构建饲料离散元模型;然后,构建输料管路物理模型及计算流体模型,模拟不同送风速度下饲料颗粒的运动特性及分布规律,优选送风-下料智能控制策略。结果显示:送风速度显著影响输料效率与管道堵塞风险,在本试验条件下,入口风速30~40 m/s为最优工况范围;通过变频控制风机工作频率(36~48 Hz)实现送风-下料协同优化,通过压力反馈实现管道余料吹空与防堵控制,较传统模式节能18.6%、降低破碎率39.44%、提高投饲均匀度43.48%,提高了投饲效率。CFD-EDEM方法能够较好地仿真投饲系统运行工况并提供优化控制策略,本研究提出的智能控制策略为长距离多点位精准投饲提供了理论参考,有效提升了系统智能化水平与运行稳定性,为集约化水产养殖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工程化循环养殖系统 单管多路投饲系统 风送式 离散单元法 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鳜“陆基圆池+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
4
作者 吴明林 蒋阳阳 +2 位作者 周蓓蓓 孙永旭 王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9期141-144,共4页
饲料鳜养殖已成为鳜鱼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攻关方向。通过开展饲料鳜“陆基圆池+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分析该模式下高密度圈养饲料鳜的生长性能、产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单位水体鳜产量为35.08 kg/m^(3),平均规格达0... 饲料鳜养殖已成为鳜鱼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攻关方向。通过开展饲料鳜“陆基圆池+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分析该模式下高密度圈养饲料鳜的生长性能、产量、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单位水体鳜产量为35.08 kg/m^(3),平均规格达0.49 kg/尾,平均存活率高达89.49%;养殖单位成本为40.27元/kg,养殖单位利润为15.73元/kg,单尾成本为19.73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模式将“岸上养鱼”与“池塘养水”生态融合,构建了一种工厂化圈养与传统池塘渔业相结合的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模式,为渔业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鳜 陆基圆池 池塘 循环养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5
作者 孙志远 《农机科技推广》 2025年第5期26-29,共4页
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俗称“跑道鱼”养殖,是通过建造水槽,将池塘分为水槽养殖区和水体净化区,利用机械设备推动水体流动,进行高密度水产养殖的一种模式。沛县地处微山湖湖畔,水源丰富,是淡水养殖的天然场所,全县高标准鱼塘面积4.09万亩,... 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俗称“跑道鱼”养殖,是通过建造水槽,将池塘分为水槽养殖区和水体净化区,利用机械设备推动水体流动,进行高密度水产养殖的一种模式。沛县地处微山湖湖畔,水源丰富,是淡水养殖的天然场所,全县高标准鱼塘面积4.09万亩,其中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面积0.12万亩,水槽面积10450m^(2),养殖品种以加州鲈鱼、草鱼、鲫鱼养殖为主,年产量约0.21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生态循环养殖 跑道鱼养殖 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区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系统养殖草鱼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林 李晓东 +2 位作者 高攀 胡建勇 徐军 《科学养鱼》 2023年第6期15-16,共2页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寒旱区,池塘养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表现在:池塘分布分散、相对独立,养殖水源主要依赖地下水,加上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带来养殖水环境管理难度大、养殖风险高的问题。因此,推广应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养殖方式的生态...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寒旱区,池塘养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表现在:池塘分布分散、相对独立,养殖水源主要依赖地下水,加上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带来养殖水环境管理难度大、养殖风险高的问题。因此,推广应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养殖方式的生态养殖模式,也是破解干旱地区池塘养殖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试验引进了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系统,开展了草鱼养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制约 池塘养殖 养殖风险 寒旱区 循环 生态养殖模式 养殖系统 养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试验
7
作者 张秀芳 周维维 刘建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3期84-85,共2页
2023年5月1日-10月20日,北京市渔业创新团队平谷区综合试验站在北京平谷区芮朝利养殖示范基地开展锦鲤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养殖面积6.5亩。基地采取“池塘跑道”... 2023年5月1日-10月20日,北京市渔业创新团队平谷区综合试验站在北京平谷区芮朝利养殖示范基地开展锦鲤池塘循环水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养殖面积6.5亩。基地采取“池塘跑道”模式养殖锦鲤,池塘建有3条跑道,为砖混结构,稳固平滑,跑道墙宽40厘米,人能通行。每条跑道长22米、宽5米,共计330米2。每条跑道前段均安装有3千瓦的推水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示范基地 砖混结构 锦鲤 养殖试验 池塘养殖 循环养殖 创新团队 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与池塘精养草鱼营养品质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彬 唐洪玉 +3 位作者 朱成科 郑永华 范思林 刘长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8-958,共11页
