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柄双花木生长规律及种群年龄结构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国兵 徐定兰 +3 位作者 吴钦树 姚小华 林国江 杨清培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4期8-11,共4页
长柄双花木是一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与珍稀植物,年龄判断是其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采用主枝解析法,先建立树高、胸径和年龄的关系,进而编制种群生命表,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结果表明:树高与年龄关系符合Logstic方程H=5.18/(1+1... 长柄双花木是一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与珍稀植物,年龄判断是其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采用主枝解析法,先建立树高、胸径和年龄的关系,进而编制种群生命表,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结果表明:树高与年龄关系符合Logstic方程H=5.18/(1+17.58e^(-0.204t)),胸径与年龄关系符合舒马切尔(Schumacher)方程D=16.80e^(-27.82/t),长柄双花木属慢生性树种,最大树高生长量为0.26 m·a^(-1),最大胸径生长量为0.33 cm·a^(-1)。官山种群年龄结构不规则,幼树幼苗不多,但其期望寿命较高,达40 a左右,50~60 a种群的死亡率开始增加。这些结果为长柄双花木的年龄判定提供了依据,也初步阐明了种群动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柄双花木 生长规律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2
作者 邱慧敏 严舒莹 +3 位作者 徐盛 管毕财 刘以珍 蔡奇英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3-441,共9页
为明确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在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的服务意义,以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与样点法对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系统采集和鉴定... 为明确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在地理区位和生态系统的服务意义,以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与样点法对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系统采集和鉴定,同时结合物种相似性和区系谱关联分析比较研究区与邻近区域的苔藓植物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67科131属285种,优势科前三依次为: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优势属前三依次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合叶苔属(Scapania)、白发藓属(Leucobryum)。区系成分涵盖12种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分布(19.63%)、热带亚洲分布(22.22%)和东亚分布(34.82%)为主。物种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与钱江源国家公园相似性最高(S_(s)=0.37)。无边匐灯藓(Plagiomnium elimbatum)的分布现状表明,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苔藓植物由南向北的传播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候鸟跨区迁飞对该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形成是地理、地貌、季风气候和生物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 苔藓植物 江西 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章蜜 罗伟 孔凡前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64-67,170,共5页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较小,呈功能区分区差异,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形态规则、分布密...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较小,呈功能区分区差异,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形态规则、分布密集,实验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大、形态复杂、分布稀疏;保护区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于海拔300 m以下,坡度25°以下,距河流、道路200 m以内区域;保护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经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生产方式、支柱产业等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组成及其地理分布聚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涂飞云 唐山 +2 位作者 刘晓华 黄晓凤 黄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17-122,共6页
参照Smith等(2009)分类体系对江西境内的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井冈山、官山、九岭山、武夷山、阳际峰、马头山、九连山、赣江源、齐云山、桃红岭、庐山、鄱阳湖、南矶山)哺乳动物组成、G-F多样性及地理分布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该13个国... 参照Smith等(2009)分类体系对江西境内的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井冈山、官山、九岭山、武夷山、阳际峰、马头山、九连山、赣江源、齐云山、桃红岭、庐山、鄱阳湖、南矶山)哺乳动物组成、G-F多样性及地理分布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该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98种,占江西哺乳动物物种数的89.9%。保护区以武夷山物种最多(69种),南矶山最少(21种)。赣江源G-F指数最高(0.700),官山最低(0.339)。鄱阳湖与南矶山聚在一支,桃红岭和庐山聚在一支,聚类分析暗示某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记载并不准确或全面,需加强保护区哺乳动物的系统及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哺乳动物 G—F指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郑艳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6,共8页
