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吾尔语、汉语、英语相似性对习得第三语言英语介词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淑玲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8期256-257,共2页
近年来研究跨语言相似性对第三语言功能词产出影响的学者对第一、第二语言的作用持有不同看法。该文研究目的是验证跨语言相似性的权威研究者Ringbom的研究,他认为在第三语言功能词习得中,心理感知的是第二语言而不是第一语言。基于跨... 近年来研究跨语言相似性对第三语言功能词产出影响的学者对第一、第二语言的作用持有不同看法。该文研究目的是验证跨语言相似性的权威研究者Ringbom的研究,他认为在第三语言功能词习得中,心理感知的是第二语言而不是第一语言。基于跨语言相似性理论,对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第三语言英语的跨语言影响做了研究:维吾尔族学习者习得第三语言英语介词在高水平组中主要受第二语言汉语影响,而不是第一语言影响;在低水平组中既受第二语言影响又受第一语言影响。而受前者影响远远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语言习得 语言相似性 英语介词 维吾尔族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对云南少数民族学生第三语言(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以楚雄师范学院、东兴中学、紫溪中学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例
2
作者 李育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97-102,共6页
近年来,三语习得研究逐渐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所谓三语习得,指的是除了学习者的母语和已经掌握的第二语言之外,目前正在学习的一种或多种语言。本文以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东兴中学、紫溪中学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为样本,对他... 近年来,三语习得研究逐渐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所谓三语习得,指的是除了学习者的母语和已经掌握的第二语言之外,目前正在学习的一种或多种语言。本文以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东兴中学、紫溪中学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为样本,对他们的第二语言(汉语)在其第三语言(英语)习得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少数民族学生的L2(汉语)对他们的L3(英语)习得具有负迁移作用;(2)L3这种影响影响不仅停留在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上,同时也会对L3习得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及翻译产生负迁移影响:(3)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将有利于减少L2对他们的L3习得的负迁移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语言习得 少数民族学生 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普通话特殊语言障碍儿童“把”字句习得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曾涛 李慧 +1 位作者 李珂 何晓炜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0-18,共9页
本研究通过考察正常儿童和特殊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简称SLI)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情况发现,汉语普通话SLI儿童在习得"把"字句中存在语法缺损现象,具体表现为:(1)汉语SLI儿童在"把"字句... 本研究通过考察正常儿童和特殊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简称SLI)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情况发现,汉语普通话SLI儿童在习得"把"字句中存在语法缺损现象,具体表现为:(1)汉语SLI儿童在"把"字句产出、理解和模仿方面都不如年龄相当组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 Age Matched Children,简称TDA),但与语言能力相当组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 YoungerChildren,简称TDY)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在三类不同述补结构的"把"字句产出、理解以及模仿方面,SLI儿童表现最好的是带结果补语的"把"字句,其次是趋向补语和处所补语,然而SLA儿童整体上的表现都不如TDA儿童。(3)在"把"字句中施事和受事的产出和理解上,TDA儿童表现得最好,其次是TDY和SLI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特殊语言障碍 儿童 “把”字句 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评述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建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125,共5页
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语言迁移研究方面,学者们以更为开阔的视野重新认识和分析语言迁移现象;语音习得研究注重以理论为导向的实验研究,以及学习者中介音系统的研究;词汇习得研究将词汇... 近十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在语言迁移研究方面,学者们以更为开阔的视野重新认识和分析语言迁移现象;语音习得研究注重以理论为导向的实验研究,以及学习者中介音系统的研究;词汇习得研究将词汇习得与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习得策略研究以及词汇教学相结合;语法习得研究以汉语特殊句式和句法成分的习得研究为主。近十年汉语习得过程研究呈现三个特点:汉语习得研究东西合流;关注理论建树和学科发展;注重实验研究和方法革新。此外,汉语习得过程研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习得 习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影响——以四川藏族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何晓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以四川省藏族学生英汉语学习为对象,对200名藏语单语、汉藏双语、汉语单语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藏语或者汉语作为第一语或第二语会促进第三语的英语学习;语言距离越近,迁移作用效果越明显,相对于汉语而言,藏语与英... 以四川省藏族学生英汉语学习为对象,对200名藏语单语、汉藏双语、汉语单语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藏语或者汉语作为第一语或第二语会促进第三语的英语学习;语言距离越近,迁移作用效果越明显,相对于汉语而言,藏语与英语更具有亲缘关系,对三语习得的迁移作用更明显;第一、第二语言掌握熟练程度也会促进迁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 正迁移 语言距离 语言熟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语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研究述评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锦芬 杨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2-44,共13页
近年来,三语习得已经被视为不同于二语习得的独立研究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三语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聚焦于心理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两个关键视域下三语习得研究中的跨语言影响研究,探讨... 近年来,三语习得已经被视为不同于二语习得的独立研究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三语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聚焦于心理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两个关键视域下三语习得研究中的跨语言影响研究,探讨跨语言影响发生的层面,分析跨语言影响的来源、因素和作用,并总结主要研究方法,评析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对我国三语习得研究和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 语言影响 述评 心理语言 生成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外汉语教师视角的二语习得研究和语言教学关系考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继峰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6年第3期27-35,共9页
