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译西书与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建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9-544,共6页
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与西方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晚清的汉译西书中很早就出现了西式标点符号。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美国传教士裨治文首次强调了文章中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此后,包括接受了西学...
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与西方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晚清的汉译西书中很早就出现了西式标点符号。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美国传教士裨治文首次强调了文章中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此后,包括接受了西学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相继在各种书籍中介绍并使用了西式标点符号,客观上推动了20世纪初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系统的颁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新式标点符号
汉译西书
传教士
裨治文
英语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译西书与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建军
机构
北京大学日本语言文化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9-544,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40)
文摘
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与西方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晚清的汉译西书中很早就出现了西式标点符号。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美国传教士裨治文首次强调了文章中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此后,包括接受了西学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相继在各种书籍中介绍并使用了西式标点符号,客观上推动了20世纪初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系统的颁布。
关键词
汉语新式标点符号
汉译西书
传教士
裨治文
英语教科书
Keywords
new punctuation marks in Chines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works
Western missionary
Elijah Coleman Bridgman
English textbooks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译西书与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
孙建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