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鮰鱼肉营养品质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崇万 朱晓华 +4 位作者 孟勇 徐志华 沈美芳 陈校辉 边文冀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8-425,共8页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TPS)模式为对照,随机采集两种模式下的养殖水及斑点叉尾鮰,测定其养殖水质及基...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TPS)模式为对照,随机采集两种模式下的养殖水及斑点叉尾鮰,测定其养殖水质及基础营养成分,同时对氨基酸及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IPRS模式养殖水溶解氧含量极显著高于TPS模式(P<0.01),铵态氮、悬浮物、总氮、溶解性总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TPS模式(P<0.05或P<0.01);且IPRS模式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TPS模式(P<0.01),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后者(P<0.01);两种养殖模式下氨基酸及脂肪酸种类无显著差异,但IPRS模式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及总呈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TPS模式,尤其是谷氨酸、天冬氨酸及缬氨酸,同时,总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显著高于TPS模式,以亚油酸及DHA两种物质含量尤为突出。说明,与TPS模式相比,IPRS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养殖水质,并可显著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并降低粗脂肪含量,养殖模式对于斑点叉尾鮰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IPRS模式可显著提高部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从而提高斑点叉尾鮰肌肉营养品质。IPRS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适合斑点叉尾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池塘循环水槽养殖 肌肉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机械化技术与装备
2
作者 孙志远 《农机科技推广》 2025年第5期26-29,共4页
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俗称“跑道鱼”养殖,是通过建造水槽,将池塘分为水槽养殖区和水体净化区,利用机械设备推动水体流动,进行高密度水产养殖的一种模式。沛县地处微山湖湖畔,水源丰富,是淡水养殖的天然场所,全县高标准鱼塘面积4.09万亩,... 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俗称“跑道鱼”养殖,是通过建造水槽,将池塘分为水槽养殖区和水体净化区,利用机械设备推动水体流动,进行高密度水产养殖的一种模式。沛县地处微山湖湖畔,水源丰富,是淡水养殖的天然场所,全县高标准鱼塘面积4.09万亩,其中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面积0.12万亩,水槽面积10450m^(2),养殖品种以加州鲈鱼、草鱼、鲫鱼养殖为主,年产量约0.21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生态循环养殖 跑道鱼养殖 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模式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纯厚 魏小岚 +5 位作者 王学锋 颉晓勇 胡维安 陆琴燕 刘璐 徐娇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05-108,共4页
简要介绍了循环水养殖原理,分析了当前对虾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目前新兴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的技术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是在节能减排新形势下实现一种高效、减... 简要介绍了循环水养殖原理,分析了当前对虾养殖模式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目前新兴的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的技术要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水对虾养殖是在节能减排新形势下实现一种高效、减排、降低养殖生产风险、减轻养殖水环境污染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对虾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的有效新模式,是现今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升级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当前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循环池塘养殖 养殖模式 技术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池塘内循环流水特色养殖模式构建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泽能 崔凯 +7 位作者 李海洋 赖年悦 陆剑锋 徐薇 李正荣 卢文轩 梁阳阳 郭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5期84-86,共3页
针对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的现有水平,阐述了安徽省IPA应用状况,并构建了一些特色淡水鱼IPA养殖模式,分析了其养殖效果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IPA) 养殖模式 养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循环水槽一年两造养殖吉富罗非鱼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阴晴朗 王志芳 +4 位作者 郭忠宝 毕鹏飞 周毅 唐瞻杨 罗永巨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3,共9页
为实现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降低养殖风险,文章开展了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水槽养殖研究。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83尾·m^-2和274尾·m^-2,规格为(36.6±2.8)g,养... 为实现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降低养殖风险,文章开展了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一年两造池塘循环水槽养殖研究。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83尾·m^-2和274尾·m^-2,规格为(36.6±2.8)g,养殖期为122 d;第二造吉富罗非鱼放养密度分别为154尾·m^-2和215尾·m^-2,放养规格为(185.2±15.8)g,养殖期为100 d;外池塘套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养殖结果和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造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为83.38%,饵料系数1.12,养殖产量24107 kg;第二造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为93.35%,饵料系数1.17,养殖产量25730 kg;外池塘罗氏沼虾2012 kg,鲢1789 kg,鳙801 kg;每公顷投入452566元,收入655099元,利润202533元,投资回报率44.75%。研究表明,利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开展吉富罗非鱼一年两造养殖,降低了链球菌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效益,实现了养殖模式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 高效利用 一年两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崔凯 汪翔 +7 位作者 魏泽能 陆剑锋 李海洋 赖年悦 徐薇 卢文轩 蒋阳阳 李正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7期86-91,共6页
