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的音乐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左志坚 鞠冬莲 《歌海》 2013年第3期38-41,共4页
江西苏区红色歌曲是诞生在江西苏区内以反映工农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创立与建设、讴歌新型政权与新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歌曲。这些歌曲采用的调式有五声性调式、大小调式、五声性调式与大调式结合三类,以五声性调式为主,大小调式次之。五声... 江西苏区红色歌曲是诞生在江西苏区内以反映工农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创立与建设、讴歌新型政权与新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歌曲。这些歌曲采用的调式有五声性调式、大小调式、五声性调式与大调式结合三类,以五声性调式为主,大小调式次之。五声性调式中,以宫调式、徵调式为主。大小调式中,以大调式为主。其中一些歌曲中五声性调式与大调式旋法特征相结合(主要是宫调式)形成的调式色彩别具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苏区 歌曲 调式类型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成因分析——基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左志坚 《歌海》 2014年第5期39-41,共3页
江西苏区红色歌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形成具有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特殊的文化背景,这种背景和歌曲调式特征紧密相连。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形成的原因,在于歌曲本质上是苏维埃意识形态、外来文化、苏区民间... 江西苏区红色歌曲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形成具有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特殊的文化背景,这种背景和歌曲调式特征紧密相连。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形成的原因,在于歌曲本质上是苏维埃意识形态、外来文化、苏区民间文化三者融会贯通的产物。而"利益最大化"又是促使苏维埃意识形态、外来文化与苏区民间文化融会贯通的根本原因。换言之,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苏区 歌曲 调式成因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苏区音乐文化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能策略
3
作者 陈雅萍 《艺海》 2020年第3期101-103,共3页
高校作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有着铸魂育人的重任。而江西苏区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的革命文化代表,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如何用苏区音乐文化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效能是新时代教... 高校作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有着铸魂育人的重任。而江西苏区音乐文化是我国优秀的革命文化代表,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如何用苏区音乐文化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效能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苏区 音乐文化 高校思政教育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苏区大事纪略》的编辑构思过程
4
作者 杨燕杰 《辞书研究》 1987年第6期31-35,共5页
1927年至1937年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与湖北、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省毗邻地区,曾建立井冈山、中央、湘赣、湘鄂赣和闽浙(皖)赣几大块革命根据地(有人将它们合为一体,统称为“江西苏区”)。因之。
关键词 江西苏区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大事纪略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大事记 中央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重要事件 构思 湘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星照我去战斗(木偶剧剧本)
5
作者 熊林宝 《影剧新作》 2024年第4期33-50,共18页
时间:上世纪30年代。地点:江西苏区某地。人物:小龙一男,10岁,儿童团员。大龙——男,12岁,小龙的哥哥。党代表一男,红军干部。娘一女,大龙和小龙的妈妈,后为赤卫队队长。毛丫——女,小龙的妹妹。白军官一男。“敌探”一男。老黑——大... 时间:上世纪30年代。地点:江西苏区某地。人物:小龙一男,10岁,儿童团员。大龙——男,12岁,小龙的哥哥。党代表一男,红军干部。娘一女,大龙和小龙的妈妈,后为赤卫队队长。毛丫——女,小龙的妹妹。白军官一男。“敌探”一男。老黑——大龙、小龙家的一头黑水牛。奶奶——女,大龙、小龙的奶奶。少先队员、现代少年、主持人、儿童团、妇女、白狗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 江西苏区 少先队员 党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中华》的过激评论
6
作者 天然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1年第10期71-72,共2页
夜读《萧伯纳在上海》,还使我想起,《红色中华》也有一篇关于萧伯纳的评论。《红色中华》系当年江西苏区巾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萧伯纳到上海以后,1933年3月12日,该报第六版刊载了《英国著名文豪萧伯纳来中国》。
关键词 《红色中华》 萧伯纳 江西苏区 中央政府 评论 机关报 苏维埃共和国 文豪 上海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雪峰在革命文学论争中保卫鲁迅
7
作者 李何林 《鲁迅研究动态》 1986年第1期2-3,共2页
据雪峰同志一九五二年写的《回忆鲁迅》中说:“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的一天晚上,柔石带我去见了鲁迅先生,从此我就跟鲁迅先生接近,一直到他逝世之日为止。”雪峰同志于一九二七年六月(即“(四·一二”大屠杀后一个多月)入党,除一九三三... 据雪峰同志一九五二年写的《回忆鲁迅》中说:“一九二八年十二月的一天晚上,柔石带我去见了鲁迅先生,从此我就跟鲁迅先生接近,一直到他逝世之日为止。”雪峰同志于一九二七年六月(即“(四·一二”大屠杀后一个多月)入党,除一九三三年底去江西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江西苏区 大屠杀 冯雪峰 革命文学论争 柔石 创造社 文艺界 革命者 知识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英烈 演桂英
8
作者 侯姿妤 《剧影月报》 2022年第3期65-65,共1页
庆祝伟大祖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参加了仪征市扬剧团排演的《党的女儿》,饰演了桂英。该剧讲述了一九三五年,大革命失败,红军被迫离开苏区开始长征,进行北上抗日,一时间江西苏区杜鹃坡愁云惨淡。由于叛徒告密,杜鹃坡党组织遭到灭顶之灾... 庆祝伟大祖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我参加了仪征市扬剧团排演的《党的女儿》,饰演了桂英。该剧讲述了一九三五年,大革命失败,红军被迫离开苏区开始长征,进行北上抗日,一时间江西苏区杜鹃坡愁云惨淡。由于叛徒告密,杜鹃坡党组织遭到灭顶之灾,刑场上,女共产党员田玉梅在老支书的掩护下死里逃生。前路茫茫,危机四伏,她不但没有被敌人的血腥屠杀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她拭去同伴牺牲的伤心泪痕,擦干身上的血迹,决心和敌人斗争到底。为了尽快找到党组织,开展革命工作,她急切跑到原区委书记马家辉家中,报告老支书临刑前说党内有叛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委书记 血腥屠杀 江西苏区 斗争到底 《党的女儿》 愁云惨淡 血迹 仪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