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科技词系统网络特性分析
1
作者 胡长爱 朱礼军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1-869,共9页
传统的知识组织系统评价方式存在缺乏宏观测度,时滞过长,不能动态揭示等缺陷。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从基本特性、动态特性和鲁棒性三个角度着手,对汉语科技词系统网络特性进行分析。基本特性的分析表明,汉语科技词系统同时具有小世界... 传统的知识组织系统评价方式存在缺乏宏观测度,时滞过长,不能动态揭示等缺陷。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从基本特性、动态特性和鲁棒性三个角度着手,对汉语科技词系统网络特性进行分析。基本特性的分析表明,汉语科技词系统同时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尺度特性,连通性良好,但是存在错误建设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动态特性的分析则表明,汉语科技词系统的小世界特性越来越显著,同时网络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鲁棒性的分析表明,汉语科技词系统网络面对随机删除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面对蓄意攻击时,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建议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采用有导向的建设,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要注重词汇间相互关系,保证系统的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科技词系统 复杂网络 小世界 无尺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根据Proximity数据构建向量空间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硕 乔晓东 +1 位作者 朱礼军 郭怀恩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3-1170,共8页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研究对象都是抽象的,难以用某种特征向量的形式表示,这使得许多成熟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难以被采用。不过,通常可将其转化成一个Proximity数据矩阵,使得矩阵中的元素表示两个对象间某种“比较”关系。针对...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研究对象都是抽象的,难以用某种特征向量的形式表示,这使得许多成熟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法难以被采用。不过,通常可将其转化成一个Proximity数据矩阵,使得矩阵中的元素表示两个对象间某种“比较”关系。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仅根据Proximity数据矩阵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法(MDS)将研究对象进行向量化表示,即构建了一种向量空间模型。最后,对汉语科技词系统中的词语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向量空间模型构建后再聚类的结果明显优于直接针对Proximity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尺度法 Proximity数据 向量空间模型 汉语科技词系统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