针对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的现有水平,阐述了IPA应用规模,并开展了IPA养殖槽和净化区功能试验,最后对IPA养殖水产品进行了品质分析。
关键词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IPA)模式 关键技术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流水+垂钓”的低碳高效生态养殖经营模式试验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凌云 袁杰 +4 位作者 郭水荣 陈凡 王力 孙逢明 姜路辛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9期8-10,共3页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日渐受限,加上渔业资源衰退,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养殖成本日益攀升,水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提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发展空间日渐受限,加上渔业资源衰退,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养殖成本日益攀升,水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提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决策,给杭州渔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经营 池塘养殖 水产养殖 养殖成本 模式试验 高效生态 流水养殖 循环 资源衰退 水域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试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水荣 王力 +3 位作者 陈凌云 陈凡 姚建光 姜路辛 《科学养鱼》 2017年第6期18-19,共2页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是近几年渔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已在国内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示范推广。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该模式的引进与示范,2016年底统计:全市已在富阳、余杭、萧山、桐庐、建德和临安六区(县市)建...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是近几年渔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目前已在国内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示范推广。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该模式的引进与示范,2016年底统计:全市已在富阳、余杭、萧山、桐庐、建德和临安六区(县市)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示范点22个,“水槽式”养殖系统总面积为13000余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养殖 水槽 循环 池塘 试验 青鱼 示范点 养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水槽式”与池塘传统养殖青鱼的肌肉质构差异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翁丽萍 邹礼根 +1 位作者 邱静 姜慧燕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1期72-73,共2页
黄鸿兵等进行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主养青鱼模式的探索,认为循环水养殖方式下的青鱼生长情况要优于普通开放池塘养殖方式。但是两种养殖方式下青鱼的肌肉品质特性差异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选择常规池塘开放水域和池塘内循环... 黄鸿兵等进行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主养青鱼模式的探索,认为循环水养殖方式下的青鱼生长情况要优于普通开放池塘养殖方式。但是两种养殖方式下青鱼的肌肉品质特性差异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选择常规池塘开放水域和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进行比较,选取体重规格和年龄基本相同的青鱼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两种养殖模式下鲜活鱼肌肉质构的差异性,从而为青鱼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殖 水槽 循环 鱼肌肉 青鱼 池塘 质构 循环养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辉明 陶志英 +4 位作者 邓勇辉 章海鑫 邓宏奎 袁嘉欣 欧阳敏 《江西水产科技》 2022年第6期56-64,共9页
对近年来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历史和特点、尾水处理、养殖关键技术等,并对各养殖模式进行了分析评价,为淡水池塘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淡水池塘 循环养殖 养殖模式 尾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系统水槽养殖鳜鱼生产试验总结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春艳 王家军 +3 位作者 张荧荧 吴霆 薛中仪 纪德权 《科学养鱼》 2019年第1期36-37,共2页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单个主养水槽面积仅有百平方米,放养密度高出常规池塘养殖数十倍,其基础建设、设施购置及运行维护产生的各类成本较传统养殖模式高出很多,如果水槽养殖常...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单个主养水槽面积仅有百平方米,放养密度高出常规池塘养殖数十倍,其基础建设、设施购置及运行维护产生的各类成本较传统养殖模式高出很多,如果水槽养殖常规品种,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养殖模式 池塘养殖 工业化 循环水系统 试验总结 水槽 循环养殖系统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集污系统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陆 张国奇 +3 位作者 孙真 张友良 来琦芳 周凯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第3期150-157,共8页
