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形容词配价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国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21,共9页
现代汉语形容词配价研究述评周国光一八十年代以来,配价语法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配价研究作以下述评。胡明扬先生曾指出:"就口语而言,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用作谓语,口语形容词压倒多数都能用... 现代汉语形容词配价研究述评周国光一八十年代以来,配价语法研究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配价研究作以下述评。胡明扬先生曾指出:"就口语而言,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用作谓语,口语形容词压倒多数都能用作谓语。"(《语体和语法》,载《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形容词 补足语 配价 三价形容词 现代汉语 研究述评 句法结构 语义结构 名词性成分 语义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形容词概念语义模型及其在电子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学宁 李向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2年第6期62-64,共3页
文章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127个高频形容词的释义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常见形容词释义模型特征为"实体-特征-值",提出将此模型应用于编撰对外汉语形容词同义词、反义词电子词典。该研究对于电子词典自动转换具有重要... 文章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127个高频形容词的释义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常见形容词释义模型特征为"实体-特征-值",提出将此模型应用于编撰对外汉语形容词同义词、反义词电子词典。该研究对于电子词典自动转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可以推广到其他语言类词典的自动转换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形容词 概念语义模型 电子词典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形容词的性别编码及其对句子加工的影响
3
作者 杨晨 张积家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5期405-409,共5页
该研究采用图片启动和句子完成范式,考察汉语形容词的性别编码及对句子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1)图片的性别信息对形容词性向判断具有重要影响;(2)形容词性向影响被试对句子主语的选择。被试倾向于选择与形容词性向一致的代词为句子主... 该研究采用图片启动和句子完成范式,考察汉语形容词的性别编码及对句子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1)图片的性别信息对形容词性向判断具有重要影响;(2)形容词性向影响被试对句子主语的选择。被试倾向于选择与形容词性向一致的代词为句子主语。对中性形容词,被试选择句子主语的时间更长。整个研究表明,在汉语形容词加工中存在性别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形容词 性别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评介
4
作者 梁银峰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0-63,共4页
本文从研究视角、研究语料、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概述了石锓教授的新著《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的写作特点,介绍了本书在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后也提及了本书所留下的一些遗憾,如关... 本文从研究视角、研究语料、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概述了石锓教授的新著《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的写作特点,介绍了本书在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后也提及了本书所留下的一些遗憾,如关于状态形容词的句法地位的一些见解等,这也是今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 评介 成就 遗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商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18,共6页
《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商榷王晓澎黄国营、石毓智两位先生的《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一文(《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以下简称《标记》),就汉语性质形容词在疑问句中的性质和特点,发表了独特的见解.... 《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商榷王晓澎黄国营、石毓智两位先生的《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一文(《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以下简称《标记》),就汉语性质形容词在疑问句中的性质和特点,发表了独特的见解.涉及到汉语疑问句的基本性质问题。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质形容词 无标记现象 汉语形容词 是非问句 语言事实 兼类性 反义关系 提问者 特指问句 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
6
作者 方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1-62,共2页
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方方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在以往汉语形容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包括古今对比)考察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中有关汉韩语同语素形容词的对比是... 韩国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评介方方吴文义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在以往汉语形容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包括古今对比)考察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章中有关汉韩语同语素形容词的对比是别人未曾深入研究过的内容,这部分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形容词 重叠式形容词 研究评介 韩国语 复合趋向补语 形容词谓语句 句法功能 动态助词 语用特点 褒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语形容词的语言类型学研究
