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于汞检测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东 邵科峰 +4 位作者 宣红云 吴珺 常其沛 孔晓光 赵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7-221,共5页
设计合成一种具有延长共轭体系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4’-(p-硝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基-三异硫氰基钌Ru(tpy)(NCS)3,该配合物与汞离子作用后由墨蓝色变为粉红色,如以肉眼可见粉红色作为检测灵敏度,则对汞离子的检测限约为0.03... 设计合成一种具有延长共轭体系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4’-(p-硝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基-三异硫氰基钌Ru(tpy)(NCS)3,该配合物与汞离子作用后由墨蓝色变为粉红色,如以肉眼可见粉红色作为检测灵敏度,则对汞离子的检测限约为0.03μg/g。通过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优化得到了Ru(tpy)(NCS)3以及Ru(tpy)(NCS)3与Hg2+离子结合形成的配离子[Ru(tpy)(NCS)3·HgCl]+的几何构型,通过对其前线分子轨道成分的分析,探讨钌配合物作用于汞离子检测的基本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汞检测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元素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杰 刘晓萌 +3 位作者 张杨 朱跃 郭金 朱玉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5-2030,共6页
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汞由于其剧毒性和生命体易富集性一直以来是烟气检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EPA、MESA、HEST和OHM等传统取样检测技术采样困难和抗干扰能力弱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基于光谱法和化学传感器技术建立的... 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汞由于其剧毒性和生命体易富集性一直以来是烟气检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EPA、MESA、HEST和OHM等传统取样检测技术采样困难和抗干扰能力弱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基于光谱法和化学传感器技术建立的在线检测技术发展显著。光谱法精度高,应用广泛,但操作复杂且仪器昂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具有高选择性、操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检测汞为目的,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取样检测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汞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检测 取样分析法 光谱法 半导体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砷、汞检测中微波溶样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钟楠 《农村实用技术》 2018年第11期32-33,共2页
随着分析化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农产品中砷、汞检测也逐渐受到检测机构的重视。通过对小麦粉(GBW07604)、圆白菜(GBW10011)、国家标准物质杨树叶(GBW07604)中所含砷、汞进行检测,并结合现代化学分析技术,探讨... 随着分析化学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农产品中砷、汞检测也逐渐受到检测机构的重视。通过对小麦粉(GBW07604)、圆白菜(GBW10011)、国家标准物质杨树叶(GBW07604)中所含砷、汞进行检测,并结合现代化学分析技术,探讨农产品砷、汞检测中微波溶样的应用状况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汞检测 微波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铂纳米粒子比色法对茶水中汞离子的检测
4
作者 陈云霖 陈伟 +3 位作者 姚帮本 闫超 陈赵然 姚丽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3-968,982,共7页
文章在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基础上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金铂(Au@Pt)纳米粒子,并对合成的Au@Pt纳米粒子进行表征;茶水中的Hg^(2+)可使Au@Pt纳米粒子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从而引起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H_(2)O_(2... 文章在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基础上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金铂(Au@Pt)纳米粒子,并对合成的Au@Pt纳米粒子进行表征;茶水中的Hg^(2+)可使Au@Pt纳米粒子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从而引起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H_(2)O_(2)底物溶液颜色变化,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快速检测茶水中Hg^(2+)的比色法。当待测物中Hg^(2+)浓度在1~50 nmol/L范围时,此反应体系的紫外分光吸光度与Hg^(2+)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52 nmol/L。与其他传统的Hg^(2+)检测方法相比,文章所提比色法无需样品前处理,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可用于茶水中痕量Hg^(2+)的定量检测与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铂纳米粒子 过氧化物酶活性 茶叶 比色 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预测食品重金属检测中铜离子对汞离子荧光信号的干扰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方亮 梁盈 +2 位作者 董界 王雪洁 钱洁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153,共6页
