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关莉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大数据背景下,聚焦汉语言专业领域,以服务教学需求为目标,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库,既是顺应“互联网+”新业态的表现,也是促进汉语言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汉语言专业所涵盖的教学资源类型众多,包括文学、历史... 大数据背景下,聚焦汉语言专业领域,以服务教学需求为目标,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库,既是顺应“互联网+”新业态的表现,也是促进汉语言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汉语言专业所涵盖的教学资源类型众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古籍、翻译等诸多方面,规模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具体举措 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 汉语言专业 大数据背景下 大数据技术 新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和生 李凤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97,共6页
转变当前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以非学历教育的语言培训为主的局面,发展汉语本科学历教育,事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而保证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是发展学历教育的关键。就如何推动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从生源筛选和课程... 转变当前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以非学历教育的语言培训为主的局面,发展汉语本科学历教育,事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发展,而保证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是发展学历教育的关键。就如何推动汉语言专业本科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从生源筛选和课程设置两方面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言专业本科 生源筛选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汉语言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管理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隋艳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X期13-14,共2页
社会的发展,为当前各个阶段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汉语言专业,作为现代高校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是培养汉语言文学领域人才的最主要途径。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来看,学好此专业,需要扎实的汉语功底,包括基本的文字掌握以及良好... 社会的发展,为当前各个阶段的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汉语言专业,作为现代高校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是培养汉语言文学领域人才的最主要途径。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来看,学好此专业,需要扎实的汉语功底,包括基本的文字掌握以及良好的文学阅读能力等等。但现代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为学生专业的选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高校的汉语言专业当中,不乏众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这部分学生对于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来存在不同的差异,对于同汉族学生一样完全适应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来说难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不同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差异环境下,少数民族学生往往会于学习的过程中凸显出一种特殊的心理以及学习特征,要想尽可能使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言学习更加顺利,制定并执行良好的学习管理策略实为有效手段。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析高校汉语言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管理策略,以供更多教育者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专业 少数民族学生 学习管理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孙艳红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4,共7页
数字化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重构。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四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创建“人机”结合的阅读新场域。五是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推动“数智”评价回归育人... 数字化赋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重构。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四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创建“人机”结合的阅读新场域。五是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推动“数智”评价回归育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核心素养 数字化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识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理念与策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应光 王方 +1 位作者 冯永泰 黄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坚持教化人格、传承文化、培养治事治学能力的教育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彰显自身特色。在公共必修课程等占有较大学分比例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采取"...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坚持教化人格、传承文化、培养治事治学能力的教育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彰显自身特色。在公共必修课程等占有较大学分比例的情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采取"精"、"渗"、"深"的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设置 理念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工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覃宏 常玉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73-74,共2页
文章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探讨了地方工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首先指出了地方工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了地方工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 文章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探讨了地方工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首先指出了地方工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了地方工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基本方面和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工程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创新型应用人才 培养模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基本功的培养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希玲 邓福舜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0-202,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指导思想,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当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坚实基本功和突出特长的专业人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最佳策略。实践这种最... 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指导思想,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当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坚实基本功和突出特长的专业人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最佳策略。实践这种最佳策略的基本途径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系统策划专业实践活动,具体深入的管理、指导与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基本功 专业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 被引量:32
8
作者 周兴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74,共3页
当"应用型人才"已确定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时,汉语言文学专业怎样才能向这一目标靠近?思考这一问题不仅要顾及专业自身的特殊性,还要设定对"应用性"内涵理解的切入点。文章从毕业出口及未来发展角度思考汉语言文学专... 当"应用型人才"已确定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时,汉语言文学专业怎样才能向这一目标靠近?思考这一问题不仅要顾及专业自身的特殊性,还要设定对"应用性"内涵理解的切入点。文章从毕业出口及未来发展角度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强调只有从就业与深造两方面来理解"应用性"的内涵,才能顾及人才的整体形象,这对于专业发展规模与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特殊性 应用性 毕业出口 人才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7
9
作者 谭德兴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9-40,46,共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历史比较长,特别是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 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中的发展历史比较长,特别是建国后,随教育部审定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颁布,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固有的教学观念,无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在长期的专业建设中,思考与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除继承与发展原有教学内容与优势外,主要在培养本科生的学术研究实践能力、专业创造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推动教学等环节上做了一些积极探索。试图通过课内与课外的密切互动,力图形成具有一定个性的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学以致用 教学与科研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 被引量:23
10
