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2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默语料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9-152,共4页
汉语的语言幽默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上都能反映出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用这些层面的汉语幽默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能帮助学生更灵活地学习和深刻地理解汉语语言要素,让学生在轻松诙谐的气氛... 汉语的语言幽默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上都能反映出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用这些层面的汉语幽默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能帮助学生更灵活地学习和深刻地理解汉语语言要素,让学生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学习汉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幽默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室环境创设方式探究
2
作者 丁雪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2-33,45,共3页
课堂学习是目前第二语言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室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室环境创设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室的语言导向环境、空间布局环境;充分考虑教学管理的需要,... 课堂学习是目前第二语言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室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室环境创设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室的语言导向环境、空间布局环境;充分考虑教学管理的需要,提出墙壁环境的创生策略;创造有利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与汉文化接触的平台,创设教室的文化传播环境,均有利于提高汉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 教室环境 创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助力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提升
3
作者 王芙蓉 刘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发展空间,使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体系等方面获得了较大创新,但同时,信息技术也冲击着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其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秩序。因此,立足时...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发展空间,使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体系等方面获得了较大创新,但同时,信息技术也冲击着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其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秩序。因此,立足时代信息化特征,有效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提升其育人成效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此背景下,本课题围绕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目标,依托对高校学生文学素养与汉语应用能力的调研分析,从多个方面探索了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改革 文学素养 信息技术 提升路径 汉语言文学教学 汉语应用能力 教学秩序 育人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点 被引量:33
4
作者 周小兵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7-142,共6页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研究和体系建立,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内容。该文探讨了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8个特点。进而提出建立该语法体系的设想和前景。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 教学语法 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勇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9-93,共5页
21世纪蓬勃发展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与以往相比呈现出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在到中国的留学生继续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世界各地,或者说当地"本土"的汉语教学持续升温,方兴未艾;二是学习汉语的对象由过去主要是成人变为... 21世纪蓬勃发展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与以往相比呈现出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在到中国的留学生继续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世界各地,或者说当地"本土"的汉语教学持续升温,方兴未艾;二是学习汉语的对象由过去主要是成人变为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学习汉语;三是华侨、华裔子弟汉语学习的"回归"。第一个变化使得我们开始注意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差异,第二个变化使得我们更加注重了成人学习汉语和青少年学习汉语的差异,第三个变化使得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的不同,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对外汉语教学不等于华文教学。对现实的认识与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国际上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潮流对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促使新的汉语教学模式得以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语作为外语 教学模式 演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难点 被引量:8
6
作者 戴庆厦 苗东霞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102,共7页
本文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经验和语言对比研究成果,论述第二语言(汉语)教学难点的概念、类型以及如何提取难点等问题。文章认为,教学难点是指由于母语和目的语存在特殊的"差异"和"空缺"而造成的"顽固性"偏误... 本文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经验和语言对比研究成果,论述第二语言(汉语)教学难点的概念、类型以及如何提取难点等问题。文章认为,教学难点是指由于母语和目的语存在特殊的"差异"和"空缺"而造成的"顽固性"偏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从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关系上,可分为空缺难点和近似难点;从难点的性质上,可以分为深度难点和浅度难点,隐性难点和显性难点,表层难点和深层难点等。提取难点有多种方法和多种角度,但最重要的是从教学偏误和语言对比中提取难点。难点可以从差异中提取,包括语言类型差异、显性和隐性差异、韵律差异、音节差异等。语言教学难点的研究存在理论方法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教学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展望——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暨西方学习者汉字认知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志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20,共7页
