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我的“结合论” 被引量:16
1
作者 鲁国尧 《汉语学报》 2007年第2期2-10,共9页
此文是方法论论文,但论的不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而是中间层次和最低层次的方法,亦即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历史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都是经过长期检验的传统方法,各有千秋,不应妄加轩轾,而应两者并重。发扬之道在将二者结合、... 此文是方法论论文,但论的不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而是中间层次和最低层次的方法,亦即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历史文献考证法和历史比较法都是经过长期检验的传统方法,各有千秋,不应妄加轩轾,而应两者并重。发扬之道在将二者结合、化合,此即"新二重证据法"或汉语史研究中的"二重证据法",这种"结合论"应该大加提倡。本文叙述笔者研讨音韵学研究方法直至提出新"二重证据法",以及反对"单一论"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历史文献考证法 历史比较法 结合论 冯契 梅耶 汉语音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望世纪交会的汉语音韵学研究
2
作者 李葆嘉 《云梦学刊》 1992年第1期69-73,共5页
在新旧世纪相交之际,随着年轻的一代汉语音韵学工作者的日益成熟,经受着第五次中外文化交流振荡的汉语音韵学,可望取得重大的进展,使古老的学科焕发新时代的光彩。一、深入方法探讨传统汉语音韵研究方法理论化不够,引进西方语音研究方... 在新旧世纪相交之际,随着年轻的一代汉语音韵学工作者的日益成熟,经受着第五次中外文化交流振荡的汉语音韵学,可望取得重大的进展,使古老的学科焕发新时代的光彩。一、深入方法探讨传统汉语音韵研究方法理论化不够,引进西方语音研究方法未必全然切合汉语实际。如果把方法论作为一个专门的对象加以深入探讨,对于推进整个汉语音韵学的进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杨耐思《音韵学的研究方法》(《语文导报》1987年3、4期)首次系统阐述。冯蒸《汉语音韵研究方法论》(《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3期),从三个层次把握方法论,又对学科方法论详加推阐,富有新意。这两篇专论,与以往只运用方法、秘而不宣形成明显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 语音研究 杨耐思 冯蒸 语言教学 研究方法论 年轻的一代 中外文化交流 李葆嘉 《中原音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音韵学》、《汉语音韵》和《音韵学初步》的比较
3
作者 贾艳琛 《安康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31-35,共5页
比较王力先生分别写成于不同时代的三本音韵学著作的特点、内容、观点、体例上的异同 ,可以认识音韵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汉语音韵学》 汉语音韵 音韵学初步》 王力 特点 语音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十年来的汉语音韵学 被引量:5
4
作者 唐作藩 杨耐思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10,共9页
汉语音韵学(又称音韵学或声韵学)是我国语言文字学里边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与训诂学,文字学三足鼎立地构成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主体。音韵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肇自东汉,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10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 汉语音韵学(又称音韵学或声韵学)是我国语言文字学里边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与训诂学,文字学三足鼎立地构成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主体。音韵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肇自东汉,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10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古音学、今音学(又称切韵学)、等韵学三大部门的自成体系的学科。清代3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 切韵 古音学 等韵学 今音学 中原音韵 入派三声 上古音 中国音韵学研究 李新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汉语音韵对日语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晋学新 《外国语文》 1996年第3期67-71,共5页
论古汉语音韵对日语的影响晋学新日本是一个没有自己固有文字的国家。我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日本才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并借用汉字发明了“万叶假名”。①后来又在“万叶假名”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偏傍部首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 论古汉语音韵对日语的影响晋学新日本是一个没有自己固有文字的国家。我国的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日本才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并借用汉字发明了“万叶假名”。①后来又在“万叶假名”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偏傍部首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符号“假名”。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读音 汉语音韵 入声字 日语汉字读音 双母音 汉字音 中古汉语 日本 古代汉语 浊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音韵中的字音和字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拱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19,共5页
一、音节在汉语中的重要性音节的概念在汉语里非常重要。因为每一个音节都是用汉字写出来的,音节实质上表现了汉字的读音;分析汉语的音节等于分析汉字的读音。正因为如此,汉语里的“音节”常常称为“字音”,有时简称为“字”。
关键词 字音 字调 汉语音韵 一个音节 声调 声母 汉字 韵母 国语 黎锦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3年的汉语音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渭毅 唐作藩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8-32,共5页
