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2023年珠江口-江门海域总氮时空变化
1
作者 田洪阵 张政 +2 位作者 邓少福 杨佳 刘沁萍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7,共9页
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了解其时空变化对近海海洋生态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珠江口-江门海域为研究区,基于2021—2023年实测数据、2003—2023年MODIS和2017—2023年Sentinel-3遥感影像,筛选出与TN... 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了解其时空变化对近海海洋生态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珠江口-江门海域为研究区,基于2021—2023年实测数据、2003—2023年MODIS和2017—2023年Sentinel-3遥感影像,筛选出与TN质量浓度高相关性波段组合,构建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并根据模型反演的TN,分析其在不同尺度下的时空特征。反演模型的精度良好(R^(2)为0.797~0.931)。反演结果显示:2003—2023年珠江口-江门海域TN质量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3—2015年质量浓度较高,2016年后显著下降;TN有明显丰∕枯季变化,入海口和浅水海域的年内变化明显。本研究通过遥感反演分析了研究区TN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可为近岸海域污染物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江门海域 总氮质量浓度 随机森林回归 枯水期 丰水期 海洋污染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组成及其多样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谢志超 孙典荣 +4 位作者 刘永 林琳 王腾 肖雅元 李纯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8,共8页
为探究广东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优势种和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该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拖网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江门海域共发现游泳动物132种,隶属17目60科,其中鱼... 为探究广东江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资源密度、优势种和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该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拖网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江门海域共发现游泳动物132种,隶属17目60科,其中鱼类94种,甲壳类31种,头足类7种。各季节渔获种类数差异较小,渔获物中以鱼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甲壳类和头足类。游泳动物全年的平均资源密度为291.61 kg·km^(–2),其中秋季最高(484.67 kg·km^(–2)),夏季最低(76.76 kg·km^(–2))。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表明,该海域主要优势种为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i)、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凤鲚(Coilia mystus)和裘氏小沙丁鱼(Sardinella jussieu)等(IRI>1 000),其中康氏小公鱼为全年优势种。物种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2.325~3.029,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00~0.708,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201~3.032。分析表明,该海域渔获物以小型鱼类为主,个体小型化明显,甲壳类优势种类单一,与周边海域对比,江门海域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多样性 江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的江门近岸海域春季鱼卵的种类鉴定及其形态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静 黄德练 +8 位作者 王雪辉 徐磊 张健 李亚芳 宁加佳 王亮根 刘双双 林昭进 杜飞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8,共9页
江门位于珠江口西南部,其近海海域是多种小型鱼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以珠江口江门海域春季采集到的鱼卵为研究对象,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分析鉴定了鱼卵种类,描述了鱼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研究了其形态分类。共采获13种鱼卵,分属于3目10科,... 江门位于珠江口西南部,其近海海域是多种小型鱼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以珠江口江门海域春季采集到的鱼卵为研究对象,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分析鉴定了鱼卵种类,描述了鱼卵的形态特征,并初步研究了其形态分类。共采获13种鱼卵,分属于3目10科,其中4种鉴定至种水平,分别为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缘边银鲈(Gerres limbatus)、多鳞(Sillago sihama)和斑头舌鳎(Cynoglossus puncticeps);8种鉴定至属水平,分别为沙丁鱼属、小公鱼属、棘鲷属、副叶鲹属、叫姑鱼属、属和舌鳎属;1种鉴定至科水平,为鲾科。结果发现,江门海域大部分鱼卵可通过形状与大小、卵周隙宽窄、油球数量和色素分布等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对于胚体发育良好的鱼卵,胚体上色素胞颜色、数量及分布也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然而相近种类难以通过单一发育阶段形态特征进行准确区分,更深入的形态学研究尚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卵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形态特征 江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