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酿酒酵母和异常汉逊酵母在酿酒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颜兵 江月 +2 位作者 梁若楠 吴轩德 周世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在半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通过对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过程中微生物数目变化、理化指标变化来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酿酒酵母、异常... [目的]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在半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白酒酿造过程中,通过对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培养过程中微生物数目变化、理化指标变化来探究酿酒酵母与异常汉逊酵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在酿酒酵母、异常汉逊酵母共培养过程中,异常汉逊酵母经过24 h短暂生长后迅速衰亡;对可能引起异常汉逊酵母衰亡的因子包括碳源、酒精度、p H、酵母无细胞滤液的初步研究,发现在酿酒酵母无细胞滤液和混合酵母无细胞滤液中,异常汉逊酵母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酿酒酵母生长正常。[结论]异常汉逊酵母和酿酒酵母共培养时,异常汉逊酵母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酿酒酵母的代谢产物是抑制其生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异常汉逊酵母 酿酒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汉逊酵母菌败血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贵民 谢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0-482,共3页
异常汉逊酵母菌败血症1例报告/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周贵民,谢灵近年来由真菌特别是酵母菌引起的全身感染日见增多,菌血症、败血症的报道已屡见于各种刊物,但国内尚未见由异常汉逊酵母菌(Hansenulaanomal... 异常汉逊酵母菌败血症1例报告/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周贵民,谢灵近年来由真菌特别是酵母菌引起的全身感染日见增多,菌血症、败血症的报道已屡见于各种刊物,但国内尚未见由异常汉逊酵母菌(Hansenulaanomala)所致感染的报告。我们发现1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异常汉逊酵母 薄膜念珠菌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残余汉逊酵母菌体蛋白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强 王俊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5-946,共2页
目的通过免疫白兔和小鼠获得抗汉逊酵母菌体全蛋白血清,建立测定残余宿主汉逊酵母菌体蛋白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的方法。方法由免疫动物得到抗血清,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通过方阵滴定实验确定双抗体夹心ELISA最佳条件。结果获... 目的通过免疫白兔和小鼠获得抗汉逊酵母菌体全蛋白血清,建立测定残余宿主汉逊酵母菌体蛋白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的方法。方法由免疫动物得到抗血清,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通过方阵滴定实验确定双抗体夹心ELISA最佳条件。结果获得的兔、小鼠抗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效价均达到1:10000。作为包被抗体小鼠抗血清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l,在30~500ng/ml范围内测定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5。可用于测定基因工程产品中汉逊酵母菌体蛋白的残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菌体蛋白 汉逊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u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用于2—15岁人群的免疫效果观察
4
作者 徐瑾 李军 +7 位作者 史鲁斌 叶莹 董蒲梅 郭永豪 丰达星 路明霞 王长双 张延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591-592,共2页
目的探讨10μg/lm L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对2—15岁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在新安县选出HBsAg、抗-HBs、抗-HBc均阴性者470人作为调查对象,按0,l,6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每次接种后30一45 d内采集血标本,进行抗-HBs检测。结果:三... 目的探讨10μg/lm L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对2—15岁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在新安县选出HBsAg、抗-HBs、抗-HBc均阴性者470人作为调查对象,按0,l,6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每次接种后30一45 d内采集血标本,进行抗-HBs检测。结果:三针次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6.80%、99.78%、100.00%,GMT分别为1213.11、2513.62、5060.58 ml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的抗-HBs GMT值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结论:接种lOu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后,可以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酵母 乙肝疫苗 2-15岁人群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异常汉逊酵母菌不同发酵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朝 张寒玉 +4 位作者 王婷 冯光文 钱卫东 蔡长龙 毛培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具有较强的发酵力和酯化力,并能积累色氨酸。为了进一步理解其发酵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代谢的关系,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5个发酵时间点(0、24、48、72、96 h)的异常汉逊酵母... 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具有较强的发酵力和酯化力,并能积累色氨酸。