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达-维西火山岩浆弧中段德钦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万平 王立全 +3 位作者 王保弟 王冬兵 戴婕 刘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77-2590,共14页
本文对江达-维西火山岩浆弧德钦岩体的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及其镁铁质微粒包体(MME)——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研究。二者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4.6±1.8Ma和253.5±1.6Ma,二者形成时代一致。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 本文对江达-维西火山岩浆弧德钦岩体的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及其镁铁质微粒包体(MME)——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研究。二者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4.6±1.8Ma和253.5±1.6Ma,二者形成时代一致。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富K2O和Na2O,且K2O>Na2O,富Al2O3,A/CNK平均为0.96;闪长岩富K2O和Na2O,但K2O<Na2O,富Al2O3和MgO,A/CNK平均为0.72;花岗闪长岩的稀土总量低于闪长岩,二者轻重稀土分馏明显,配分曲线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二者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二者均具有相对较高的Mg#(58.8~65.8),并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容元素Cr、Ni含量(花岗闪长岩平均值分别为115×10-6和31.6×10-6,闪长岩平均值分别为398×10-6和98.2×10-6;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176Hf/177Hf的平均值分别为0.282383和0.282287,二者εHf(t)平均值分别为-8.3和-11.8,反映了二者属于I型花岗岩,可能为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及Hf同位素组成一致显示岩浆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伴有不同比例的地幔物质加入,形成于弧陆碰撞-后碰撞的构造背景,暗示金沙江结合带在~255Ma已经进入了弧陆碰撞-后碰撞的地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江达-维西火山岩浆 德钦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德钦县红坡牛场铜金矿区果腊复式岩体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与找矿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虎 杨爱平 +4 位作者 李文辉 杨淑胜 范柱国 谢志鹏 卓伟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9-295,共17页
位于江达-维西火山弧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德钦县红坡牛场铜金矿床,是与果腊复式侵入体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型多金属矿床。LA-ICP-MS锆石U-Pb数据表明,复式岩体核部(石英二长岩)侵位年龄为226.4±2.0Ma,边部(石英闪长玢岩)为36... 位于江达-维西火山弧铁-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德钦县红坡牛场铜金矿床,是与果腊复式侵入体有关的矽卡岩型-热液型多金属矿床。LA-ICP-MS锆石U-Pb数据表明,复式岩体核部(石英二长岩)侵位年龄为226.4±2.0Ma,边部(石英闪长玢岩)为36.59±0.22 Ma,显示为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2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核部石英二长岩具高SiO 2(65.8%~68.5%)和低MgO(1.40%~2.17%)含量,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高Sr,低Yb与Y含量证实其埃达克岩属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比表明其很可能起源于加厚的陆壳底部,源区物质相当于榴辉岩的组成,而非俯冲洋壳熔融的产物。边部石英闪长玢岩具低SiO2(55.8%~56.6%),高MgO(6.45%~7.50%;Mg#=52.4~62)、Cr(228×10^-6~353×10^-6)和Ni(72.3×10^-6~90.0×10^-6),为典型的高镁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为下地壳物质在地幔深部发生熔融的产物。研究成果为金沙江古特提斯洋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约束,在江达-维西火山弧带发现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对于重新认识该矿床成因及后续江达-维西带成矿规律总结和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达-维西火山弧 锆石U-PB年龄 果腊复式岩体 埃达克岩 高镁闪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