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拥军 季梦成 +1 位作者 邹菊花 张宪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6-239,共4页
介绍了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及地理分布 ,其资源丰富 ,共有 40科 75属 15 0种 ,并对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江西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药用蕨类植物 区系 地理分布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多样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倩 郑发科 钟志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共4页
2006年对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个地区徐家厂、侗木关、十四公里和黄岗山进行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多样性的调查,共设样地22块,主要采用巴氏罐诱法。采到标本1625号,隶属16科。以隐翅虫科数量最多,占数的31.0%,步甲科次之,占22.6... 2006年对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个地区徐家厂、侗木关、十四公里和黄岗山进行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多样性的调查,共设样地22块,主要采用巴氏罐诱法。采到标本1625号,隶属16科。以隐翅虫科数量最多,占数的31.0%,步甲科次之,占22.6%,叩甲科、叶甲科和金龟子科的数量各占5%以上,它们共同构成该地区地甲虫的优势类群。徐家厂甲虫的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黄岗山的均匀度指数最高。4个地区虫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均处在0.25~0.50之间,为中等不相似水平。几种常见甲虫在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这4种生境内的数量分布有显著差异。整个鞘翅目在针叶林内的个体数量最多,高山灌丛内的最少。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出现不同变化。这些结果说明江西武夷山自然保区的甲虫数量与生境有密切关系,海拔高度其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甲虫 多样性 生境 海拔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结构及垂直分布 被引量:23
3
作者 丁冬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3-407,共15页
据有较详细分布资料的227种蝶类昆虫分析,武夷山蝶类属东洋界范畴;垂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蝶类从山麓至山顶,随着海拔升高,东洋界种类递减,古北界成分逐渐增多,尤以海拔1100m以上更加明显;在海拔1800m以上东... 据有较详细分布资料的227种蝶类昆虫分析,武夷山蝶类属东洋界范畴;垂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武夷山蝶类从山麓至山顶,随着海拔升高,东洋界种类递减,古北界成分逐渐增多,尤以海拔1100m以上更加明显;在海拔1800m以上东洋界种被古北及古北跨区系种所替代。本文对武夷山蝶类水平分布的南北限和垂直分布的上限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自然保护区 蝶类 垂直分布 区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初报 被引量:6
4
作者 季梦成 刘仲苓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5-127,共3页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东北部,是我省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本文首次报道该区叶附生苔类植物1科6属6种,并与福建武夷山比较,就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种类贫乏的原因进行讨论。
关键词 叶附生苔 自然保护区 江西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勇 张琪 +2 位作者 袁荣斌 林贵兵 徐艳琴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34-138,共5页
采用野外线路调查与民间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标本采集、鉴定、实物拍摄等方式,对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计有药用维管植物219科748属1436种,其中蕨类植物40科75属160种;... 采用野外线路调查与民间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标本采集、鉴定、实物拍摄等方式,对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计有药用维管植物219科748属1436种,其中蕨类植物40科75属160种;裸子植物6科14属20种;被子植物173科659属1256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98种。并发现江西地理新分布药用植物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新记录 自然保护区 江西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木本植物多样性垂直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矫恒盛 钟志宇 +2 位作者 程林 方毅 程松林 《江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基于海拔500~2000m之间每隔100m设置的14个样地调查研究。对江西武夷山主峰黄岗山西北坡森林群落结构特征、木本植物多样性及其与海拔梯度的关系进行探讨。14个样地共记录木本植物57科108属215种,其中乔木43科80属149种。全部样方中乔... 基于海拔500~2000m之间每隔100m设置的14个样地调查研究。对江西武夷山主峰黄岗山西北坡森林群落结构特征、木本植物多样性及其与海拔梯度的关系进行探讨。14个样地共记录木本植物57科108属215种,其中乔木43科80属149种。全部样方中乔木树种分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和针叶3种生活型,其中常绿阔叶树85种、落叶阔叶树59种、针叶树5种。研究结果表明:①常绿阔叶林一般分布在海拔1300m以下,针阔混交林分布在海拔1400~1800m,1800m以上为山顶矮林。②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是: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成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Cody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Jaccard相似系数与海拔梯度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多样性 海拔梯度 江西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7
