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
被引量:
1
1
作者
米彦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女诗人中的佼佼者,然因其生活环境所囿,其现存诗集中,和家人、亲戚、朋友的奉赠送别类诗歌,对日常化生活事件的描摹是她诗作的主要内容。她的诗歌或清新明快,或绮丽柔婉,呈现出对唐诗的接受特色。从现有文献资料来...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女诗人中的佼佼者,然因其生活环境所囿,其现存诗集中,和家人、亲戚、朋友的奉赠送别类诗歌,对日常化生活事件的描摹是她诗作的主要内容。她的诗歌或清新明快,或绮丽柔婉,呈现出对唐诗的接受特色。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她的诗歌成就与其固有的民族属性、家族文学浸染和时代女性创作风会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逊兰保
汉诗创作
民族属性
家族文学
唐诗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琉球汉诗:中国诗歌移植的硕果
被引量:
10
2
作者
黄裔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45-51,共7页
琉球汉诗,指琉球王国时代琉球诗人用古汉语创作的诗篇。它既是冲绳文学的奇葩,又离不开中国古代诗艺的哺育滋养。它是琉球王国与明、清两朝文学交流的结晶。 日本琉球群岛,古为琉球国,亦称中山国。明、清两代,中琉交往密切。1372年(中...
琉球汉诗,指琉球王国时代琉球诗人用古汉语创作的诗篇。它既是冲绳文学的奇葩,又离不开中国古代诗艺的哺育滋养。它是琉球王国与明、清两朝文学交流的结晶。 日本琉球群岛,古为琉球国,亦称中山国。明、清两代,中琉交往密切。1372年(中山王察度23年,明洪武5年),明太祖派杨载与琉球建立宗主国册封与附属国进贡的外交关系(这“封贡关系”一直维持到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宣布琉球国成为日本的冲绳县为止),从此琉球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由于中国册封使团的带动,琉球官员文士吟作汉诗,盛极一时。1392年(察度43年,洪武25年),明太祖令闽36姓200余人移居琉球(后又多次移居),专助教化,也传播汉诗。同年起,至1879年(琉球尚泰32年)琉球被明治政府“处分”止,琉球陆续派遣“官生”(留学生)、“勤学”(自费生)来华学习,更重视习作汉诗,于是汉诗之花绽蕾吐艳,蔚为奇观。本文试就琉球汉诗的作家作品概貌、内容与形式、中国诗歌移植的特点和汉诗兴盛的原因,作宏观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
汉诗
中国诗歌
汉诗创作
程顺则
雪堂燕游草
明治政府
怀乡思亲
清诗
唱和诗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
被引量:
1
1
作者
米彦青
机构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研究"(项目编号:14BZW102)
内蒙古"草原英才"项目"清代蒙古族汉诗创作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项目"清代蒙八旗汉诗创作研究"(项目编号:NJYT-13-A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女诗人中的佼佼者,然因其生活环境所囿,其现存诗集中,和家人、亲戚、朋友的奉赠送别类诗歌,对日常化生活事件的描摹是她诗作的主要内容。她的诗歌或清新明快,或绮丽柔婉,呈现出对唐诗的接受特色。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她的诗歌成就与其固有的民族属性、家族文学浸染和时代女性创作风会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那逊兰保
汉诗创作
民族属性
家族文学
唐诗接受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琉球汉诗:中国诗歌移植的硕果
被引量:
10
2
作者
黄裔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45-51,共7页
文摘
琉球汉诗,指琉球王国时代琉球诗人用古汉语创作的诗篇。它既是冲绳文学的奇葩,又离不开中国古代诗艺的哺育滋养。它是琉球王国与明、清两朝文学交流的结晶。 日本琉球群岛,古为琉球国,亦称中山国。明、清两代,中琉交往密切。1372年(中山王察度23年,明洪武5年),明太祖派杨载与琉球建立宗主国册封与附属国进贡的外交关系(这“封贡关系”一直维持到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宣布琉球国成为日本的冲绳县为止),从此琉球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由于中国册封使团的带动,琉球官员文士吟作汉诗,盛极一时。1392年(察度43年,洪武25年),明太祖令闽36姓200余人移居琉球(后又多次移居),专助教化,也传播汉诗。同年起,至1879年(琉球尚泰32年)琉球被明治政府“处分”止,琉球陆续派遣“官生”(留学生)、“勤学”(自费生)来华学习,更重视习作汉诗,于是汉诗之花绽蕾吐艳,蔚为奇观。本文试就琉球汉诗的作家作品概貌、内容与形式、中国诗歌移植的特点和汉诗兴盛的原因,作宏观描述。
关键词
琉球
汉诗
中国诗歌
汉诗创作
程顺则
雪堂燕游草
明治政府
怀乡思亲
清诗
唱和诗
中国文化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
米彦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琉球汉诗:中国诗歌移植的硕果
黄裔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