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民族语言之文化通约散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申小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6-29,共4页
一、汉语与民族思维 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思维习惯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从语言本身...
一、汉语与民族思维 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思维习惯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从语言本身也可以直接探讨民族思维的特点。汉语所体现的汉民族思维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整体性、辩证性、具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通约
汉
语句子
汉民族语言
散论
西方
语言
印欧语
限定动词
逻辑事理
语言
形式
认知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与教育
被引量:
21
2
作者
刘铁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9-23,共5页
语言是人的存在的中心 ,亦是教育的中心。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样的教育。古典诗性语言向现代工具语言的转变与古典人文教育向现代功利教育的转变同步。语言与教育在当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应加强语言的教育。汉民族语言与教育的困境更...
语言是人的存在的中心 ,亦是教育的中心。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样的教育。古典诗性语言向现代工具语言的转变与古典人文教育向现代功利教育的转变同步。语言与教育在当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应加强语言的教育。汉民族语言与教育的困境更为突出 ,应加强汉民族语言的教育 ,它维系着民族的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教育
人文性
民族
性
汉民族语言
教育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语口语语音教学层级要求分段突破的“调—韵—声”式程序
3
作者
张惠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42,共6页
(一) 层级要求分段突破汉语口语教学即是普通话口语教学。它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民族语言的统一、规范,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经济文化振兴服务的一系列语言文字工作中极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在使用人口极其众多、地域分布十分辽阔、方言...
(一) 层级要求分段突破汉语口语教学即是普通话口语教学。它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民族语言的统一、规范,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经济文化振兴服务的一系列语言文字工作中极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在使用人口极其众多、地域分布十分辽阔、方言分歧非常严重、经济文化尚不很发达的汉民族中进行这一工作,无疑是十分艰巨困难的。一种语言是活在使用这种语言的所有人的一切言语实践(说和写)及其言语产物(说出的话和写出的文章)中的。离开言语,可以说无所谓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
语口语
语音教学
语言
文字工作
使用人口
汉民族语言
方言区
听辨
共振峰频率
言语实践
撮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行汉字认读新途径刍议
4
作者
王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85-86,共2页
现行汉字是指目前通用的楷体汉字。它是记录现代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现行汉字依然存在着难认、难读、难写、难记等缺点,但是它的完美形式和强烈直观性,也是目前公认的突出优点。充分利用现行汉字自身的优点。
关键词
现行
汉
字
汉
字教学
汉
字部件
直观性
识字教学
汉民族语言
小篆
部件组合
写作
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字结构分析与现行汉字教学
5
作者
周玲
孙百勤
《现代中文学刊》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现行汉字是指目前通用的楷体汉字。它是记录现代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现行汉字依然存在着难认、难读、难写、难记等缺点,但是它的完美的形式和强烈的直观性,也是目前公认的突出优点。充分利用现行汉字自身的优点,提高现行汉字教学的...
现行汉字是指目前通用的楷体汉字。它是记录现代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现行汉字依然存在着难认、难读、难写、难记等缺点,但是它的完美的形式和强烈的直观性,也是目前公认的突出优点。充分利用现行汉字自身的优点,提高现行汉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是目前应当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现行汉字所展现的规律性也是非常突出的。它有古汉字中遗传的基因,也有其独创之处。要提高现行汉字的教学速度和质量,就必须谋求一条新路子、一个新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
汉
字
汉
字教学
汉
字结构分析
认读
汉
字
规律性
汉民族语言
古
汉
字
汉
字部件
识字教学
小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字的发展和简化汉字
被引量:
1
6
作者
贡树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64-68,共5页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工具,是我国广大地区通行的一种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之一。过去,对于汉字发展的研究,除少数著作外,大都受许慎《说文解字》的影响,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许慎限于立场,囿于见闻。
关键词
文字改革
汉
字笔画
简化
汉
字
简化字
历史悠久
汉民族语言
说文解字
发展规律
许慎
隶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说明
7
《语文建设》
1957年第12期7-10,共4页
一、为什么要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是当前文字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文字改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便利人民学习和使用汉字,逐步统一汉字读音和统一汉民族语言,使我们的语言和文字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掌握,...
一、为什么要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是当前文字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文字改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便利人民学习和使用汉字,逐步统一汉字读音和统一汉民族语言,使我们的语言和文字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掌握,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民族语言
修正意见
双字母
简化方案
盲人教育
声趣
标音
液音
历史来源
改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中等师范学校的推普工作——山东省中师推普检查之后的思考
被引量:
1
8
作者
庄守常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21,共4页
1 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归根结底要依靠国民教育,这是普遍规律。师范院校,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成果,毕业生掌握、使用和教学普通话的能力,是实现我国本世纪末普及普通话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对下世纪汉民族语言生活进行预测...
