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宗派图》的创作争议及其对江西诗派的构建
1
作者 张立荣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在中国诗歌史上,“江西诗派”是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几乎是自先秦至宋代以来唯一明确用“诗派”命名的诗学群体,体现出宋人在诗学界开宗立派的自觉意识。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吕本中是逆向建构江西诗派的关键人物。吕本中创作《江西宗... 在中国诗歌史上,“江西诗派”是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几乎是自先秦至宋代以来唯一明确用“诗派”命名的诗学群体,体现出宋人在诗学界开宗立派的自觉意识。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吕本中是逆向建构江西诗派的关键人物。吕本中创作《江西宗派图》与其家族和江西诗学之间的渊源密切相关。他随侍其祖吕希哲左右,有机会结交江西诗人,此为《江西宗派图》提供了创作契机和人事基础。《江西宗派图》的写作时间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应以“写于北宋的大观、政和年间,流传于南宋初年”之说最合理。书名最初应为《江西宗派图》,后来因《江西诗派》诗集的刊刻以及南宋诗社活动的兴盛,逐渐演变为《江西诗社宗派图》。关于江西诗派的人员构成以及排序,宋代诗话、笔记等文献中的记载并不统一,体现出宋代学者基于文献及诗坛状况有意识地进行诗学建构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本中 江西宗派图》 江西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宗派图》作年及意义新辨——以胡寅《和曾漕吉甫》为中心
2
作者 左志南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9,共9页
吕本中《江西宗派图》之作年众说纷纭,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中“胡致堂诋之”之载体《和曾漕吉甫》一诗的作年及诗意推断,《宗派图》应作于绍兴元年、二年吕本中寓居岭南时期。吕本中以“宗派”概称山谷后学,意在从共同的价值追求、... 吕本中《江西宗派图》之作年众说纷纭,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中“胡致堂诋之”之载体《和曾漕吉甫》一诗的作年及诗意推断,《宗派图》应作于绍兴元年、二年吕本中寓居岭南时期。吕本中以“宗派”概称山谷后学,意在从共同的价值追求、相近的参学方式两方面赋予山谷后学以诗证道的儒学意义,将诗歌创作纳入儒学实践工夫之中,通过赋予诗歌创作儒学意义为其寻得崇高的合理性,这与当时学术发展趋势及吕本中之儒学思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本中 江西宗派图》 《和曾漕吉甫》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宗派图》写作年代刍议 被引量:5
3
作者 伍晓蔓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江西宗派图》的写作年代,从南宋起就有少时戏作、绍兴三年两种说法。从其写作的历史语境来看,《宗派图》应该是北宋大观末、政和初的作品。
关键词 吕本中 江西诗派 江西宗派图》 写作年代 历史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西宗派”的诗味与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祝尚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6,共10页
"江西宗派"成员并非皆江西人,之所以用"江西"命名,杨万里以为是"以味不以形"。所谓"味"指诗味,它源自黄庭坚所创建的诗法体系,特点是从书本中讨生活,非常适合当时知识分子在高压政治环境下的... "江西宗派"成员并非皆江西人,之所以用"江西"命名,杨万里以为是"以味不以形"。所谓"味"指诗味,它源自黄庭坚所创建的诗法体系,特点是从书本中讨生活,非常适合当时知识分子在高压政治环境下的生存需要。因此,所谓"江西味",其实就是书卷味、学究味。由于后继者不知变化,蹈袭陈言,将诗法变成死法,于是吕本中提出"活法"论,欲以正宗的"江西味"延续诗社香火。不过"活法"论对江西诗派的救弊效果似乎不大,但却促进了诗学理论的转型,催生了"中兴"诗人活泼泼的新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宗派 诗味 诗法 黄庭坚 吕本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吕本中与其《江西宗派图》
5
作者 范金晶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创作,确立了中国文学史上江西诗派的存在。作为第一个文学流派,江西诗派绵延百年,影响南宋诗学深远。但"江西宗派"并不是一个有着明确主张与统一行动的现代型文学流派,只是作者吕本中对南北宋之际诗坛... 吕本中《江西宗派图》的创作,确立了中国文学史上江西诗派的存在。作为第一个文学流派,江西诗派绵延百年,影响南宋诗学深远。但"江西宗派"并不是一个有着明确主张与统一行动的现代型文学流派,只是作者吕本中对南北宋之际诗坛松散团体做出的整合。吕本中作《江西宗派图》的私人目的,由于文献不可征,故已不可追溯。只有从北宋的政治文化形势出发,才能找到《江西宗派图》产生的深层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吕本中 江西宗派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回奉陈与义为“江西”宗师的诗学依据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利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7,共6页
从吕本中到方回 ,是江西宗派学说内涵和外延不断明确延伸的发展过程。江西诗派是一个历时的概念 ,后人没有理由把江西宗派学说凝固在吕本中时代。方回举陈与义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诗学依据 ,是因为南宋诗坛关于江西诗派学说舆论的充分... 从吕本中到方回 ,是江西宗派学说内涵和外延不断明确延伸的发展过程。江西诗派是一个历时的概念 ,后人没有理由把江西宗派学说凝固在吕本中时代。方回举陈与义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的诗学依据 ,是因为南宋诗坛关于江西诗派学说舆论的充分铺垫和陈与义“诗宗已上少陵坛”的创作实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宗派 诗法 方回 陈与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山谷诗的艺术特点谈到“江西诗派”
7
作者 匡扶 《文史哲》 1981年第5期61-66,共6页
中国古典诗发展到北宋时期,特别是经过了诗体俱备、诗人辈出的唐的极盛时代,由于无数学、才兼富的有成就的诗人们努力创作的结果,在已基本上固定下来的几种形式之中,无论是谋篇立意,造句遣词;也无论是使典用事,谐律押韵,差不多都已达到... 中国古典诗发展到北宋时期,特别是经过了诗体俱备、诗人辈出的唐的极盛时代,由于无数学、才兼富的有成就的诗人们努力创作的结果,在已基本上固定下来的几种形式之中,无论是谋篇立意,造句遣词;也无论是使典用事,谐律押韵,差不多都已达到了饱和的程度。因此,后来有思想、有才华的诗人,很不甘心于走老路、吃剩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诗派 山谷诗 北宋初期 艺术特点 渊源 境界 诗歌创作 江西宗派 现实主义 北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祐体”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仲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在对"元体"的认识与评价中,以张戒、严羽为代表的宋人与以吴之振、翁方纲、陈衍及四库馆臣为代表的清人各执一端,截然对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诗学观不同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参照系统。前者以盛唐为法,近者是,变者非,后者则将"元... 在对"元体"的认识与评价中,以张戒、严羽为代表的宋人与以吴之振、翁方纲、陈衍及四库馆臣为代表的清人各执一端,截然对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诗学观不同并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参照系统。前者以盛唐为法,近者是,变者非,后者则将"元体"放到了诗史的具体背景中来考察,肯定其变乃不得不然。要正确评价"元体",不妨从清人论述中见其长,从宋人批评中见其短,即:元诗人的主要功绩在于成就了宋诗的特色,从而确立了宋诗与唐诗分立并行的地位;而"元体"的主要缺点则在于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倾向缺乏必要的警觉与限制,遂使后来的江酉诗派变本加厉,于是宋诗之特点逐渐成为其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字为诗 江西宗派 黄庭坚 元祐 翁方纲 四库馆臣 《沧浪诗话》 《石洲诗话》 张戒 认识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