2005年夏在中国北京和德国格尔墨斯海姆市召开了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和西方学习者汉字认知研讨会。这两次会议的讨论热点和与会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四个方面集中反映了21世纪国际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动向和发展前景:第一,汉语第二... 2005年夏在中国北京和德国格尔墨斯海姆市召开了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和西方学习者汉字认知研讨会。这两次会议的讨论热点和与会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四个方面集中反映了21世纪国际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动向和发展前景:第一,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正在成为海峡两岸学者共同为之努力的事业;第二,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在研究兴趣上正在走向国际化,在理论应用上正在实现本土化;第三,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与研究要根据汉语特点结合多学科的方法来进行,这正在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第四,海内外汉语教学还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低龄化与国内汉语教材和师资的供需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海峡两岸 汉字认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教学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琼武 黄宝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4Z期65-66,共2页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国的语言代表,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理论却是来自于国外,这也是国外对于汉语和中国重视的结果。但是由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时间并不是很长,在理论和实践上还不够深入,所以通过从...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国的语言代表,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理论却是来自于国外,这也是国外对于汉语和中国重视的结果。但是由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时间并不是很长,在理论和实践上还不够深入,所以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能够帮助学习汉语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文章主要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以及认知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从而不断帮助汉语学习者领悟汉语的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 认知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语法的“本位”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清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70,共6页
汉语语法学史上出现过八种“本位”理论。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并考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殊性,提出“词和词组双本位”相对来说更适合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认为教学过程中也应充分利用其他“本位”理论的优势,将其作为辅... 汉语语法学史上出现过八种“本位”理论。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并考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殊性,提出“词和词组双本位”相对来说更适合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认为教学过程中也应充分利用其他“本位”理论的优势,将其作为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教学语法 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课与第二语言(汉语)教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格桑央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2-84,共3页
论述实践课项目设计在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具体论述在语言实践中应遵守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 实践课 第二语言 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语习得途径与词汇教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天虹 张金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Z期56-57,共2页
汉语是孤立语,缺少词形变化,与英语词根和词缀的构词法相比,汉语的构词主要是词根与词根的组合。以往对汉语词语习得的研究集中在语素类型、语素的组合方式、构词能力、语素结合的理据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词语习得途径出发,在统计的基础上... 汉语是孤立语,缺少词形变化,与英语词根和词缀的构词法相比,汉语的构词主要是词根与词根的组合。以往对汉语词语习得的研究集中在语素类型、语素的组合方式、构词能力、语素结合的理据等方面,本文主要从词语习得途径出发,在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语素的不同特性,及由此导致的词语习得途径的不同。并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考察不同习得途径的存在和适用对象,以期更好地完善语素教学的方法,增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实用性和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词汇教学 语素 词语 习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分级测试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6-81,共6页
第二语言分级教学模式要求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级测试。现在各个教学机构对分级测试的模式有自己的理解,分级测试做法也有很大差异。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分级测试模式,将心理计量—结构主义测试与交际主义测试相结合,将客观题... 第二语言分级教学模式要求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级测试。现在各个教学机构对分级测试的模式有自己的理解,分级测试做法也有很大差异。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分级测试模式,将心理计量—结构主义测试与交际主义测试相结合,将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将内容大纲、能力量表、双向细目表以及评分标准相结合,对于大多数教学机构来说可能是比较适用的一种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分级测试 分班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近义词区别项目习得难易度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扬 刘锦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2,共8页
本文依据实验、访谈数据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差异。以"难度自评"和"正确率"为考量维度,对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进行排序;讨论随着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近义... 本文依据实验、访谈数据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差异。以"难度自评"和"正确率"为考量维度,对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进行排序;讨论随着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情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几条针对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近义词辨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 近义词 区别项目 习得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技能教学》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7-8,共2页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是教授汉语的法则,它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汉语语法的规律、汉语学习的规律及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的原则。本文通过对不同学者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的分析及对《对外汉语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是教授汉语的法则,它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汉语语法的规律、汉语学习的规律及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的原则。本文通过对不同学者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的分析及对《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技能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的对比,进一步阐释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的内涵,以期更好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习得整合观——由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说起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叔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123-126,共4页