为了进一步理解其发酵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代谢的关系,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5个发酵时间点(0、24、48、72、96 h)的异常汉逊酵母菌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发酵时间点与其相邻的上一个时间点相比,发酵24、48、72、96 h的上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分别为585、487、154、615,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分别为1 112、725、5、245。差异表达基因功能的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异常汉逊酵母菌的代谢强度在0~48 h下降,48~96 h上升,并且在96 h时,具有较强的代谢活动和遗传信息处理能力。产色氨酸通路的差异基因表达矩阵分析表明,异常汉逊酵母菌合成色氨酸的速率在0~24 h下降,随后上升;而色氨酸的分解速率从0~48 h上升,随后下降。这些结果可为异常汉逊酵母菌的分子育种及其代谢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汉逊酵母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重组异常汉逊酵母菌Ar_Han0458的转录组学分析及谷胱甘肽代谢途径富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寒玉 唐朝 +2 位作者 冯光文 毛培宏 蔡长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15,共6页
研究可稳定遗传的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在发酵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表达信息及与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的5个发酵时间点的RNA-seq数据。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各发... 研究可稳定遗传的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在发酵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表达信息及与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的5个发酵时间点的RNA-seq数据。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各发酵时间与0 h相比,下调表达基因数量多于上调表达;除发酵96和72 h外,相邻时间点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均以下调为主;发酵48和72 h时的基因表达谱相近。各发酵时间点间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GO功能均以细胞过程、细胞和催化活性为主。KEGG富集分析显示,10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谷胱甘肽的代谢,谷胱甘肽的合成速率分别在24和96 h达到峰值,与实验测得胞外GSH产量变化趋势一致。重组异常汉逊酵母Ar_Han0458在发酵96 h时差异表达基因数目以上调为主,且谷胱甘肽合成速率最快。该研究为重组异常汉逊酵母的代谢调控研究及其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异常汉逊酵母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谷胱甘肽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与光密度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月 何松贵 周世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OD值),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浓度,并研究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异常汉逊酵母在YEPD培养基中指...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OD值),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的菌液浓度,并研究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异常汉逊酵母在YEPD培养基中指数期的菌液浓度与光密度值呈现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菌液浓度(y)与光密度值(x)线性回归方程:y=2.246x-0.030(R2=0.998 6)。植物乳杆菌在MRS肉汤培养基中指数期菌液浓度的对数值与光密度值呈现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菌液浓度的对数值(y)与光密度值(x)线性回归方程:y=0.172 4x+8.432 1(R^2=0.996 6)。[结论]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快速测定异常汉逊酵母和植物乳杆菌菌液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汉逊酵母 植物乳杆菌 菌液浓度 光密度值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异常汉逊酵母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陶贤清 陶能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从白酒酒曲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菌S-1,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S-1被确定为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将S-1分别置于乙醇体积分数为0%、8%、10%、12%、14%和16%的YPD培养基上,28℃下恒温培养144h,结果表明,S-2可耐12%的... 从白酒酒曲中分离得到1株酵母菌S-1,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S-1被确定为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将S-1分别置于乙醇体积分数为0%、8%、10%、12%、14%和16%的YPD培养基上,28℃下恒温培养144h,结果表明,S-2可耐12%的乙醇。对糖度为13°Brix的500mL甘蔗糖液进行发酵,发酵产物经初馏和精馏后得到70mL馏分。GC分析结果表明,该馏分为高纯度的乙醇,乙醇得率为0.52g乙醇/g甘蔗糖液,接近理论转化率。该实验中所分离的异常汉逊酵母菌株S-1是1株可用于甘蔗产燃料乙醇的理想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异常汉逊酵母 酒曲 发酵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的异常汉逊酵母菌株792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分布特征研究
9
作者 王婷 张寒玉 +4 位作者 蔡长龙 唐朝 毛培宏 钱卫东 李永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7-62,共6页
