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和非词——汉语语法学史札记之一
1
作者 方经民 《汉语学习》 1988年第2期18-20,共3页
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跟吸收、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是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按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也许会有新的启发。本文是作者整理这方面材料的札记之一。 1.我国古代只有“字”的概念,没有“词”的概念。首先将“词”作为现代语言... 汉语语法学发展的历史跟吸收、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是分不开的。从这个角度按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学史,也许会有新的启发。本文是作者整理这方面材料的札记之一。 1.我国古代只有“字”的概念,没有“词”的概念。首先将“词”作为现代语言学意义的术语引进中国,并且跟“字”加以区分的是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1907)。五十年代,《中国语文》、《文字改革》等刊物曾结合拼音化词儿连写问题和语法研究对词和非词问题不断展开讨论。1959年,吕叔湘曾撰文对过去的讨论作过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中等国文典》 札记 非词 语言学理论 语法研究 《中国语文》 文字改革 拼音化 吕叔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广梅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36-143,共8页
本文探讨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进行多角度研究,建立多样的汉语语法学史体系的必要性。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新著国语文法 语法著作 中国语法学 语法学 语法单位 汉语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 体系 多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评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
3
作者 吴继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5-49,共5页
邵敬敏的《汉语语法学史稿》1990年11月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称《史稿》),我于去年夏天得以拜读。读后,颇有收益。适巧,我自己近几年为研究生讲了两轮“汉语语法学史”课,也形成了一些想法。凑到一起,草成此文,一方面算是对《史稿... 邵敬敏的《汉语语法学史稿》1990年11月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以下称《史稿》),我于去年夏天得以拜读。读后,颇有收益。适巧,我自己近几年为研究生讲了两轮“汉语语法学史”课,也形成了一些想法。凑到一起,草成此文,一方面算是对《史稿》的评论,另一方面,借机求教于敬敏兄和其他方家。 一、“史”的脉络与论著的评述 汉语语法学史,既然为“史”,就应该勾划出历史的发展脉络。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如此简单。语法学史的作者,面对的是汗牛充栋的学术文献,要写成“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稿》 传统语法 汉语语法研究 几个问题 语法理论 语法专题 北京口语 描写语法学 勾划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井克之和他的汉语语法学史研究
4
作者 洪毅 《汉语学习》 CSSCI 1997年第4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马氏文通》 中国语法学 汉语语法研究 教学语法 汉语官话 现代汉语 中国语言学 学术研究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研究:脉络、风雨、繁星——试评邵敬敏《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5
作者 史有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5-161,共7页
之一:概观一部厚厚的《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邵敬敏著,商务印书馆,2011。以下简称《新时期》),放在桌上。将近700页的大书,充满着惊叹号,当然也夹杂着问号。虽则已经老眼昏花、精力日衰,虽则案头堆满索要的文稿,依然吸引着我,不能... 之一:概观一部厚厚的《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邵敬敏著,商务印书馆,2011。以下简称《新时期》),放在桌上。将近700页的大书,充满着惊叹号,当然也夹杂着问号。虽则已经老眼昏花、精力日衰,虽则案头堆满索要的文稿,依然吸引着我,不能不细品慢尝,静静思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 语法学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说汉语语法学形成较晚的原因
6
作者 仇鑫奕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27,共3页
再说汉语语法学形成较晚的原因仇鑫奕我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年语言研究历史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就产生了训诂学著作《尔雅》,公元前17年又产生了方言学著作(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公元122年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 再说汉语语法学形成较晚的原因仇鑫奕我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年语言研究历史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就产生了训诂学著作《尔雅》,公元前17年又产生了方言学著作(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公元122年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问世,公元200年词源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马氏文通》 形态变化 对外汉语教学 训诂学 中国文化语言学 语法研究 汉语词序 必要性和必然性 古代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中国语法学史稿》
7
作者 蒋同林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8-42,共5页
三十年代末,陈望道曾考察过汉语语法学的历史,此后也时有语法学史方面的散论发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语语法学史”受到关注并得到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龚千炎先生的新著《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以详实的史... 三十年代末,陈望道曾考察过汉语语法学的历史,此后也时有语法学史方面的散论发表。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汉语语法学史”受到关注并得到发展还是近几年的事情。龚千炎先生的新著《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以详实的史料和合理的编排记述了汉语语法学的源流变迁史,为“汉语语法学”这门学科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本文试就《史稿》理论和方法上的几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语法学的发展受到自身历史和语法构造的制约,也受到社会需求结构和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潮的影响。如果离开社会的发展去研究语法学的历史,很可能陷进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稿》 汉语语法学史 研究语法 汉语事实 理论语法 暂拟系统 理论和方法 中国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被引量:9