为研究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集污系统的效能,以草鱼为养殖对象开展试验,分析比较了沉淀池、养殖池上游及水源等处的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 为研究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集污系统的效能,以草鱼为养殖对象开展试验,分析比较了沉淀池、养殖池上游及水源等处的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溶解氧(DO)和酸碱度(pH)等水质指标。结果显示:集污系统可通过吸取和沉淀将鱼类排泄物分离出池塘,养殖水体中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69%和63.42%。沉淀池的TP、SS、COD_(Mn)含量高于养殖池上游的,最高时分别高出221.85%、241.67%、102.18%。养殖池上游的TN、NH_(4)^(+)-N含量与沉淀池没有明显差异,但NO_(2)^(-)-N和NO_(3)^(-)-N含量频繁高于沉淀池。水源、养殖池上游、沉淀池水体中的SS、pH、COD_(Mn)、TP、TN、NO_(3)^(-)-N有显著差异(P<0.05),DO、NH_(4)^(+)-N和NO_(2)^(-)-N无显著差异(P>0.05)。水源的SS、COD_(Mn)、TN、TP显著低于养殖池上游的(P<0.05),二者的pH和NO_(3)^(-)-N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源SS、COD_(Mn)、TN、TP极显著低于沉淀池,而NO_(3)^(-)-N极显著高于沉淀池(P<0.01)。沉淀池的SS显著高于养殖池上游,pH和NO_(3)^(-)-N则显著低于养殖池上游(P<0.05)。沉淀池DO均值最低,为(5.16±3.44)mg/L,但与其他两处样本无显著性差异(P>0.05),NO_(3)^(-)-N则极显著低于其他两处(P<0.01)。总体而言,集污系统在污染物降解和水质调控方面能发挥较有效的作用,但基于水质净化体量较大的现实,今后研究的重点应是进一步提高系统对COD_(Mn)、NH_(4)^(+)-N、TP的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集污系统 氮磷去除 水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区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系统养殖草鱼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林 李晓东 +2 位作者 高攀 胡建勇 徐军 《科学养鱼》 2023年第6期15-16,共2页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寒旱区,池塘养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表现在:池塘分布分散、相对独立,养殖水源主要依赖地下水,加上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带来养殖水环境管理难度大、养殖风险高的问题。因此,推广应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养殖方式的生态...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寒旱区,池塘养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表现在:池塘分布分散、相对独立,养殖水源主要依赖地下水,加上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带来养殖水环境管理难度大、养殖风险高的问题。因此,推广应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养殖方式的生态养殖模式,也是破解干旱地区池塘养殖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试验引进了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系统,开展了草鱼养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制约 池塘养殖 养殖风险 寒旱区 循环 生态养殖模式 养殖系统 养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池塘水槽循环水养殖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永 史文竞 +2 位作者 王龙 张毅 王辉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12期40-42,共3页
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1871)属鲤形目,鲤科,亚科,属,又名季郎鱼、季花鱼、溪竹等,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性温和,为杂食性鱼类。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河、湖泊等水域中,是我国淡水水域中较为名贵的中小型鱼类。目前,对花的研究... 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1871)属鲤形目,鲤科,亚科,属,又名季郎鱼、季花鱼、溪竹等,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性温和,为杂食性鱼类。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河、湖泊等水域中,是我国淡水水域中较为名贵的中小型鱼类。目前,对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网箱养殖、营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暂未见池塘水槽循环水养殖花的相关研究报道。本试验拟探究花水槽养殖中适宜的饵料及放养密度,以期为花的水槽养殖技术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养殖 杂食性鱼类 淡水水域 网箱养殖 水槽 人工繁殖 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串联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原居林 李明 +1 位作者 刘梅 倪蒙 《科学养鱼》 2018年第5期81-83,共3页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水库主要功能转变为饮用水源或后备引用水源。在此背景下,水库传统的网箱养殖、施肥投饵养殖大多已被清除,水库渔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退养已成必然,渔民增收途径受限...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水库主要功能转变为饮用水源或后备引用水源。在此背景下,水库传统的网箱养殖、施肥投饵养殖大多已被清除,水库渔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退养已成必然,渔民增收途径受限,同时水库水质的保护又离不开水生生物的调控,因此急需探索一条既能保障水库水质安全又能实现渔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渔业 养殖模式 循环流水 池塘 串联 生态文明建设 饮用水源 网箱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水系统养殖斑点叉尾鮰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林 胡建勇 +2 位作者 李晓东 高攀 徐军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6期433-436,共4页
为探索利用池塘内循环水与传统模式养殖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的区别,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昌吉县示范基地开展了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比较试验。选择3条流水槽开展养殖试验,净化单元放置... 为探索利用池塘内循环水与传统模式养殖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的区别,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昌吉县示范基地开展了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比较试验。选择3条流水槽开展养殖试验,净化单元放置生物浮床,对照池塘面积20亩,在同等条件下经过144d的养殖试验,记录养殖数据,分析比较两种养殖模式的斑点叉尾鮰生长情况和养殖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和对照池塘比较,虽然单产相当,但亩均效益大幅提高,主要在人工费、水资源费、生产管理环节和投入品用量等方面支出明显减少,流水槽系统较传统池塘低4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循环养殖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传统模式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鲂池塘内循环水槽、网箱两段式养殖简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恒甲 陈勇平 +2 位作者 谢楠 黄辉 冯晓宇 《科学养鱼》 2020年第7期78-79,共2页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俗称三角鳊、钱塘江塔鳊等,隶属硬骨鱼纲、鲤科、鲂属,是一种较大型的杂食性鱼类,是浙江地区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浙江建德地区水源丰富,水质条件优良,在该区域养殖的三角鲂色泽光亮、...