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那逊兰保创作 被引量:1
1
作者 米彦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0-145,共6页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女诗人中的佼佼者,然因其生活环境所囿,其现存诗集中,和家人、亲戚、朋友的奉赠送别类诗歌,对日常化生活事件的描摹是她诗作的主要内容。她的诗歌或清新明快,或绮丽柔婉,呈现出对唐诗的接受特色。从现有文献资料来... 那逊兰保是清代蒙古族女诗人中的佼佼者,然因其生活环境所囿,其现存诗集中,和家人、亲戚、朋友的奉赠送别类诗歌,对日常化生活事件的描摹是她诗作的主要内容。她的诗歌或清新明快,或绮丽柔婉,呈现出对唐诗的接受特色。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她的诗歌成就与其固有的民族属性、家族文学浸染和时代女性创作风会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逊兰保 汉诗创作 民族属性 家族文学 唐诗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琉球汉诗:中国诗歌移植的硕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裔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45-51,共7页
琉球汉诗,指琉球王国时代琉球诗人用古汉语创作的诗篇。它既是冲绳文学的奇葩,又离不开中国古代诗艺的哺育滋养。它是琉球王国与明、清两朝文学交流的结晶。 日本琉球群岛,古为琉球国,亦称中山国。明、清两代,中琉交往密切。1372年(中... 琉球汉诗,指琉球王国时代琉球诗人用古汉语创作的诗篇。它既是冲绳文学的奇葩,又离不开中国古代诗艺的哺育滋养。它是琉球王国与明、清两朝文学交流的结晶。 日本琉球群岛,古为琉球国,亦称中山国。明、清两代,中琉交往密切。1372年(中山王察度23年,明洪武5年),明太祖派杨载与琉球建立宗主国册封与附属国进贡的外交关系(这“封贡关系”一直维持到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宣布琉球国成为日本的冲绳县为止),从此琉球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由于中国册封使团的带动,琉球官员文士吟作汉诗,盛极一时。1392年(察度43年,洪武25年),明太祖令闽36姓200余人移居琉球(后又多次移居),专助教化,也传播汉诗。同年起,至1879年(琉球尚泰32年)琉球被明治政府“处分”止,琉球陆续派遣“官生”(留学生)、“勤学”(自费生)来华学习,更重视习作汉诗,于是汉诗之花绽蕾吐艳,蔚为奇观。本文试就琉球汉诗的作家作品概貌、内容与形式、中国诗歌移植的特点和汉诗兴盛的原因,作宏观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汉诗 中国诗歌 汉诗创作 程顺则 雪堂燕游草 明治政府 怀乡思亲 清诗 唱和诗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