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武帝内传》非葛洪之作补证——兼论逯钦立辑录五首葛洪佚诗的真伪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宏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7,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界对汉魏六朝杂史杂传小说研究的日渐深入,葛洪造作《汉武帝内传》的疑问也越来越多。综合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抱朴子.内篇》和《神仙传》对西王母会汉武帝的传说只字不提,《抱朴子.内篇》无一语涉及佛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界对汉魏六朝杂史杂传小说研究的日渐深入,葛洪造作《汉武帝内传》的疑问也越来越多。综合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抱朴子.内篇》和《神仙传》对西王母会汉武帝的传说只字不提,《抱朴子.内篇》无一语涉及佛理,对所谓仙药的认识和等次划分与《内传》也明显不同等文本方面的证据,可以推断《内传》不是葛洪所作,逯钦立辑录的五首佚诗也不是葛洪之作。此外,《内传》的诗文用韵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吴语特征,陈国符关于"《内传》韵文于汉代出世"的结论也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内传 葛洪 逯钦立 葛洪佚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岳真形序论》与《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之成书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舒心 李剑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18,共7页
《道藏》本《五岳真形序论》是一部关于《五岳真形图》传承和使用方法的道书,此书之产生应在东晋年间。《五岳真形序论》中有部分内容与今本《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文本重合,前人皆以为《五岳真形序论》是节略《汉武帝内传》和《... 《道藏》本《五岳真形序论》是一部关于《五岳真形图》传承和使用方法的道书,此书之产生应在东晋年间。《五岳真形序论》中有部分内容与今本《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文本重合,前人皆以为《五岳真形序论》是节略《汉武帝内传》和《十洲记》而成,但事实恰恰相反,《五岳真形序论》的前两部分是《汉武帝内传》和《十洲记》的祖本。《五岳真形序论》应为东晋葛巢甫为神化《五岳真形图》所作,上清派道士对《五岳真形序论》做了全面袭用和改造,为的是借用《五岳真形序论》的传经神话证成本派的神圣经典和传授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岳真形序论》 汉武帝内传 《海内十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道教的五岳真形图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婉如 郑锡煌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7年第1期52-57,97-98,共8页
五岳真形图之名始见于《汉武帝内传》。此书旧题汉班固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为"汉武帝故事二卷",未注撰人。《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此书大约是"魏晋间文士所为"。《汉武帝内传》记载:
关键词 五岳 地形图 汉武帝内传 道教 道藏 道士 泰山 东方朔 四库全书总目 东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小说钩沉》的成书过程 被引量:7
4
作者 顾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58-60,共3页
鲁迅辑校的《古小说钩沉》专收唐以前散逸小说,凡三十六种。古小说中成本流传的书如《山海经》、《穆天子传》、《说苑》、《新序》、《吴越春秋》、《越绝书》、《汉武帝内传》、《博物志》、《拾遗记》、《神异经》、《十洲记》、《... 鲁迅辑校的《古小说钩沉》专收唐以前散逸小说,凡三十六种。古小说中成本流传的书如《山海经》、《穆天子传》、《说苑》、《新序》、《吴越春秋》、《越绝书》、《汉武帝内传》、《博物志》、《拾遗记》、《神异经》、《十洲记》、《搜神记》、《后搜神记》、《冤魂志》、《续齐谐记》、《燕丹子》、《西京杂记》、《飞燕外传》、《异苑》、《启颜录》、《汉武洞冥记》、《世说新语》之类,概不阑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小说 鲁迅全集 成书过程 中国小说史略 搜神记 所知 汉武帝内传 世说新语 吴越春秋 成本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神话故事对日本小说《竹取物语》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天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物语文学”是日本古代文学的,种体裁。“物语”指的是用汉字、日本假名混合写成的传说、故事、传奇之类的小说。它出现于假名文字之后,其根源是民间的口传文学。“物语文学”产生于日本的平安时期。古代中日政治、文化的交往始于七世... “物语文学”是日本古代文学的,种体裁。“物语”指的是用汉字、日本假名混合写成的传说、故事、传奇之类的小说。它出现于假名文字之后,其根源是民间的口传文学。“物语文学”产生于日本的平安时期。古代中日政治、文化的交往始于七世纪。中国的思想和文化随着交流大量地传进了日本。在这一时期,日本仿效中国,实行律令制(始于大化革新,645年)。在文化方面,形成了所谓的“唐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语文学 神话故事 古代文学 口传文学 日本学者 文化 日本小说 汉武帝内传 民间故事 传说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称佳果 仙界夸奇珍
6
作者 鲁威 《现代中文学刊》 1995年第3期19-22,共4页
中国的果树品种很多,滋味各不相同。被史籍最早记述了滋味的水果是梅子,"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书·说命下》)梅子酸,那时是被当作醋使用的,吃多了,要酸牙。而被视为滋味最美的水果,倒是桃子。
关键词 桃子 西王母 蟠桃 汉武帝内传 孔子 桃树 东方朔 长寿 果树品种 滋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