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瘟、丰产、优质的“汕优多系1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学博
-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4年第3期2-3,共2页
-
文摘
抗瘟、丰产、优质的“汕优多系1号”张学博(福建农业大学350002)“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不育系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多系1号是利用广谱高抗稻瘟病亲本特特普与明恢63杂交、回交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
-
关键词
抗瘟
品种
汕优多系1号
水稻
-
分类号
S511.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汕优多系1号产量因素分析及其高产调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祖德
-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1期16-18,共3页
-
文摘
据1996—1997年永定县大区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有关资料,对汕优多系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分别进行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667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与产量是极显著正相关。四因素对产量贡献的顺序依次为:每穗粒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各构成因素间的偏相关均为负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每穗总粒数是该组合高产群体构建的关键性因素。据此,提出在:适宜穗数的前提下,提高成穗率,主攻大穗,全面提高群体质量,协调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是汕优多系1号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同时,在实践中形成的“壮秋、适苗、扩行、调肥、控水”十字配套调控技术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汕优多系1号
产量因素
高产群体质量
杂交水稻
-
分类号
S511.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汕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技术探讨
- 3
-
-
作者
杨昌金
张家卫
胡建平
-
机构
黔东南州种子公司
-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5年第3期5-9,共5页
-
文摘
探讨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多系1号)杂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加速其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汕优多系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亩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提高异交结实率。应用父母本的时差、叶差合理安排播差期,采用1期父本大双行确定适宜的行比,配套培育壮秧,规格开厢插足基本苗,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喷施“九二0”是夺取制种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
关键词
汕优多系1号
制种
杂交水稻
-
Keywords
Shanyou Duoxi 1
seed-production
-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抗瘟、丰产、优质的杂交稻新组合汕优多系1号
- 4
-
-
作者
叶大文
-
机构
福建省寿宁县种子公司
-
出处
《中国稻米》
1995年第4期5-6,共2页
-
-
关键词
水稻
汕优多系1号品种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汕优多系1号”的栽培与制种
- 5
-
-
作者
赵国海
刘广远
-
机构
南召县种子公司
-
出处
《河南农业》
1996年第2期12-12,共1页
-
文摘
“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多系1号)系四川省内江农科所选育而成,已被国家定为接替“汕优63”的主要推广杂交新品种之一。1993年引入我县,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 “汕优多系1号”全生育期157天左右,与“汕优63”
-
关键词
汕优多系1号
“汕优63”
栽培技术
杂交新品种
珍汕97A
结实率
制种技术
两段育秧
种子公司
南召县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汕优多系1号等四个组合的再生率比较试验
- 6
-
-
作者
严子华
-
机构
清流县农业局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8年第2期29-31,共3页
-
-
关键词
再生稻
水稻
汕优多系1号
品种组合
再生率
-
分类号
S511.10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汕优多系1号”制种技术初探
- 7
-
-
作者
陈象新
-
机构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5期7-7,共1页
-
文摘
“汕优多系1号”制种技术初探陈象新(邵武市水稻原种场354000)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的新组合。多系1号是该所用明恢63与特特甫杂交再回交选育的高抗稻瘟病亲本。据1994年全省区试及抗病鉴定,表...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汕优多系1号
制种
-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