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混合料汉堡车辙试验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争奇 罗要飞 张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5,共10页
为规范使用汉堡车辙试验(Hamburg wheel-track device,HWTD)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水稳性能,科学地指导试验操作程序、相关数据处理和评价指标计算等,总结和探讨了HWTD相关的试验条件、圆柱型试件影响因素、车辙深度预测模... 为规范使用汉堡车辙试验(Hamburg wheel-track device,HWTD)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水稳性能,科学地指导试验操作程序、相关数据处理和评价指标计算等,总结和探讨了HWTD相关的试验条件、圆柱型试件影响因素、车辙深度预测模型、点位选取原则、评价指标的获取与计算方法等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条件直接影响着混合料的性能评价,其试验温度、评价标准和荷载作用次数等的确定与选取应充分考虑沥青等级和环境气候的差异;并基于圆柱型试件拼接缝对混合料受力特性和车辙深度点位选取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相关评价指标计算模型的引入弥补了现有个别评价指标求取不明确的缺陷,为混合料性能的科学评价和区分提供指导,也为我国相关HWTD规范的制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汉堡车辙试验 车辙深度 作用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室内车辙试验及评价指标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栋 周志刚 刘靖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87-2294,共8页
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通过室内试验的方式,对比分析我国现行标准车辙试验、汉堡车辙试验(HWTD)和沥青路面分析仪(APA)3种车辙试验方法的差异。分别通过3种车辙试验对10种不同沥青、级配类型和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进行测试,结果... 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通过室内试验的方式,对比分析我国现行标准车辙试验、汉堡车辙试验(HWTD)和沥青路面分析仪(APA)3种车辙试验方法的差异。分别通过3种车辙试验对10种不同沥青、级配类型和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进行测试,结果发现:3种车辙试验结果和规律相近,均能较准确地评价不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优劣,但标准车辙试验对不同公称最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评价结果与HWTD和APA存在差异,且其结果显著性水平较低,表明标准车辙试验不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公称最大粒径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标准车辙试验结果与HWTD和APA相关性较低,采用最大车辙深度指标时相关性相对较好,相关系数比动稳定度提高了0.43,因此建议增加最大车辙深度作为标准车辙试验的辅助评价指标。HWTD和APA车辙试验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结果较接近,分析表明蠕变斜率指标和车辙变形速率指标都是关于车辙深度和加载次数的一次函数,其相关性系数超过0.91;车辙变形速率指标同样适用于HWTD试验,由于APA试验时长比HWTD试验短42.9%,且数据处理更简便,在2种车辙试验方法中更推荐APA试验及其车辙变形速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车辙试验 标准车辙实验 汉堡车辙试验 沥青路面分析仪 高温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高温下纳米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苏曼曼 张洪亮 +1 位作者 吕建伟 张永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3,共7页
为减缓极端高温天气下的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采用纳米ZnO、TiO_2和SBS对SK-70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对比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DSR及老化试验结果,提出对沥青高温性能改善最佳的纳米复合改性方案。进而根据AC-20和SMA-13沥... 为减缓极端高温天气下的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采用纳米ZnO、TiO_2和SBS对SK-70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对比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DSR及老化试验结果,提出对沥青高温性能改善最佳的纳米复合改性方案。进而根据AC-20和SMA-13沥青混合料级配制备了纳米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然后采用汉堡车辙试验仪对5种不同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60、67、75℃下的车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ZnO+0.5%TiO_2+3.7%SBS改性方案能较好改善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提高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对极端高温天气地区,推荐使用采用3%ZnO+0.5%TiO_2+3.7%SBS改性方案制备的AC-20沥青混合料作为中面层铺筑料,以抵抗极端高温天气造成的中面层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纳米复合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汉堡车辙试验 车辙深度 极端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级配纤维微表处性能及指标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姚晓光 张争奇 +1 位作者 罗要飞 张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64-3272,共9页
为研究纤维种类、级配类型对微表处抗车辙及抗裂性能的影响情况,选用2种纤维、3种级配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搭配情况下,利用汉堡车辙仪分别进行空气浴和水浴条件下的车辙试验,确定荷载作用6 000次后的车辙深度作为微表处抗车辙性能评价... 为研究纤维种类、级配类型对微表处抗车辙及抗裂性能的影响情况,选用2种纤维、3种级配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搭配情况下,利用汉堡车辙仪分别进行空气浴和水浴条件下的车辙试验,确定荷载作用6 000次后的车辙深度作为微表处抗车辙性能评价指标,指出蠕变速率评价指标的不足;并基于抗裂性能试验,提出疲劳断裂寿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不同类型微表处抗车辙性能均会明显下降,在水浴情况下尤为显著,其中MS-3型聚丙烯纤维微表处最为典型,但其抗裂效果最优;间断级配纤维微表处也能满足规范要求,甚至更优,建议2种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间断级配 纤维微表处 汉堡车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房建果 郭忠印 王松根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3-496,共4页