1 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归根结底要依靠国民教育,这是普遍规律。师范院校,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成果,毕业生掌握、使用和教学普通话的能力,是实现我国本世纪末普及普通话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对下世纪汉民族语言生活进行预测的重要依据。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之后的6年里,山东省教委、语委始终把中等师范学校的推普工作放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了管理、组织和督导,使中师层面的推普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本文拟讨论中师推普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普及、巩固、提高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2 在1991年本省中师推普工作的首批检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学校走上了制度化管理、科学化教学和系列化训练的轨道,这是中师推普工作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
推广普通话
语言
文字工作
中等师范学校
汉民族语言
制度化管理
前鼻韵母
省教委
语音错误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小学语文中低年级识字教学
被引量:
2
9
作者
路计豪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5期55-55,共1页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一种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它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据,汉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每篇...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一种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它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据,汉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识字量都很大。很多老师都觉得现在的识字课难上,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文长、生字多、课时紧等。为此,我们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文
汉民族语言
识字教学
人教版教材
文化信息
精品课程
教学过程
文长
猜字谜
南午村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字格新词刍议
10
作者
郑飞星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3期48-50,共3页
古代汉语语汇里,单音节词占优势,在语言的演变发展中,双音节词大量出现,在此基础上,四音节词又纷纷形成,其中少部分凝聚成为语言中的精华——成语,而另一部分则逐渐趋向成为较固定的“四字格”形式的新词,这种新词不同于成语,也不同于...
古代汉语语汇里,单音节词占优势,在语言的演变发展中,双音节词大量出现,在此基础上,四音节词又纷纷形成,其中少部分凝聚成为语言中的精华——成语,而另一部分则逐渐趋向成为较固定的“四字格”形式的新词,这种新词不同于成语,也不同于一般的词组,而具备独有的语言特点,它们的出现,是汉民族语言发展演化的结果,是现代汉语语汇结构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字格
成语
四音节词
汉民族语言
双音节词
现代
汉
语
语言
特点
新义项
词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66年以前社会推广普通话的情况(资料)
11
作者
夫昂
《语文建设》
1983年第4期21-22,共2页
社会推广普通话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其他方面的推广普通话。1982年1月23日,胡乔木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必须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继续坚持进行并要进一步加强。1982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会议,...
社会推广普通话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其他方面的推广普通话。1982年1月23日,胡乔木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必须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继续坚持进行并要进一步加强。1982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学校要推动和配合各部门、各行业做好社会的推广普通话工作。1982年12月21日,教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胡乔木同志
方言区
北京语音
汉
语规范化
学校教育
铁路职工
汉民族语言
学习小组
工作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者来信
12
《语文建设》
1957年第10期48-49,共2页
有的人反对文字改革,我却坚决拥护文字改革。我是一个师范学校的学生,高深的理论我不懂。但是我愿意把我学习拼音的心得写出来,并从而说明我为什么赞成文改,说明拼音文字确实是好的。一、拼音文字容易学习。我生长在方言区,秆廈门话。...
有的人反对文字改革,我却坚决拥护文字改革。我是一个师范学校的学生,高深的理论我不懂。但是我愿意把我学习拼音的心得写出来,并从而说明我为什么赞成文改,说明拼音文字确实是好的。一、拼音文字容易学习。我生长在方言区,秆廈门话。我在小学读书时,没有受过什么标准音的训练,因此普通话讲得很不准。特别是zh,ch,sh 和z,c,s 都读成z,c,s;n,l,不分。后来我虽然参加过语音训练班学习标准音,我们学校又在积极推广普通话,进步当然是有,但老实说,翘舌音等却还是念不准。这可以说是我学习拼音的一个最大的困难了。可是,自从《拼音》创刊后,我就以这个刊物的拼写部分作为学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方言区
语音训练
拼音字
汉民族语言
方纯
单音
分写
商品名
学拼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简体字想起的》读后
13
作者
金华
《语文建设》
1957年第10期41-40,共2页
秋陵先生《从简体字想起的》这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本刊8月号曹伯韩《关于修正汉字简化方案的问题》已经谈过,不过秋陵先生的论点有些不同,而且其中有的是值得商榷的。1.他没有分清楚汉语和汉字的界限,认为同音不同形的汉...