基于调查问卷和访谈考察了80名对外汉语教师对二语习得研究和语言教学关系的看法。研究发现,影响教师对二者关系看法的因素主要有二语习得研究对教学的贡献、语言教师和研究者的关系、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课和理论课的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 基于调查问卷和访谈考察了80名对外汉语教师对二语习得研究和语言教学关系的看法。研究发现,影响教师对二者关系看法的因素主要有二语习得研究对教学的贡献、语言教师和研究者的关系、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课和理论课的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二语习得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及语言教师和研究者的关系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并建议采用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个案研究等方式来调节语言教师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另外,建议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开设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必修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二语习得 语言教学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四十年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杨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8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与改革开放同步,迄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本文首先选取一些关键节点和重要文献,特别是早期文献,对这一进程做简单回顾,特别关注研究方法的演进。随后以界面假说为例,阐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对学科发...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与改革开放同步,迄今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本文首先选取一些关键节点和重要文献,特别是早期文献,对这一进程做简单回顾,特别关注研究方法的演进。随后以界面假说为例,阐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文章最后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纳入二语习得的学科框架;增强理论意识,挖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关注线上学习行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二语) 习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志愿者语言习得理念纵深式个案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陶健敏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5-31,共7页
本研究运用“语言习得理念分类详表”,个案追踪一期接受“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培训的志愿者语言习得理念的变化,并与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的二语习得理念进行异同比较。研究发现志愿者习得理念总体并无明显变化,而且与有经验... 本研究运用“语言习得理念分类详表”,个案追踪一期接受“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培训的志愿者语言习得理念的变化,并与有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的二语习得理念进行异同比较。研究发现志愿者习得理念总体并无明显变化,而且与有经验教师存在较一致的共识,某些具体理念变化也表明他们正逐渐向有经验教师所持有的理念靠拢。本研究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指出今后应关注志愿者不同教育背景、经历和心理认知所带来的不同语言习得理念及其影响,并通过强化培训,帮助他们尽量消弭错误理念所引起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得理念 语言习得理念分类详表 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 志愿者理念 教师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地方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第三语言(英语)习得学习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育卫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8年第1期109-110,共2页
近年来,三语习得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所谓三语习得,是指除了母语和已经掌握的第二语言之外的一种或多种语言。本文以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为样本,对他们的第三语言(英语)习得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研究... 近年来,三语习得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所谓三语习得,是指除了母语和已经掌握的第二语言之外的一种或多种语言。本文以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为样本,对他们的第三语言(英语)习得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使用学习策略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2)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3)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经常应用的学习策略除了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外,还有社交策略、补偿策略和情感策略等;(4)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教学策略可以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语言习得 英语学习策略 英语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
11
作者 甄强 马卫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87-188,共2页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本质有着自身独特的认知理论观点,相应的语言习得观也就存在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的语言习得理论展开了研究:首先对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观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其次在综述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本质有着自身独特的认知理论观点,相应的语言习得观也就存在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的语言习得理论展开了研究:首先对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观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其次在综述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分析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三个假设问题的解释;最后总结这一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 个基本假设 语言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素英 黄月圆 +1 位作者 高立群 崔希亮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70,共12页
汉语作为一种话题突出型语言,表达存现的句式有许多独特之处。研究汉语存现句的习得过程不仅对汉语教学有启示,更能增进我们对语言类型和语言习得规律之间关系的了解。本文考察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习得汉语存现句的情况。由于英语(印欧语... 汉语作为一种话题突出型语言,表达存现的句式有许多独特之处。研究汉语存现句的习得过程不仅对汉语教学有启示,更能增进我们对语言类型和语言习得规律之间关系的了解。本文考察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习得汉语存现句的情况。由于英语(印欧语系)、日语、韩国语(阿尔泰语系)和汉语(汉藏语系)各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本研究使我们有机会较为系统地探讨存现句习得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有无普遍规律、不同的语言类型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汉语存现句 语言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习得研究的新领域——《第三语言或更多语言习得》介评
13
作者 刘海霞 《外语与翻译》 2012年第4期77-79,共3页
三语习得长期以来被视为二语习得的分支或延伸,但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关注这两种习得之间的差异,国内对三语习得领域的关注程度在近几年也日渐增强。Gessica De Angelis为专攻跨语言影响与多语理论的著名学者之一,他编著的《... 三语习得长期以来被视为二语习得的分支或延伸,但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关注这两种习得之间的差异,国内对三语习得领域的关注程度在近几年也日渐增强。Gessica De Angelis为专攻跨语言影响与多语理论的著名学者之一,他编著的《三语或多语习得》一书,于2007年由Multilingual Matters出版社出版。该书重点是:跨语言影响、多语输出、多语词汇、先前语言知识与认知发展和语言习得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得 第三语言 习得 语言影响 2007年 二语习得 80年代 西方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语言相似性对第三语言习得的研究(英文)