作者 周光畴 《国土绿化》 1994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心绿色宝库的人们,大都知道座落在武夷山脉黄岗山南麓的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却很少了解该山北麓的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旖旎风光。 从上饶市乘汽车沿闽赣公路南下,到紫溪后折向盘山公路,行车约100公里,便来到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 关心绿色宝库的人们,大都知道座落在武夷山脉黄岗山南麓的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却很少了解该山北麓的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旖旎风光。 从上饶市乘汽车沿闽赣公路南下,到紫溪后折向盘山公路,行车约100公里,便来到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这里,层峦叠嶂,山势险峻,溪涧迂回,飞瀑挂岩,茫茫林海,古木参天。 保护区建于1982年,在上饶地区铅山县境内。东、南与福建省崇安县接壤,紧倚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面积4572公顷。南面主峰便是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武夷山脉的最高峰,也是华东沿海最高的山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黄岗山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南方铁杉 保护区 针叶林生态系统 国家级保护植物 白颈长尾雉 中亚热带 华杜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绥螨种类及垂直分布调查(寄螨目:植绥螨科)
8
作者 侯佩华 《生物灾害科学》 1996年第2期12-14,共3页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植绥螨3属24种,在海拔320m~1850m上都有分布,其种类和数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江西武夷山 植绥螨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初报 被引量:14
9
作者 方毅 胡殿明 刘仁林 《江西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33-35,共3页
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热带海洋气候与内陆气候的过渡地区,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此次报道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地区大型真菌的初步调查结果,采用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 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热带海洋气候与内陆气候的过渡地区,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此次报道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地区大型真菌的初步调查结果,采用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本次调查采集了200多份大型真菌标本,经鉴定,这些真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16科,共4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真菌分类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种群生物学及海拔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程松林 毛夷仙 +3 位作者 胡尔夷 雷平 袁荣斌 邹思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0-167,共8页
【目的】掌握黄腹角雉模式产地种群的个体参数、性别比、年龄结构和海拔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区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分别采用3种调查方法:1)样线观察法。2004年... 【目的】掌握黄腹角雉模式产地种群的个体参数、性别比、年龄结构和海拔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区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分别采用3种调查方法:1)样线观察法。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研究区布设总长度约80 km的调查样线7条。2)繁殖季节前期套脚捕捉法。于2006年2月、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捕捉标记黄腹角雉个体26只。3)红外相机照相法。2010年4月—2014年8月,选择82个地点安装红外线触发照相机,每个位点监测时间不少于8个月。【结果】1)黄腹角雉繁殖前期,雄性成年个体体质量为1 210~1 500 g(n=15)、体长470~600 mm(n=5),雌性体质量1030~1 384 g(n=7)、体长390~492 mm(n=5)。2)样线调查法性别比为雌∶雄=1∶1.26,该方法易将雄性亚成体误判为雌性;捕捉标记法雌∶雄=1∶2.25,由于繁殖季节雄性黄腹角雉防御性行为明显增强,可能导致雄性被捕获率高;红外相机照相法可以通过照片和视频仔细分辨来减少性别的误判,其雌∶雄=1∶1.60的结果应当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3)根据照片确认的131只黄腹角雉,其中雄性成体47只、亚成体20只,雌性成体29只、亚成体13只,幼鸟22只,结合黄腹角雉的性成熟年龄和预期寿命等因素,认为研究区的黄腹角雉种群属于稳定增长型;假设被拍摄个体占实际种群数量的1/4,则研究区黄腹角雉繁殖群应大于100对。4)红外相机监测显示,研究区海拔1600~1 800 m处的森林是黄腹角雉的核心分布区,这一区域拍摄到黄腹角雉的有效机位数占93.33%、个体数占总数的39.69%,海拔1 200~1 400 m、1 400~1 600 m和1 800~2 000 m范围的有效机位介于58.33%~69.23%之间,个体数分别占总数的12.98%、22.90%、16.03%,海拔800~1 000 m、1 000~1 200 m、2 000 m以上范围的3个海拔梯度有效机位数介于20%~40%之间,累计拍摄到的个体数占总数的8.40%,海拔800 m以下没有拍摄到黄腹角雉个体。【结论】研究区内保存有国内目前已知最大的黄腹角雉种群。进一步加强种群的研究监测,对维护这一全球性濒危雉类的安全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雉类 黄腹角雉种群 性别比 年龄结构 海拔分布 江西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林: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忠诚守护者
11
作者 钟南清 张彩霞 《国土绿化》 2022年第7期26-29,共4页
“我的父母是保护区第一批职工,我自小在这里长大,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毕业后我选择回保护区工作。”47岁的程林如是说。1995年,他从江西省南昌林业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保护区工作,现任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管... “我的父母是保护区第一批职工,我自小在这里长大,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毕业后我选择回保护区工作。”47岁的程林如是说。1995年,他从江西省南昌林业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保护区工作,现任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管理科科长。他接过父亲守护武夷山的接力棒,一干就是27年。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两省交界处,是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遗产 程林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景观 生物多样性 守护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调查编目(Ⅲ):鸟纲