1993年的汉语音韵研究张渭毅,唐作藩1993年又是汉语音韵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据我们统计,在国内70余种定期与不定期的刊物上,这年发表音韵学论文135篇。另出版专著9部,即黄典诚《汉语语音史》(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年的汉语音韵研究张渭毅,唐作藩1993年又是汉语音韵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据我们统计,在国内70余种定期与不定期的刊物上,这年发表音韵学论文135篇。另出版专著9部,即黄典诚《汉语语音史》(安徽教育出版社)、向熹《简明汉语史》(上册上编“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 唐作藩 简明汉语 黄典诚 汉语语音 上古音研究 古音学 李新魁 《中原音韵 合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评介
8
作者 耿佳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9期91-92,共2页
《汉语音韵学常识》是唐作藩先生一本普及音韵学常识的著作。这本书虽然只有86页,但为我们介绍了许多音韵学的基本问题,内容涵盖了音韵的基本概念、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普通话语音系统来源等等。此书不仅在国内多次再版,而且还在... 《汉语音韵学常识》是唐作藩先生一本普及音韵学常识的著作。这本书虽然只有86页,但为我们介绍了许多音韵学的基本问题,内容涵盖了音韵的基本概念、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普通话语音系统来源等等。此书不仅在国内多次再版,而且还在日本出版了日文译本。可见,在普及音韵学常识方面这本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此书有显著的四个特点值得关注,本文将围绕着这四个特点对《汉语音韵学常识》作一个简要的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学常识 特点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韵学名词术语的性质与分类——《汉语音韵学辞典》的编撰 被引量:1
9
作者 冯蒸 《辞书研究》 1988年第2期62-71,共10页
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汉语音韵学家罗常培先生在他一篇考释等韵学名词的著名论文《释重轻[等韵释词之三]》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夫名实日淆则学理日晦,凡百皆然,而以资乎口耳之韵学为尤甚。倘能综汇众说,从事正名,于异名同实及同名实异者... 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汉语音韵学家罗常培先生在他一篇考释等韵学名词的著名论文《释重轻[等韵释词之三]》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夫名实日淆则学理日晦,凡百皆然,而以资乎口耳之韵学为尤甚。倘能综汇众说,从事正名,于异名同实及同名实异者,逐一勘究疏证之,使后之学者,顾名识义,无复眩惑之苦,盖亦董理韵学者之急务也。”罗先生的这段话强调了研究和整理汉语音韵学名词术语(下文简称术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 半个世纪 传统音韵 名词术语 音乐术语 五音 梦溪笔谈 对音 喉音 等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年的汉语音韵学研究
10
作者 杨耐思 张渭毅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5-6,共2页
1992年的汉语音韵学研究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年里,出版了音韵学专著五部。其中属于通论性的一部:汪寿明、潘文国著《汉语音韵学引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属于近代音的三部:宁忌浮著《校订(五音集韵)》(中华书局1992.9)... 1992年的汉语音韵学研究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年里,出版了音韵学专著五部。其中属于通论性的一部:汪寿明、潘文国著《汉语音韵学引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8);属于近代音的三部:宁忌浮著《校订(五音集韵)》(中华书局1992.9),杨亦鸣著《李氏音鉴音系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8),耿振生著《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1992.9);属于应用性的一部:林涛编著、唐作藩校订《广韵四用手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2)。发表了音韵学论文137篇,覆盖定期与不定期期刊和论文集73种。其中包括1992年发行的《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所收的12篇,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语言学论丛》第17辑所收的五篇。这些著作和论文,如果从数量上来说,比上年度略有下降,但从整体水平来说,仍有较明显的提高。研究视野有所开阔,研究方法有所创新,还发掘了一些新的资料,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 耿振生 五音集韵 李氏音鉴 唐作藩 等韵学 杨亦鸣 上古音 不定期期刊 语文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志韦先生和汉语音韵学
11
作者 蒋希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6-46,共1页
陆志韦先生早岁留学美国专攻心理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东南大学研究部任教。后受聘于北平燕京大学,一直都在教授心理学。抗战胜利,燕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先生始间年在燕京大学国文学系为高年级学生讲授汉语音韵学(即轮流交错为心... 陆志韦先生早岁留学美国专攻心理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东南大学研究部任教。后受聘于北平燕京大学,一直都在教授心理学。抗战胜利,燕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先生始间年在燕京大学国文学系为高年级学生讲授汉语音韵学(即轮流交错为心理系和国文系开课)。先生对实验心理学造诣极深,早在美国留学时即蜚声美国心理学界。返国后,历任一些著名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国内心理学界素有南潘(潘菽)北陆之誉。全国解放后,先生又为中国科学院筹建心理研究所。先生在心理学方面是一位极有建树的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 陆志韦 燕京大学 美国留学 留学美国 国文系 心理研究所 心理系 心理学教授 文学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年的汉语音韵研究
12
