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南-米仓山区叠加东西向隆坳的北东向推覆构造 被引量:28
1
作者 杜思清 魏显贵 +1 位作者 刘援朝 吴德超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67-374,共8页
】汉南—米仓山区存在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形成的东西向构造及喜马拉雅期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前者与秦岭造山带有关,以隆起坳陷为主,但向西与龙门山区同类构造联合成弧形。后者为斜交东西向构造的断裂、隆坳和褶皱,并与四川盆地西部和荥... 】汉南—米仓山区存在印支晚期和燕山期形成的东西向构造及喜马拉雅期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前者与秦岭造山带有关,以隆起坳陷为主,但向西与龙门山区同类构造联合成弧形。后者为斜交东西向构造的断裂、隆坳和褶皱,并与四川盆地西部和荥经地区的北东向构造相连,构成龙门山推覆构造外缘带。其深部形态可依据现今不同地段的不同层位出露的构造形态予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 外缘带 逆冲断层系 汉南-米仓山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仓山-汉南隆起区牛蹄塘组页岩古氧相及其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涛 付德亮 +2 位作者 周世新 杨甫 李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7,55,共12页
为了探讨上扬子北缘米仓山-汉南隆起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形成环境及其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利用大量野外露头页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w(总有机碳)等测试分析.牛蹄塘组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配... 为了探讨上扬子北缘米仓山-汉南隆起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形成环境及其与有机质富集的关系,利用大量野外露头页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w(总有机碳)等测试分析.牛蹄塘组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式比较平坦,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小,且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低;亲氧Sr元素强烈亏损,V、U、Mo等元素共同富集;草莓状黄铁矿粒径较窄且集中分布在2.0?6.0μm;w(U)/w(Th)、w(Ni)/w(Co)、w(V)/w(Cr)偏低,多指示次氧-氧化条件,米仓山-汉南隆起区牛蹄塘组页岩在以深水缺氧沉积环境为主,伴随后期短暂次氧-氧化环境中形成保存.牛蹄塘组页岩中U、V、Mo等指示还原条件的元素以及指示海洋古生产力或有机质通量的w(Ba)、w(Ni)、w(Cu)均与w(总有机碳)呈一定正相关性,揭示深水还原条件以及较高的藻类、微生物等古海洋生产力是牛蹄塘组页岩有机质形成、保存、富集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汉南隆起 牛蹄塘组页岩 古氧相 微量元素 草莓状黄铁矿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仓山-汉南隆起牛蹄塘组页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涛 周世新 +3 位作者 付德亮 杨甫 段中会 李靖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1,共12页
利用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同位素(δ13 C org)、无机碳同位素(δ13 C carb)、氧同位素(δ18 O)、总有机碳(TOC)、微量元素测定,分析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及其与页岩有机质生产的关系。基于原始海洋巨大溶解... 利用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同位素(δ13 C org)、无机碳同位素(δ13 C carb)、氧同位素(δ18 O)、总有机碳(TOC)、微量元素测定,分析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及其与页岩有机质生产的关系。基于原始海洋巨大溶解有机碳库(DOC)和海洋分层理论,结合不同古海洋微生物种属碳分馏特征,描述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和有机质生产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中获取的碳氧同位素具有良好的原始性,对研究区古海洋环境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δ13 C org明显富集轻碳同位素(12 C)显示强烈的负异常,分布在-34.032‰^-29.537‰,属于L型无定形有机质,且更富集轻碳同位素;δ13 C carb明显富集重碳同位素(13 C),分布在-1.21‰~3.64‰;氧同位素δ18 O分布在-8.94‰^-3.5‰;研究区南北部碳氧同位素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与南部西河乡剖面相比,北部宁强铁锁关和两河村剖面的碳同位素具较高的δ13 C org,偏正的δ13 C carb和高的δ13 C carb-org,且δ13 C carb与δ13 C org呈明显的解耦关系而与δ13 C carb-org线性相关;牛蹄塘组页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取决于海侵过程中藻类、化能自养、甲烷细菌、甲烷氧化菌等特殊的古海洋微生物种属分布或活动强度与上升洋流、海洋分层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汉南隆起 牛蹄塘组 页岩 早寒武世 碳同位素 古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