12
作者 程松林 雷平 +2 位作者 兰文军 邹思成 张彩霞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截至2021年底,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有鸟纲动物18目67科195属337种,其中常见物种19种,占5.64%;模式种(亚种)42种,占12.46%;中国特有种9种,占2.67%。中国受胁(CR/EN/VU)物种18种,近危物种(NT)28种,数据缺乏物种(DD)1种;IUCN受... 截至2021年底,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有鸟纲动物18目67科195属337种,其中常见物种19种,占5.64%;模式种(亚种)42种,占12.46%;中国特有种9种,占2.67%。中国受胁(CR/EN/VU)物种18种,近危物种(NT)28种,数据缺乏物种(DD)1种;IUCN受胁物种9种,近危种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列入CITES附录I和附录Ⅱ的有32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DG-F指数为0.884 7(DF=43.282 4,DG=4.991 5)。研究区单位面积内乔木数量、物种数和郁闭度,是影响鸟类多样性的关键因子;按物种构成可大致分为:低山农林营作干扰亚区(海拔900 m以下),次生性植被(过渡性)亚区(海拔900~1 400 m),山顶原始植被亚区(海拔1 400 m以上)3个分布梯度。研究区在中国鸟类区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多样性特征 物种编目 江西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初报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陶立奎 程义杰 陈晓虹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0-872,共3页
2006年7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28种,隶属于2目8科18属。其中广布种3种,占10.7%,其余25种均为东洋界种类,比例高达89.3%。东洋界种类中,华中区物种有9种,占32.2%;属华中华南区共同分布的... 2006年7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该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28种,隶属于2目8科18属。其中广布种3种,占10.7%,其余25种均为东洋界种类,比例高达89.3%。东洋界种类中,华中区物种有9种,占32.2%;属华中华南区共同分布的有16种,占57.1%。该区以蛙科为优势科,其中又以臭蛙属和水蛙属为优势属。考察中发现了九龙棘蛙和武夷湍蛙两个江西省两栖动物新纪录,至此江西省两栖动物种类增至4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14
作者 邱慧敏 严舒莹 +3 位作者 徐盛 管毕财 刘以珍 蔡奇英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41,共9页
为明确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在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的服务意义,以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与样点法对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系统采集和鉴定... 为明确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在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的服务意义,以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与样点法对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系统采集和鉴定,同时结合物种相似性和区系谱关联分析比较研究区与邻近区域的苔藓植物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67科131属285种,优势科前三依次为: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属前三依次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合叶苔属(Scapania)、白发藓属(Leucobryum)。区系成分涵盖12种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19.63%)、热带亚洲分布(22.22%)和东亚分布(34.82%)为主。物种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与钱江源国家公园相似性最高(S_(s)=0.37)。无边匐灯藓(Plagiomnium elimbatum)的分布现状表明,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苔藓植物由南向北的传播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候鸟跨区迁飞对该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形成是地理、地貌、季风气候和生物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 苔藓植物 江西 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黄龙岩省级自然保护区 被引量:1
15
《福建林业》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位于武夷山市,总面积4765.16 hm^(2)。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中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闽江上游水源发源地。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资源 省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闽江上游 主要保护对象 武夷山 国家重点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外生菌根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钱晓鸣 黄耀坚 +5 位作者 张艳辉 吴久玲 陈仁华 刘国富 黄长兵 谭荣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5,共6页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残遗与濒危树种南方铁杉植物群落历经了6年的调查,共采集了123种外生菌根,经显微与超显微技术鉴定了84种,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已发表的,在同一树种中菌根类型最多的记录.它不仅证明了武夷山地区的菌物区系由于... 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残遗与濒危树种南方铁杉植物群落历经了6年的调查,共采集了123种外生菌根,经显微与超显微技术鉴定了84种,这一结果是迄今为止已发表的,在同一树种中菌根类型最多的记录.