2009年11月-2010年2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对江西省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冬季生境进行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多选... 2009年11月-2010年2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对江西省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冬季生境进行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多选择低海拔(≤600 m),缓坡(坡度≤30°),乔木盖度适中(40%~70%),灌木数量偏高(>20株),灌木种类较多(>3种),草本盖度中等(20%~60%),草本种类(>2种)和草本数量较多(>10株),水源距离近(≤150 m)的生境,偏爱阳坡和阔叶林,较少选择草本盖度≤20%和水源距离较远(>150 m)的生境,避开陡坡(>30°)和阴坡的活动.影响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为草本种数、草本数量和海拔高度;次要因子为草本盖度、水源距离、乔木盖度、灌木盖度、灌木种数、林型、坡度和坡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白颈长尾雉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季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官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 被引量:2
6
作者 季梦成 郑钢 +2 位作者 谢云 吴和平 强胜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官山自然保护区为江西省境内叶附生苔类植物又一分布新记录点,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2种。其中,粗齿疣鳞苔Cololejeunea planissima为江西新记录,列胞疣鳞苔Cololejeunea ocellata,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东亚细鳞苔Lejeu... 官山自然保护区为江西省境内叶附生苔类植物又一分布新记录点,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2种。其中,粗齿疣鳞苔Cololejeunea planissima为江西新记录,列胞疣鳞苔Cololejeunea ocellata,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东亚细鳞苔Lejeunea catanduana和黄色细鳞苔Lejeunea flava是官山叶附生苔常见种。平叉苔Metzgeria conjugata为江西叶附生首次报道。统计显示东亚成分是构成官山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成分的主体,占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附生苔 植物区系 官山自然保护区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昆虫的群落特征及多样性 被引量:5
7
作者 崔麟 廖为财 魏洪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38-143,F0002,共7页
为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昆虫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山地草甸害虫的防控提供参考,分别于2013年7—9月、2014年6—9月和2015年5—9月在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6个典型生境(发射塔西北坡、发射塔东南坡、混生区、避风洼、云... 为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昆虫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山地草甸害虫的防控提供参考,分别于2013年7—9月、2014年6—9月和2015年5—9月在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6个典型生境(发射塔西北坡、发射塔东南坡、混生区、避风洼、云海客栈和吊马桩,海拔1 592~1 855m),采用"Z"字形网捕法对山地草甸昆虫种类和数量进行系统调查,并运用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特征,计算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3年共采集昆虫标本7 895个,隶属于9个目,其中鞘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昆虫为优势类群,占总标本数的96.19%;4个指数在不同年份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在7月达最高或最低值;混生区(海拔1 657 m)与发射塔东南坡(海拔1 855 m)的相似性系数为0.249 9,处于极不相似水平,其他样地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302 0~0.420 7,均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海拔较高的发射塔东南坡与西北坡由于坡向差异,相似性系数仅为0.305 0,但两者与其他样地间相似性(0.249 9~0.323 0)低于其他4个样地相互间的相似性(0.359 7~0.420 7)。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昆虫种类丰富,具有明显的时间性规律,其山地草甸昆虫群落的结构相对稳定,与气候、寄主植物的生境类型密切相关,并且还受海拔和坡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每个生境都具有其独特的物种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地草甸 昆虫群落 物种多样性 吉安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伟 万媛媛 +4 位作者 徐晴 黄丽华 周玉慧 许青 庐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24-227,共4页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05—2015年江西省1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发表科技论文文献数量最多(42篇),且显著高于其他保护区;主要研究方向的分布极不均衡...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2005—2015年江西省1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发表科技论文文献数量最多(42篇),且显著高于其他保护区;主要研究方向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集中在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文献的平均影响因子除鄱阳湖外均小于1;高等院校在自然保护区学科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科技论文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芳 曹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50-4552,共3页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的西北部,植物种类丰富。对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调查研究表明,官山共有36科64属123种,占江西省药用蕨类植物种的70.3%,说明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建立议最后对该区的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药用蕨类植物 资源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相似性的聚类研究
