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江南传统园林造园艺术的运用分析
1
作者 杨辉 《艺术科技》 2013年第10期287-287,共1页
现代住宅空间无疑是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环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精神的追求与居住环境的追求方面,只有更加方便的居住功能加上更为舒适的环境以及更加人... 现代住宅空间无疑是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环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对于精神的追求与居住环境的追求方面,只有更加方便的居住功能加上更为舒适的环境以及更加人性化的环境设计,才能有效满足于现代城市居民的居住要求,本文主要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江南传统园林造园艺术在现代城市住宅空间中的应用出发,期望能有效的改善我国现代城市居民住宅环境的居住质量,同时在居住环境中更好彰显优秀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住宅景观设计 江南传统园林造园艺术 运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阊名园图》论16世纪中叶江南园林艺术特征
2
作者 庞世源 黄晓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40,共8页
【目的】16世纪中叶是明中后期江南私家造园转型的关键节点,但学界对当时园林的典型艺术特征尚未展开进一步讨论。文徵明《金阊名园图》描绘的徐封园(后称紫芝园)是16世纪中叶新建江南园林的代表,对其展开案例研究有助于获取佐证明中后... 【目的】16世纪中叶是明中后期江南私家造园转型的关键节点,但学界对当时园林的典型艺术特征尚未展开进一步讨论。文徵明《金阊名园图》描绘的徐封园(后称紫芝园)是16世纪中叶新建江南园林的代表,对其展开案例研究有助于获取佐证明中后期造园转型的论据,梳理和归纳假山、水体、植物和建筑等造园要素发生的具体变化。【方法】基于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对《金阊名园图》所绘园林进行复原,阐析此图展示的造园要素及设计手法,并与16世纪中叶前后其他明代江南园林进行比较,探寻明嘉靖以降造园转型的主要趋势。【结果】《金阊名园图》描绘的徐封园以奢丽风格和社交功能而著称,园内假山、水体、植物和建筑等造园要素既存在异于16世纪中叶以前传统文人园林的特征,也有顺接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造园全盛时期设计语言的现象。【结论】徐封园的局部平面复原与造园要素分析揭示了明嘉靖以降造园转型的2个主要趋势:叠山、理水的程式运用表明江南地区的造园者历经长期探索后逐渐确立广受认可并广泛运用的设计范式;植物、建筑的功能转变源自商品经济推动下园林社交功能的强化。16世纪中叶江南私家造园转型源自社会演变与艺术发展的共同作用,推动该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个案研究上升到群像调查,有助于宏观把握明中后期江南造园艺术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园林 江南园林 明中后期 园林复原 图文互证 要素 徐封 紫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类植物在江南园林中的多重运用
3
作者 支彦懿 汤恒亮 《世界竹藤通讯》 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
竹,以其独特的形态之美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江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以其巧妙地布局与造园手法闻名于世。文章以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网师园4个代表性园林为例,从视觉、空间... 竹,以其独特的形态之美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江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以其巧妙地布局与造园手法闻名于世。文章以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网师园4个代表性园林为例,从视觉、空间、生态、文化4个维度阐述了竹子在江南园林中的多种应用形式,揭示了竹类植物在江南园林设计中的独特地位,旨在为竹类植物的园林应用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植物 江南园林 手法 文化意境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造园艺术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卜复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33-1734,共2页
研究比较了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与传统造园的差异,并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地区等景观与传统园林的比较为例,强调了现代城市景观必须在充分吸收传统造园技法的基础上打破陈规,有所创新。充分分析了传统造园技艺的设计理念及局限,评价了其在... 研究比较了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与传统造园的差异,并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地区等景观与传统园林的比较为例,强调了现代城市景观必须在充分吸收传统造园技法的基础上打破陈规,有所创新。充分分析了传统造园技艺的设计理念及局限,评价了其在现代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价值,强调只有对中国造园艺术进行"扬弃",才能使现代景观建设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艺术 现代景观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视域下《岭南园林艺术》中造园理念英译的“三维转换”
5
作者 谢旋 邝嘉健 陈瑾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4期107-109,共3页
目前,国内外对于风景园林学科内容的英译,尤其是造园理念的英译仍未有较深入的研究。陆琦《岭南园林艺术》的第二章造园理念系统阐述了岭南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并包含翻译准确的英译本,是研究翻译策略的佳作。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 目前,国内外对于风景园林学科内容的英译,尤其是造园理念的英译仍未有较深入的研究。陆琦《岭南园林艺术》的第二章造园理念系统阐述了岭南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并包含翻译准确的英译本,是研究翻译策略的佳作。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入手,选取部分典型例子,研究译者如何适应生态环境,达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换。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不同方面的造园理念时,所主要涉及的翻译维度不同。译者在翻译“园林强调地域性”和“人文自然交融性”两节中主要实现了语言维、交际维的转换,在翻译“造园注重务实性”一节中,主要实现了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且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在全章中都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岭南园林艺术 理念 汉英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韩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罗伊璇 《河南建材》 2024年第9期117-120,共4页
文章以中国和韩国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国的自然人文背景,从发展历史、造园理念、空间意境、造园手法四个方面对两国的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韩两国的造园艺术均以“崇尚自然”作为基本理念,然而,韩国的核... 文章以中国和韩国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国的自然人文背景,从发展历史、造园理念、空间意境、造园手法四个方面对两国的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韩两国的造园艺术均以“崇尚自然”作为基本理念,然而,韩国的核心追求是“无技巧的引入自然”,强调在自然环境中不加修饰地融入园林设计;中国则强调“人工之中见自然”,通过精巧的人工设计来展现自然之美。二者虽各具特色,但共同构成了区别于西方的东方古典园林文化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人文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
7
作者 宋丹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0期83-85,共3页
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如何将传统园林的艺术精髓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审美的公共空间,成为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以苏州古典园林... 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如何将传统园林的艺术精髓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审美的公共空间,成为设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深入探讨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通过对传统园林的空间布局、借景手法、植物配置及水体运用等要素进行研究,提出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策略,旨在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以期在快节奏的都市环境中重塑园林的文化灵魂与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园林 手法 现代风景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理水技法研究
8
