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后秦姚氏的汉文化修养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戴晓刚
-
机构
陇东学院历史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59,共3页
-
文摘
淝水之战后建立的后秦在十六国后期的历史上地位异常重要,而建立后秦的羌人姚氏之所以能继前秦迅速崛起,除却其他因素,后秦姚氏的汉文化修养实属关键。在姚氏三代之中,汉文化修养当以姚兴为最,其次才是姚苌、姚泓,其范围涵盖伦理、教育、(儒家)经学、为政诸方面,而以教育、为政为主。后秦姚氏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不仅直接提高了姚羌的汉化水平,推动了后秦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而且也加速了整个十六国北朝的胡汉民族融合。
-
关键词
后秦姚氏
汉文化修养
民族融合
-
分类号
K23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后秦姚兴的汉文化修养及其主要来源和历史影响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戴晓刚
-
机构
陇东学院历史系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
文摘
姚兴乃十六国后秦的第二代君主,姚兴时后秦的大发展,除却其他因素,其较高的汉文化修养实属关键。研究发现:姚兴的汉文化修养具体涵盖文教、为政、伦理诸方面,其来源既有主观方面(自身)的因素,亦有多方面的客观(外在)因素。姚兴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一方面直接推动了后秦综合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当时北部中国的教育普及,加速了十六国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
关键词
姚兴
汉文化修养
民族融合
-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从乾隆时期满族文化传统的迅速转变看汉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成积春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20-124,共5页
-
文摘
乾隆时期清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思想等各方面渐趋成熟,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在这个时期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各个层面对满族固有的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渗透,引起了满族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变化。尽管乾隆帝曾极力地想保留满族文化习俗,但采取的种种举措在满汉文化交融的洪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他本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满汉文化交融的先锋。究其原因,一是汉文化博大的包容性,二是乾隆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三是满族民族文化发展需要大量吸收先进的汉文化。
-
关键词
乾隆时期
满族文化
满汉文化
乾隆帝
满族特色
民族文化结构
意识形态
《大清会典事例》
汉文化修养
语言文字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