8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1,共9页
新时期的中国汉语语法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专题的深化、研究队伍的更新,还是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三大特色,即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 新时期的中国汉语语法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无论是研究领域的扩大、研究专题的深化、研究队伍的更新,还是研究视野的国际化、研究理论的多元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无不渗透着浓郁的三大特色,即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学科特色。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时期的汉语语法研究进行阐述:(1)历史分期与评述框架;(2)学术梯队的新陈代谢;(3)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色;(4)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 立体交叉评述模式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法学史稿》日译本序
9
作者 龚千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4-15,共2页
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这话又对又不对。如果只从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算起,那当然是够年青的;但是中国语法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注释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它经过长期的孕育醖酿,有自身的传统。所以... 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是一门年青的科学,这话又对又不对。如果只从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算起,那当然是够年青的;但是中国语法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注释中就有类似语法的分析,它经过长期的孕育醖酿,有自身的传统。所以换一个角度看,中国语法学又是一门不年青的科学了。 又有人说中国语法学来自西方,这话也是又对又不对。就拿《马氏文通》来说吧,它固然模仿拉丁语法,用西方的语法框架来套汉语的材料;但是它也大量继承了我国传统的语法研究成果,例如关于句、读、顿的理论,关于虚词尤其是助字的理论,关于句式、语序、省略、倒装的说法,等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氏文通》应该看作是中国语法研究与西方语法学的交汇和融合。人类文明进化史表明,学科创建之初有时模仿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也许可以不叫作模仿而叫作引进或创造。本国没有的东西,也可以在国内创造,也可以从国外引进,在这个意义上,引进是否也是一种创造?! 不过,也无庸讳言,《马氏文通》以后的40年间,尽管诞生了《新著国语文法》这部反映白话文规律的大著作,但是中国语法学界确实一直存在模仿西洋语法、忽视汉语特点的倾向。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正由此而引发了中国文法的革新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法学 日译 《马氏文通》 稿》 汉语语法学史 汉语特点 语法研究 朱德熙 中国语文 学科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特点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应贤 张爱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82-88,共7页
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研究,是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我国语法学家着力探求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汉语语法学史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新的理论方法、总的趋势动向,无一不牵涉研究对象的特点问题。同样,其中的是非曲直、得失功过,也都与... 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研究,是自1898年《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我国语法学家着力探求的一个带根本性的课题。汉语语法学史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新的理论方法、总的趋势动向,无一不牵涉研究对象的特点问题。同样,其中的是非曲直、得失功过,也都与人们对汉语特点把握得正确与否直接相关。时值如今,正如陈望道先生指出的那样:“汉语有汉语自己的文法特点,我们在这些特点方面工作做得尚不能令人满意。”(《文法简论》13页)因此,总结回顾有关这项研究的特征风貌,整理各家林林总总的诸多观点看法,思辨评析其成就经验,无疑有着实际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特点 分析性语言 观点看法 文法 汉语语法学史 重要性 语言运用 造句法 语法手段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千年来古人语法分析说略(上)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3,共6页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而无语法学;现在出版的汉语语法学史著作,关于古代语法学的论述,内容单薄,认为古代仅有一些虚词解释、几部虚词专著,基本上无句法分析。其实,在两千年来的中国古代典籍里有丰富的语法...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而无语法学;现在出版的汉语语法学史著作,关于古代语法学的论述,内容单薄,认为古代仅有一些虚词解释、几部虚词专著,基本上无句法分析。其实,在两千年来的中国古代典籍里有丰富的语法分析材料,古人发现汉语多个语法(句法)规则,某些分析相当深刻,跟现在的科学语法理论相吻合。今天进行古汉语语法的现代化研究,应该总结、继承古人的语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古书注释 语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没有单、复句之分主张的先导——纪念《马氏文通》出版90周年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63-68,共6页