重复序列是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的进化、遗传和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异常汉逊酵母菌株792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的基础上,对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全基因组中重复序列... 重复序列是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的进化、遗传和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异常汉逊酵母菌株792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的基础上,对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全基因组中重复序列总长346 417bp,其中,串联重复序列238 164bp,散在重复序列108 253bp,占基因组长度的2.52%,平均每4.05Kb就有一个重复序列.微卫星DNA序列中重复单元拷贝数大多低于15次,其优势碱基类型为三核苷酸重复,重复单元基序为AAC的微卫星序列数目最多;小卫星DNA序列重复单元拷贝数小于微卫星DNA,主要分布1~3次,重复单元大于15bp的小卫星序列数目随着重复单位长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散在重复序列中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数目最多,滚环(RC)平均长度最长.本研究结果为汉逊酵母菌的分子定向育种和SSR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汉逊酵母 基因组 小卫星DNA 微卫星DNA 散在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致新生儿右上肢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丽容 周伟 +2 位作者 黄维本 李珍 梁木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3-404,共2页
1 病例资料男,胎龄37+1周,剖宫产娩出,系双胎之小,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出生体重2 100 g,面色红润,皮肤弹性良好,无皮损。生后有气促、呻吟、吐沫,无青紫,心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在新生儿病区予无创持续气道正压辅助通... 1 病例资料男,胎龄37+1周,剖宫产娩出,系双胎之小,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出生体重2 100 g,面色红润,皮肤弹性良好,无皮损。生后有气促、呻吟、吐沫,无青紫,心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在新生儿病区予无创持续气道正压辅助通气治疗48 h后,该新生儿无明显气促,无呼吸费力,无呻吟、吐沫,生命体征平稳。乙肝疫苗接种:于出生后68 h在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性水肿 乙肝疫苗接种 持续气道正压 知情同意书 乙型肝炎疫苗 病例报告 皮肤弹性 汉逊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汉逊德巴利酵母对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群落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藤 伯年国 +3 位作者 沙艮 卢万洋 马燕 赵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本研究利用从普洱茶中分离的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PETY002接种强化发酵普洱茶(EF组)。结果表明,EF组的酵母菌落总数显著高于传统发酵(NF组)。感官审评发现,EF组茶汤颜色更深、滋味更醇厚、香气带有菌香。特征成分测定... 本研究利用从普洱茶中分离的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PETY002接种强化发酵普洱茶(EF组)。结果表明,EF组的酵母菌落总数显著高于传统发酵(NF组)。感官审评发现,EF组茶汤颜色更深、滋味更醇厚、香气带有菌香。特征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与NF组相比,EF组的茶褐素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增加,而茶多酚、儿茶素类(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咖啡碱的含量降低,黄酮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差异较小。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汉逊德巴利酵母是EF组中的优势真菌,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与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德巴利酵母属与茶褐素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和茶黄素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接种汉逊德巴利酵母强化发酵改变了发酵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通过与其他优势微生物相互作用提高了普洱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普洱茶 强化发酵 特征成分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产酯酵母结合梯度升温工艺对低盐稀态发酵酱油的风味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新玉 李心智 +2 位作者 吴昌正 童星 贺丽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9-157,共9页
该文以低盐(120 g/L)稀态发酵酱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依次接入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与异常威客汉逊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并结合梯度升温工艺对提升低盐稀态发酵酱油风味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在为期60 d的低... 该文以低盐(120 g/L)稀态发酵酱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依次接入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与异常威客汉逊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并结合梯度升温工艺对提升低盐稀态发酵酱油风味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在为期60 d的低盐稀态发酵过程中,依次添加鲁氏接合酵母(5 d)和异常威客汉逊酵母(15 d)联合梯度升温工艺提升了低盐稀态酱油在发酵期间的微生物活性,延缓了pH值下降速度,阻滞了体系酸败,同时显著提升了发酵酱油的香气和滋味。对比未添加产酯酵母只采用梯度升温工艺的对照组,接种产酯酵母结合梯度升温工艺的实验组中产出更多的乙酸、乳酸及游离氨基酸,有效丰富了酱油的整体浓厚滋味,并通过提高5-乙基-4-羟基-2-甲基-3(2H)-呋喃酮、乙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等物质的含量丰富了酱油的风味,使其具有更强烈的“酱香和水果甜香”,感官测评也显示了低盐酱油整体喜好度有较大提高。该研究突显了低盐发酵酱油工艺改进的潜力,有助于生产更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和健康需求的酱油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稀态发酵酱油 鲁氏接合酵母 异常威客汉逊酵母 梯度升温 挥发性成分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逊德巴利酵母冻干菌剂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草莓采后软腐病的控制