秋陵先生《从简体字想起的》这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本刊8月号曹伯韩《关于修正汉字简化方案的问题》已经谈过,不过秋陵先生的论点有些不同,而且其中有的是值得商榷的。1.他没有分清楚汉语和汉字的界限,认为同音不同形的汉字各有独特的意义和独特的用法,而这种作用是被细致地织入我们的语言中间,构成了我们汉民族语言的特色,如果把几个同音的字加以合并简化,每个字只能表示一种声音,只有在句子中才能显示出它的作用来,这就会使得汉语(这里原文是汉字,但逻辑上应该是汉语)的用词造句失掉正确性和优美性。他这种看法是否定了语言由声音构成这一个事实。他也不了解语言中的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也就是同样的声音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民族语言
优美性
用词造句
曹伯韩
繁简
古典作品
古典文学作品
字印
东南太平洋
现代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民族语言之文化通约散论
被引量:
3
1
作者
申小龙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6-29,共4页
文摘
一、汉语与民族思维 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思维习惯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从语言本身也可以直接探讨民族思维的特点。汉语所体现的汉民族思维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整体性、辩证性、具象性。
关键词
文化通约
汉
语句子
汉民族语言
散论
西方
语言
印欧语
限定动词
逻辑事理
语言
形式
认知心理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与教育
被引量:
21
2
作者
刘铁芳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9-23,共5页
文摘
语言是人的存在的中心 ,亦是教育的中心。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样的教育。古典诗性语言向现代工具语言的转变与古典人文教育向现代功利教育的转变同步。语言与教育在当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应加强语言的教育。汉民族语言与教育的困境更为突出 ,应加强汉民族语言的教育 ,它维系着民族的过去。
关键词
语言
教育
人文性
民族
性
汉民族语言
教育
历史使命
Keywords
language
education
humanistic nature
national nature
分类号
G40-0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语口语语音教学层级要求分段突破的“调—韵—声”式程序
3
作者
张惠泉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42,共6页
文摘
(一) 层级要求分段突破汉语口语教学即是普通话口语教学。它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民族语言的统一、规范,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经济文化振兴服务的一系列语言文字工作中极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在使用人口极其众多、地域分布十分辽阔、方言分歧非常严重、经济文化尚不很发达的汉民族中进行这一工作,无疑是十分艰巨困难的。一种语言是活在使用这种语言的所有人的一切言语实践(说和写)及其言语产物(说出的话和写出的文章)中的。离开言语,可以说无所谓语言。
关键词
汉
语口语
语音教学
语言
文字工作
使用人口
汉民族语言
方言区
听辨
共振峰频率
言语实践
撮口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行汉字认读新途径刍议
4
作者
王平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6期85-86,共2页
文摘
现行汉字是指目前通用的楷体汉字。它是记录现代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现行汉字依然存在着难认、难读、难写、难记等缺点,但是它的完美形式和强烈直观性,也是目前公认的突出优点。充分利用现行汉字自身的优点。
关键词
现行
汉
字
汉
字教学
汉
字部件
直观性
识字教学
汉民族语言
小篆
部件组合
写作
学习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字结构分析与现行汉字教学
5
作者
周玲
孙百勤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文摘
现行汉字是指目前通用的楷体汉字。它是记录现代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现行汉字依然存在着难认、难读、难写、难记等缺点,但是它的完美的形式和强烈的直观性,也是目前公认的突出优点。充分利用现行汉字自身的优点,提高现行汉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是目前应当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现行汉字所展现的规律性也是非常突出的。它有古汉字中遗传的基因,也有其独创之处。要提高现行汉字的教学速度和质量,就必须谋求一条新路子、一个新办法。
关键词
现行
汉
字
汉
字教学
汉
字结构分析
认读
汉
字
规律性
汉民族语言
古
汉
字
汉
字部件
识字教学
小篆
分类号
H122 [语言文字—汉语]
H193.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字的发展和简化汉字
被引量:
1
6
作者
贡树勋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64-68,共5页
文摘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工具,是我国广大地区通行的一种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之一。过去,对于汉字发展的研究,除少数著作外,大都受许慎《说文解字》的影响,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许慎限于立场,囿于见闻。
关键词
文字改革
汉
字笔画
简化
汉
字
简化字
历史悠久
汉民族语言
说文解字
发展规律
许慎
隶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说明
7
机构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出处
《语文建设》
1957年第12期7-10,共4页
文摘
一、为什么要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是当前文字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文字改革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便利人民学习和使用汉字,逐步统一汉字读音和统一汉民族语言,使我们的语言和文字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掌握,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关键词
汉民族语言
修正意见
双字母
简化方案
盲人教育
声趣
标音
液音
历史来源
改音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中等师范学校的推普工作——山东省中师推普检查之后的思考
被引量:
1
8
作者
庄守常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摘