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俗称三角鳊、钱塘江塔鳊等,隶属硬骨鱼纲、鲤科、鲂属,是一种较大型的杂食性鱼类,是浙江地区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浙江建德地区水源丰富,水质条件优良,在该区域养殖的三角鲂色泽光亮、体形优美、肉质细嫩、口感好。近几年,杭州地区池塘内循环水槽养殖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建德地区养殖企业结合区域三角鲂养殖的特点,采用水槽跑道和网箱两段式养殖三角鲂,得到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现将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槽 杂食性鱼类 水质条件 两段式 养殖模式 硬骨鱼纲 养殖效果 浙江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对罗非鱼不同部位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之瑞 陈丽婷 +7 位作者 严欣 郭忠宝 伍宜杰 罗立鸣 张文超 何智昌 肖俊 罗永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90-2799,共10页
【目的】为探究罗非鱼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模式下其肌肉各营养指标的变化,明确该养殖模式对罗非鱼肌肉品质的影响,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推广及开展高品质罗非鱼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IPRS养殖... 【目的】为探究罗非鱼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模式下其肌肉各营养指标的变化,明确该养殖模式对罗非鱼肌肉品质的影响,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推广及开展高品质罗非鱼养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IPRS养殖的罗非鱼为试验组,传统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aquaculture,TPA)罗非鱼为对照组,对2种养殖模式下罗非鱼背肌、腹肌和尾肌的营养指标及背肌的质构特性和肌纤维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IPRS组罗非鱼腹肌粗蛋白(19.62%)和背肌粗脂肪(3.30%)含量最高,IPRS组和TPA组背肌中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在IPRS组和TPA组各部位肌肉中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及16种氨基酸总量在IPRS组背肌中最高(7.41%、7.22%和18.41%),在TPA尾肌中最低(6.09%、5.89%和15.20%);IPRS组和TPA组4种鲜味氨基酸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分别排第1和第2,含量最高在IPRS组背肌(3.11%和2.05%);IPRS组腹肌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降低,不同部位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IPRS组尾肌最高(31.53%),在TPA组背肌最低(27.99%)。IPRS组罗非鱼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肌肉质构特性相对于TPA组分别提高24.89%、18.19%、61.40%和33.63%;且IPRS组肌纤维直径更小、密度更大。【结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罗非鱼的肌肉品质与营养价值相比于传统池塘养殖罗非鱼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传统池塘养殖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对黑鲷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艺 周振平 +3 位作者 林培华 黄伟卿 张伟 陈仕玺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模式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肌肉品质的影响,对采用IPA模式和传统池塘模式(TPA)养殖的两组黑鲷进行随机抽样、取样,分别进行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IPA组...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模式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肌肉品质的影响,对采用IPA模式和传统池塘模式(TPA)养殖的两组黑鲷进行随机抽样、取样,分别进行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IPA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TPA组,IPA水分含量显著低于TPA组(P<0.05),IPA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高于TPA组,差异不显著(P>0.05)。IPA组和TPA组黑鲷肌肉中均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每种氨基酸含量IPA组均极显著高于TPA组(P<0.01),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4.32和76.9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两组黑鲷均检出脂肪酸10种,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4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IPA组均高于TPA组,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IPA组低于TPA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IPA养殖模式可以明显提高黑鲷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但降低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 池塘养殖模式 黑鲷 肌肉品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滩涂盐碱地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
20
作者 李霞 刘琦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1期23-24,共2页
山西渔业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运城、临汾和东南部的长治市,其中永济市是省内第一大渔业主产县(市),产量占全省近40%。2022年,全省池塘养殖平均单产为901千克/亩,高产背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十四五”以来,为加快池塘养殖转型... 山西渔业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运城、临汾和东南部的长治市,其中永济市是省内第一大渔业主产县(市),产量占全省近40%。2022年,全省池塘养殖平均单产为901千克/亩,高产背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十四五”以来,为加快池塘养殖转型升级,山西省完成传统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1 000公顷,全面提升池塘养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扩大池塘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面积。该项目选择永济市沿黄滩涂标准化养殖池塘,以黄河鲤为主养品种,构建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尾水资源化利用,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池塘养殖 生态养殖技术 资源化利用 黄河鲤 项目选择 生态养殖模式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