13
作者 赵利娜 周娅丽 +2 位作者 兰晨 张晓云 张红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30,共11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拮抗酵母菌控制果蔬采后病害,实现酵母制剂的商业化,作者以拮抗酵母菌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D.hansenii)为研究对象,使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酵母制剂,并研究该制剂对草莓采后软腐病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 为了更好地利用拮抗酵母菌控制果蔬采后病害,实现酵母制剂的商业化,作者以拮抗酵母菌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D.hansenii)为研究对象,使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酵母制剂,并研究该制剂对草莓采后软腐病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冻干过程中不同保护剂在不同质量分数下对D.hansenii存活率的影响,随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保护剂复配方案,最后验证在最优复配方案的保护剂下D.hansenii冻干菌制剂在贮藏期间的存活率及其对草莓采后软腐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D.hansenii冻干菌制剂的最优保护剂方案为质量分数2.22%的海藻糖、质量分数17.83%的脱脂乳粉、质量分数0.06%的L-抗坏血酸和质量分数4.06%的L-谷氨酸钠。D.hansenii在最优复配方案得到的冻干菌制剂长达90 d的贮藏期内能够保持70%~80%的存活率,且该制剂对由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R.stolonifer)引起的草莓采后软腐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保护剂 冷冻干燥 草莓 软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逊德巴利酵母对采后柑橘青霉病的防治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闫岩 王明力 +1 位作者 李岑 陆雅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6-220,共5页
利用汉逊德巴利酵母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对指状青霉体外和柑橘上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体外实验表明,108CFU/mL酵母溶液牛津杯产生的抑菌圈为20.6 mm,在PDB培养基中青霉孢子24 h后的萌发率和芽管长度分别为5.2%,11.4μm。柑橘体上实验表明... 利用汉逊德巴利酵母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对指状青霉体外和柑橘上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体外实验表明,108CFU/mL酵母溶液牛津杯产生的抑菌圈为20.6 mm,在PDB培养基中青霉孢子24 h后的萌发率和芽管长度分别为5.2%,11.4μm。柑橘体上实验表明,108CFU/mL酵母溶液处理组8 d后的病斑直径和发病率分别为3.6 mm和7.4%,病变指数仅为7.8%,防治效率达到了92.3%。拮抗酵母可以防止柑橘总糖和Vc的损失,防止柑橘霉变引起的总酸增长。25℃左右的条件下,108CFU/mL的酵母溶液能够较好地抑制柑橘青霉病的发生也保证柑橘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柑橘 青霉病 拮抗酵母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氨基酸废水发酵生产饲料用汉逊德巴利酵母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成细瑶 杨波 +2 位作者 刘志刚 尧晨光 胡征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2-105,共4页
以毛发水解法提取胱氨酸后的废液为氮源,发酵生产饲料酵母。从高盐环境中筛选获得一株高耐盐酵母。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证实该菌株为汉逊德巴利酵母,其可用于饲料添加剂。经人工驯化进一步提高其耐盐能力后,通过正交及单因子实验探索其... 以毛发水解法提取胱氨酸后的废液为氮源,发酵生产饲料酵母。从高盐环境中筛选获得一株高耐盐酵母。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证实该菌株为汉逊德巴利酵母,其可用于饲料添加剂。经人工驯化进一步提高其耐盐能力后,通过正交及单因子实验探索其最优生长条件。结果显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氨基酸废水33.3%(v/v),玉米淀粉7%(w/v),K2HPO4 1.5%(w/v),酵母粉0.3%(w/v),FeSO40.6%(w/v);最佳发酵条件如下:培养时间5 d,装液量50 ml/250 ml,初始pH值5.0,种龄4 d,接种量10%(v/v)。此条件下,菌体干重达4.9%(w/v),较优化前提高了48.5%。本研究中分离得到的饲用汉逊德巴利酵母可有效将毛发水解法提取胱氨酸后废水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优质饲料用菌体蛋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废水 饲料 汉逊德巴利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阻遏效应分析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调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新惠 潘攀 +6 位作者 孙劲松 丁悦 刘力嘉 张雅琳 肖龙泉 田甜 刘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9,共7页
研究添加L-组氨酸和不添加L-组氨酸两种不同氮源水平情况下,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氮代谢阻遏效应调控机制。以添加L-组氨酸为实验组,不添加组为对照,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两组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多种生物信... 研究添加L-组氨酸和不添加L-组氨酸两种不同氮源水平情况下,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氮代谢阻遏效应调控机制。以添加L-组氨酸为实验组,不添加组为对照,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两组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照组测序结果共得到42.921 6 M clean reads;实验组测序结果共得到41.415 4 M clean reads。两组样品分析显示共有133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78个基因表达上调,50个基因表达下调,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组胺代谢相关酶系代谢。本研究为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代谢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转录组 氮代谢阻遏效应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酵母增香介质发酵雪茄烟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静怡 杨锦鹏 +3 位作者 余君 杨春雷 陈雄 姚兰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81-86,共6页
