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水倒灌污染物的水文地球化学迁移转化过程
1
作者 商书波 李绪谦 王丰雨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以松花江哈尔滨段污染为例,通过室内模拟槽研究了江水倒灌过程中主要氧化还原敏感性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迁移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灵敏性物质(如SO42-、Fe3+、NO3-、COD、HCO3-)在不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下形成各自的氧化还原... 以松花江哈尔滨段污染为例,通过室内模拟槽研究了江水倒灌过程中主要氧化还原敏感性物质的水文地球化学迁移转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灵敏性物质(如SO42-、Fe3+、NO3-、COD、HCO3-)在不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下形成各自的氧化还原优势带,各氧化还原污染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迁移转化过程主要是消耗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消耗氧的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松花江 江水倒灌 氧化还原 灵敏性物质 优势带 水文地球化学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用后长江倒灌鄱阳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雨 许全喜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8,共9页
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与鄱阳湖的关系变化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江水倒灌是长江与鄱阳湖关系的主要特征,其变化特性和发生条件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利用长江干流九江、八里江和大通站及鄱阳湖星子、都昌、康山、湖口站的实... 三峡水库建成后,长江与鄱阳湖的关系变化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江水倒灌是长江与鄱阳湖关系的主要特征,其变化特性和发生条件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利用长江干流九江、八里江和大通站及鄱阳湖星子、都昌、康山、湖口站的实测资料,从江湖水位、流量关系及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三峡水库2003年建成运行后长江干流与鄱阳湖关系的变化。基于能量平衡的基本原理,研究了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内在机理,提出江水倒灌条件的理论公式。结果表明:1)鄱阳湖具有洪水湖相、枯水河相的特性。都昌站水位在15 m以上时,湖区由河相向湖相过渡;康山站水位在17 m以上时,湖区呈现湖泊特性。2)江水倒灌主要发生在汛期7—9月,7、8、9月分别占倒灌总天数的41.6%、24.8%、28.8%。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水库汛期拦蓄洪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倒灌强度。3)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长江出现大的洪水过程且鄱阳湖5河总入流消退或过程平稳是倒灌形成的必要条件,而倒灌流量的大小和持续天数主要取决于长江洪水的持续时间和洪峰量级。提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深入认识江湖关系及影响机理提供参考,也可为鄱阳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鄱阳湖 江湖关系 江水倒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泵站水位超驼峰的断流防洪措施
3
作者 曹良军 蔡庆苏 《湖南水利水电》 2000年第4期19-20,53,共3页
关键词 明山电排站 江水倒灌 驼峰 防洪 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沿江排水泵站改造工程对堤防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程玉珍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8年第6期137-139,共3页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后,库区水位抬高,原有排水泵站内的超越自流渠道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自排功能,均不能够再进行季节性自流排放,故须对原有排水泵站进行改造,主要是防止洪水及正常蓄水位条件下江水倒灌,文章对泵站改造后工程对堤防...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后,库区水位抬高,原有排水泵站内的超越自流渠道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自排功能,均不能够再进行季节性自流排放,故须对原有排水泵站进行改造,主要是防止洪水及正常蓄水位条件下江水倒灌,文章对泵站改造后工程对堤防及河道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工程 排水泵站 江水倒灌 闸门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