目的:构建一个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在存在Cu^(2+)干扰的复杂食品检测环境下预测荧光探针对Hg^(2+)的选择性。方法:采用荧光探针技术结合7种先进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分析存在Cu^(2+)干扰时探针对Hg^(2+)的选择性,并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 目的:构建一个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在存在Cu^(2+)干扰的复杂食品检测环境下预测荧光探针对Hg^(2+)的选择性。方法:采用荧光探针技术结合7种先进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分析存在Cu^(2+)干扰时探针对Hg^(2+)的选择性,并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果,选择最优模型。结果:基于分子二维描述符(molecular 2D descriptors,Mol2D)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成功建立了在交叉验证和测试集中准确度为0.786和0.810的高效模型,在Cu^(2+)干扰下准确预判Hg^(2+)的探针选择性。结论:该模型通过选择性预判对Hg^(2+)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进行改进,使Hg^(2+)荧光探针的设计更加高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检测 荧光分子探针 探针选择性 机器学习 化学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有机汞的标准物质氯化甲基汞的合成条件 被引量:1
6
作者 冉新权 周军 王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4-526,共3页
选择两步法合成CH3HgCl,即CH3I与Hg通过光化学反应制得CH3HgI,再使用AgCl将CH3HgI转化为CH3HgCl。以白炽灯作为光反应的光源;选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或乙醚作为转化反应的溶剂,在进行转化反应操作... 选择两步法合成CH3HgCl,即CH3I与Hg通过光化学反应制得CH3HgI,再使用AgCl将CH3HgI转化为CH3HgCl。以白炽灯作为光反应的光源;选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或乙醚作为转化反应的溶剂,在进行转化反应操作时,必须加以搅拌;同时,确定在相应的溶剂中重结晶3次及操作条件。揭示了AgCl转化CH3HgI的反应为固液异相反应,并确定了相应的溶剂。合成CH3HgCl的熔点为169~170℃,元素分析的结果为C:4.89%、H:1.11%,与文献值一致。使用合成的CH3HgCl配成标准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甲基 合成 有机汞检测 地面水 标准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水中汞含量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海磊 边超 +2 位作者 佟建华 李洋 夏善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水体环境中的汞通过生物富集效应被人体摄入,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现有的分析和检测技术无法在现场实现对水中痕量汞含量的自动检测。该文基于汞的预处理方法以及电化学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STM32F407芯片的汞的预处理与电化... 水体环境中的汞通过生物富集效应被人体摄入,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现有的分析和检测技术无法在现场实现对水中痕量汞含量的自动检测。该文基于汞的预处理方法以及电化学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STM32F407芯片的汞的预处理与电化学检测集成化系统,以实现水中痕量汞的自动检测。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样品预处理模块、三电极电路检测模块、MCU主控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实验证明,在5~20μg/L浓度范围内,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重复性(RSD=6.9%)和较好的线性度(R2=0.989),为水中痕量汞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F407 汞检测 电化学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电极体系检测水中微量汞 被引量:7
8
作者 蔡佩君 邓之银 王晓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7-302,共6页
针对水体中常见重金属汞的检测问题,提出基于两电极体系的检测新方法.设计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不锈钢为辅助电极的集成电极,用该电极对汞进行溶出伏安法测定.讨论活化电极、支持电解质、富集电压和富集时间对汞离子测定的影响.在... 针对水体中常见重金属汞的检测问题,提出基于两电极体系的检测新方法.设计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不锈钢为辅助电极的集成电极,用该电极对汞进行溶出伏安法测定.讨论活化电极、支持电解质、富集电压和富集时间对汞离子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分别对1~10μg/L和10~90μg/L2个不同浓度范围的Hg^2+进行测定,溶出峰电流与Hg^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1和0.9992;当富集时间为600s时,Hg^2+的检出限可以达到0.5μg/L.利用该方法测定自来水中汞的含量,检测结果与原子吸收法一致,平均回收率为98%.结果表明,基于两电极体系,可以可靠、准确检测出水中汞,且电极灵敏度高、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电极体系 集成电极 离子检测 溶出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H诱导的金纳米棒自组装及汞离子检测
9