7
作者 赵晓贝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6年第4期4-11,共8页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存在形容词这一单独的词类吗?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形容词在承担修饰功能的同时,也在为维持词类体系的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旨在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探讨汉语中形容词的特性:首先,...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存在形容词这一单独的词类吗?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形容词在承担修饰功能的同时,也在为维持词类体系的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旨在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探讨汉语中形容词的特性:首先,简单论述关于Dixon(2010)对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形容词进行的类型学分类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从语言的普遍性和汉语的特殊性这两个层面,集中讨论汉语中形容词的词类地位及语法功能;最后,总结论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不足之处和有待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型学 汉语形容词 词类地位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式的交错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石毓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15,共6页
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式的交错关系石毓智引言前文(黄国营、石毓智1993)在以下三类问句中详细考察了汉语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Ⅰ)N+A+吗?(Ⅱ)N+A+不+A?(Ⅲ)N+有多+A?指出形容词有无标记用法与... 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式的交错关系石毓智引言前文(黄国营、石毓智1993)在以下三类问句中详细考察了汉语形容词的有无标记用法:(Ⅰ)N+A+吗?(Ⅱ)N+A+不+A?(Ⅲ)N+有多+A?指出形容词有无标记用法与疑问句型之间的交错关系,并从形容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记用法 汉语形容词 无标记现象 疑问句式 是非问句 形式特征 否定式 绝对量 相对量 语义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双音节词化现象认知研究
9
作者 姚晓雨 《现代语文》 2018年第9期30-37,共8页
本文基于维度范畴框架和语料库,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汉语中的非标记性空间维度形容词的双音节词化现象,阐释词化能力与人类认知等级之间的关系。汉语非标记空间维度形容词双音节词化等级次序如下:高>深>长>宽>远>粗&... 本文基于维度范畴框架和语料库,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汉语中的非标记性空间维度形容词的双音节词化现象,阐释词化能力与人类认知等级之间的关系。汉语非标记空间维度形容词双音节词化等级次序如下:高>深>长>宽>远>粗>厚>大。研究发现,出现这一等级次序的原因是人类空间认知层级的近似原则,这在心理空间中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空间维度形容词 双音节词化 认知等级原则 非标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泰形容词句法位置及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迎丽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7期129-131,共3页
汉语和泰语形容词的句法位置及功能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通过对汉语和泰语形容词在句法位置和功能上的描写与比较,对比分析其差异,探讨并指出学习和运用汉泰形容词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强调师生互动、学以致用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好形容词... 汉语和泰语形容词的句法位置及功能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通过对汉语和泰语形容词在句法位置和功能上的描写与比较,对比分析其差异,探讨并指出学习和运用汉泰形容词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强调师生互动、学以致用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好形容词的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泰语形容词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韩心理形容词谓语句人称限制差异分析
11
作者 尹岗寿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4-103,共10页
韩国语主观形容词与汉语表心理类形容词谓词句主语存在人称限制差异现象。韩国语主观形容词谓语句存在"言者(陈述者)=主语(体验者)"的限制,原因有二:首先,韩国语在言者视点下现在时态只能表达言者的主观意志,主语只能是第一人... 韩国语主观形容词与汉语表心理类形容词谓词句主语存在人称限制差异现象。韩国语主观形容词谓语句存在"言者(陈述者)=主语(体验者)"的限制,原因有二:首先,韩国语在言者视点下现在时态只能表达言者的主观意志,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而汉语视点是客观的,不局限于发话者的视点,主语没有人称限制。其次,韩国语代词移指现象非常罕见,时态句存在主语第一人称限制;而汉语的移指现象非常普遍,不存在主语人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语主观形容词 汉语心理形容词 人称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序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俭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7,共4页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序陆俭明沈阳、郑定欧主编的《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跟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在我国语法学界应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因为该论文集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讨论汉语配价语法的论文集。