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手性联萘酚高分子对汞离子的荧光传感器 被引量:2
1
作者 蔡万玲 库肯·毕哈利 +3 位作者 刘晓虎 郑立飞 黄小波 成义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7-1152,共6页
手性联萘酚高分子由单体(R)-3,3′-二炔基-6,6′-二正丁基-2,2′-联萘酚(R-M-1)和对苯二叠氮(M-1)通过CuAAC反应得到,通过1HNMR、13CNMR、FTIR、旋光度、GPC、热分析、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该高分子... 手性联萘酚高分子由单体(R)-3,3′-二炔基-6,6′-二正丁基-2,2′-联萘酚(R-M-1)和对苯二叠氮(M-1)通过CuAAC反应得到,通过1HNMR、13CNMR、FTIR、旋光度、GPC、热分析、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单体和高分子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该高分子是通过"Click"反应得到的手性联萘酚高分子,本文探讨了手性高分子传感器对各种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性质,结果表明,与其他离子如K+、Mg2+、Pb2+、Co2+、Ni2+、Ag+、Cd2+、Cu2+、Zn2+等相比,Hg2+几乎使高分子荧光完全淬灭。这表明,以三氮唑基团作为连接基团和识别位点的高分子可作为有效识别Hg2+的荧光化学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ck”反应 荧光传感器 手性联萘酚高分子 汞离子识别 三氮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乙二胺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Hg^(2+)识别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杨 高超颖 +3 位作者 郑秋颖 张丽 陈静 刘景林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8-1441,共4页
基于罗丹明螺内酰胺在金属离子诱导下发生开环的机理,以罗丹明B和乙二胺缩合反应得到一种罗丹明酰乙二胺类探针分子Rb EA。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Rb EA在乙醇-Tris缓冲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探针Rb EA可... 基于罗丹明螺内酰胺在金属离子诱导下发生开环的机理,以罗丹明B和乙二胺缩合反应得到一种罗丹明酰乙二胺类探针分子Rb EA。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探针Rb EA在乙醇-Tris缓冲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探针Rb EA可选择性比色和荧光识别汞离子,体系的吸收和荧光强度与汞离子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等物质的量连续变化法实验显示探针与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汞离子识别 比色响应 荧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钌多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Hg^(2+)的选择性“肉眼”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襄宏 张和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43-45,共3页
将二唑引入联吡啶,合成了配体4,4′-二[2-(4-壬氧基苯基)-5-苯基-1,3,4-二唑基]-2,2′-二联吡啶(DPOD),经多步配位反应与RuCl3.3H2O反应制备相应的钌配合物Ru(DPOD)2(NCS)2,并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元素分析对... 将二唑引入联吡啶,合成了配体4,4′-二[2-(4-壬氧基苯基)-5-苯基-1,3,4-二唑基]-2,2′-二联吡啶(DPOD),经多步配位反应与RuCl3.3H2O反应制备相应的钌配合物Ru(DPOD)2(NCS)2,并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对Hg2+、Zn2+、Pb2+、Co2+等金属离子的滴定实验表明,仅在Hg2+作用下,该配合物的MLCT态吸收由580 nm蓝移至566 nm,肉眼即可识别其溶液由墨蓝色变为粉红色。该配合物是一种较好的比色汞离子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多联吡啶配合物 合成 MLCT态吸收 汞离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