作者 李剑君 杨玉捷 +2 位作者 翁国军 朱键 赵军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纳米棒自组装的促进和抑制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当金纳米棒胶体溶液中加入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时,金纳米棒因Au-S键的形成,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发生头对头(End to End)的自组装.当以上体系中加入汞...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纳米棒自组装的促进和抑制检测汞离子的方法.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当金纳米棒胶体溶液中加入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时,金纳米棒因Au-S键的形成,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发生头对头(End to End)的自组装.当以上体系中加入汞离子时,这种头对头的自组装会被打破,金纳米棒重新呈分散状态.这种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nmol/L,检测范围为1nmol/L-100μmol/L.该汞离子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检测的浓度范围比较大,有望广泛用于水环境中汞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棒 自组装 纵横比 离子检测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腺嘌呤单链DNA-金纳米簇的荧光法高灵敏快速检测汞离子 被引量:9
10
作者 欧丽娟 安学忠 +4 位作者 罗建新 王凌云 薄恒 孙爱明 陈兰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4-167,共4页
聚腺嘌呤-金纳米簇(聚A-AuNCs)制备简单,快速,且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和光学稳定性。基于聚A单链DNA为模板合成的金纳米簇,构建了一种灵敏、简单、快速的新传感方法用于检测汞离子。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通过水浴加热法合成金纳米簇。用荧... 聚腺嘌呤-金纳米簇(聚A-AuNCs)制备简单,快速,且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和光学稳定性。基于聚A单链DNA为模板合成的金纳米簇,构建了一种灵敏、简单、快速的新传感方法用于检测汞离子。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通过水浴加热法合成金纳米簇。用荧光光谱仪和透射电镜对金纳米簇的荧光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金纳米簇为球形,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约为7 nm。金纳米簇在280 nm紫外光激发下,于471 nm处发射出强烈的蓝色荧光,且金纳米簇的光学稳定性良好。溶液在4℃下避光保存1个月,金纳米簇的荧光强度变化很小。当汞离子存在时,汞离子与纳米金之间的高亲和力,可以有效地猝灭金纳米簇的荧光。文中讨论了反应体系中缓冲溶液pH值和反应时间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发现缓冲溶液pH值对该方法的影响不大。汞离子对金纳米簇的荧光猝灭反应非常迅速,1 min之内就可以完成,所以后续反应仅需简单的混合即可进行荧光的测定。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对一系列汞离子浓度进行了检测,线性方程为:y=-335.57 x+541.35,检测线性范围在0.01~1μmol·L^-1之间,相关系数为0.9926。根据空白的三倍标准偏差原则确定检测下限为3 nmol·L^-1。该方法选择性好,通过9种金属离子的加入对金纳米簇的荧光信号并无明显影响,验证了金纳米簇对汞离子检测的特异性。用该方法检测了环境水样中的汞离子,加标回收率在95.33%~10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4%,可用于实际样品中Hg 2+的检测。该法仅需将溶液简单混合即可实现对汞离子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簇 荧光法 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提取物绿色合成纳米银无标记比色法检测汞离子
11
作者 杨博玥 张卫 +3 位作者 孙奕 董晨 符伟杰 诸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8期51-56,共6页
以陈皮提取物为还原剂和表面保护剂,一步法合成纳米银(Ag NPs)@陈皮,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并将Ag NPs@陈皮作为汞离子(Hg^2+)传感探针,采用比色法检测水体中Hg^2+。结果表明,Ag NPs@陈皮具有面心... 以陈皮提取物为还原剂和表面保护剂,一步法合成纳米银(Ag NPs)@陈皮,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对其进行表征,并将Ag NPs@陈皮作为汞离子(Hg^2+)传感探针,采用比色法检测水体中Hg^2+。结果表明,Ag NPs@陈皮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呈分散分布,形状近似球形,粒径为(39.35±0.83)nm。Ag NPs@陈皮可特异性识别Hg^2+,Hg^2+浓度在0.010~20μmol·L^-1范围内,Ag NPs@陈皮在408 nm处的吸光度下降百分比(Ic)与(lgcHg^2+)5/2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93 nmol·L^-1(S/N=3)。河水水样Hg^2+加标回收率在101.8%~105.9%之间(n=3),RSD小于7%。该方法是一种快速、便捷、灵敏的Hg^2+比色检测方法,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合成 纳米银 陈皮提取物 离子检测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Au@Ag纳米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汞离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祥宇 白向茹 +1 位作者 王利华 曾令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1,共7页
建立了1种基于功能化Au@Ag纳米棒(Au@Ag NRs)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来实现溶液中Hg^2+的定量检测。Hg^2+存在下,其与Au@Ag NRs表面的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发生配位作用引起SERS检测探针聚集,产生“热点”效应,致使DMCT... 建立了1种基于功能化Au@Ag纳米棒(Au@Ag NRs)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来实现溶液中Hg^2+的定量检测。Hg^2+存在下,其与Au@Ag NRs表面的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发生配位作用引起SERS检测探针聚集,产生“热点”效应,致使DMCT在1360 cm-1处的SERS信号增强。在0.1~10μg/L质量浓度区间内线性关系良好:Y=195.49384 X+1676.23663(R^2=0.991),检出限为17 ng/L,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饮用水中Hg^2+的限量(1μg/L)。在实际水样中进行Hg^2+加标回收检测,回收率为100.1%~106.5%,相对标准偏差为1.23%~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g纳米棒 离子检测方法 配位作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痕量Hg^(2+)的量子点荧光传感器系统设计(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伟 曾新华 +4 位作者 李淼 郑守国 李华龙 翁士状 王绍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36-3240,共5页