说到配价语法,一般以为这一概...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序陆俭明沈阳、郑定欧主编的《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跟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在我国语法学界应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因为该论文集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讨论汉语配价语法的论文集。说到配价语法,一般以为这一概念和相关的理论是由法国语言学家特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价语法 现代汉语 汉语语法研究 配价理论 动结式 汉语形容词 致使动词 行动元 名词性成分 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从汉语特点和规律教语文
13
作者 王跃平 吴格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0,共3页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这一表述修改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从“还应考虑”到“应特别关注”,鲜明地强调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特点 汉语言文字 母语教育 文言文教学 汉语形容词 王宁先生 课程标准 教学要点 学生思维发展 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汉对应词词义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文琪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40,共5页
俄汉对应词词义分析田文琪高等教育出版社1-0词的语义包括多种类型。本文主要讨论概念意义。词的概念意义由核心义素与补充义素组成。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的核心义素必须相同,补充义素则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名词的核心义素... 俄汉对应词词义分析田文琪高等教育出版社1-0词的语义包括多种类型。本文主要讨论概念意义。词的概念意义由核心义素与补充义素组成。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的核心义素必须相同,补充义素则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完全相同。名词的核心义素表示类属(上位概念),补充义素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词 词义分析 核心义素 词汇义 适用范围 汉语形容词 专义 汉语词汇 俄汉 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举词·叠词·四字语运用新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秉钦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15,共7页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它有许多语言现象是其他语言所不拥有的。比如对举词、叠词、四字格等等。这些特殊词语是翻译中经常运用的,它们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运用得当,会使译文增色生辉,产生鲜明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叠词 四字格 正确运用 对举 文学翻译 词素 汉语形容词 俄语 合成词 象声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语摹拟词的汉译技巧初探
16
作者 吐尼沙·吾守尔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摹拟词 维吾尔语 汉译技巧 汉语形容词 象声词 语法功能 形象传神 表达手段 拼音文字 两种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整)”的几种常见英译法
17
作者 徐丽仙 余炎锋 《语言教育》 1994年第10期12-13,共2页
汉语中'整(整)'一词,在英语中能找到一些在概念和意义上都能与之形成等值对应的词或词组。根据笔者在阅读和教学中的积累,现就'整(整)'一词的几种常见英译法归纳如下: 一、译为whole或full whole是汉语形容词'整&#... 汉语中'整(整)'一词,在英语中能找到一些在概念和意义上都能与之形成等值对应的词或词组。根据笔者在阅读和教学中的积累,现就'整(整)'一词的几种常见英译法归纳如下: 一、译为whole或full whole是汉语形容词'整'字的最直接的等值对应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词 汉语形容词 时间概念 SPENT 口语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中表示状态变化意义的动词
18
作者 田文琪 《中国俄语教学》 1985年第2期51-52,54,共3页
俄语不及物动词中,有一部分表示主体自身状态变化的动词,我们称之为自身状态变化意义动词(以下简称自变动词)。及物动词中,有一部分表示直接补语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动词,我们称之为致他状态变化动词(以下简称致变动词)。试比较:①■铁生锈... 俄语不及物动词中,有一部分表示主体自身状态变化的动词,我们称之为自身状态变化意义动词(以下简称自变动词)。及物动词中,有一部分表示直接补语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动词,我们称之为致他状态变化动词(以下简称致变动词)。试比较:①■铁生锈了.—■.②■机器出故障了。—■.他使机器出了故障。状态变化的类型很多。可以列举出:身份职业变化、属性变化、位置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变化 汉语形容词 动补结构 事物性质 汉语名词 职业变化 使动用法 词则 空间位移 类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日翻译中的疏漏错误
19
作者 刘晓霞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6年第5期31-32,共2页
汉日翻译中的疏漏错误岳阳师专刘晓霞学生在汉日翻译练习中常出现一些疏漏错误,分析这些疏漏错误可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对症下药”。下面是学生练习中常见的几种疏漏错误。1.疏漏助词汉语句子“两支自来水笔”,日语表... 汉日翻译中的疏漏错误岳阳师专刘晓霞学生在汉日翻译练习中常出现一些疏漏错误,分析这些疏漏错误可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对症下药”。下面是学生练习中常见的几种疏漏错误。1.疏漏助词汉语句子“两支自来水笔”,日语表达为:但学生在翻译时往往疏漏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形容词 形式名词 判断句 终助词 自来水笔 名词句 日语疑问句 汉语句子 汉语形容词 语法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