为了解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与池塘精养草鱼营养品质的差异,选取相同饲料源的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平均体重:(723.89±71.54)g,平均体长:(340.86±8.88)mm]和池塘精养草鱼[平均体重:(680.35±155.13)g,平均体长:(334.00±2... 为了解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与池塘精养草鱼营养品质的差异,选取相同饲料源的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平均体重:(723.89±71.54)g,平均体长:(340.86±8.88)mm]和池塘精养草鱼[平均体重:(680.35±155.13)g,平均体长:(334.00±21.40)mm]各12尾,测定形态指标与肌肉剪切力、质构特性、色泽以及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显示:1)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硬度、黏性、咀嚼性、回复性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2)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低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3)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和呈味氨基酸总量(TDAA)高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和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TAA分别为77.11%和76.61%,TEAA和TDAA分别占TAA的40.87%和40.43%、46.10%和46.06%。4)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69.68%)高于池塘精养草鱼(68.44%),但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和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1.78%和18.58%,两者差异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未检测到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0.44%;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EPA含量为0.10%,DHA含量为0.55%。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钾、镁、铁、铜含量显著高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钠、锌显著低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由此得出,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营养品质总体上优于池塘精养草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槽养殖 草鱼 肌肉品质 质构特性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其运行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晓娜 朱永久 +4 位作者 吴兴兵 李学梅 王龙 张远松 李晓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0-219,共10页
为探讨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与现有淡水池塘如何有机结合,本研究将养殖池塘改造为“菌-藻-鱼-水生植物”联合的水处理区,并与陆基养殖单元结合,构建成一套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开展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养殖试验。试验过程... 为探讨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与现有淡水池塘如何有机结合,本研究将养殖池塘改造为“菌-藻-鱼-水生植物”联合的水处理区,并与陆基养殖单元结合,构建成一套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开展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养殖试验。试验过程中监测了各水处理单元水质理化指标及陆基养殖单元鱼类生长情况,评估了养殖系统氮磷收支情况及养殖单元与水处理单元面积配比关系。结果表明:经8周运行,水处理单元对氨氮(NH_(4)^(+)-N)、亚硝酸盐(NO_(2)^(−)-N)、总氮和总磷的总去除率分别为75.69%、64.99%、29.1%和43.29%,养殖尾水经水处理单元净化后能够满足《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陆基养殖单元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的成活率为97.5%,单位产量为6.38 kg/m^(3),增重率平均为71.57%,特定生长率(R_(SGR,m))平均为0.96%/d,饵料系数平均为1.48。氮磷收支结果表明,饲料是系统氮、磷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氮、磷总输入的61.71%、61.85%。瓦氏黄颡鱼和综合积累(包含底泥沉积、水体渗漏、吸附等)分别是氮、磷输出的主要项目,分别占氮、磷总输出的50.26%、38.53%。瓦氏黄颡鱼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29.12%、10.65%,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0.06%、1.14%和0.02%、0.33%,瓦氏黄颡鱼对氮、磷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鲢、鳙(P<0.05)。养殖桶与水处理单元实际面积配比关系为0.043:1,尚有进一步优化空间。因此,本研究表明基于养殖池塘改造的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养殖尾水净化、氮磷利用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一步优化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循环养殖 净化效果 瓦氏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对养殖塘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磷时空分布特征及释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梅 原居林 +4 位作者 练青平 倪蒙 郭爱环 张雷鸣 顾志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5-1056,共12页
为了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nner-circulation Pond Aquaculture,IPA)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不同磷形态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沉积物-水界面磷的释放通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IPA一条水槽前后端设置6个采样点,共设置4条,同时对常规传统... 为了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Inner-circulation Pond Aquaculture,IPA)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不同磷形态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沉积物-水界面磷的释放通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IPA一条水槽前后端设置6个采样点,共设置4条,同时对常规传统池塘(Usual Pond Aquaculture,UPA)设置5个采样点,采用SMT(磷形态标准测试程序)法测量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组成,对上覆水-沉积物-间隙水磷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统计了磷释放通量及主要影响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IPA上覆水及间隙水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低于UPA,且IPA水体磷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水槽后端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水槽前端则表现为上覆水向沉积物汇集;(2)在养殖中后期,空间上,IPA水槽后端沉积物不同磷形态随着距离增加逐渐降低,且均低于UPA;时间上,2种模式TP、IP、OP和Fe/Al-P随着养殖的进行而显著增加,Ca-P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3)UPA基本表现为沉积物对磷的吸收,而IPA磷释放通量时空差异较大,养殖初期,水槽前端表现对磷的吸收,水槽后端10 m内则少量释放;至养殖中后期,槽后端10 m内表现对磷的大量释放;而后端20和30 m在养殖初期磷通量较小,至养殖中期均转变为对磷的吸收,至养殖末期则转变为对磷的释放;(4)2种模式磷通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基本一致,TP、IP释放通量和pH呈显著正相关,各形态磷释放通量和沉积物Eh呈显著负相关,其中温度的升高对各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释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IPA沉积物磷组分时空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分布在水槽后端10 m内,且在养殖中后期向上覆水大量集中释放。