针对当前痕量Hg2+检测大多是借助于大型化学分析仪器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而无法满足现场检测需求的现状,基于量子点荧光淬灭原理设计了一种反射式痕量Hg2+检测传感器,主要包括荧光感知和电信号处理两个模块。荧光感知模块主要由激光光源... 针对当前痕量Hg2+检测大多是借助于大型化学分析仪器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而无法满足现场检测需求的现状,基于量子点荧光淬灭原理设计了一种反射式痕量Hg2+检测传感器,主要包括荧光感知和电信号处理两个模块。荧光感知模块主要由激光光源、光路准直及光电探测器构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激发和感知。电信号处理模块完成了对感知信号放大滤波等处理,最终在linux系统的QT界面中显示Hg2+浓度。该传感器系统实现了仪器的小型化与低成本。试验表明Hg2+浓度在15.0×10-9~1.8×10-6 mol·L-1范围内,传感器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拟合方程为V0/V=1.309 13+3.37c,其中c为Hg2+浓度,单位为μmol·L-1;V0为空白检测值,单位为mV),线性度为0.989 26。离子抗干扰实验中,Ca2+,Mn2+,Pb2+对Hg2+检测结果有微弱影响(4%~7%),其他常见离子的影响(<3%)可以忽略,表明传感器具有优越的选择性。传感器响应时间为35s,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选择性,实现了痕量Hg2+的现场快速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量子点 汞检测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汞排放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段钰锋 朱纯 +5 位作者 佘敏 姚婷 赵士林 汤红健 黄天放 刘猛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1-17,共17页
燃煤锅炉排放的汞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人为汞排放污染源。汞具有神经剧毒性、大气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主要采用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APCDs... 燃煤锅炉排放的汞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人为汞排放污染源。汞具有神经剧毒性、大气迁移性和生物累积性等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控制主要采用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APCDs)的协同脱汞技术。随着我国燃煤电厂"近零排放"目标的实施,烟气汞排放浓度、灰渣和废水汞含量的排放限值将日趋严格。笔者首先概述了当前我国燃煤电厂汞污染物大气排放标准快速更新的现状,指出应对日趋严格的汞排放限值需要对燃煤锅炉系统进行深度脱汞。然后介绍了烟气汞浓度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应对大气汞排放浓度的监测和监管。第三,综述了燃煤脱汞技术,详述了APCDs协同脱汞、烟气喷射吸附剂脱汞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新型脱汞吸附剂的研发趋势。第四,论述了我国燃煤电厂正在实施的超低排放改造对汞减排的效果。最后,针对目前燃煤电厂脱汞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前瞻性的脱汞研究课题,以期对燃煤电厂实现"汞零排放"和副产物中汞的稳定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排放 烟气汞检测 技术 吸附剂 超低排放 协同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间裂分G-四链体-氯化血红素DNA酶自组装纳米线的“Turn-on”型汞离子传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何 赵智粮 +1 位作者 傅昕 王青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2-1827,共6页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载体,利用杂交链式反应,发展了一种基于T-Hg^(2+)-T特异性识别及串联分子间裂分G-四链体-血红素DNA酶纳米线催化信号放大的Hg^(2+)"Turn on"型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当汞离子存在时,"T-Hg^(2+)-T"特...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载体,利用杂交链式反应,发展了一种基于T-Hg^(2+)-T特异性识别及串联分子间裂分G-四链体-血红素DNA酶纳米线催化信号放大的Hg^(2+)"Turn on"型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当汞离子存在时,"T-Hg^(2+)-T"特殊结构的形成促使微球表面修饰的富T探针打开并捕获设计的发夹探针P1,由此引发与发夹探针P2之间的杂交链式反应。由于P1、P2的5'游离末端及3'游离末端都包含富G序列,通过杂交链式反应相互拉近并串联排列,在微球表面折叠形成包含串联分子间裂分G-四链体-血红素DNA酶的自组装DNA纳米线。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传感器对Hg^(2+)的线性检测范围为2 pmol/L~1 nmol/L,检出限为1.5 pmol/L;当试样中的共存离子大量存在时,传感器对Hg^(2+)仍然具有高的选择性。此方法检测Hg^(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检测 生物传感器 比色分析 分子间裂分G-四链体 DNA纳米线 DNA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B多层荧光纳米微球对Hg^2+的检测
16