为探究汉逊酵母增香介质与拜耳接合酵母增香介质混合固态发酵对雪茄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发酵后雪茄烟叶的香气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2种酵母增香介质进行拮抗试验发现交叉点无抑菌圈,说明两... 为探究汉逊酵母增香介质与拜耳接合酵母增香介质混合固态发酵对雪茄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发酵后雪茄烟叶的香气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2种酵母增香介质进行拮抗试验发现交叉点无抑菌圈,说明两菌无拮抗效果;对接菌比例、接菌量和烟叶湿度进行工艺优化,发现当接菌比例(汉逊酵母∶拜耳接合酵母)1.1∶1,接菌量19.14%,烟叶湿度31.06%时,香气物质总量为1200.92μg/g,比单菌发酵提高了9.31%。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酵母 拜耳接合酵母 增香介质 雪茄烟叶 混菌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联合固定化汉逊德巴利酵母产3-羟基丙酸的研究
18
作者 董玉玮 刁咸斌 +2 位作者 王陶 张传丽 高明侠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722-726,共5页
采用微胶囊固定化技术,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制备汉逊德巴利酵母微胶囊,探讨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氯化钙的浓度对汉逊德巴利酵母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产3-羟基丙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浓度... 采用微胶囊固定化技术,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制备汉逊德巴利酵母微胶囊,探讨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氯化钙的浓度对汉逊德巴利酵母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产3-羟基丙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浓度的分别增加,3-羟基丙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聚乙烯醇最佳浓度为10.0%,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20.01±0.66)g/L;海藻酸钠为最佳浓度为1.0%,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18.71±0.54)g/L;氯化钙最佳浓度为2.1%,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18.37±0.45)g/L。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联合固定汉逊德巴利酵母制备微胶囊最佳工艺为10.0%聚乙烯醇,1.0%海藻酸钠和2.1%氯化钙,在此条件下3-羟基丙酸含量为(21.53±1.1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汉逊德巴利酵母 3-羟基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精废水培养汉逊德巴利酵母的自溶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喻轶 陈园 +4 位作者 黎琪 赵晨 刘玉春 陈新 张晓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0-145,150,共7页
为了优化酵母细胞的自溶条件、提高细胞自溶的效果,本研究以味精废水为培养基,能耐高硫铵的汉逊德巴利酵母为原料,以细胞内容物溶出率为响应值,在时间、温度、pH、促溶剂种类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细胞自溶条件。结果表明... 为了优化酵母细胞的自溶条件、提高细胞自溶的效果,本研究以味精废水为培养基,能耐高硫铵的汉逊德巴利酵母为原料,以细胞内容物溶出率为响应值,在时间、温度、pH、促溶剂种类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细胞自溶条件。结果表明,汉逊德巴利酵母自溶的最佳条件为:自溶时间为23h,自溶温度为54℃、pH为5.5、木瓜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8%;在该条件下酵母自溶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4.76 g/L,与最佳预测值14.84 g/L较为接近。说明该模型可靠,响应面法优化酵母细胞自溶可行,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味精废水 自溶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逊德巴利酵母菌在胃酸、肠胆盐环境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新云 刘又嘉 +1 位作者 邓艳玲 谭周进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6-8,共3页
为探究汉逊德巴利酵母菌在酸性、胆盐环境及人工胃肠液下的存活情况,采用活菌计数法,分别在p H值1.0、1.5、2.0、2.5,胆盐浓度0.2%、0.3%、0.4%的PDA液体培养基,人工胃液作用0、2、4 h,以及人工肠液作用0、2、4、6、8、10 h环境下,测定... 为探究汉逊德巴利酵母菌在酸性、胆盐环境及人工胃肠液下的存活情况,采用活菌计数法,分别在p H值1.0、1.5、2.0、2.5,胆盐浓度0.2%、0.3%、0.4%的PDA液体培养基,人工胃液作用0、2、4 h,以及人工肠液作用0、2、4、6、8、10 h环境下,测定汉逊德巴利酵母菌的活菌数。结果表明:耐酸试验中,该菌株在p H值1.0没有存活,p H值1.5、2.0、2.5活菌数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耐胆盐试验中,该菌株在0.4%的高胆盐浓度下仍然存活,活菌数随胆盐浓度增加而降低;人工胃液试验中,与0 h比较,2 h、4 h活菌数显著增加(P<0.01);人工肠液试验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该菌株活菌数先升后降,但都比0 h活菌数增加。可见,汉逊德巴利酵母菌能够耐受较高的酸性环境和较高的胆盐环境,并在人工胃肠液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存活能力,符合研制新型微生态制剂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逊德巴利酵母 耐酸 耐胆盐 人工胃液 人工肠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