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构建江淮运河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张晓曦
《中国水运》
2025年第1期15-17,共3页
引江济淮工程是跨流域、跨省域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对缓解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沟通江淮航运,改善巢湖及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工程区域现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安徽...
引江济淮工程是跨流域、跨省域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对缓解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沟通江淮航运,改善巢湖及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工程区域现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政策,提出构建江淮运河经济带的具体内容和建议,从而发挥运河综合效益,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
江淮运河
经济带
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江淮运河航运价值及提升举措
2
作者
王二宝
周晓艳
柳军
《珠江水运》
2025年第6期94-96,共3页
江淮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工建设的规模最大、路线最长的人工运河,与沙颖河、合裕线、芜申运河一起构建一条纵贯豫皖苏三省、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全面形成长三角地区“井”字形干线航道主骨架,对安徽省充分...
江淮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工建设的规模最大、路线最长的人工运河,与沙颖河、合裕线、芜申运河一起构建一条纵贯豫皖苏三省、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全面形成长三角地区“井”字形干线航道主骨架,对安徽省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与战略叠加优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有力支撑,打通了国家“四纵四横”高等级航道网“纵二”核心段,形成联通长三角与中原经济区之间的水运大动脉,构建了安徽省“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的水运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运河
航运价值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新江淮运河”工程选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高超
金高洁
+1 位作者
王心源
杨则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7,22,共3页
我国东部水系多为东西走向,南北向沟通江淮水系的古水利工程有邗沟等。从文献记载、实地考察及遥感解译等方面阐述了史书中记载的古江淮运河存在的可能性,江淮运河的恢复对中部经济的崛起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如何解决新江淮...
我国东部水系多为东西走向,南北向沟通江淮水系的古水利工程有邗沟等。从文献记载、实地考察及遥感解译等方面阐述了史书中记载的古江淮运河存在的可能性,江淮运河的恢复对中部经济的崛起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如何解决新江淮运河工程选线中巢湖段、肥西段及淮南段中存在的地质、地貌、工程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
江淮运河
新
江淮运河
工程选线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运河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和污染防控问题难点解析
4
作者
谢苇
《中国水运》
2024年第12期43-45,共3页
江淮运河连通了安徽境内的长江和淮河,运河腹地实现江海联运。江淮运河通航为长江、淮河水系水运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打下基础,如何能够在充分发挥江淮运河航运功能的同时保持水上交通安全的平稳态势、保护好通航水域环境,本文从实际出发...
江淮运河连通了安徽境内的长江和淮河,运河腹地实现江海联运。江淮运河通航为长江、淮河水系水运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打下基础,如何能够在充分发挥江淮运河航运功能的同时保持水上交通安全的平稳态势、保护好通航水域环境,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运河
船舶安全管理
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运河船行波波高计算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丽军
王金鹤
+1 位作者
许海勇
杨燕华
《水道港口》
2023年第4期611-617,共7页
船行波是运行限制性航道的主要水流动力,掌握运河船行波要素特征,可为护岸结构设计提供决策支撑。以江淮运河引江济巢段规则渠道特征断面为原型,采用室内水槽开展了船行波模型试验,率定了Delft水工研究所船行波波高公式,并提出了适用于...