作者 郑爽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105-107,共3页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开端、发展、成熟和鼎盛四个时期。自古以来,园林的景观配置有着“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的说法,由此可见,水一直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该文通过对比和分析中国传统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开端、发展、成熟和鼎盛四个时期。自古以来,园林的景观配置有着“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的说法,由此可见,水一直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该文通过对比和分析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的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和岭南私家园林的理水技法,阐述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的水景设计,为今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更好地与传统文化结合、体现特有的文化设计内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理水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与虚像:探析江南历史园林的当代复建
9
作者 周宏俊 郭真真 +1 位作者 吴昀眙 寇怀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4,共10页
【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南各地多有对残损或消失的历史园林的复建,这些园林构成了传统园林在当代延续的一部分。另外,园林的文本化、文人化特征促生了园林历史中兴废演替的一种传统方式,即由文人主导的基于文本的再造。有必要结合... 【目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南各地多有对残损或消失的历史园林的复建,这些园林构成了传统园林在当代延续的一部分。另外,园林的文本化、文人化特征促生了园林历史中兴废演替的一种传统方式,即由文人主导的基于文本的再造。有必要结合这一传统,厘清江南历史园林当代复建的特点与意义。【方法】聚焦当代复建的历史园林,通过对江南地区的案例开展文献与实地调研,剖析并区分复建的动机与策略,进一步分析典型案例的复建方法。【结果】揭示了园林传统、遗产理念、当代文化等多维度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园林风格、园林类型、真实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论】复建园林作为历史真实的虚像,是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表征,在复建信息真实以及准确展示的基础上,可以发挥多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江南园林 当代 园林复建 真实性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传统造园艺术对中、俄皇家园林影响之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子强 《规划师》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通过对中、俄皇家园林受西方传统造园影响最明显的两个实例“西洋楼”和叶卡捷琳娜花园的多个角度的分析、比较,探讨不同类型的造园艺术的相互融合和吸收的问题。
关键词 皇家园林 规划设计 艺术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锡尚林苑造园艺术的新江南园林范式探究与实践
11
作者 梁文玉 孔德政 +1 位作者 王文姬 甄月惠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225-230,共6页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格局,满足园林新功能,做到了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园林 艺术 植物配置 乡村旅游 尚林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建民 张楠 +2 位作者 侯双霞 王广军 鲍国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4期169-169,共1页
中国传统造景手法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哲学思想的智慧,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经常应用传统的造景手法,增加了现代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该文就传统造景手法中的主景手法、层次手法、借景手法、分景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 中国传统造景手法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哲学思想的智慧,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经常应用传统的造景手法,增加了现代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该文就传统造景手法中的主景手法、层次手法、借景手法、分景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作出了分析,以为现代园林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景手法 现代园林艺术 主景 层次手法 借景 分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太原动物园谈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13
作者 张东亮 《山西建筑》 2015年第24期191-192,共2页
以太原市动物园为例,分析研究了园林景观的塑造理念及其塑造表现方式,并探讨了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对现代园林的重要影响,指出传统造园艺术对促进我国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艺术 现代园林 置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
14
作者 石岩 《山西建筑》 2011年第36期175-176,共2页
以拙政园等著名园林为例,对其造园艺术从山水构架、光影表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以小见大、以水为魂、山石植物协调配置等特点,以期指导相关设计人员深入了解清代江南私家园林。
关键词 私家园林 艺术 文化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陆琦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9-123,共5页
本文认为岭南传统园林有几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连房广厦的设计手法,通过船厅、高楼、连廊等园林建筑构成观景点,突出临水建筑并用各种叠石造景形成富有特色的石景艺术。
关键词 岭南 传统园林 手法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筱祥 《风景园林》 2013年第6期34-40,共7页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严重威胁,在此严峻局面下,仍然要保持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那就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这种新的专业,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L.A.)。这个专业在18世纪以前,是从欧洲13世纪的造园术发展而来的。到了19世纪,这种新的专业(L.A)的名称,是由美国Landscape Architects之父,F.L.Olmsted(奥尔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来的,专业的核心应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当今,(21世纪)这个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大到地球表层规划的范畴。中国(包括政府、学会、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一专业名称译成:"风景园林"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表层规划 风景园林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风景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民宿设计中的自然观探析——以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为例 被引量:27
17
作者 周超 罗越 赵忠超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18期55-57,共3页
江南古典园林和乡村民宿在营造思想和文化背景上异中有同。该文通过对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思想、手法的分析,探究传统园林思想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影响与价值。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自然观念 手法 民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锋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62-63,77,共3页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两大主要流派 ,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者造园思想。
关键词 中国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艺术 比较研究 意境 规模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私家园林的花窗艺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希军 张纯大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江南私家园林的重要构件--花窗的艺术表现形式、园林艺术审美效果和造景功能,并提出了在园林建筑中应该普遍遵循的花窗运用技巧。
关键词 江南私家园林 花窗艺术 景功能 审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 被引量:17
20
作者 史艳红 路忽玲 《山西建筑》 2007年第7期349-351,共3页
通过对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和空间及“借景”等设计手法的总结阐述,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艺术构思,并对小品建筑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将园林艺术设计手法引向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典园林 艺术 小品建筑 设计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