针对不同沥青用量的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30)进行了常规的浸水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沥青用量,该沥青用量使得LSPM-30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残留强度比达到最大值;浸水马歇... 针对不同沥青用量的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30)进行了常规的浸水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沥青用量,该沥青用量使得LSPM-30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残留强度比达到最大值;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于评价LSPM-30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有一定局限性.采用汉堡车辙试验对比分析了LSPM-30,OGFC-16,SMA-13,AC-25I这4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结果表明:LSPM-30,OGFC-16,SMA-13这些骨架嵌挤型的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水稳定性;汉堡车辙试验较适于用来评价LSPM-30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 浸水马歇尔试验 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 冻融劈裂试验 汉堡车辙试验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贤良 王志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56-1962,共7页
为研究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对胶结料天然沥青的高温和老化微观机理进行研究,根据马歇尔、硬度、刘埃尔流动度试验确定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通过汉堡车辙、弯曲小梁、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飞散试验以及冲击韧性... 为研究钢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对胶结料天然沥青的高温和老化微观机理进行研究,根据马歇尔、硬度、刘埃尔流动度试验确定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通过汉堡车辙、弯曲小梁、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飞散试验以及冲击韧性试验分别对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抗水损害及疲劳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沥青可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和老化性能,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11.1%;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较差,但组合结构(3.8 cm SMA13+3 cm GMA10)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GMA10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优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随拌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拌和温度的提高先提升后减弱;GMA10浇注式沥青最佳拌和温度为210~230℃,最佳拌和温度为120~18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硬度 刘埃尔流动度 汉堡车辙试验 浸水飞散试验 冲击韧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sobit 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郭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39,共4页
为详细探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及其改善措施,采用掺量为3%的Sasobit改性沥青拌制AC-13C型沥青混合料,以4种不同的击实温度成型马歇尔试件,测定各项指标,确定了最佳的击实温度,对普通沥青混合料以及未掺加抗剥落剂、掺加某液... 为详细探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及其改善措施,采用掺量为3%的Sasobit改性沥青拌制AC-13C型沥青混合料,以4种不同的击实温度成型马歇尔试件,测定各项指标,确定了最佳的击实温度,对普通沥青混合料以及未掺加抗剥落剂、掺加某液体抗剥落剂和掺加消石灰的Sasobit沥青混合料,采用常规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汉堡车辙试验进行水稳定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Sasobit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击实温度为125℃左右;Sasobit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水稳定性能明显低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掺加液体抗剥落剂或消石灰均可以大幅提高Sasobit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掺加消石灰是提高和改善Sasobit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最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料 Sasobit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能 汉堡车辙试验 抗剥落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郝青 周世康 +2 位作者 马浩 蒋修明 栗培龙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7-856,共10页
为了促进酸性集料在道路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选择典型的酸性花岗岩石料制备沥青混合料,通过冻融劈裂及汉堡车辙试验,分析粉尘质量分数、空隙率、沥青用量和拌和工艺等因素对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尘质量分数... 为了促进酸性集料在道路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选择典型的酸性花岗岩石料制备沥青混合料,通过冻融劈裂及汉堡车辙试验,分析粉尘质量分数、空隙率、沥青用量和拌和工艺等因素对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尘质量分数的增加,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衰减严重,当粉尘质量分数由4.6%提高到17.6%,剥落拐点降低了36%。花岗岩沥青混合料密实状态显著影响水稳定性,当空隙率减小2.2%,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了约20%;与油石比3.9%相比,最佳油石比4.2%的沥青混合料剥落拐点有大幅提升。采用先将粗细集料与沥青拌和再加入矿粉的方式,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较低,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集料的粉尘含量,通过组成设计和拌和工艺优化来提高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酸性集料 花岗岩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影响因素 汉堡车辙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