船行波是运行限制性航道的主要水流动力,掌握运河船行波要素特征,可为护岸结构设计提供决策支撑。以江淮运河引江济巢段规则渠道特征断面为原型,采用室内水槽开展了船行波模型试验,率定了Delft水工研究所船行波波高公式,并提出了适用于江淮运河船行波波高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根据试验数据率定的Delft水工研究所船行波波高公式对近岸船行波计算结果较准确,在计算近船处波高时存在较大误差;推导得到了近岸处及近船处的船行波波高公式,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江淮运河极限船行波波高为1.10 m,可作为运河沿线护岸设计的动力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行波
江淮运河
极限波高
护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江淮运河,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6
作者
孙浩
《水运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江淮运河
水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运输网络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江淮运河 构筑南北水运主通道
被引量:
7
7
作者
李立柱
王良琼
《中国水运》
2009年第9期6-7,共2页
本文从构筑我国又一条南北水运主通道、减轻京杭运河压力,在安徽省境内沟通长江、淮河水运入手,分析探讨建设江淮运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呼吁尽快建设江淮运河。
关键词
江淮运河
淮河
南北向水运
水运主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自信背景下大运河江淮段民歌传播的理念变革与发展途径
8
作者
王孝天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7期103-105,共3页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运河江淮段民歌的听众逐渐减少,其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本文首先阐述了大运河江淮段民歌的概况,...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运河江淮段民歌的听众逐渐减少,其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本文首先阐述了大运河江淮段民歌的概况,然后分析该民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优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保护民歌文化,促进民歌发展,提升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大
运河
江淮
段
民歌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肥市江淮联运中心建设设想及建议
9
作者
刘磊
原贺军
《水运管理》
2022年第9期1-4,共4页
为加快江淮运河沿线港口建设,推动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建设,在分析江淮运河工程意义、作用和沿线港口规划的基础上,论述合肥市港口建设重点,提出合肥市江淮联运中心建设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江淮运河
江淮
联运
航道
作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向海而兴”,安徽省打造水运强省的优势分析
10
作者
王文博
《珠江水运》
2024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2023年9月16日,江淮运河全线试运行,实现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联通的世纪梦想,安徽省正式形成“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的水运强省新格局,千吨以上货轮可直接通江达海。
关键词
江淮运河
水运强省
通江达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江济淮通航后铜陵市发展高质量港航经济的对策研究
11
作者
王璜
《中国储运》
2024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长江从安徽南部贯穿,淮河从安徽北部贯穿,两条大河穿境而过,形成了安徽独特的地理特征,也勾勒出安徽内河航运发展的基本面貌。南北两条大动脉无法联通,一直是困扰安徽航运发展的短板。但随着江淮运河这一“世纪工程”的投用,安徽水运历...
长江从安徽南部贯穿,淮河从安徽北部贯穿,两条大河穿境而过,形成了安徽独特的地理特征,也勾勒出安徽内河航运发展的基本面貌。南北两条大动脉无法联通,一直是困扰安徽航运发展的短板。但随着江淮运河这一“世纪工程”的投用,安徽水运历史重新书写。为更好地服务支撑铜陵市“向海而兴,借船出海”更大开放战略,充分发挥江淮运河大通道要素流通功能,开展江淮运河航运价值专题研究,本文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枢纽能级、支撑产业高地等方面,分析江淮运河航运价值,研究提出发展港航经济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运河
对策建议
引江济淮
安徽南部
大通道
地理特征
对策研究
安徽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水系内河航运高等级航道建设前景展望
被引量:
4
12
作者
王守勤
黄云光
《治淮》
2013年第8期40-41,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淮河水系内河航运高等级航道发展现状,对高等级航道建设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引江济淮工程、入海水道工程如何为航运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了分析,也对江淮运河、淮河出海航道建设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内河航运
高等级航道
江淮运河
淮河出海航道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江济淮工程沿淮湖洼调蓄方案与布局
被引量:
3
13
作者
陈昌才
《治淮》
2015年第9期23-25,共3页
一、引江济淮工程概况引江济淮,曾称江淮运河,又称江淮沟通,为反映其全面、巨大的综合利用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称为引江济淮并沿用至今。引江济淮工程开发任务是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农田灌溉补水,兼顾改善巢湖及淮...
一、引江济淮工程概况引江济淮,曾称江淮运河,又称江淮沟通,为反映其全面、巨大的综合利用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称为引江济淮并沿用至今。引江济淮工程开发任务是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农田灌溉补水,兼顾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该工程拟从长江下游干流引水,向安徽江淮、皖北地区,河南豫东地区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江淮运河
皖北地区
水生态环境
农田灌溉
西淝河
瓦埠湖
开发任务
城乡供水
蚌埠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调水不均匀性的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14
作者
王丹媛
齐春风
+2 位作者
张明进
何小敏
杨燕华
《水道港口》
2023年第6期930-937,共8页
调水工程船闸开通闸时机与调水时间分配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鉴于目前暂无针对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的成熟方法,文章基于船闸开通闸通航特点,考虑调水时间分配的不均匀性,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了含调水不均匀系数的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
调水工程船闸开通闸时机与调水时间分配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鉴于目前暂无针对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的成熟方法,文章基于船闸开通闸通航特点,考虑调水时间分配的不均匀性,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了含调水不均匀系数的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应用该方法计算了江淮运河起点工程派河口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结果表明,综合采用调水期套闸和非调水期开通闸的运行方式,船闸设计水平年的通过能力可较单纯的套闸方式提高2倍左右,船闸运力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开通闸快速过船方式得以缓解。通过与其他已有研究成果比较,该计算方法更适用于具备开通闸条件的调水工程船闸通过能力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开通闸
通过能力
不均匀系数
江淮运河
派河口船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航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5
作者
马茂棠
朱水英
《水运管理》
2012年第11期15-16,37,共3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通航资源,通过分析安徽省低等级航道偏多、碍航设施影响船舶航行、船闸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养护管理人员、航道未形成网络、航运管理法规滞后等问题,对开发利用通航资源提出在对通航实行充分利用现有航道和整活开凿新...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通航资源,通过分析安徽省低等级航道偏多、碍航设施影响船舶航行、船闸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养护管理人员、航道未形成网络、航运管理法规滞后等问题,对开发利用通航资源提出在对通航实行充分利用现有航道和整活开凿新航道的同时要结合"引江济淮"工程,综合利用水资源;加强航运管理,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多渠道筹措通航设施建设资金;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帮助利用和开发通航资源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航道
江淮运河
水资源
通航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江济淮前期工作回顾
16
作者
朱昌熊
《江淮水利科技》
2009年第6期21-,29,共2页
引江济淮又叫江淮运河或南水北调巢湖线工程。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老一辈的治淮人非常关心并且为这个项目付出过辛勤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对引江济淮的任务和要求也有些变化,仍需要...