作者 米超 张纪梅 +2 位作者 张志秋 范咏梅 蔡宇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101,105,共5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掺杂锌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Zn QDs),并采用反相微乳法将SiO_2包覆在量子点表面形成多层SiO_2纳米微球。通过接枝方法将罗丹明B衍生物连接在硅球上,利用Hg^(2+)可以使罗丹明B衍生物的螺环结构发生开环反应并产生荧光...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掺杂锌的碲化镉量子点(CdTe∶Zn QDs),并采用反相微乳法将SiO_2包覆在量子点表面形成多层SiO_2纳米微球。通过接枝方法将罗丹明B衍生物连接在硅球上,利用Hg^(2+)可以使罗丹明B衍生物的螺环结构发生开环反应并产生荧光增强这一特性,构建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比率探针,并成功实现了对水溶液中Hg^(2+)的比率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在波长为521nm和577nm时对Hg^(2+)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检测限是0.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罗丹明B CdTe∶Zn量子点 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配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合成及其对Hg^(2+)的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婷 李天浩 +5 位作者 张雨 魏禧龙 白冰 刘园园 李恺 臧双全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310,共8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分子三苯乙烯炔金-三苯基膦(1)。1溶解在DMSO中几乎无荧光,在固体状态下具有明亮的蓝色荧光,表现出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研究表明,其聚集诱导发光特性来自于限制分子内旋转机理。1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对...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集诱导发光分子三苯乙烯炔金-三苯基膦(1)。1溶解在DMSO中几乎无荧光,在固体状态下具有明亮的蓝色荧光,表现出典型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研究表明,其聚集诱导发光特性来自于限制分子内旋转机理。1在水溶液中表现出对Hg^(2+)的荧光猝灭响应,并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金配合物 离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的重金属离子Hg2+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漆明星 杨普 +1 位作者 邹铃 孙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7期195-199,220,共6页
以重金属离子Hg^2+为研究对象,使用经过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溶液对Hg2+进行检测,Hg2+与表面采用修饰剂的量子点结合使得量子点发生荧光猝灭现象,Hg^2+浓度与荧光猝灭的变化强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线性关系实现量子点对溶... 以重金属离子Hg^2+为研究对象,使用经过L-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溶液对Hg2+进行检测,Hg2+与表面采用修饰剂的量子点结合使得量子点发生荧光猝灭现象,Hg^2+浓度与荧光猝灭的变化强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利用这种线性关系实现量子点对溶液中Hg^2+含量的定量检测,检测波段为400~800nm。在优化条件下测得方法检出限为6.11×10^-9mol/L(S/N=3,n=11),线性范围为9×10^-9~5×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在实验环境下,对特征波段进行变量标准化(SNV)预处理,再进行偏最小二乘(PLS)建模分析,得到较好的自预测能力和实际预测能力,其中校正集的决定系数为0.8784,RMSEC为11.6313μmol/L,验证集的决定系数为0.7287,RMSEP为18.7174μmol/L。结果表明,实验建模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方便,实验快速、可靠、无污染,表明利用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Hg^2+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检测 量子点 荧光探针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硫化钼和钴基金属有机骨架的痕量汞离子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日 边超 +3 位作者 谢勇 韩明杰 李洋 夏善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6,共8页
汞离子(Hg^(2+))具有高生物毒性,痕量的汞也会对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基于二硫化钼(MoS_(2))和钴基金属有机骨架(ZIF-67)的复合材料MoS_(2)@ZIF-67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结合MoS_(2)的优异导电性与金属有机... 汞离子(Hg^(2+))具有高生物毒性,痕量的汞也会对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基于二硫化钼(MoS_(2))和钴基金属有机骨架(ZIF-67)的复合材料MoS_(2)@ZIF-67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结合MoS_(2)的优异导电性与金属有机骨架的催化性能,复合材料MoS_(2)@ZIF-67可放大电化学信号,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利用Hg^(2+)能与DNA中胸腺嘧啶T结合形成T-Hg^(2+)-T双螺旋结构的原理,使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实现了对水环境中痕量汞的特异性检测.该传感器对Hg^(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L,检出限为5 ng/L,并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采用该传感器对自来水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检测,回收率为110%~119%,在痕量汞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检测 二硫化钼 钴基金属有机骨架 T-Hg^(2+)-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