作者 唐作藩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1-22,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文字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在科学民主的氛围里,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是语言的基本研究,边缘学科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从理论观点到治学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帮助读者及时了解语言文字的科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文字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在科学民主的氛围里,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无论是语言的基本研究,边缘学科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从理论观点到治学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帮助读者及时了解语言文字的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进展,本刊拟从今年开始,开设专栏,约请有关专家学者就上年度的语言文字学各分支学科的情况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音韵 语言文字学 治学方法 语音研究 对应规律 中国音韵学研究 青郊杂著 浊音清化 古今韵会举要 中古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11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号通知
13
作者 本刊记者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音韵学研究 汉语音韵 学术讨论会 中国 第1号 山西大学 研究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10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
14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音韵学研究 汉语音韵 学术讨论会 中国 征稿 常务理事会 南昌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十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15
作者 胡松柏 李军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670-672,共3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音韵学研究 汉语音韵 学术讨论会 南昌大学 中国大陆 语言应用 客赣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八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汕头召开
16
《语言科学》 200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2004年8月22日-24日,由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与汕头大学联合主办、汕头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八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汕头举行,中国音韵学会会长、南京大学鲁国尧教授作开幕辞,中国... 2004年8月22日-24日,由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与汕头大学联合主办、汕头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八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汕头举行,中国音韵学会会长、南京大学鲁国尧教授作开幕辞,中国音韵学会秘书长、徐州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致闭幕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 学术讨论会 汉语音韵 学术研究 方言 语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中国音韵学暨黄典诚学术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十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办
17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63,共1页
2012年8月22日-26日,由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和厦门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音韵学暨黄典诚学术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十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汉语音韵 音韵学研究 学术讨论会 厦门大学 学术思想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九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18
作者 本刊记者 《语言科学》 2007年第1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南京大学中文系 汉语音韵 学术讨论会 音韵学研究 中国大陆 十四届 徐州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音韵学史上声韵调系统的建立及其表现
19
作者 笪远毅 《高校教育管理》 1986年第1期53-57,9,共6页
对汉语语音的研究,在传统上有汉语音韵学。回顾历代学者为汉语音韵学的建立经历的艰苦历程和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自可激励今人刻苦治学,大力开展世界性文化交流,从而以先进的方法处理历史文献语言材科和方言土语及亲属语言材料。
关键词 韵书 汉语音韵 声韵调系统 《切韵》 韵图 反切法 声母系统 韵部系统 公元 《四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和汉语音韵学
20
作者 李格非 《辞书研究》 1988年第2期99-102,共4页
以方块汉字为记录符号的汉语,是我国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之间的通用的语言。它保存、传播了我国数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包括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科技史在内。我们研究我国各种学科的历史发展,都离不开古老的汉字的记录。现正在编辑出版的《汉... 以方块汉字为记录符号的汉语,是我国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之间的通用的语言。它保存、传播了我国数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包括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科技史在内。我们研究我国各种学科的历史发展,都离不开古老的汉字的记录。现正在编辑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所收汉字已达5.6万多个。这是当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大型字书。但由于汉字形、音、义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异常复杂,同时还因为它仍和历史上的字书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变化 自然科学 科技史 文化历史 历史发展 手工劳动 比较研究 汉语音韵 输入计算机 汉语大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