引江济淮又叫江淮运河或南水北调巢湖线工程。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老一辈的治淮人非常关心并且为这个项目付出过辛勤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对引江济淮的任务和要求也有些变化,仍需要继续研究,促使工程早日上马。本文是个人对引江济淮过去一些情况的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
曹操
南水北调
江淮运河
跨流域引水
将军岭
南淝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合肥港总体规划
17
作者
陈立
姜玉波
《中国水运》
2022年第10期38-40,共3页
分析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要求,合肥港总体规划从哪些方面坚持高标准要求,从而服务港口高质量发展。合肥港总体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呼应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突出江淮运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生态优先...
分析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要求,合肥港总体规划从哪些方面坚持高标准要求,从而服务港口高质量发展。合肥港总体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呼应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突出江淮运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合肥通江深水航道的建设与发展预留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港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
江淮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构建江淮运河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张晓曦
机构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水运》
2025年第1期15-17,共3页
文摘
引江济淮工程是跨流域、跨省域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对缓解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沟通江淮航运,改善巢湖及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工程区域现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政策,提出构建江淮运河经济带的具体内容和建议,从而发挥运河综合效益,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引江济淮
江淮运河
经济带
产业
高质量发展
分类号
F55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江淮运河航运价值及提升举措
2
作者
王二宝
周晓艳
柳军
机构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珠江水运》
2025年第6期94-96,共3页
文摘
江淮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工建设的规模最大、路线最长的人工运河,与沙颖河、合裕线、芜申运河一起构建一条纵贯豫皖苏三省、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全面形成长三角地区“井”字形干线航道主骨架,对安徽省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与战略叠加优势,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有力支撑,打通了国家“四纵四横”高等级航道网“纵二”核心段,形成联通长三角与中原经济区之间的水运大动脉,构建了安徽省“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的水运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江淮运河
航运价值
区域发展
分类号
F5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新江淮运河”工程选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高超
金高洁
王心源
杨则东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安徽省地质遥感中心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17,22,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162)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6xqn8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文摘
我国东部水系多为东西走向,南北向沟通江淮水系的古水利工程有邗沟等。从文献记载、实地考察及遥感解译等方面阐述了史书中记载的古江淮运河存在的可能性,江淮运河的恢复对中部经济的崛起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如何解决新江淮运河工程选线中巢湖段、肥西段及淮南段中存在的地质、地貌、工程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
古
江淮运河
新
江淮运河
工程选线
初步研究
分类号
U612.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运河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和污染防控问题难点解析
4
作者
谢苇
机构
淮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出处
《中国水运》
2024年第12期43-45,共3页
文摘
江淮运河连通了安徽境内的长江和淮河,运河腹地实现江海联运。江淮运河通航为长江、淮河水系水运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打下基础,如何能够在充分发挥江淮运河航运功能的同时保持水上交通安全的平稳态势、保护好通航水域环境,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江淮运河
船舶安全管理
污染防控
分类号
U698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运河船行波波高计算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丽军
王金鹤
许海勇
杨燕华
机构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道港口》
2023年第4期611-6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9132)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YJJH-ZX-20221128512,YJJH-ZX-20220705482,YJJH-ZX-20220705481)。
文摘
船行波是运行限制性航道的主要水流动力,掌握运河船行波要素特征,可为护岸结构设计提供决策支撑。以江淮运河引江济巢段规则渠道特征断面为原型,采用室内水槽开展了船行波模型试验,率定了Delft水工研究所船行波波高公式,并提出了适用于江淮运河船行波波高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根据试验数据率定的Delft水工研究所船行波波高公式对近岸船行波计算结果较准确,在计算近船处波高时存在较大误差;推导得到了近岸处及近船处的船行波波高公式,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江淮运河极限船行波波高为1.10 m,可作为运河沿线护岸设计的动力要素。
