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江苏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储旭辉
严菁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6期3187-3192,共6页
以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集约度评价模型,对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2011-2014年土地集约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总体较好,但是两极分化较为明显,针对上述...
以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集约度评价模型,对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2011-2014年土地集约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总体较好,但是两极分化较为明显,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江经济带
土地集约利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效率”约束下工业用地减量化空间识别——以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为例
2
作者
阚恒
易家林
+3 位作者
丁冠乔
郭杰
刘疆
欧名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96,共12页
研究目的:以生态保护与用地效率双重约束视角识别低效工业用地,探索其退出与利用转型路径,为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基于“源地识别—廊道提取”研究范式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考虑生境隔离度评价并耦合低效工业用地...
研究目的:以生态保护与用地效率双重约束视角识别低效工业用地,探索其退出与利用转型路径,为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基于“源地识别—廊道提取”研究范式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考虑生境隔离度评价并耦合低效工业用地评价构建工业用地分类治理四象限模型,综合判定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减量化区域。研究结果:(1)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共有52处生态源地,分布零散,呈现“江南多于江北”的空间格局,总面积3007.65 km~2,生态廊道共有134条,总长度2934.78 km,呈“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格局。(2)无锡市、苏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工业用地布局与生态用地之间冲突较为显著。(3)亟需腾退的工业用地总面积为82.10 km~2,集中分布于南京栖霞及江宁区、无锡惠山区、常州宜兴市、南通如东县、镇江京口区。研究结论:采用“生态—效率”双重约束能兼顾生态保护约束和效率提升需求,可以有效识别区域低效工业用地,为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减量化
生态安全格局
生境隔离
空间识别
江苏
省
沿江
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江苏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
3
1
作者
储旭辉
严菁辰
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6期3187-3192,共6页
文摘
以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集约度评价模型,对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2011-2014年土地集约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江苏沿江经济带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总体较好,但是两极分化较为明显,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江苏沿江经济带
土地集约利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
Keywords
Jiangsu economic bel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land intensive use
method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CE)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效率”约束下工业用地减量化空间识别——以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为例
2
作者
阚恒
易家林
丁冠乔
郭杰
刘疆
欧名豪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9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408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AZD032)
+2 种基金
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智库研究重点课题(WZK2021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4M751457)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40709,GZC20241786)。
文摘
研究目的:以生态保护与用地效率双重约束视角识别低效工业用地,探索其退出与利用转型路径,为工业用地减量化治理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基于“源地识别—廊道提取”研究范式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考虑生境隔离度评价并耦合低效工业用地评价构建工业用地分类治理四象限模型,综合判定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减量化区域。研究结果:(1)江苏省沿江经济带共有52处生态源地,分布零散,呈现“江南多于江北”的空间格局,总面积3007.65 km~2,生态廊道共有134条,总长度2934.78 km,呈“西南多东北少”的分布格局。(2)无锡市、苏州市、南京市、常州市工业用地布局与生态用地之间冲突较为显著。(3)亟需腾退的工业用地总面积为82.10 km~2,集中分布于南京栖霞及江宁区、无锡惠山区、常州宜兴市、南通如东县、镇江京口区。研究结论:采用“生态—效率”双重约束能兼顾生态保护约束和效率提升需求,可以有效识别区域低效工业用地,为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工业用地减量化
生态安全格局
生境隔离
空间识别
江苏
省
沿江
经济带
Keywords
industrial land use reductio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habitat isolation
spatial recognition
riverine economic zone of Jiangsu Province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江苏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储旭辉
严菁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效率”约束下工业用地减量化空间识别——以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为例
阚恒
易家林
丁冠乔
郭杰
刘疆
欧名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