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旭东 胡金贵 +2 位作者 李晔 张卫华 李显达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1-937,共7页
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对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共记录到鸟类200种,隶属于17目43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06种(占53.0%),雀形目94种(47.0%);古北界鸟类136种(68.0%),东洋界鸟类3种(1.5%),广布种61种(30.5%... 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对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共记录到鸟类200种,隶属于17目43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06种(占53.0%),雀形目94种(47.0%);古北界鸟类136种(68.0%),东洋界鸟类3种(1.5%),广布种61种(30.5%);夏候鸟有126种(63.0%),冬候鸟11种(5.5%),留鸟33种(16.5%),旅鸟30种(15.0%);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马自然保护区 资源调查 鸟类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有蹄类种群数量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连宽 李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9-21,30,共4页
[目的]明确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有蹄类种群数量,完善保护区内动物分布种类与种群数据。[方法]2012年12月末至2013年1月,应用大样方法对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有蹄类动物... [目的]明确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有蹄类种群数量,完善保护区内动物分布种类与种群数据。[方法]2012年12月末至2013年1月,应用大样方法对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有蹄类动物3种,隶属于1目2科。其中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sibiricus)属于国家I级保护动物,驼鹿(Alces alces)属于国家II级保护动物,狍(Capreolus pygargus)属于国家"三有"动物。保护区内分布的驼鹿种群数量为242(93~504)只;狍的种群数量为485(167~759)只。由于原麝仅在1个样方内出现,所以无法对其种群数量进行合理评估。[结论]研究结果为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马自然保护区 有蹄类 大样方法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威 周梅 +3 位作者 赵鹏武 舒洋 王梓璇 张今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51,共4页
在2018年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迹地按不同火烧程度设立9个标准样地(30 m×30 m),以样地内760株延迟性死亡兴安落叶松为全部样本,划分为7个径级,分析不同程度火烧迹地不同径级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延迟性死... 在2018年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迹地按不同火烧程度设立9个标准样地(30 m×30 m),以样地内760株延迟性死亡兴安落叶松为全部样本,划分为7个径级,分析不同程度火烧迹地不同径级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延迟性死亡特征。将全部样本的80%(610株)作为建模样本,20%(150株)作为检验样本,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轻度火烧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逐级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8.5%、28.5%、17.4%,胸径大于20 cm的树木延迟性死亡率为0;在所有延迟性死亡树木中,胸径小于10 cm的树木占76.8%。中度火烧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率随径级的增加也逐级降低,但降低幅度没有轻度火烧样地明显,胸径大于25 cm的树木延迟性死亡率为0;在所有延迟性死亡树木中,胸径6~15 cm的树木占86.8%。重度火烧样地中,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率明显升高,最低为66.7%,最高为100%,胸径为26~35 cm的树木没有发生延迟性死亡。火烧程度与径级对兴安落叶松延迟性死亡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火烧程度与径级的优势比值分别为3.208和0.725。预测发生延迟性死亡的准确率为71.7%,预测为未发生延迟性死亡的总样本的准确率为60.4%。总样本A_(U),C值为0.764,说明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拟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火烧迹地 延迟性死亡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业产业实现惠民富民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秀梅 《内蒙古林业》 2019年第5期4-6,共3页
在美丽迷人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鄂尔多斯、阿拉善等不同类型的天然草原风光无限,中国面积最大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魅力无穷,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等沙区浩瀚无垠,呼伦湖、鄂尔多斯遗鸥、大兴安岭汗马国... 在美丽迷人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鄂尔多斯、阿拉善等不同类型的天然草原风光无限,中国面积最大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魅力无穷,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等沙区浩瀚无垠,呼伦湖、鄂尔多斯遗鸥、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湿地风景如画,阿尔山、克什克腾、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别有洞天……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而围绕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湿地、大公园等衍生的林业产业正惠及内蒙古广大人民群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东部地区 林果业 文冠果 经济林 木本油料林 内蒙古 乌兰布和沙漠 锡林郭勒盟 特色种植业 农牧民增收 林产加工业 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