关键词
船行波
江淮运河
极限波高
护岸工程
Keywords
ship wave
Jianghuai Canal
the maximum wave height
revetment works
分类号
U656.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江淮运河,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6
作者
孙浩
机构
安徽省航运管理局
出处
《水运管理》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江淮运河
水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运输网络布局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江淮运河 构筑南北水运主通道
被引量:
7
7
作者
李立柱
王良琼
出处
《中国水运》
2009年第9期6-7,共2页
文摘
本文从构筑我国又一条南北水运主通道、减轻京杭运河压力,在安徽省境内沟通长江、淮河水运入手,分析探讨建设江淮运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呼吁尽快建设江淮运河。
关键词
江淮运河
淮河
南北向水运
水运主通道
分类号
U662.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U459.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自信背景下大运河江淮段民歌传播的理念变革与发展途径
8
作者
王孝天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7期103-105,共3页
文摘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运河江淮段民歌的听众逐渐减少,其生存和发展面临危机。本文首先阐述了大运河江淮段民歌的概况,然后分析该民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的优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保护民歌文化,促进民歌发展,提升文化自信。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大
运河
江淮
段
民歌
传承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肥市江淮联运中心建设设想及建议
9
作者
刘磊
原贺军
机构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水运管理》
2022年第9期1-4,共4页
文摘
为加快江淮运河沿线港口建设,推动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建设,在分析江淮运河工程意义、作用和沿线港口规划的基础上,论述合肥市港口建设重点,提出合肥市江淮联运中心建设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江淮运河
江淮
联运
航道
作业区
分类号
F55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向海而兴”,安徽省打造水运强省的优势分析
10
作者
王文博
机构
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珠江水运》
2024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文摘
2023年9月16日,江淮运河全线试运行,实现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联通的世纪梦想,安徽省正式形成“双通道达海、两运河入江、河江海联运”的水运强省新格局,千吨以上货轮可直接通江达海。
关键词
江淮运河
水运强省
通江达海
分类号
P7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F55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江济淮通航后铜陵市发展高质量港航经济的对策研究
11
作者
王璜
机构
铜陵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储运》
2024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文摘
长江从安徽南部贯穿,淮河从安徽北部贯穿,两条大河穿境而过,形成了安徽独特的地理特征,也勾勒出安徽内河航运发展的基本面貌。南北两条大动脉无法联通,一直是困扰安徽航运发展的短板。但随着江淮运河这一“世纪工程”的投用,安徽水运历史重新书写。为更好地服务支撑铜陵市“向海而兴,借船出海”更大开放战略,充分发挥江淮运河大通道要素流通功能,开展江淮运河航运价值专题研究,本文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枢纽能级、支撑产业高地等方面,分析江淮运河航运价值,研究提出发展港航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江淮运河
对策建议
引江济淮
安徽南部
大通道
地理特征
对策研究
安徽北部
分类号
F55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水系内河航运高等级航道建设前景展望
被引量:
4
12
作者
王守勤
黄云光
机构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出处
《治淮》
2013年第8期40-41,共2页
文摘
本文主要介绍了淮河水系内河航运高等级航道发展现状,对高等级航道建设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引江济淮工程、入海水道工程如何为航运发展创造条件进行了分析,也对江淮运河、淮河出海航道建设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内河航运
高等级航道
江淮运河
淮河出海航道
展望
分类号
F5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江济淮工程沿淮湖洼调蓄方案与布局
被引量:
3
13
作者
陈昌才
机构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出处
《治淮》
2015年第9期23-25,共3页
文摘
一、引江济淮工程概况引江济淮,曾称江淮运河,又称江淮沟通,为反映其全面、巨大的综合利用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改称为引江济淮并沿用至今。引江济淮工程开发任务是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农田灌溉补水,兼顾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该工程拟从长江下游干流引水,向安徽江淮、皖北地区,河南豫东地区供水。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江淮运河
皖北地区
水生态环境
农田灌溉
西淝河
瓦埠湖
开发任务
城乡供水
蚌埠闸
分类号
TV6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调水不均匀性的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14
作者
王丹媛
齐春风
张明进
何小敏
杨燕华
机构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水道港口》
2023年第6期930-937,共8页
基金
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资助(YJJH-ZX-20220705481,YJJH-ZX-20220705482,YJJH-ZX-202211285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260050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TKS20210107)。
