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人种西来说”与清末的汉藏同源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扎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3,共7页
清朝末年,"中国人种西来说"传入中国,随即成为国族建构的理论工具。革命派借此强调华夏西来,满汉不同,证明"排满"的正当性;维新派借此论证中国各族同源异流,实同兄弟,不可分离。该学说认为东迁之族,有一支南下成为...
清朝末年,"中国人种西来说"传入中国,随即成为国族建构的理论工具。革命派借此强调华夏西来,满汉不同,证明"排满"的正当性;维新派借此论证中国各族同源异流,实同兄弟,不可分离。该学说认为东迁之族,有一支南下成为藏族的先民,因此,两派都认可汉藏同源之论,成为当时国族建构争论中少有的共识。民国初年,该学说日渐式微。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凝聚国民,挽救危亡,汉藏同源论再度复兴,成为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清末的汉藏同源论强调的是以血缘等根基性纽带为基础的国族建构方式,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念,由此推导出的文化同化政策,对近代中国的边疆治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种西来说”
国族建构
汉藏同源
清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藏同源词例证——以鱼部字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施向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7,共10页
本文试图用规范化的程式作汉藏同源词的比较研究。以汉语上古音鱼部字为例,列出与此同源的藏文词,以相当数量的声韵母比较作为支持,以申明其为同源词的理由。每个词并以汉语方言和藏缅语中该词的语音形式作为佐证。
关键词
汉藏同源
词
鱼部
汉语方言
藏缅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藏缅语同源的两个词汇有阶分布证据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保亚
汪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7,共5页
文章考察了汉——藏对应和汉——彝对应的核心词汇有阶分布,确定高阶词汇比例大于低阶词汇比例,从而进一步说明汉语和藏语同源以及汉语和彝语同源。也就是说,汉语和藏缅语的同源关系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关键词
对应
词阶法
汉藏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人种西来说”与清末的汉藏同源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扎洛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3,共7页
文摘
清朝末年,"中国人种西来说"传入中国,随即成为国族建构的理论工具。革命派借此强调华夏西来,满汉不同,证明"排满"的正当性;维新派借此论证中国各族同源异流,实同兄弟,不可分离。该学说认为东迁之族,有一支南下成为藏族的先民,因此,两派都认可汉藏同源之论,成为当时国族建构争论中少有的共识。民国初年,该学说日渐式微。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凝聚国民,挽救危亡,汉藏同源论再度复兴,成为舆论宣传的重要内容。清末的汉藏同源论强调的是以血缘等根基性纽带为基础的国族建构方式,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念,由此推导出的文化同化政策,对近代中国的边疆治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中国人种西来说”
国族建构
汉藏同源
清末
Keywords
Doctrine of Chinese Human Species from the West
Nation Construction
Sino-Tibetan Homologous Theory
The Late Qing Dynasty
分类号
C958.121.4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藏同源词例证——以鱼部字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施向东
机构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词汇语音数据库的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12&ZD174)
文摘
本文试图用规范化的程式作汉藏同源词的比较研究。以汉语上古音鱼部字为例,列出与此同源的藏文词,以相当数量的声韵母比较作为支持,以申明其为同源词的理由。每个词并以汉语方言和藏缅语中该词的语音形式作为佐证。
关键词
汉藏同源
词
鱼部
汉语方言
藏缅语
Keywords
cognates in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the radical yu(鱼)in Chinese
Chinese dialects
Tibeto-Burman languages
分类号
H4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藏缅语同源的两个词汇有阶分布证据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保亚
汪锋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系统语音对应的核心词分阶及建模研究(11JJD740004)
韩国:茶马古道语言文化研究POSCO TJ Park Foudantion
四川省凉山州社科联:彝语文本解读和华夏文明起源研究
文摘
文章考察了汉——藏对应和汉——彝对应的核心词汇有阶分布,确定高阶词汇比例大于低阶词汇比例,从而进一步说明汉语和藏语同源以及汉语和彝语同源。也就是说,汉语和藏缅语的同源关系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关键词
对应
词阶法
汉藏同源
Keywords
correspondence
rank analysis
genetic relatedness of Sino-Tibetan languages
分类号
H03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人种西来说”与清末的汉藏同源论
扎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藏同源词例证——以鱼部字为例
施向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语——藏缅语同源的两个词汇有阶分布证据
陈保亚
汪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