14
作者 许淑玲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8期284-286,共3页
该文综述了跨语言相似性对第三语言习得影响的研究。学者们发现在跨语言相似性理论基础下,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对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程度持有不同观点,尤其是第三语言功能词的习得。大多数对遗传学上很近的三种语言相似性的影响研究,对... 该文综述了跨语言相似性对第三语言习得影响的研究。学者们发现在跨语言相似性理论基础下,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对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程度持有不同观点,尤其是第三语言功能词的习得。大多数对遗传学上很近的三种语言相似性的影响研究,对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间跨语言相似性研究得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第三语言习得 语言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言迁移理论的三语习得“三C”理念教学法
15
作者 唐洁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2X期242-245,共4页
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大学二外教师如何有效运用语言学理论,紧密联系日常教学实践,探索出科学适用的新教学方法,培养所需外语人才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语言迁移理论对多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 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大学二外教师如何有效运用语言学理论,紧密联系日常教学实践,探索出科学适用的新教学方法,培养所需外语人才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语言迁移理论对多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该文探索运用三语习得语言迁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第二外语教学(L3)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语言迁移理论的三语习得"三C"理念教学法,即:对比分析(Comparison)理念;偏误分析(Correction)理念;跨语言影响和跨文化交际(Cross)理念,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教学实践和实例表明了"3C"理念教学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迁移 习得 第二外语教学 C”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近义词区别项目习得难易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扬 刘锦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2,共8页
本文依据实验、访谈数据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差异。以"难度自评"和"正确率"为考量维度,对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进行排序;讨论随着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近义... 本文依据实验、访谈数据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差异。以"难度自评"和"正确率"为考量维度,对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进行排序;讨论随着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近义词区别项目的习得难度情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几条针对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近义词辨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 近义词 区别项目 习得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策略调整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杏涧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第二语言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习得理论 学习者 教学内容 情感过滤 中介语 语言环境 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第三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静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年第1期28-38,共11页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深入,第三语言习得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欧洲各国对三语习得研究都已经拥有较多研究成果。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文章发现研究者们认为三语习得发展是非线性的,因受到两种或以上的语言影响,三语学习者的...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深入,第三语言习得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欧洲各国对三语习得研究都已经拥有较多研究成果。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文章发现研究者们认为三语习得发展是非线性的,因受到两种或以上的语言影响,三语学习者的认知系统有别于单语者及双语者。客观的语言距离及学习者的心理语言距离有可能促进或阻碍学习者的三语学习过程。学习者的元语言意识以及源语言的水平是影响三语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此外,学习者认知系统中对语言的熟悉程度以及语言地位的不同也是影响三语习得的原因。近年来,三语习得研究也被引入国内,不仅在中国少数民族的英语习得方面,而且在汉语母语者习得第二外语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由于国家政策等因素,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常常就是汉语作为三语的学习者,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界中,汉语三语习得还鲜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语言 习得 语言习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语习得理论的母语负迁移理论之反思——以泰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偏误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多数语言习得研究强调习得偏误中的母语负迁移影响,文章通过汉语习得个案对此进行反思。个案研究以三语习得为视角,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初步探讨泰国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偏误的跨语言成因。两名汉语教师受试和31名泰国汉语初学者受... 多数语言习得研究强调习得偏误中的母语负迁移影响,文章通过汉语习得个案对此进行反思。个案研究以三语习得为视角,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初步探讨泰国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偏误的跨语言成因。两名汉语教师受试和31名泰国汉语初学者受试分别以便利抽样和有目的抽样从泰国某大学选取,采用开放式问卷、半结构型访谈和非参与型观察等工具收集数据,并对质性数据进行了内容分析。结论表明,语言心理类型相似性最易触发三语汉语语音习得中的跨语言影响,语言心理类型相似性表现为形式相似与内容相似两种类别。此研究的发现丰富了三语语音习得跨语言影响理论,并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迁移 汉语语音习得 语言影响 语言心理类型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第三语言习得语言迁移研究评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然 《现代语文》 2020年第7期119-127,共9页
语言迁移是国外三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目前的成果集中在迁移来源的探索、影响因素的确定等,已挖掘的因素有:语言类型相似性、“二语地位”、语言水平、近现性等。句法层面的迁移研究也十分突出,相继提出“累积强化模式”“语言类... 语言迁移是国外三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目前的成果集中在迁移来源的探索、影响因素的确定等,已挖掘的因素有:语言类型相似性、“二语地位”、语言水平、近现性等。句法层面的迁移研究也十分突出,相继提出“累积强化模式”“语言类型优选模型”等理论。对国外三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不仅可以加深对迁移本质的理解,更能推动国内汉语作为第三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 语言迁移 句法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