它不仅证明了武夷山地区的菌物区系由于处于东西相连,南北贯通的位置上,而且从区系成分上据有温热两带俱全的特点,因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并从共生菌的角度再度揭示了物种协同进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 残遗与濒危树种 南方铁杉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1.小叶黄杨矮曲林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振基 陈鹭真 +8 位作者 林清贤 林建丽 刘德龙 刘初钿 何建源 陈炳华 黄泽豪 林文群 石冬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4-578,共5页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 ,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小叶黄杨 (Buxussinicavar .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 .应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 ,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小叶黄杨 (Buxussinicavar .parvifolia)林是中山矮曲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 .应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小叶黄杨群落高等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 .结果表明前两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 ,该群落的Shannon Wiener指数值为 1.80 6 8,Pielou均匀度为 49.6 7% ,Simpson指数值为 2 .9146 ,PIE为 0 .6 5 6 9.群落乔木层与藤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较高 ,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 2 .2 312 ,71.16 % ,5 .0 783,0 .80 31;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 1.3371,83.0 8% ,3.5 32 7,0 .71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小叶黄杨林 矮曲林 物种多样性 SHANNON-WIENER指数 Pielon均匀度 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蛾类昆虫多样性调查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闫振天 何忆 +4 位作者 付文博 张馨丹 邱洁 吴佳峰 陈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51,共8页
2018-2019年7-9月份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不同的生境,通过网捕、黑光灯、日光灯诱集等方法进行蛾类昆虫样本采集,并对其进行标本制作和形态学鉴定,然后通过Menhinick指数对蛾类种类昆虫丰富度进行分析,并对采集到的蛾类昆虫种... 2018-2019年7-9月份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不同的生境,通过网捕、黑光灯、日光灯诱集等方法进行蛾类昆虫样本采集,并对其进行标本制作和形态学鉴定,然后通过Menhinick指数对蛾类种类昆虫丰富度进行分析,并对采集到的蛾类昆虫种类组成和区系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共鉴定蛾类昆虫标本370头,隶属于16科111属142种,其中福建省新纪录属10属和新纪录种12种,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纪录属11属和新纪录种28种.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尺蛾科在属级水平、种级水平、个体数上都占绝对优势,有23属27种67头,且丰富度指数最高,为3.30;鹿蛾科丰富度指数最低,为0.58.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分析表明,该保护区蛾类昆虫的区系成分以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为主(占65.49%);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分析表明,该保护区蛾类昆虫有29种分布型,主要以“西南—华中—华南—青藏”型分布为主(占19.01%),其次是“西南—华中—华南—华北—青藏”型(占18.31%).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种类具有多样性,物种丰富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蛾类 多样性调查 区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春英 林从华 +3 位作者 洪伟 吴承祯 何春玲 陈莺娇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7-883,共7页
采用变换矢栅转换过程中像元尺度的方法,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分维数方法选取最佳的像元尺度值。结果表明:蔓延度指数、邻近相似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是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而单... 采用变换矢栅转换过程中像元尺度的方法,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分维数方法选取最佳的像元尺度值。结果表明:蔓延度指数、邻近相似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是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而单调递减,递减的速率在10~50m区间上较快,在50~500m区间的减少较慢;连接度、结合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变化曲线;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而言,矢栅转换的像元尺度选择30m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像元尺度 格局指数 分维数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进辉 孙玉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9,共5页
为了解不同社区居民群体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居民的调查与走访,并设计李克特量表式问卷按社区居民人口特征比例进行调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收入水平对感知产生明显差异... 为了解不同社区居民群体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居民的调查与走访,并设计李克特量表式问卷按社区居民人口特征比例进行调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收入水平对感知产生明显差异;模糊聚类结果表明,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的农民、老年人是生态旅游的最主要的保守者,而高收入、高学历者往往是理性支持者,具有初、高中文化知识的中等收入群体是主要的积极参与者;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社区参与 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