10
作者 邹生根 帅晓鹏 +2 位作者 刘年生 叶金山 刘晓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0-13,共4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资源就地保护的有效手段。江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多,但缺乏它们之间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在校对及统计了分布在江西省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状况的基础上,选用Rogers和Tonimoto指数,通过聚类分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资源就地保护的有效手段。江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较多,但缺乏它们之间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在校对及统计了分布在江西省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状况的基础上,选用Rogers和Tonimoto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了基于种子植物种级水平各保护区之间的关系,较属级水平的聚类支序图的聚类效果更佳,该省12个保护区聚在三大分支(赣北平原区、赣南山地区及赣中周边山地)。另外,本研究还建立了江西10个森林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物种—面积岛屿效应模型,S=11.885×0.542A,较高的z值(0.542)反映了保护区种子植物生境异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聚类分析 物种-面积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伦忠 李向阳 杨帆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官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历史悠久,植物起源古老,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环境自然性强,森林覆盖率高,具大面积的原始生境,生物多样性指数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物种种类多;保护区不仅是赣西北的生态屏障,也是保护和研究我... 官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历史悠久,植物起源古老,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环境自然性强,森林覆盖率高,具大面积的原始生境,生物多样性指数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物种种类多;保护区不仅是赣西北的生态屏障,也是保护和研究我国一些特有珍稀物种的重要生境,是我国华东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区域少有的生物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社会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官山自然保护区 保护价值 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长柄双花木灌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矿明 汤晓珍 《江西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1-13,共3页
长柄双花木为濒危植物,分布区狭窄,群落罕见。研究表明,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长柄双花木灌从为单优势种群落,乔木层种类少,树冠不连续,灌木层以长柄双花木占绝对优势。物种多样性不高,林下更新较差。
关键词 江西 官山自然保护区 长柄双花木灌丛 濒危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新资料(Ⅰ)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庚平 颜志光 +2 位作者 高伟平 曾晓辉 徐国良 《山东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85-89,9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掌握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种子植物资源,采用重点线路调查法,调查区内种子植物。显示新增9个九连山种子植物新记录种(含变种),即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alata (茜草科Rubiaceae)、水马齿Callitriche palustris(车前科P... 为了进一步掌握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种子植物资源,采用重点线路调查法,调查区内种子植物。显示新增9个九连山种子植物新记录种(含变种),即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alata (茜草科Rubiaceae)、水马齿Callitriche palustris(车前科Plantaginaceae)、云南小连翘Hypericum petiolulatum subsp. yunnanense (金丝桃科Hypericaceae)、疏花蛇菰Balanophora laxiflora(蛇菰科Balanophoraceae)、长箭叶蓼Persicaria hastatosagittata(蓼科Polygonaceae)、河岸阴山荠Yinshania rivulorum(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毛牵牛Ipomoea biflora(旋花科Convolvulaceae)、线叶水芹Oenanthe linearis(伞形科Apiaceae)、粗叶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进一步丰富了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多样性,为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新记录种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14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南岭山脉,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龙南县境内,因环连赣、粤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属中山丘陵地貌。九连山保护区总面积13411.6公顷。保护区内山峦起伏,峰形奇秀;青山含黛,碧水生烟;竹木...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南岭山脉,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龙南县境内,因环连赣、粤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属中山丘陵地貌。九连山保护区总面积13411.6公顷。保护区内山峦起伏,峰形奇秀;青山含黛,碧水生烟;竹木如海,山屏苍翠;绿树葱郁,森林景观千姿百态。最高主峰黄牛石顶海拔1430米,最低海拔28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 简介 森林景观 龙南县 赣州市 亚热带 海拔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监测研究及保护对策