近几年来,在诸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课题中,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在理论建构上进入了更深的层次。80年代有人开始介绍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90年代开始,《语言教学与研究》... 近几年来,在诸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课题中,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占有一定的位置,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在理论建构上进入了更深的层次。80年代有人开始介绍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90年代开始,《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几乎每年都以大量篇幅发表重头文章,介绍、评述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与此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 语言学习 语言教学 语法规则 语言规则 习得过程 语言 情感过滤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子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65-69,74,共6页
第二语言教学法[注]的研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古老的语法翻译法到新兴的意念——功能法等许许多多的语言教学法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但直至目前,人们对外语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还普遍感到不满。这表明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还没被... 第二语言教学法[注]的研究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古老的语法翻译法到新兴的意念——功能法等许许多多的语言教学法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但直至目前,人们对外语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还普遍感到不满。这表明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还没被完全揭示出来。而这,又是由于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还存在许多的难题。只要这些难题存在,要彻底解决语言教学法的问题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是说要等前者的难题都解决好了以后才去研究后者呢?不是的。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 外语教学 教学法体系 语言教学 功能法 语法翻译法 直接法 语言学发展 听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汉语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被引量:2
17
作者 关莉红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大数据背景下,聚焦汉语言专业领域,以服务教学需求为目标,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库,既是顺应“互联网+”新业态的表现,也是促进汉语言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汉语言专业所涵盖的教学资源类型众多,包括文学、历史... 大数据背景下,聚焦汉语言专业领域,以服务教学需求为目标,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教学资源库,既是顺应“互联网+”新业态的表现,也是促进汉语言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汉语言专业所涵盖的教学资源类型众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古籍、翻译等诸多方面,规模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具体举措 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 汉语言专业 大数据背景下 大数据技术 新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读《汉语学习》上刊载的几篇文章
18
作者 疏影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1-44,共4页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读《汉语学习》上刊载的几篇文章疏影本文为《汉语学习》创刊15周年而作,也为该刊设立"第二语言汉语教学"栏目5周年而作。作为优秀的语文报刊,《汉语学习》对于促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和...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读《汉语学习》上刊载的几篇文章疏影本文为《汉语学习》创刊15周年而作,也为该刊设立"第二语言汉语教学"栏目5周年而作。作为优秀的语文报刊,《汉语学习》对于促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和成熟,对于推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 教学理论研究 汉语学习 语法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 文化教学 语用失误 语言文化 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越南大学生汉字部件意识的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阮氏芳 李虹 +1 位作者 伍新春 孙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41,共8页
以226名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越南大学一到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低频独体字、部件熟悉假字和部件不熟悉假字为材料,采用延迟书写任务,考察了不同年级的越南大学生汉字部件意识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学习3个月汉语的大一... 以226名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越南大学一到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低频独体字、部件熟悉假字和部件不熟悉假字为材料,采用延迟书写任务,考察了不同年级的越南大学生汉字部件意识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学习3个月汉语的大一学生能以部件作为汉字加工单元,其延迟书写部件熟悉假字显著好于低频独体字,并与高年级学生没有差异,说明越南大学生很早就发展出了汉字部件意识;(2)不同年级大学生书写部件不熟悉假字的成绩都显著低于部件熟悉假字,也低于低频独体字,表明部件构字能力是越南大学生汉字书写的重要影响因素。(3)越南大一学生的汉字书写成绩受到汉字结构的影响,左右结构优于上下结构,但其他年级的成绩不受汉字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件意识 延迟书写 汉语第二语言 越南汉语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否定副词研究述评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相臣 丁崇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21,共6页
综观否定副词的习得研究,可以发现常用否定副词特别是"没(有)""不"的研究正在日趋细致和深入,但同时相对于汉语否定副词的本体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还较少,而且现有的研究多为偏误分析,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综观否定副词的习得研究,可以发现常用否定副词特别是"没(有)""不"的研究正在日趋细致和深入,但同时相对于汉语否定副词的本体研究,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还较少,而且现有的研究多为偏误分析,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正误用例进行全面考察的研究较少。偏误分析和习得过程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个案研究多、系统类别研究少;不分阶段的笼统研究多,对习得过程和习得顺序的研究少,习得标准方面仅采用偏误率或正确率标准,还存在语料代表性不足的问题。目前的否定副词习得研究在系统性、全面性方面存在不足,深入性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 否定副词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