1988年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下简称《文通》)出版90周年。为了纪念,又重读本书(据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下简称《读本》)特别是其中的“句读”论,想根据一些新的体会再论证一下汉语无单句、复句之分的这一主张。笔... 1988年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下简称《文通》)出版90周年。为了纪念,又重读本书(据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下简称《读本》)特别是其中的“句读”论,想根据一些新的体会再论证一下汉语无单句、复句之分的这一主张。笔者1982—1984年几篇文章(《汉语句法分析问题》、《试论以句法结构为纲统一词组和句子结构分析》、《从汉语动词特点谈汉语无单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并列复句 汉语语法学史 句法结构 汉语句子 动词特点 吕叔湘 汉语句法 结构层次 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无属动字与连字的关系看《马氏文通》语法体系中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唐子恒 《文史哲》 1988年第4期75-78,共4页
一汉语的动字和连字,本不应该发生很大的纠缠。在《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动字的“界说”是: 凡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卷一·界说四) 连字的“界说”是: 凡虚字用以为提承展转字句者,统曰连字。(卷一·界说八)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连字 语法体系 语法单位 句子成分 马氏作 字类假借 汉语语法学史 汉语言文字 双音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学习》(双月刊)1988年1—6期(总第43—48期) 篇目索引
14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汉语语法学史 现代汉语 对比语言学 对外汉语 汉语学习 模糊性 句群 作者姓名 吴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学习》编辑部举办“现代汉语暑期讲习班”
15
《汉语学习》 1984年第4期59-59,共1页
本刊编辑部7月11日至30日在延吉市举办了“现代汉语暑期讲习班”。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部分高等院校和少数中等学校的11个民族的中青年汉语教师和汉语工作者128名参加了学习。讲习班聘请了参加《中国语文》和《汉语学习》两个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7月11日至30日在延吉市举办了“现代汉语暑期讲习班”。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部分高等院校和少数中等学校的11个民族的中青年汉语教师和汉语工作者128名参加了学习。讲习班聘请了参加《中国语文》和《汉语学习》两个编辑部联合召开的“观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习班 汉语学习 现代汉语 编辑部 汉语教师 汉语语法学史 延吉市 《中国语文》 学术讨论会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诱注中的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描写
16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2-88,共7页
汉代有无语法学,特别是有无句法学,在现在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上,似乎还是个问题。读东汉高诱的《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三书注,有所收获,发现其中有相当丰富的话法学材料,既有词法学,又有句法学,特别有相当细致、精辟的句... 汉代有无语法学,特别是有无句法学,在现在关于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上,似乎还是个问题。读东汉高诱的《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三书注,有所收获,发现其中有相当丰富的话法学材料,既有词法学,又有句法学,特别有相当细致、精辟的句法结构的分析、描写。高诱的三书注,是汉代儒家经典注释以外随文释义训诂的代表性作品。随文释义的训诂内容相当丰富,串讲句意、解释文意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就在这串讲旬意,解释文意的文字中自然地表现了原文句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语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结构 语法结构 高诱注 汉语语法学史 随文释义 法学 语义关系 句法结构 吕氏春秋 训诂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的句法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志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78-82,102,共6页
《马氏文通》以句法为核心,以句、顿、读等语法单位,和作为句法成分的词、表示隐性语法语义关系的次所建立了系统的语法体系,不仅以它的科学性奠定了汉语语法学的基础,而且也以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矛盾启迪着汉语语法学的发展。
关键词 汉语语法学史 马氏文通 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法论》关于词类的理论
18
作者 蒋同林 《汉语学习》 1987年第4期21-24,共4页
何容是汉语语法学史上重要的语法学家之一,《中国文法论》是他的代表作。朱德熙先生指出:“《中国文法论》对三十年代以前几部重要的语法著作进行分析和批评,多有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用的参考书。”《中国文法论》的“独到见... 何容是汉语语法学史上重要的语法学家之一,《中国文法论》是他的代表作。朱德熙先生指出:“《中国文法论》对三十年代以前几部重要的语法著作进行分析和批评,多有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用的参考书。”《中国文法论》的“独到见解”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它的词类理论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法 词类系统 汉语语法学史 虚词 分词 汉语词类 词类研究 意类 语言成分 结构主义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使动、意动用法的几个提法
19
作者 子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5期62-62,共1页
使动(原名“致动)、意动用法是古汉语语法学界的“传统剧目”,谈述论著不胜其数,本来无甚可谈;可读了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1988年4月第2版)一个“单元知识和训练·基础知识”——“词类活用”(385—393)及各册(包括高初中)文言文注释... 使动(原名“致动)、意动用法是古汉语语法学界的“传统剧目”,谈述论著不胜其数,本来无甚可谈;可读了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1988年4月第2版)一个“单元知识和训练·基础知识”——“词类活用”(385—393)及各册(包括高初中)文言文注释,感到其中有几个提法可商榷。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个旧的说法。我国自第一部科学语法著作《马氏文通》创立字(词)类通假说以来,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关于词的转类问题有种种说法,概括起来,不外有三,即依义定类、随义(用)辨类、词类活用。三说主张各异,但理论基础是一,即均依据西方语言特点,认为词类跟句法结构成分有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名词跟主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 汉语语法 马氏文通 汉语语法学史 语言特点 一一对应关系 语法著作 结构成分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