15
作者 周奇 彭琳 +2 位作者 李存海 刘永春 王缙丰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8期104-105,共2页
为调查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笔者利用2018至2020年三年,对官山自然保护区内白鹇种群进行红外监测。基于红外监测数据,研究保护区内白鹇的种群数量结构、生物学习性以及面对不同环境因子种群的反应特征等内容。为保护区科学研... 为调查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鹇种群,笔者利用2018至2020年三年,对官山自然保护区内白鹇种群进行红外监测。基于红外监测数据,研究保护区内白鹇的种群数量结构、生物学习性以及面对不同环境因子种群的反应特征等内容。为保护区科学研究及教育宣传提供本底材料,为白鹇种群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鹇 红外监测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志成城护家园——江西省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抗冻救灾记
16
《国土绿化》 2008年第5期38-39,共2页
一股历史罕见的寒流,一场百年未遇的冰灾。今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得昔日鸟语花香、树木葱茏的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变成了白雪皑皑的无声战场。森林破坏严重,房屋道路坍塌,交通电力中断,情况十分危急!面对雨雪冰冻灾害... 一股历史罕见的寒流,一场百年未遇的冰灾。今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得昔日鸟语花香、树木葱茏的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变成了白雪皑皑的无声战场。森林破坏严重,房屋道路坍塌,交通电力中断,情况十分危急!面对雨雪冰冻灾害的严峻考验,保护区管理局48名干部职工众志成城,用真情和智慧谱写了一曲干群合力抗雪救灾的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局 江西 救灾 抗冻 家园 森林破坏 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冬荪 曾志杰 +4 位作者 陈春发 林毓鉴 吴和平 徐向荣 余泽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8-422,共5页
据有较详细资料的1 498种昆虫区系分析,本区昆虫以东洋界为主体计901种,占总数的60.15%,古北界71种,占总数的4.74%,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328种,占总数的21.90%,本区昆虫属东洋界范畴;按中国动物区划分析表明,华中、华南、西南三区的昆... 据有较详细资料的1 498种昆虫区系分析,本区昆虫以东洋界为主体计901种,占总数的60.15%,古北界71种,占总数的4.74%,东洋、古北二界共有种328种,占总数的21.90%,本区昆虫属东洋界范畴;按中国动物区划分析表明,华中、华南、西南三区的昆虫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在我国东部地区,按长江、淮河、黄河等9条自然分界线,记述了官山产196种昆虫分布区的南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官山 昆虫区系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种蕨类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3
18
作者 乐新贵 徐麟 +1 位作者 毛振伟 韦宏金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第5期39-43,共5页
通过对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调查,发现新增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28种,即大久保对囊蕨、毛叶对囊蕨、单叉对囊蕨、羽裂圣蕨、中华双盖蕨、薄盖双盖蕨、江南双盖蕨、假耳羽双盖蕨、耳羽双盖蕨、假江南双盖蕨、裸果鳞毛蕨、平行... 通过对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调查,发现新增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28种,即大久保对囊蕨、毛叶对囊蕨、单叉对囊蕨、羽裂圣蕨、中华双盖蕨、薄盖双盖蕨、江南双盖蕨、假耳羽双盖蕨、耳羽双盖蕨、假江南双盖蕨、裸果鳞毛蕨、平行鳞毛蕨、东京鳞毛蕨、同形鳞毛蕨、寻乌鳞毛蕨、蕗蕨、翠绿针毛蕨、林下凸轴蕨、粗毛鳞盖蕨、鞭叶耳蕨、对马耳蕨、异穗卷柏、伏地卷柏、疏叶卷柏、庐山瓦韦、大片复叶耳蕨、栗柄金粉蕨、华南毛蕨,本文中的新记录种标本均存放于上海辰山植物园标本馆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新记录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新记录(Ⅱ)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麟 乐新贵 +1 位作者 毛振伟 韦宏金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4期50-52,共3页
报道了江西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种蕨类植物新记录,分别是:薄叶双盖蕨、边生双盖蕨、变异铁角蕨、对生耳蕨、耳状紫柄蕨、高鳞毛蕨、狗脊、骨牌蕨、观光鳞毛蕨、管苞瓶蕨、光脚金星蕨、光蹄盖蕨、贵州复叶耳蕨、厚叶肋毛蕨、华东膜蕨。
关键词 阳际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蕨类植物 新记录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机盎然的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
作者 朱建华 《野生动物》 2002年第6期2-4,共3页
伴随着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1981年底,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成为我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的一员。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 伴随着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1981年底,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成为我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中的一员。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彭泽县境内,总面积为12500公顷。这里怪石嵯峨,峰峦叠翠,植物种类繁多,动物千姿百态,地理景观千差万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拥有众多自然资源的宝库。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该区生长的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植被,为梅花鹿提供优良的食源和安全可靠的栖息地。同时也为进一步保护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繁衍后代,广泛开展生物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极好的场所。 保护区土壤肥沃,地形复杂。区内大多是海拔400-500米的山峰,地处中亚热带边缘,属季风性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岭 梅花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