1 民族共同语的普及归根结底要依靠国民教育,这是普遍规律。师范院校,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成果,毕业生掌握、使用和教学普通话的能力,是实现我国本世纪末普及普通话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对下世纪汉民族语言生活进行预测的重要依据。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之后的6年里,山东省教委、语委始终把中等师范学校的推普工作放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了管理、组织和督导,使中师层面的推普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本文拟讨论中师推普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普及、巩固、提高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2 在1991年本省中师推普工作的首批检查中,我们看到,大多数学校走上了制度化管理、科学化教学和系列化训练的轨道,这是中师推普工作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
推广普通话
语言
文字工作
中等师范学校
汉民族语言
制度化管理
前鼻韵母
省教委
语音错误
教学效果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小学语文中低年级识字教学
被引量:
2
9
作者
路计豪
机构
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镇第一小学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5期55-55,共1页
文摘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一种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它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据,汉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识字量都很大。很多老师都觉得现在的识字课难上,究其原因,主要是课文长、生字多、课时紧等。为此,我们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尝试。
关键词
学语文
汉民族语言
识字教学
人教版教材
文化信息
精品课程
教学过程
文长
猜字谜
南午村镇
分类号
G623.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字格新词刍议
10
作者
郑飞星
机构
镇江师专八三干部班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3期48-50,共3页
文摘
古代汉语语汇里,单音节词占优势,在语言的演变发展中,双音节词大量出现,在此基础上,四音节词又纷纷形成,其中少部分凝聚成为语言中的精华——成语,而另一部分则逐渐趋向成为较固定的“四字格”形式的新词,这种新词不同于成语,也不同于一般的词组,而具备独有的语言特点,它们的出现,是汉民族语言发展演化的结果,是现代汉语语汇结构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
四字格
成语
四音节词
汉民族语言
双音节词
现代
汉
语
语言
特点
新义项
词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66年以前社会推广普通话的情况(资料)
11
作者
夫昂
出处
《语文建设》
1983年第4期21-22,共2页
文摘
社会推广普通话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其他方面的推广普通话。1982年1月23日,胡乔木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必须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继续坚持进行并要进一步加强。1982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会议,会议认为,学校要推动和配合各部门、各行业做好社会的推广普通话工作。1982年12月21日,教育部。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胡乔木同志
方言区
北京语音
汉
语规范化
学校教育
铁路职工
汉民族语言
学习小组
工作纲要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者来信
12
出处
《语文建设》
1957年第10期48-49,共2页
文摘
有的人反对文字改革,我却坚决拥护文字改革。我是一个师范学校的学生,高深的理论我不懂。但是我愿意把我学习拼音的心得写出来,并从而说明我为什么赞成文改,说明拼音文字确实是好的。一、拼音文字容易学习。我生长在方言区,秆廈门话。我在小学读书时,没有受过什么标准音的训练,因此普通话讲得很不准。特别是zh,ch,sh 和z,c,s 都读成z,c,s;n,l,不分。后来我虽然参加过语音训练班学习标准音,我们学校又在积极推广普通话,进步当然是有,但老实说,翘舌音等却还是念不准。这可以说是我学习拼音的一个最大的困难了。可是,自从《拼音》创刊后,我就以这个刊物的拼写部分作为学习资料。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方言区
语音训练
拼音字
汉民族语言
方纯
单音
分写
商品名
学拼音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简体字想起的》读后
13
作者
金华
出处
《语文建设》
1957年第10期41-40,共2页
文摘
秋陵先生《从简体字想起的》这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注意的,本刊8月号曹伯韩《关于修正汉字简化方案的问题》已经谈过,不过秋陵先生的论点有些不同,而且其中有的是值得商榷的。1.他没有分清楚汉语和汉字的界限,认为同音不同形的汉字各有独特的意义和独特的用法,而这种作用是被细致地织入我们的语言中间,构成了我们汉民族语言的特色,如果把几个同音的字加以合并简化,每个字只能表示一种声音,只有在句子中才能显示出它的作用来,这就会使得汉语(这里原文是汉字,但逻辑上应该是汉语)的用词造句失掉正确性和优美性。他这种看法是否定了语言由声音构成这一个事实。他也不了解语言中的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也就是同样的声音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关键词
汉民族语言
优美性
用词造句
曹伯韩
繁简
古典作品
古典文学作品
字印
东南太平洋
现代作品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民族语言之文化通约散论
申小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言与教育
刘铁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汉语口语语音教学层级要求分段突破的“调—韵—声”式程序
张惠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现行汉字认读新途径刍议
王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字结构分析与现行汉字教学
周玲
孙百勤
《现代中文学刊》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汉字的发展和简化汉字
贡树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说明
《语文建设》
195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谈中等师范学校的推普工作——山东省中师推普检查之后的思考
庄守常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谈小学语文中低年级识字教学
路计豪
《现代农村科技》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四字格新词刍议
郑飞星
《高校教育管理》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1966年以前社会推广普通话的情况(资料)
夫昂
《语文建设》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读者来信
《语文建设》
195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简体字想起的》读后
金华
《语文建设》
195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