文摘
调水工程船闸开通闸时机与调水时间分配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鉴于目前暂无针对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的成熟方法,文章基于船闸开通闸通航特点,考虑调水时间分配的不均匀性,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了含调水不均匀系数的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应用该方法计算了江淮运河起点工程派河口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结果表明,综合采用调水期套闸和非调水期开通闸的运行方式,船闸设计水平年的通过能力可较单纯的套闸方式提高2倍左右,船闸运力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开通闸快速过船方式得以缓解。通过与其他已有研究成果比较,该计算方法更适用于具备开通闸条件的调水工程船闸通过能力预测。
关键词
船闸
开通闸
通过能力
不均匀系数
江淮运河
派河口船闸
Keywords
navigation lock
navigation lock running as an open channel
throughput capacity
non-uniformity coefficient
Yangtze-to-Huaihe Canal
Paihekou Lock
分类号
U64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航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5
作者
马茂棠
朱水英
机构
安徽省航海学会
出处
《水运管理》
2012年第11期15-16,37,共3页
文摘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通航资源,通过分析安徽省低等级航道偏多、碍航设施影响船舶航行、船闸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养护管理人员、航道未形成网络、航运管理法规滞后等问题,对开发利用通航资源提出在对通航实行充分利用现有航道和整活开凿新航道的同时要结合"引江济淮"工程,综合利用水资源;加强航运管理,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多渠道筹措通航设施建设资金;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帮助利用和开发通航资源等建议。
关键词
安徽
航道
江淮运河
水资源
通航资源
分类号
F5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江济淮前期工作回顾
16
作者
朱昌熊
机构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出处
《江淮水利科技》
2009年第6期21-,29,共2页
文摘
引江济淮又叫江淮运河或南水北调巢湖线工程。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老一辈的治淮人非常关心并且为这个项目付出过辛勤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对引江济淮的任务和要求也有些变化,仍需要继续研究,促使工程早日上马。本文是个人对引江济淮过去一些情况的回顾。
关键词
引江济淮
曹操
南水北调
江淮运河
跨流域引水
将军岭
南淝河
分类号
TV6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合肥港总体规划
17
作者
陈立
姜玉波
机构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水运》
2022年第10期38-40,共3页
文摘
分析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要求,合肥港总体规划从哪些方面坚持高标准要求,从而服务港口高质量发展。合肥港总体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呼应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突出江淮运河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合肥通江深水航道的建设与发展预留空间。
关键词
合肥港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
江淮运河
分类号
U65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构建江淮运河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张晓曦
《中国水运》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江淮运河航运价值及提升举措
王二宝
周晓艳
柳军
《珠江水运》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新江淮运河”工程选线的初步研究
高超
金高洁
王心源
杨则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淮运河船舶航行安全管理和污染防控问题难点解析
谢苇
《中国水运》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淮运河船行波波高计算方法研究
王丽军
王金鹤
许海勇
杨燕华
《水道港口》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建设江淮运河,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
孙浩
《水运管理》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建设江淮运河 构筑南北水运主通道
李立柱
王良琼
《中国水运》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文化自信背景下大运河江淮段民歌传播的理念变革与发展途径
王孝天
《戏剧之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合肥市江淮联运中心建设设想及建议
刘磊
原贺军
《水运管理》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向海而兴”,安徽省打造水运强省的优势分析
王文博
《珠江水运》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引江济淮通航后铜陵市发展高质量港航经济的对策研究
王璜
《中国储运》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淮河水系内河航运高等级航道建设前景展望
王守勤
黄云光
《治淮》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引江济淮工程沿淮湖洼调蓄方案与布局
陈昌才
《治淮》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考虑调水不均匀性的船闸开通闸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王丹媛
齐春风
张明进
何小敏
杨燕华
《水道港口》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通航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马茂棠
朱水英
《水运管理》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引江济淮前期工作回顾
朱昌熊
《江淮水利科技》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合肥港总体规划
陈立
姜玉波
《中国水运》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