研究旨在为IPA改进固体颗粒物拦截方法、提高残饵和粪便的收集效率及养殖水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循环养殖 上覆 沉积物 间隙 磷含量 释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流水+垂钓”的低碳高效生态养殖经营模式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凌云 袁杰 +4 位作者 郭水荣 陈凡 王力 孙逢明 姜路辛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9期8-10,共3页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日渐受限,加上渔业资源衰退,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养殖成本日益攀升,水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提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日渐受限,加上渔业资源衰退,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养殖成本日益攀升,水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提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决策,给杭州渔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经营 池塘养殖 养殖 养殖成本 模式试验 高效生态 养殖 循环 资源衰退 域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试验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水荣 王力 +3 位作者 陈凌云 陈凡 姚建光 姜路辛 《科学养鱼》 2017年第6期18-19,共2页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是近几年渔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已在国内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示范推广。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该模式的引进与示范,2016年底统计:全市已在富阳、余杭、萧山、桐庐、建德和临安六区(县市)建...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是近几年渔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已在国内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示范推广。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该模式的引进与示范,2016年底统计:全市已在富阳、余杭、萧山、桐庐、建德和临安六区(县市)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示范点22个,“水槽式”养殖系统总面积为13000余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水槽 循环 池塘 试验 青鱼 示范点 养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与池塘传统养殖青鱼的肌肉质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翁丽萍 邹礼根 +1 位作者 邱静 姜慧燕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1期72-73,共2页
黄鸿兵等进行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主养青鱼模式的探索,认为循环水养殖方式下的青鱼生长情况要优于普通开放池塘养殖方式。但是两种养殖方式下青鱼的肌肉品质特性差异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选择常规池塘开放水域和池塘内循环... 黄鸿兵等进行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主养青鱼模式的探索,认为循环水养殖方式下的青鱼生长情况要优于普通开放池塘养殖方式。但是两种养殖方式下青鱼的肌肉品质特性差异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选择常规池塘开放水域和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进行比较,选取体重规格和年龄基本相同的青鱼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两种养殖模式下鲜活鱼肌肉质构的差异性,从而为青鱼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殖 水槽 循环 鱼肌肉 青鱼 池塘 质构 循环养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系统水槽养殖鳜鱼生产试验总结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春艳 王家军 +3 位作者 张荧荧 吴霆 薛中仪 纪德权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期36-37,共2页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单个主养水槽面积仅有百平方米,放养密度高出常规池塘养殖数十倍,其基础建设、设施购置及运行维护产生的各类成本较传统养殖模式高出很多,如果水槽养殖常...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单个主养水槽面积仅有百平方米,放养密度高出常规池塘养殖数十倍,其基础建设、设施购置及运行维护产生的各类成本较传统养殖模式高出很多,如果水槽养殖常规品种,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模式 池塘养殖 工业化 循环系统 试验总结 水槽 循环养殖系统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新技术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家华 陈文华 张永江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8期13-15,共3页
1养殖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 试验采用苏州市吴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长漾基地的4El池塘,经过改造后,建成1个总面积为32×667m2的鱼塘,在其内新建1#、2#、3#共3条流水槽,流水槽规格分别为22m×5m×2m、22m×5m×... 1养殖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 试验采用苏州市吴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长漾基地的4El池塘,经过改造后,建成1个总面积为32×667m2的鱼塘,在其内新建1#、2#、3#共3条流水槽,流水槽规格分别为22m×5m×2m、22m×5m×2m、22m×3m×2m,流水槽水位常年维持在1.5m。在每条流水槽的上游安装气提式推水增氧设备1套,流水槽下游建有集污池1只,鱼塘内另外安装3只气提式推水增氧设备,以便使整个鱼塘的水能够循环流动。水源为长漾湖湖水,水质符合国家Ⅱ~Ⅲ类水,水质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试验期间,试验池不换水,只补注新水,以补充自然蒸发和渗漏造成的水体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技术试验 池塘条件 循环 《渔业质标准》 草鱼 增氧设备 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池塘水槽循环水养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文永 史文竞 +2 位作者 王龙 张毅 王辉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12期40-42,共3页