作者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本文认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严重不适应语文教育的需求 ,认为过去那种培养通用型人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以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通用课程外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观念和模式 ,也应彻底改变。阐明了以... 本文认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严重不适应语文教育的需求 ,认为过去那种培养通用型人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以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通用课程外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观念和模式 ,也应彻底改变。阐明了以培养语文教育素养为核心的三个层次、五个板块的新课程模式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模式 三个层次 五个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素养浅论 被引量:16
11
作者 潘新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58,共4页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高师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素养存在着严重欠缺,面临着严峻挑战。挑战来自两个方面: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改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语文课改形成的冲击。一个合格的高师教师,应面向中学语文教育实践,要有汉语言文...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高师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素养存在着严重欠缺,面临着严峻挑战。挑战来自两个方面: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改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语文课改形成的冲击。一个合格的高师教师,应面向中学语文教育实践,要有汉语言文学素养,也要有汉语言文学教育素养,二者缺一不可。教育素养是本位素养,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 教师素养 高等师范教育 教学方法 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舞台”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德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85,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我国已快速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在校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空间。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都面临着如何面对网络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本文试谈谈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经典文学名著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我国已快速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在校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空间。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都面临着如何面对网络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本文试谈谈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经典文学名著的演出来强化学生对经典文学名著的了解与理解以提高学生素质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网络时代 文学名著 专业学生 教学新模式 经典阅读 演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唐贤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5期91-93,共3页
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等。具体措施主要有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专业口径 ;更新教学内容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创新 人才培养 目标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永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1Z期7-8,共2页
本文主要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从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三个方面研究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 本文主要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从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三个方面研究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为地方高校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研究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行业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重庆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洪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文章以具有鲜明的石油、冶金行业背景的重庆科技学院为例,对行业背景下的工科院校如何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找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二是构建课程新体系,三是建立教学管理新机制。
关键词 行业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专业板块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炎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板块课程体系是按照二级学科,将课程设置为若干个板块,再将板块组合起来形成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相比,它更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行板块课程体系,应加强主干课的教学,加强对非主干课的指导,改因人设... 板块课程体系是按照二级学科,将课程设置为若干个板块,再将板块组合起来形成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相比,它更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行板块课程体系,应加强主干课的教学,加强对非主干课的指导,改因人设课为按需设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板块课程体系 主干课 非主干课 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 学生 高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明材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3-175,共3页
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在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脱颖而出,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与强大的生命力,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着力培养能够胜任比较文学研究、汉语国际推... 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想在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脱颖而出,并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与强大的生命力,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着力培养能够胜任比较文学研究、汉语国际推广、中外作品互译、涉外文书写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这样的特殊人才,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有意识地加强以下课程或内容的教授或训练:外语课程;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课程;中国文学中与外国文学存在可比性的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中国文化课程及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因素;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重要概念;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 外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小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I0003-I0003,共1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一度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 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言文学研究 语言文字运用 学科门类 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该文反思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接受本位"的课程形态和培育输入型语用能力的目标错位,构建以"积极语用"为核心概念、以"思""视""听""读""说""写"&qu... 该文反思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育"接受本位"的课程形态和培育输入型语用能力的目标错位,构建以"积极语用"为核心概念、以"思""视""听""读""说""写""评"为能力目标的母语教育新范式,由此而研制培育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以"积极语用能力"为核心的学科能力标准,包括以"思"为内部语用、以"听""读""视"为输入型语用、以"说""写""评"为输出型语用的全语用能力,包括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洋溢着言语主体的审美活力并以个性表现力、审美表现力和创意表现力为指向的深度语用能力。最后,提出与学科能力标准相适应的课程建议,其内容包含语用学术类和教学应用类两部分,强调确立起学术型和应用型课程兼容并蓄、以表达力和表现力为核心的语用能力本位这两大课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积极语用目标观 学科能力标准 课程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重建——兼谈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扬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7,共5页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其主干课程体系应是该专业内在规定性的体现,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培养语文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结构与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知识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着本质差异,其原因在于"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内涵及研究范畴认识的误区。文章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提出更改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称谓和重建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主张,以满足中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中小学语文课程功能 “语文学”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