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景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2期56-63,6,共9页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由流传于福州等地的“福州调”播迁台湾发展而来,是福建梵呗在台湾发展的支脉。文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鼓山调”名称...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由流传于福州等地的“福州调”播迁台湾发展而来,是福建梵呗在台湾发展的支脉。文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鼓山调”名称的缘起、梵呗的跨地域适应性以及闽派佛教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特质是“鼓山调”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内因;而多元文化背景和社会民众的精神诉求则是“鼓山调”形成发展的外在条件,是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汉传佛教梵呗
“鼓山调”
“福州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景春
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2期56-63,6,共9页
基金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台湾汉传佛教梵呗研究”(项目编号:18YJA7600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由流传于福州等地的“福州调”播迁台湾发展而来,是福建梵呗在台湾发展的支脉。文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鼓山调”名称的缘起、梵呗的跨地域适应性以及闽派佛教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特质是“鼓山调”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内因;而多元文化背景和社会民众的精神诉求则是“鼓山调”形成发展的外在条件,是外因。
关键词
台湾
汉传佛教梵呗
“鼓山调”
“福州调”
Keywords
Taiwan
Fanbei of the Chinese Buddhism
“Gu Shan tune”
“Fuzhou tune”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J609.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周景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