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1871)属鲤形目,鲤科,亚科,属,又名季郎鱼、季花鱼、溪竹等,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性温和,为杂食性鱼类。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河、湖泊等水域中,是我国淡水水域中较为名贵的中小型鱼类。目前,对花的研究... 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1871)属鲤形目,鲤科,亚科,属,又名季郎鱼、季花鱼、溪竹等,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性温和,为杂食性鱼类。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河、湖泊等水域中,是我国淡水水域中较为名贵的中小型鱼类。目前,对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网箱养殖、营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暂未见池塘水槽循环水养殖花的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拟探究花水槽养殖中适宜的饵料及放养密度,以期为花的水槽养殖技术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 杂食性鱼类 网箱养殖 水槽 人工繁殖 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池塘循环流水槽设施养殖黄金鲫技术及推水时长优化初探
17
作者 李建忠 祖露 王建刚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6期384-389,共6页
为推动上海地区黄金鲫设施化养殖的发展,利用池塘循环水流水槽养殖设施开展了黄金鲫养殖试验,进行了产量和效益测算,并开展了24 h的循环水流水槽推水装置开启时长的优化试验,比较了净化塘组、试验组流水槽和对照组流水槽的水质差异。结... 为推动上海地区黄金鲫设施化养殖的发展,利用池塘循环水流水槽养殖设施开展了黄金鲫养殖试验,进行了产量和效益测算,并开展了24 h的循环水流水槽推水装置开启时长的优化试验,比较了净化塘组、试验组流水槽和对照组流水槽的水质差异。结果表明:(1)6条流水槽养殖黄金鲫的总产量为8606 kg,总产值为10.33万元,利润约为3.03万元。(2)不同时间点监测的净化塘、试验流水槽和对照流水槽中的溶解氧均在4.0 mg/L以上,且各时间点监测的净化塘、试验流水槽和对照流水槽中的溶解氧无显著差异(P>0.05);净化塘水体的pH相对于试验流水槽和对照流水槽略高;在20:20至翌日4:20时间段,试验组的pH最低,且在翌日24:20和2:20时间点与净化塘差异显著(P<0.05)。(3)净化塘、试验流水槽和对照流水槽水体中的总氨氮质量浓度在0.64~1.16 mg/L,非离子氨质量浓度在0.35~0.91 mg/L,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在0.14~0.19 mg/L,这3项水质指标几个采样点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19:20至翌日7:20,总氨氮、非离子氨质量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翌日7:20—13:20期间上升趋势变缓,甚至有降低趋势;净化塘的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变化较大,试验流水槽和对照流水槽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鲫 池塘循环水槽 设施养殖 养殖效益 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微循环流水养殖锦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国军 《科学养鱼》 2017年第8期82-84,共3页
为了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我们于2015年进行了池塘微循环水养殖锦鲤试验,获得成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关键词 养殖 技术 锦鲤 池塘 循环 循环养殖 养殖模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措施完善及养殖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云天来 吴彦 +1 位作者 闫丽 杨蕊 《河北渔业》 2024年第12期21-25,共5页
为提升淡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中流水槽的集污率及养殖系统的自我净化效果,采用完善吸污设施、搭建生物浮床、养殖品种搭配等综合生态养殖措施,极大提升了水质稳定性,经过140 d养殖,四条水槽总产量18193 kg,平均单产53.5 kg/m^(2)... 为提升淡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中流水槽的集污率及养殖系统的自我净化效果,采用完善吸污设施、搭建生物浮床、养殖品种搭配等综合生态养殖措施,极大提升了水质稳定性,经过140 d养殖,四条水槽总产量18193 kg,平均单产53.5 kg/m^(2),平均效益7950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工程化循环养殖 养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鮰鱼肉营养品质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崇万 朱晓华 +4 位作者 孟勇 徐志华 沈美芳 陈校辉 边文冀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8-425,共8页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TPS)模式为对照,随机采集两种模式下的养殖水及斑点叉尾鮰,测定其养殖水质及基...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TPS)模式为对照,随机采集两种模式下的养殖水及斑点叉尾鮰,测定其养殖水质及基础营养成分,同时对氨基酸及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IPRS模式养殖水溶解氧含量极显著高于TPS模式(P<0.01),铵态氮、悬浮物、总氮、溶解性总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TPS模式(P<0.05或P<0.01);且IPRS模式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TPS模式(P<0.01),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后者(P<0.01);两种养殖模式下氨基酸及脂肪酸种类无显著差异,但IPRS模式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及总呈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TPS模式,尤其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及缬氨酸,同时,总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显著高于TPS模式,以亚油酸及DHA两种物质含量尤为突出。说明,与TPS模式相比,IPRS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养殖水质,并可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并降低粗脂肪含量,养殖模式对于斑点叉尾鮰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IPRS模式可显著提高部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从而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营养品质。IPRS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适合斑点叉尾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池塘循环水槽养殖 肌肉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