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汕优10号的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1
作者 李文红 张朝显 +1 位作者 高先光 杨维山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6,共1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汕优10号 亲本特性 高产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优10号制种技术要点
2
作者 范孔斌 《福建稻麦科技》 1996年第3期25-26,共2页
汕优10号制种技术要点范孔斌(漳平市农业局,364400)汕优10号是由珍汕97A与密阳46配组成的杂交水稻。具有丰产性好,结实率高、抗稻瘟病能力强,米质好,增产幅度大等特点,是一个较理想的早、中、晚兼用的当家组合。... 汕优10号制种技术要点范孔斌(漳平市农业局,364400)汕优10号是由珍汕97A与密阳46配组成的杂交水稻。具有丰产性好,结实率高、抗稻瘟病能力强,米质好,增产幅度大等特点,是一个较理想的早、中、晚兼用的当家组合。但是汕优10号的制种要求技术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汕优10号 制种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50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谢玉眉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2期27-28,共2页
Ⅱ优50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南恢505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10)。2006年福建省区试初试,平均产量458.08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19%,达... Ⅱ优50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南恢505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于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10)。2006年福建省区试初试,平均产量458.08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19%,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位,增产点率9231%。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450.83kg/667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8.97%,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建瓯市于2008年引进试种,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理想的晚稻接班组合。现将该组合在建瓯试种表现与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杂交水稻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汕优10号 特性 特征 南平市农科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